第1163章 誘捕

“奉上諭,廣選天下六品以上諸官之大家閨秀……爾其欽哉,可!”

就在李七娘正式嫁進老李家之後不久,廣選秀女的詔書,就以內閣的名義,下發給了天下百官。

從風聲傳出,到靴子落地,其實並沒有多久。但是,有遠見的官員們,早早的就把家裡的閨女們,送來了開封。

一時間,開封城裡城外的客棧、寺廟、同鄉會館、親朋好友的宅子,全都住滿了給趕來的官員親眷。

李延清手下的巡警們,早就把趕來開封官員的情況,摸了底兒掉。

“爺,澤州知州已經到了,請您示下。”李延清把幾個敏感人物的動態一股腦的彙報給了李中易。

李中易淡淡的一笑,說:“別急嘛,等大魚們都到齊了,再一網打盡。”

李延清點着頭說:“爺說的是,小的太心急了。主要是澤州那位長期勾結契丹人,居然販賣我大周的女子給契丹人爲奴,似此等喪心病狂之徒,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李中易端起茶盞,小飲了口茶,淡淡的笑道:“不僅要殺,更要抄家滅族,懂麼?”

李延清精神陡然一振,大聲道:“小的明白了,必須殺十儆百,抄十儆千!”

“你說的很好,就是要殺十儆百,甚至是儆千儆萬!”李中易輕輕的放下茶盞,信口問李延清,“還有哪些沒有上路的?”

李延清的心裡猛的一凜,沉聲道:“主要是北邊的州,計有磁州、洺州……”

李中易點點頭,北方地區久懾於北虜的銀威,明裡奉周室,暗裡結契丹的知州知縣,甚至是節度使,大有人在。

其中,勾結契丹人最深的,不是旁人,正是大名府的符家將。

在五代的軍閥混戰時期,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不斷的變換大王旗,乃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兒。

大名府的符家將,正好頂在契丹人南下的咽喉要道。然後,契丹人好幾次南下打草谷,大名府除了損失了一些糧草和女人之外,並沒有傷筋動骨的大礙。

根本不需要確鑿的證據,只要是略微知道點軍事的人,就完全可以猜得出,符家和契丹人肯定暗中達成了某種協議。

否則,契丹人爲啥獨獨不在大名府境內,大肆燒殺搶掠呢?

據李中易所知道的情況,自從符太后扶持着小皇帝登基之後,大名府的符家將就和契丹人斷了聯繫。

道理其實很簡單,一點也不復雜,符家的外孫當了皇帝,若是繼續與契丹人勾勾搭搭,何以堵天下人悠悠之口呢?

“爺,京城裡陡然多了不少人,治安的形勢也日益惡化,小的以爲,可否提前實行戶籍制度?”李延清身兼警政寺卿,開封城裡的治安狀況,他絕對是責無旁貸。

李中易搖了搖頭說:“飯要一口一口的吃,絕對不能急。如今,天下未定,各地報來的戶籍,絕對是錯漏百出。與其讓壞人合法的混入好人堆裡,不如加強路籍的查詢。比如說,你來尋我投親,進城之時便在巡差那裡備案編號,巡差選取其中的百分之一或五進行抽查。這麼一來,雖然管不住私下裡的爲非作歹,卻至少在案發之後,知道某些人的來路,懂麼?”

“哎呀,小的真是個豬腦子,竟然沒想到如此上佳的妙招,實在是該踢屁股了。”李延清的莫名驚喜絕對不是裝出來的,他笑得兩眼眯成了一條縫,顯然是喜出望外。

李中易心裡明白,李延清非常喜歡鑽研捉壞人的技巧,也正因爲這股子精神頭,讓李中易非常看好李延清的未來。

開介紹信,確定找誰,投親、住店、借住寺廟的實名登記,其實不是李中易的發明,而是早有先例的控制屁民隨意移動的手段,並一直行之有效!

說白了,以李中易的經驗,若想控制住城市居民的移動軌跡,十分容易。然而,所謂山高皇帝遠,在很多偏遠的山區,受皇權不下縣的巨大影響,朝廷的控制力度異常之薄弱。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縣衙或是州衙開出的路引,其真實性必定是大大的存疑。

李中易教給李延清的手段,則是化簡爲繁的好方法,一言以蔽之:凡是進開封城的人,都需要在城門口進行登記,說清楚來城裡找誰,住哪個街坊里弄,所尋之人的家庭情況爲何?

只要有專人進行統計整理和分析,那麼,警政寺就完全可以搞得清楚,在某個時間段裡邊,城裡的哪些居民,有哪些親朋好友來訪。

登記制度,再配合隨機性很強的抽查制度,膽敢作奸犯錯科之人,不敢說個個可以擒拿歸案,至少,可以通過倒查入城記錄,找到各種蛛絲馬跡。

最好的預防犯罪或是搞陰謀的制度,就是制度的權威性和可執行性,具有無可爭辯的威懾力。

當然了,各種制度的確立,只能防君子,不可能徹底的防住小人。說白了,歷朝歷代何嘗缺少過野心家?

野心家們爲了利益,哪怕冒着全族掉腦袋的風險,也在所不惜。他們必然會肆無忌憚的,找出制度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極盡煽動之能事。

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借時勢,富貴險中求,風險越大收益越豐厚,就是這麼個道理!

李中易僅僅提點了一下,李延清頓時茅塞頓開的舉一反三,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和誰聯繫,若想搞清楚這些問題,在城鎮靠里正、坊正和巡警鋪正,控制力量薄弱的農村則需要依靠廣大的村正和亭正了。

“爺,村正和亭正纔是控制天下的法寶,小的以爲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性的推廣。”李延清的一席話,看似平鋪直敘,卻恰好命中了李中易的癢處。

村正和亭正,皆由朝廷任免,吃着皇糧,享受着國稅的供養,自然需要替朝廷分憂,而不是一屁股坐到了土豪劣紳的人堆裡。

在李中易羽翼之下的地盤,不管是村正,還是亭正,都需要不定期的流動任職。

此前的歷代朝廷,大多采取的是流官制度,此所謂流官不流吏的通例。

然而,在李中易轄下的區域,不僅官要輪崗,吏也跨區域流動任職,這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官昏於上吏惡於下的千年大弊端。

三年或五年一次輪崗任職,就時間而言,很難培植出太多死黨,再加上離任官吏的審計制度,也就讓貪官們和污吏們無法做到隻手遮天!

只要無法隻手遮天,後上任的官和吏肯定不樂意替前任補漏洞或是背黑鍋,某些見不得光的黑惡蓋子,被掀起的概率也就呈幾何倍數的增長。

小農社會的控制力度,還真如李延清所言,村正和亭正絕對是重中之重!

一個惡村正,肯定會帶壞整個村子的農民。同理,一個正直的好亭正,則整個亭皆不需要擔心了。

毫不誇張的說,天朝的事兒好或壞,主要看吏治是否清明。制度再好,掌握權力的人良心大大的壞了,就是長治久安的毒瘤。

隨着選秀時日的臨近,執政王府冊封的諸妃的小典,也如期舉行。

“奉上諭……冊立唐氏爲賢妃,授金冊銀印……”

“奉上諭……冊立李氏爲淑妃,授金冊銀印……”

一天之內,李中易一口氣冊封了八位側妃,其中,賢妃是唐蜀衣,淑妃是李翠萱,良妃是李七娘,德妃折賽花,元妃費媚娘,宸妃竹娘,麗妃葉曉蘭,惠妃韓湘蘭。

與此同時,李中易還冊封芍藥和彩嬌爲嬪。至於金家三姊妹中的另外兩位姊姊,花嬌和蕊嬌則被男人徹底遺忘在了關愛的角落,僅僅獲得了才人的位分。

根據李中易親定的後院女子等級,王妃一人,貴妃一人,側妃八人,嬪九人,美人、才人、寶林和采女等等,無定額。

之所以要定這麼多的位分出來,核心還是彰顯至尊家族的至高無上,體現出皇權的威嚴!

李中易雖然十分好色,卻也不是隨便來個美人兒,就想佔爲己有。

到了高處不勝寒的境界,哪怕李中易獨掌軍警大權,他也很難完全做到隨心所欲。

冊封的上諭頒佈之後,最感到驚喜的是韓湘蘭和葉曉蘭,她們倆本以爲頂多是個美人,也就該知足了。

誰曾想,李中易事先沒露半點口風的,竟然把韓湘蘭和葉曉蘭二女,也納入到了九嬪的行列。以韓湘蘭和葉曉蘭的俘虜身份,這已經算是李中易的格外青睞了,獎勵的是她們兩人盡心竭力寫節略之功。

隨着李家後宅諸多女人的位分底定,明眼人一看便知,距離權力中樞越近的後宅女子,位分也就越低,免得峙寵而驕,禍及接班人的選拔。

人,是典型的社會動物!

社會肯定是分階層的,各個階層之間關係,必須要做到相對的平衡,這纔是長治久安的正道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三個女人一臺戲的後宅,如果李中易太過於傾斜某一方,則平衡必定會被打破,那麼一來,老李家的後宅將永無寧日矣!

第930章 知遇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194章 開戰(12月最後一天,月票趕緊砸)第355章 從容在淵 第456章 合法搶劫第691章 折騰第1055章 啥叫先進?第1287章 死掐第881章 逆鱗第752章 討伐第965章 馬踏開封第951章 甲騎第1286章 不愧是名將第759章 犯忌第1412章 洪州在望第958章 命運的抉擇第507章 旅途第679章 越野第1056章 出牌第337章 貓膩第1331章 何爲袍澤?第644章 裂土封疆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937章 妙不可言第565章 仗劍闖宮第727章 請相公過目第1490章 訛錢第675章 身世大白(大章求月票)第470章 收穫累累第826章 作死第135章 閹小豬第1401章 拉幫結夥第1296章 破幽州第309章 楚歌第1264章 你狡我精第570章 鬼胎第237章 陰損第922章 吃大戶在淵 第458章 新式攻城法第1169章 中選第67章 神比例第186章 氣死你第443章 江山第1424章 班師第1065章 人性之惡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796章 殺馬威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1306章 詭譎之局第1472章 一網打盡第1499章 進攻陽平第1406章 巡營第559章 政爭波瀾第841章 謀虎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1153章 掰手腕第1147章 有別第234章 柴房第787章 遇險第1387章 求賢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761章 殺威第1362章 出賣第258章 陽謀第39章 雙狐會第996章 新氣象第899章 水師第938章 開封來貴客第1188章 鐵腕之主第315章 納徵第96章 摟草打兔子(求推薦票)第1087章 臥龍嶺驚變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304章 易物第764章 來日決戰第1378章 召見錢俶第63章 鬼才第789章 順藤摸瓜第1006章 李無咎到了第1102章 戲精亮相第816章 用心良苦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194章 開戰(12月最後一天,月票趕緊砸)第895章 銅炮第835章 得意的樸浩第487章 難清第700章 誰比誰狠?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884章 出大事第641章 軍心第95章 傻一回(哭求推薦票)第1523章 抓住戰機第219章 魚死?網破?第1458章 榮耀第1486章 興元城下第245章 輿第1211章 財帛動人心第866章 大風起兮!第760章 錐入一寸者,斬
第930章 知遇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194章 開戰(12月最後一天,月票趕緊砸)第355章 從容在淵 第456章 合法搶劫第691章 折騰第1055章 啥叫先進?第1287章 死掐第881章 逆鱗第752章 討伐第965章 馬踏開封第951章 甲騎第1286章 不愧是名將第759章 犯忌第1412章 洪州在望第958章 命運的抉擇第507章 旅途第679章 越野第1056章 出牌第337章 貓膩第1331章 何爲袍澤?第644章 裂土封疆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937章 妙不可言第565章 仗劍闖宮第727章 請相公過目第1490章 訛錢第675章 身世大白(大章求月票)第470章 收穫累累第826章 作死第135章 閹小豬第1401章 拉幫結夥第1296章 破幽州第309章 楚歌第1264章 你狡我精第570章 鬼胎第237章 陰損第922章 吃大戶在淵 第458章 新式攻城法第1169章 中選第67章 神比例第186章 氣死你第443章 江山第1424章 班師第1065章 人性之惡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796章 殺馬威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1306章 詭譎之局第1472章 一網打盡第1499章 進攻陽平第1406章 巡營第559章 政爭波瀾第841章 謀虎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1153章 掰手腕第1147章 有別第234章 柴房第787章 遇險第1387章 求賢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761章 殺威第1362章 出賣第258章 陽謀第39章 雙狐會第996章 新氣象第899章 水師第938章 開封來貴客第1188章 鐵腕之主第315章 納徵第96章 摟草打兔子(求推薦票)第1087章 臥龍嶺驚變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304章 易物第764章 來日決戰第1378章 召見錢俶第63章 鬼才第789章 順藤摸瓜第1006章 李無咎到了第1102章 戲精亮相第816章 用心良苦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194章 開戰(12月最後一天,月票趕緊砸)第895章 銅炮第835章 得意的樸浩第487章 難清第700章 誰比誰狠?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884章 出大事第641章 軍心第95章 傻一回(哭求推薦票)第1523章 抓住戰機第219章 魚死?網破?第1458章 榮耀第1486章 興元城下第245章 輿第1211章 財帛動人心第866章 大風起兮!第760章 錐入一寸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