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吃大戶

六萬多名正兵,外加三萬多輔兵及勞役奴隸,接近十萬人,如同蝗蟲一般,將沿途經過的春播良田,踐踏成了爛泥潭。

不僅如此,沿途所經過的村莊之中,大戶人家的存糧全都被搶得一乾二淨,顆粒不剩。

按照一切繳獲要歸公的鐵律,搶自大戶人家的糧食,全都必須交給參議司軍需房登記造冊,然後再由李中易根據各軍的實際需要,分批次予以撥付。

被擄來的大戶人家的家眷,分爲兩種情況,年老色衰的女子,都會被貶入女奴營,從事漿洗或縫縫補補的勞作。

大戶人家未出嫁的女兒,一般情況下,李中易都會把她們集中到近衛軍中來,由葉曉蘭負責約束管理。

葉曉蘭起初會錯了意,以爲李中易是想從她們之中,挑選出格外美貌的女子,充當後宅的侍婢或是通房大丫鬟。

這是葉曉蘭的第一個可以獨自作主的正經差事,她自然不敢馬虎大意,經過層層篩選,最終從俘虜的數百位女子之中,挑出五名出身名門大戶又頗有幾分姿色的年輕未嫁女子。

趁着宿營的時候,李中易出去巡視營地的機會,葉曉蘭把這些女子都召集到了跟前,打算好好的教一教規矩。

“你們都是有罪之人。”葉曉蘭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痛罵,“你們的祖上本爲大漢子民,卻甘心認賊作父,曲膝侍奉韃虜。如今,天朝上國李相公,率戰無不勝之大漢雄師,北擊契虜,救民於水火。汝等不忠不孝的卑賤之下女,理當存有替父祖贖罪之孝心,都明白麼?”

葉曉蘭的一席話,看似義正詞嚴,其實,她故意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她其實也出身於漢奸之家。

只不過,和麪前的這些漢奸之女比起來,葉曉蘭早早的被李中易收用了,並且,產下了李中易的兒子。

母以子貴,葉曉蘭如今的心態,和當初還沒生兒子的時候,有如天壤之別。至少,她已經不擔心李中易拿她賞給別人,或是不問青紅皁白便被打殺了。

葉曉蘭心裡很清楚,將來她年老色衰之時,哪怕李中易再嫌棄她,只要她坐得正行得端,不犯下無可饒恕的大錯,單單看親兒子的面子,李中易也不會把她怎麼着,頂多冷落一些而已。

這個時代的真正有見識的大戶人家,不分南北,都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

撇開家族的男性從小就必須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說,目光長遠的大世家,都會精心挑選並培養家族內有很大利用價值的女子。

品貌上佳自然是必要條件,不過,諸如琴棋書畫、政治眼光等附加值很高的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最核心的是,這些精選出來的大家閨秀,從小就被灌輸了孃家好,你纔會過得更好的生存哲學。

通俗而言,高門嫁女的終極目的,是想通過彼此之間的聯姻關係,爲低門戶家族撈取更多更大的好處和利益。

葉曉蘭的出身,比在場的美貌佳人們,要高得多,也只韓湘蘭的家世略低一籌罷了。

大戶名門的做法,葉曉蘭可謂是瞭如指掌,洞若觀火。所以,她挑選出來的俏佳人,不僅各具特色,而且無一例外,全是經過家族多年精心栽培的“豪門貢品”。

和同類人說話,葉曉蘭絲毫也不覺得累,反而有種格外的優越感。面前的五位絕色女子,她們心裡想的是什麼,葉曉蘭完全瞭然。

養育她們的家族,已經轟然崩潰,家族中的長輩們,轉眼間歸爲卑微入塵埃之中的奴隸。

唯一拯救家族的機遇,就擺在她們的面前,只有乖乖的聽話,伺候好了破家的惡魔李中易,纔有可能扭轉悲慘的家族命運。

所以,站在葉曉蘭面前的這些女子,一個個乖順如綿羊,惟恐惹惱了決定她們未來命運的葉夫人。

“都去車廂裡邊,把衣裙脫了,趴到錦襦之上。”葉曉蘭不想故意爲難她們,這是馴化教育的第一課,也是再次篩選的重點。

如果,她們中間有人心懷不滿,利用貼身服侍李中易的機會,做出什麼事來。哪怕葉曉蘭是李中易女人,並且生了兒子,也必定是百死莫贖的悽慘結局。

李中易根本就不知道葉曉蘭揹着他做了什麼,他和往常一樣,漫步于軍營之中。

客觀的說,李中易前半生的功業,都和軍營以及軍隊有關。

自從河池建軍以來,李中易的軍事實力越打越強,佔的地盤,也越來越大。

此次,西出榆關,除了破壞幽薊大平原的春播之外,更重要的戰略目的,其實是給契丹人的內戰添磚加瓦,從側翼牽制住耶律休哥的主力,令其不敢輕易南下。

然後,李中易會掉轉槍口,利用水師的機動性,回師平盧,並在哪裡紮下根來。

朝廷的封賞裡邊,有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命,那便是平盧節度使。平盧節度的轄區,包括青、萊、密、登、齊、淄這六州之地。通俗的說,也就是山東省的整個東部地區,都是李中易的地盤。

其中,平盧節度最西邊的一個州——齊州(濟南),距離東京開封府,不過區區7百餘里地而已。

以李家軍如今全軍騾馬化下的機動能力,只需要頂多四天,便可以殺到開封城下。

實際上,李中易能夠得到平盧節度的地盤,完全是朝廷失了算,讓他白撿的便宜。

朝廷本想試探一下李中易,讓他主動拒絕如此華麗的封賞,誰曾想,李中易毫不遲疑的就把平盧節度那塊寶地,一口吞進了肚內。

原因其實並不複雜,但凡有點現代地理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水師從山東登萊二州出發,東可以控遏高麗,北可以增援孤懸於外的榆關。

如果可以的話,李中易寧可不要另外的四州之地,登州和萊州卻是勢在必得的咽喉要害。

另外,登州和萊州距離黃河入海口處的濱州,可謂是近在咫尺,地理上的條件優越極了。

一旦朝廷的情勢有了驚人的變化,李家的水師戰船可以迅速載運兵馬,逆黃河而上,直搗開封城下。

將士們正在吃飯,李中易心裡有事,沒有什麼胃口,也就沒有湊到人堆裡去,隨便找人聊天了。

不經意間,李中易緩步踱到了打飯菜的所在,擡眼看見有些大肚漢,狼吞虎嚥的吃完了一碗飯後,又來排隊打飯菜。

李中易瞥見大肚漢們手裡拿着的碩大粗碗,不由露出了會心的笑容。他當初決定,讓將士們自己隨身攜帶粗瓷碗及筷子,看似事情不大,實際上,大大的減輕了後勤的壓力。

這麼多人一起吃飯,如果,幾萬只碗,幾萬雙筷子,都讓伙伕營拖運,光奚車就需要至少兩百輛以上。

現在,伙伕營只需要拖運備用的碗筷即可,十幾輛奚車便宜裝載完畢。

瓷碗,哪怕再粗再厚,行軍打仗的時候,難免會因爲種種原因,而出現不小的損耗。

李中易盯着一名士兵手裡的粗碗,看得全神貫注,他心裡暗暗感嘆不已,如果有不鏽鋼的飯盒,那就非常的省事了。

李雲瀟的公務可謂是繁忙,既要負責近衛軍的事宜,又要打理李中易後宅內的那些破事,實在沒辦法再像以前那樣,每天陪在李中易的身旁。

好在,李中易也非常理解李雲瀟的難處。如今,陪在李中易身邊,貼身伺候着的是同知軍法司事李延清。

分管軍法的副主官,充當大軍統帥的隨員,不僅名正言順,而且李中易發現什麼不妥之處,李延清也可以當場予以糾正。

正軍紀,嚴軍法,糾軍容,本就是李延清職責範圍內,理所當然該管的事務,誰敢說半個不字?還要不要腦袋了?

“守忠,你跟着我快八年了吧?”李中易忽然停下腳步,扭頭問李延清。

李延清想了想,一本正經的說:“回爺,準確的說,應該是七年九個月零三天。”

李中易仰面朝天,喃喃道:“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一眨眼的工夫,八年即將過去了。”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守忠你至今尚未娶妻?”李中易一向不太愛管部下們的生活私事,不過,李延清跟了他這麼久,一直勤慎當差,從未出過大的差錯,又是身邊的近臣,他或多或少也應該關心一下。

李延清笑了笑,低聲說:“爺,小的結親,必須您允准才行。”

李中易秒懂了,李延清從事的是極其秘密的工作,他的枕邊人必須絕對穩妥可靠。否則,稍微有個閃失,就可能出大事。

“這次西征,破了不少漢官之家,女營裡邊有不少大戶人家美貌小娘子,回頭你去求一下曉娘,讓她幫你挑兩個入眼的。”李中易擺手制止了李延清可能的推拒,不容質疑的說,“和這些小娘子和開封那邊的豪門沒有絲毫的瓜葛,守忠你大可放心享用,爲奴爲妾都隨你的心思。”

“那小的就不客氣了,謝過爺的恩典。”李中易這麼貼心的關懷,李延清心下極爲感動,面上卻絲毫未顯激動之色。

沒辦法,李延清天生一副黝黑的冷麪孔,他笑起來比哭還難看,不如不笑。

李中易這個文官中的另類,武臣中的後輩,在朝廷中的處境,有種說不出的尷尬。

隨着實力的不斷膨脹,軍功的不斷積累,李中易手下的大將們,個個都封了侯。

讓這些侯爺們,去娶小門小戶的小娘子,漸漸的也就不怎麼合適了。

但是,如果讓這些統兵大將,都娶的是開封城內的勳貴或是世家之貴女,那就更不合適了。

李中易如果只想奪取天下,過一把至尊的癮,手下大將們娶誰不娶誰,還真沒所謂。

可問題是,李中易的志向絕不僅僅是統一華夏故土這麼簡單,歷朝歷代都無法打破的治亂循環規律,必須在他的手上終結。

這麼一來,李中易手下的大將們,就很不適合與既得利益階層捆綁在一起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現在的李家軍中,除了早早成婚生子的劉賀揚和李雲瀟之外,其餘的重將們都尚未娶妻。

實際上,李中易的心腹重將們,雖然嘴上沒說啥,心裡卻都非常通透:如蒙主公賜婚,那絕對是極其榮耀和光彩的美事,必定會對未來前程有着加分的作用。

李中易對於軍隊及兵權的重視,別說是心腹大將們,隨便找個普通士兵出來,也都知道一個硬道理: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

幽薊地區的漢官很多,對於不肯合作的世家豪門,那沒有話說,只能破其家,擄其女。

破家的幽薊大戶之女,嫁給李中易的手下大將爲妻或是作妾,這就和明朝的皇后大多出自低級官僚之家一樣的道理,終明之世,從未有過外戚之禍。

等李中易逛完了大營,回到中軍大帳,主動迎出帳外的葉曉蘭,故意沒說她私下裡培訓佳麗的勾當,只是笑顏如花的替李中易寬衣解帶,換上家常的儒衫。

李中易愜意的席地而坐,猛灌了兩口攤涼的茶水,笑眯眯的望着葉曉蘭說:“李守忠的年紀不小了,你回頭幫他挑兩個大戶之女,伺候他的生活起居。”

葉曉蘭眨了眨美眸,聽李中易這麼一說,她忽然間意識到,她領會錯了李中易的意圖。

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不如將錯就錯。

葉曉蘭拿定了主意後,一邊親暱的挽住李中易的右臂,一邊小聲提建議:“爺,跟在您身邊的侍婢們,年紀也慢慢的大了,就算您再捨不得她們,這女子啊,總是要嫁人的。”

李中易想了想,覺得葉曉蘭說的很有道理,他的身邊有很多超過了二十歲,甚至是二十五歲的婢女。

這些婢女中的絕大部分,都是竹娘按照西北折家的方法,親手訓練出來的佩劍侍婢。

以前,李中易總覺得女子成親過早,身體尚未發育完成,恐有難產之禍。

“嗯,你提醒得很對,回頭啊,你去和竹娘商議一下,軍中的官兵隨便她們挑。只要她們看對了眼,有合適的結親對象,每人至少陪嫁妝一千貫,這些錢都該我來出。”李中易向來厚待身邊人,既然送了陪嫁的妝奩,與其摳摳索索的心疼那三瓜兩棗,不如索性大方一些。

葉曉蘭看懂了李中易的心思,她不由暗暗挑起大拇指,她的男人既得了好名聲,又通過貼身侍婢這層特殊的主僕關係,順帶着拉攏了她們的夫婿,可謂是一舉兩得,實在是妙不可言。

PS:凌晨還有更,求月票的鼓勵,多謝了!

第1050章 取天下第627章 局變第270章 入城第405章 情勢逆轉第239章 反算計第668章 盤查第662章 狠狠的搶第二章 巨禍第1350章 暴風雪第466章 背叛第547章 詭計第371章 瞎猜第473章 蕭綽第361章 牛肉第1308章 宮變第1532章 仁肇來也第1087章 臥龍嶺驚變第602章 魔鬼雞尾酒第594章 序幕第66章 血戰第702章 屠戮第325章 舉薦第1116章 天家之事第551章 毒辣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707章 戰第1025章 重賞之勇夫第1098章 老狐狸登場第250章 彼此試探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1233章 活該倒黴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823章 針尖對麥芒第883章 負荊第1379章 選拔第139章 接生第925章 暗渡陳倉第878章 鬥法第1298章 懲辦漢奸第824章 心眼比天大第1154章 糧倉失火第347章 惹禍了!第1297章 黃袍加身第1037章 氣派第215章 驚悚的內幕第1428章 聚議第521章 花尼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1399章 鼎革第680章 毒舌第53章 屠殺第142章 大陰謀(四更求月票)第893章 箭已在弦第177章 詐馬第314章 楊信來投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333章 權知開封府事第250章 彼此試探第354章 變故第133章 做局(四更,大吼一聲求月票)第1489章 興元城內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697章 屠戮第715章 遍地陰謀第37章 吵鬧第154章 陳橋驛第339章 纏鬥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938章 開封來貴客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1106章 落網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56章 大忽悠第114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86章 西夏太祖第295章 揭開底牌第348章 御狀第185章 互相算計第748章 內應第1515章 鷹犬第700章 誰比誰狠?第706章 襲第1514章 硬釘子第618章 美人愛英雄第162章 看老子的精兵(四更,求月票)第1121章 蛾皇女英第1432章 肺炎第842章 緩急第436章 北渡第1061章 巷戰第154章 陳橋驛第736章 名士第1451章 精簡第138章 再窮不能窮軍器第321章 別苗頭第37章 吵鬧第1308章 宮變第1192章 除夕見喜
第1050章 取天下第627章 局變第270章 入城第405章 情勢逆轉第239章 反算計第668章 盤查第662章 狠狠的搶第二章 巨禍第1350章 暴風雪第466章 背叛第547章 詭計第371章 瞎猜第473章 蕭綽第361章 牛肉第1308章 宮變第1532章 仁肇來也第1087章 臥龍嶺驚變第602章 魔鬼雞尾酒第594章 序幕第66章 血戰第702章 屠戮第325章 舉薦第1116章 天家之事第551章 毒辣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707章 戰第1025章 重賞之勇夫第1098章 老狐狸登場第250章 彼此試探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1233章 活該倒黴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823章 針尖對麥芒第883章 負荊第1379章 選拔第139章 接生第925章 暗渡陳倉第878章 鬥法第1298章 懲辦漢奸第824章 心眼比天大第1154章 糧倉失火第347章 惹禍了!第1297章 黃袍加身第1037章 氣派第215章 驚悚的內幕第1428章 聚議第521章 花尼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1399章 鼎革第680章 毒舌第53章 屠殺第142章 大陰謀(四更求月票)第893章 箭已在弦第177章 詐馬第314章 楊信來投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333章 權知開封府事第250章 彼此試探第354章 變故第133章 做局(四更,大吼一聲求月票)第1489章 興元城內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697章 屠戮第715章 遍地陰謀第37章 吵鬧第154章 陳橋驛第339章 纏鬥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938章 開封來貴客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1106章 落網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56章 大忽悠第114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86章 西夏太祖第295章 揭開底牌第348章 御狀第185章 互相算計第748章 內應第1515章 鷹犬第700章 誰比誰狠?第706章 襲第1514章 硬釘子第618章 美人愛英雄第162章 看老子的精兵(四更,求月票)第1121章 蛾皇女英第1432章 肺炎第842章 緩急第436章 北渡第1061章 巷戰第154章 陳橋驛第736章 名士第1451章 精簡第138章 再窮不能窮軍器第321章 別苗頭第37章 吵鬧第1308章 宮變第1192章 除夕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