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 求官

李七娘的祖父,折賽花的祖父,都成了內閣的相公,這極大的刺激了韓湘蘭的父親——韓匡嗣。

自從,韓匡嗣把契丹公主耶律瓶獻給了李中易之後,整個幽州韓家都被契丹人趕盡殺絕了。

如今的韓家,就剩下了韓匡嗣和韓湘蘭父女二人而已。

原本,韓匡嗣惦記着傳宗接代的大事,然而,他納了幾房妾室,肚子都沒有任何動靜。

後來,還是韓湘蘭找着合適的機會求了李中易,李中易教了韓匡嗣幾個生育的絕招。如今的韓家,已經有了三個男娃。

這人吶,永遠難以知足。解決了下一代問題的韓匡嗣,又靜極思動,不安於現狀了。

藉着韓湘蘭回家省親的機會,韓匡嗣就把想法告訴給了她。

被封爲端嬪的韓湘蘭,至今只有一女,名喚湘妞。

可是,葉曉蘭已經有了獾郎之後,肚子裡又揣了李家的小包子,實在是令人異常憋氣。

“父親,上次爲了幫您求子,我已經費盡了心血。這一次的求官,我真的沒辦法幫您。”韓湘蘭心裡憋着火,卻也只得按捺住性子,仔細的解釋說,“內宮之中最受寵的李七娘,都從來沒有摻合政務人事,女兒算哪根蔥,敢冒這種大不韙?”

韓匡嗣久歷宦海,他並不是不懂韓湘蘭所言的正理,但是,他畢竟以前闊過,曾是契丹國的漢臣之首,哪裡又甘心就此做個富家翁呢?

“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我並不是想入內閣,而僅僅只想做個一州知州罷了。等做出了政績,靠硬本事升官。”韓匡嗣也是個明白人,並沒有提出多過分的條件。

按照周制,別說韓匡嗣如今是個五品官,就算是七品官作知州的人,也並不少見。

“阿父,您此前不是和孔昆孔相公走得很近麼?”韓湘蘭心裡有些奇怪,便追問韓匡嗣。

韓匡嗣嘆了口氣,懊惱的說:“也怪我不好,給豬肉蒙了心,私下裡又想討好劉相公,結果教孔昆知道了。”

韓湘蘭一陣氣苦,玩政治的人,最忌諱公開腳踩兩條船。真正有本事的人,公開的立場永遠只有一個,私下裡卻可以踩上N條船。

歸根到底,李中易對韓匡嗣這個貳臣有看法,並沒有重用他的心思。不然的話,別說區區知州了,就算是內閣的相公,也不過是李中易一句話的事兒。

“阿父,你真的是糊塗了。”韓湘蘭板着臉說,“您若想做官,只需要討好皇上即可,毋須看任何人的眼色行事。”

韓湘蘭本就是知識女青年,近些年來,又一直在內書房裡從事摘抄和寫節略的工作。

位置決定高度,韓湘蘭見多了政務之後,她的見識自然比一般人,要強得多。

這就和武則天一樣,她替患有眼疾的李治處理了多年的朝政,其掌握政務的能力,自然遠超羣臣。

“李中……皇上喜歡什麼?”韓匡嗣等的就是韓湘蘭的埋怨,他正好順勢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韓湘蘭何嘗不明白韓匡嗣給她挖的坑,然而,畢竟是父女,再怎麼說,韓湘蘭將來若是生了兒子,也需要外家的強援。

換句話說,韓匡嗣在官場上混得越得意,將來韓湘蘭和她的兒子,越具有搶位的實力。

俗話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所謂世家門閥的優勢,除了讀得起書,家有厚財,族有官員之外,更重要的是政治投機的眼光問題。

這就比如說,農村窮苦山區出來的高中生,和特大城市官二或是富二的高中生,放在一起比較所謂的素質(各種高考額外加分的愛好),能有可比性麼?

“阿父,您到處相爭,反而撞得頭破血流。您若是不爭了,倒很可能做出一番事業。”韓湘蘭的一席話,簡直有如晨鐘暮鼓一般,立時點醒了韓匡嗣。

“阿父,您聽女兒一言,李老相公和折老相公,都是過渡相公罷了,劉相公纔是未來的常青樹。”韓湘蘭真的是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韓匡嗣本非笨蛋,只不過,闔族被滅之後,意氣消沉,神不守舍罷了。

韓湘蘭能夠回家省親,還是託了女兒湘妞的福氣。李中易抱着湘妞,逗她耍子的時候,她居然說想外祖了。

李中易畢竟疼親生的女兒,心裡一軟,便給了韓湘蘭一天的時間,許她回家省親。

在韓家吃過晚飯後,韓湘蘭抱着湘妞,乘馬車回了老李家。

剛進門,韓湘蘭就聽說,葉曉蘭快生了。葉曉蘭的膝下已經有了一子——獾郎,若是她再生一個兒子,只怕是連狐狸尾巴都會翹到天上去。

葉曉蘭和韓湘蘭,那是死對頭中的死對頭,矛盾深得幾乎解不開。

客觀的說,葉曉蘭和韓湘蘭都出身於幽州,原本應該十分親近纔是。

然而,由諸多矛盾引起的關係緊張,已經無法善罷甘休。

只不過,李中易不喜歡他的女人們,公開鬥得死去活來,葉、韓二人不敢把矛盾公開化而已。

內閣的相公們,秉承李中易的意志,給北面稱臣的南唐,擬了一份詔書。

詔書裡,開宗明義的闡述了,臣下事君如父的孝道,特別說明了,君父的登基大典,臣下必須親自來參加的重要意義。

詔書由孔昆執筆,寫的聲情並茂,感人肺腑,蕩氣迴腸,令李中易很滿意。

“嘿嘿,派人發去南唐吧。”李中易命人用了璽之後,將詔書交回給內閣,通過急腳遞發去南唐。

南唐的後主李煜,肯定不敢親自來開封獻禮,這是人盡皆知的現實。

不過,李中易等的就是李煜不敢來。人臣對君父大不敬,嘿嘿,恰好是派大軍討伐之的最佳藉口。

說白了,李中易要的就是一個光明正大的藉口而已,李煜來或不來,強漢朝的大軍都會南下。

總參議司那邊,已經在緊鑼密鼓的擬定進攻西蜀和北漢的作戰方略。

按照李中易的構想,先北後西,最後再南下,纔是統一的最佳順序。

畢竟,北漢只剩下了十三州的地盤,然而,晉陽那邊卻是契丹人唯一可以南下的缺口。

不管從哪個方向展開統一戰爭,都必須優先考慮堵死契丹人南下的缺口。

上次北伐,李家軍雖然拿回了幽雲十六州。然而,契丹人只是失了地而已,其總兵力並沒有受到致命的打擊。

耶律休哥顯然也看懂了李中易的戰略,最近一個月的時間內,往晉陽方向增援了幾萬鐵騎。

李中易領兵作戰,或是派將出徵,有個鮮明的特點:就地取財、取糧。

所謂就地取財或取糧,不過是文雅的說法罷了,一言以蔽之:奪敵之民財,富我軍之補給!

所以,這麼多次的戰爭打下來,李家軍非但沒被後勤拖垮,反而越打越發財。

上次北伐,順勢端掉了大名府符家的老巢,單單是糧食就收穫了幾百萬石之多。

另外,偷取了幽州之後,李家軍的收穫,更是大得驚人。

有了豐厚的家底之後,李中易哪怕馬上出兵征討北漢,也不需要從中原籌集糧草了。

李中易當家作主之後,頒佈的限田令和廣稅令,等於是兩把利刃,橫插進了土豪和權貴們的心坎上。

限田,是均貧富的基礎。廣稅的本質依然是均富,即:士紳和草民們皆須納稅!

大明朝快亡的時候,崇楨帝想找大臣們借錢,結果,借到手的錢,足以把人羞愧死!

等到闖賊打進了北京城中,卻從大臣之家,拷掠出了幾千萬兩銀子,何其諷刺?

奪人財路,比殺人父母更可恨十倍!

說白了,如果不是李中易精明過人,捏着的刀把子又其硬無比,整個強漢朝早就是遍地烽火的揭竿而起了。

北部的挖潛,畢竟是有限的,最合適的撈取財富和糧食的手段,一向是對外發動殖民戰爭。

天朝東北部的高麗國,所處的緯度過高,糧食的收穫也就是一年一季成熟罷了。和高麗國大致相仿,倭國的糧食也是一年一熟。

在所有人都不太熟悉的南方的南方,李中易卻知道有着廣闊的一年三熟,甚至是四熟的糧食產地,比如說,安南、寮國、暹國、羅斛國、真臘國等國。

另外,穿習慣了棉花製品的李中易,也只有他才明白,在海南島那塊寶地上,很可能已經出現了紡棉的技術。

隨着統一戰爭的腳步日益臨近,李中易爲了緩和與士紳階層的矛盾,通過黃景勝出面,藉着登基大典的名義,廣邀國內的豪商大賈,以及名門世家,請他們齊聚於開封城,共商海外貿易的大計。

海外貿易,其實早有模版可以借鑑,即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模式。

大家公平參股,所獲的收益,嚴格按照股分進行分紅,童叟無欺!

當然了,當自由貿易受到了外國政府的阻撓之後,組織討伐軍出海作戰,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按照李中易的殖民觀,自然是先文後武,即先利用本國的優勢項目,比如說絲綢、瓷器和茶葉,通過海路和東南亞的諸國進行貿易。

可是,一旦強漢朝的貿易順差過大之後,肯定會和當地的權貴們,產生不可調和的利益矛盾。

當國家之間的利益矛盾,深到不可化解之時,自然就要考慮武力征服的問題了!

PS:月票數不夠558張,司空還是加更了,都是月底了,留月票幹嘛呢?

第208章 爪牙第532章 山陵崩塌第865章 圈子圈套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706章 襲第1272章 進展第827章 有本事別跑第1086章 狂勝第624章 天大難題第179章 無盡的殺戮第361章 牛肉第1229章 管退炮第1319章 冕服第612章 雷霆!天怒!第670章 敵我之辨第1394章 取潤州第958章 命運的抉擇第1176章 獻俘第833章 果然是塊老薑第1322章 大悲第987章 王九蛋第304章 易物第1077章 佔領制高點第55章 擒拿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1438章 貶官靈州第525章 替柴榮把脈第1413章 洪州城下第245章 輿第197章 絕殺(求雙倍的月票)第728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817章 巧會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265章 孿生兄妹第1025章 重賞之勇夫第928章 漢奸最可惡第866章 大風起兮!第933章 誰敢不從?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第453章 故技重施第828章 家丁來了第434章 密詔第755章 打棒子的草谷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167章 大做秀第1441章 產業工人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474章 奚車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449章 鋤奸第897章 起疑第1173章 撒謊的代價第217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541章 有刺客!第952章 追殺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232章 党項帶路黨第317章 關門做甚第914章 天賜神兵第1411章 水淹偏逢大暴雨第796章 殺馬威第1217章 微行第546章 離間第942章 血泉第38章 老太公有請第234章 柴房第804章 再世操莽第1410章 水淹三軍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794章 高麗僞軍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256章 帝之門生第501章 追逐第十二章 攤牌第660章 有內奸第1205章 長春宮觀第893章 箭已在弦第695章 萬戶侯第776章 棄子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305章 決戰第98章 火急(凌晨上架,提前求月票)第957章 主上第281章 交鋒第1250章 遊擊第349章 官司第608章 擒賊先擒王第230章 分化第1159章 內閣第412章 很生氣第1387章 求賢第1287章 死掐第1153章 掰手腕第491章 麻煩上身第668章 盤查第553章 誰爲帥?第一章 抄家第1143章 天助我也第36章 麻將
第208章 爪牙第532章 山陵崩塌第865章 圈子圈套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706章 襲第1272章 進展第827章 有本事別跑第1086章 狂勝第624章 天大難題第179章 無盡的殺戮第361章 牛肉第1229章 管退炮第1319章 冕服第612章 雷霆!天怒!第670章 敵我之辨第1394章 取潤州第958章 命運的抉擇第1176章 獻俘第833章 果然是塊老薑第1322章 大悲第987章 王九蛋第304章 易物第1077章 佔領制高點第55章 擒拿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1438章 貶官靈州第525章 替柴榮把脈第1413章 洪州城下第245章 輿第197章 絕殺(求雙倍的月票)第728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817章 巧會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265章 孿生兄妹第1025章 重賞之勇夫第928章 漢奸最可惡第866章 大風起兮!第933章 誰敢不從?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第453章 故技重施第828章 家丁來了第434章 密詔第755章 打棒子的草谷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167章 大做秀第1441章 產業工人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474章 奚車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449章 鋤奸第897章 起疑第1173章 撒謊的代價第217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541章 有刺客!第952章 追殺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232章 党項帶路黨第317章 關門做甚第914章 天賜神兵第1411章 水淹偏逢大暴雨第796章 殺馬威第1217章 微行第546章 離間第942章 血泉第38章 老太公有請第234章 柴房第804章 再世操莽第1410章 水淹三軍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794章 高麗僞軍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256章 帝之門生第501章 追逐第十二章 攤牌第660章 有內奸第1205章 長春宮觀第893章 箭已在弦第695章 萬戶侯第776章 棄子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305章 決戰第98章 火急(凌晨上架,提前求月票)第957章 主上第281章 交鋒第1250章 遊擊第349章 官司第608章 擒賊先擒王第230章 分化第1159章 內閣第412章 很生氣第1387章 求賢第1287章 死掐第1153章 掰手腕第491章 麻煩上身第668章 盤查第553章 誰爲帥?第一章 抄家第1143章 天助我也第36章 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