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天助我也

“你聽說了沒有,李谷李相公的闔家老小,都被銅臭子給坑殺了?”

“唉,銅臭子實在是倒行逆施,已經無可救藥了……”

“不然,我聽說,李谷勾結契丹人,甚至打算把太后和陛下都挾持去契丹國那邊……”

“我的老天,全族幾十口人吶……”

“據說是左子光那個心狠手毒的屠夫親自動的手……”

李谷的全家老小,形同人間蒸發一般,從此消逝得無影無蹤,已經成了京城裡的熱門的八卦話題。

京城裡的消息靈通人士,大家都在傳,李中易既不仁也不義,非聖明之主!

以李中易的耳目之靈通,他早就知道,外面正在亂傳一氣。左子光遞上桌面的黑名單,足有幾十人之多,而且,其中的許多人地位還不低。

如果,李中易想打壓這些人的胡說,只需籤個字即可。不出一天,左子光便會把這些人抓入緹騎司內的小黑牢。

不過,李中易並沒有首肯左子光的捕拿請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行徑,李中易以前也暗中罵過,並深爲鄙視之。

除了家裡有金礦,閒得發毛的官宦或是富裕家庭之外,一般不知道真相的老百姓,隨口也就這麼一罵罷了,哪裡罵過哪裡了結,屬於典型的有口無心。

畢竟,居開封,大不易。普通老百姓,眼睛一睜開,就要操心養家餬口的大事,他們根本就沒有太多工夫,去管那麼多的閒事。

不過,李谷的全家被活埋的消息,被有心人刻意宣揚了出去之後,整個京師的官場,彷彿被扔了大黑彈一般,頓時就炸開了鍋。

大軍出征,原本最應該大撈特撈的衙門,諸如:樞密院、兵部、太僕寺、三司甲案和胄案、御馬監以及軍器監等部門,無論是長官還是胥吏們,一個個彈冠相慶,就等着發大財。

誰曾想,無論是李中易下達的軍令,還是兵馬調動,或者是輜重的籌集,都被原本李家軍系統的總參議司、輜重司及帥府給徹底的壟斷了。

這且罷了,就連原本屬於三司衙門的甲案、胄案,乃至於弓弩院等核心軍器部門,也都被李中易大筆一揮,整個的被劃歸軍器監管轄了。

國防手工業,歸於軍器監這一個衙門管轄,就目前而言,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眼下的大周,無論是鍊鋼、鍊鐵,還是打製刀槍甲冑,全都要靠工匠們的雙手去完成,屬於純粹的手工作坊式的國防工業。

李中易一直盤算着,使用水力鍛機、水力鼓風機,以及焦炭鍊鋼,不過,那還需要時間,遠水救不了近火。

集中力量確實可以辦大事,不過,那需要方法對路子,否則,就會造成巨大的浪費。

如今的大周國防手工業之中,最大的難點,其實是採用煤炭爲燃料,煉出來的鐵,因爲雜質太多,非常之脆,很難直接用兵器。

李中易以前對於鍊鋼沒有任何研究,他只知道,用煤炭鍊鋼肯定是錯誤的路徑,用焦炭鍊鋼纔是光明大道。

問題是,怎樣將煤炭變成焦炭,這就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進行反覆的實驗了。

比較幸運的是,軍器監的好幾位老工匠,都比較擅長反覆鍛打“百鍊鋼”的方法。具體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在鍛打炒揉生鐵的過程中,不斷的加木碳進去。

按照李中易的理解,這其實就是滲碳鍊鋼的一種特殊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鋼料的硬度,而不至於太過薄脆。

攀登科技樹,肯定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必須耐得住性子,忍受住寂寞。

尤其是最基礎的材料科技,冶金核心配方的取得,沒有幾千幾萬次的反覆摸索,根本不可能搞得出來。

以前,不管是軍器監的工匠,還是三司工弩院裡的工役,其實際社會地位、收入和政治待遇,實質上,和奴隸沒有太大的區別。

攀登科技樹最重要的科技人員,大周的所有工匠們,個個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累死累死活的忙碌於工場,卻是隻能勉強餬口的賤籍

李中易很想大大的優待工匠們,然而,擺在他面前的巨大障礙,不是某一個官僚,而是壟斷作官資格的整個讀書人和官僚集團。

擡高工匠們的社會地位,大幅度提高他們的收入水準,乃是科教興國的必由之路!

然而,在整個官僚集團的阻礙之下,改革分配機制的難度,可想而知的令人生畏。

說白了,在改革中,總有既得利益集團,會喪失他們的特權利益。李中易要想的改革,正是挖了讀書人的根,即徹底否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作官)高的官本位壟斷邏輯!

那天,李中易登位大典上的鬧劇,其實是整個文臣集團對李中易的試探性進攻。

別看露臉的都是書呆子,然而,隱藏在他們背後的黑手,也跟着逐漸曝光於左子光和李延清的秘密報告之中。

內幕絕對驚人,在開封城裡有名有姓的大官僚、大門閥之家,或多或少的都捲了進去。

即使不想正面和李中易對槓,免得吃大虧的大門閥、大世家,也大多采取默許或是縱容的立場。

默許或是縱容,其實就是無聲的反抗李中易的新政。他們也許沒有直接參與鬧劇,卻在暗中推波助瀾,並計劃在將來收割紅利。

沉默不語的永遠是大多數,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沒中滅亡!

這就意味着,李中易的新政權,根基遠未穩固,被剝奪了特殊利益的階層,絕對不可能就這麼的善罷甘休。

總一天,敵對的雙方,遲早會來一次徹底的總爆發。到那個時候,鹿死誰手,就看天意了!

李中易一大早就去了軍器監,李虎監督着炮匠們,用泥模新鑄了三十門6磅青銅火炮,以及十門9磅炮。

因青銅火炮的事宜,攸關國本和國運,李中易顧不上吃早膳,就匆匆的出了門。

可是,他剛出門不久,李中昊就在王大虎的陪同下,乘馬車趕到了執政王府。

門上派人通稟進去之後,李達和頓時喜出望外,馬上放下筷子,就想出門去接他盼望已久的二郎。

“我說,你是父,他是子,豈有父迎子進宅的道理?”薛夫人看不下去了,從斜刺裡吹起了冷風。

“哎呀,我真是老糊塗了。”李達和讓薛夫人兜頭澆了盆涼水之後,猛然警醒,剛回家的二郎,不僅與李中易很不和睦,更和薛夫人有舊怨。

“哼,你哪裡是老糊塗了,分明是喜瘋了,居然都忘記了父子的尊卑。”薛夫人早就不是當年那個需要看李達和眼色行事的賤妾了,要不了多久,她就是新朝皇帝之生母,響噹噹的皇太后。

“夫人,當年的事情,都已經過去這麼久了,你這又是何苦呢?”李達和又急又氣,卻又絲毫奈何不得薛夫人,只得溫言相勸。

“哼哼,你妻兒滿堂的時候,何曾知道我的痛楚。如果,當年我不是跪在曹氏的腳邊,苦苦的求饒,她已經託好了牙人,打算趁你進宮值守的時候,將我賣入那極其骯髒的所在。”薛夫人想到的傷心處,不禁痛哭出聲,恨意不斷的往上翻涌。

李達和當場傻了眼,他這個作父親的,自然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兩個兒子誰都難捨難離。

而且,李中易混得越好,李達和就越惦記着不成氣的李中昊。

這人吶,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

這就像是閨蜜們聚會的時候,閨蜜的精明老公,永遠比自己的憨厚老公,強一百倍一樣,就怕比!

直到替當初那個不成氣的李中易謀官之時,一個不察栽了大跟頭之前,李達和雖然沒有混成藥界的高官,卻也屢屢避過了大浪和險坑。

李達和很早就混跡於宮廷之中,大風大浪見識過不少,薛夫人的餘怒未熄,他自己很可以理解的。

爲了不繼續刺激薛夫人,李達和深吸了一口氣,重新坐回到餐桌前,拿起筷子繼續進食。

所謂,百善孝爲先,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如今的薛夫人,且不提別的,單單是替老李家添丁進口,延續香菸的大功,就足以令李達和更有耐心,也更柔和更婉轉的處理家務事。

薛夫人心裡明白,李達和明明猴急着想見李中昊那個敗家子,卻偏偏故意裝作沒事人一般,她越想就越來氣。

如果,不是顧念到多年的夫妻感情,以及李達和從前對她的百般維護,對李中易的多方照顧,薛夫人只怕是早就掀了桌子,不耐煩伺候了。

執政王府門外,王大虎送李中昊到門前,就停下了腳步,冷冷的說:“汝且好自爲之,若敢煽風點火,興風作浪,老子拼着做惡人,也要滅了你。”

李中昊霍然扭頭,死死的瞪着王大虎,明明呼吸異常急促,卻偏偏忍得下去,竟然沒作聲。

王大虎是何許人也?早年間,王大虎那可是詔獄裡的獄卒,吃拿卡要,故意弄死犯人的事情,可是沒少幹。

問題是,王大虎做了手腳之後,連積年的忤作都查不出犯人真正的死因。

王大虎的獨門絕活,其實是,拿幾本厚書,綁在犯人的肚皮上,然後用大鐵錘,狠狠的敲打厚書。嘿嘿,要不了十幾下,犯人就內臟盡碎,不出半日就氣絕身亡,不解剖驗屍,完全看不出半點外傷。

“哼,別人也許不敢碰你,你有膽子就試試看,看老子敢不敢弄死你?”王大虎很有底氣的撂下這句話,轉身就走,再也不回頭。

李中昊滿是怨毒的瞪着王大虎的背影,儘管他心裡絕對不服氣,然而,他卻不是真正的笨蛋。

王大虎,既是最早追隨於李中易左右的鐵桿心腹,又是李中易唯二的結義兄長之一。

這些年來,王大虎替李中易在暗中管理開封城裡的各路牛鬼蛇神,潛勢力大得驚人。

王大虎向來不是吹牛的性格,在整個大周,除了他和黃景勝,頂多還有左子光之外,沒人敢當着李中昊的面,發出如此赤果果的恫嚇。

李中昊也算是半個明白人,他當然知道,王大虎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底氣十足!

因爲,李中易的個性,最是念舊,常說衣不如新,人不如舊。李中昊那樣惹惱了李中易,李中易看在李達和的面子上,依然高擡貴手,放了李中昊一馬。

趙匡義聽說李中昊又回來了,不由仰面朝天的哈哈大笑,朗聲道:“這可真是磕睡遇見了枕頭,天助我也!”

第72章 趙李會(求推薦票)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840章 冤家路窄第283章 袍澤第979章 渡海第50章 小成第1412章 洪州在望第752章 討伐第495章 多事之秋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399章 懲罰第292章 彪悍第1034章 不寧第1109章 禍從口出第1049章 兵不厭詐第608章 擒賊先擒王第1206章 設局第675章 身世大白(大章求月票)第967章 跋扈之極第488章 心硬第336章 威壓第956章 萬歲第1497章 清君側第631章 難堪第185章 互相算計第622章 好戲連臺第726章 尾大不掉第四章 見面第801章 一舉兩得第493章 相公之威第990章 內訌第1384章 封宮第1515章 鷹犬第893章 箭已在弦第508章 發端第1152章 頂職第1032章 一波三折第711章 酣戰第412章 很生氣第317章 關門做甚第1157章 抱負第529章 柴榮走了?第1296章 破幽州第632章 太壞了!第595章 經武第497章 丟沙包第484章 議和第165章 攪馬勺第373章 紫金腰牌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572章 醒悟第886章 有鳳來儀第355章 從容第669章 狠辣第224章 橄欖枝第1348章 內閣風暴第1212章 吾之千里駒第1171章 符茵茵呢?第645章 誰敢逼宮?第1300章 大風起第168章 留宿第140章 嫌隙第1324章 步軍小學堂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三章 鬥宦第1012章 黑血第1368章 小周後第1149章 龍子第820章 賞不賞?第492章 府試第770章 霹靂炮第1517章 西逃第701章 狼羣再現第554章 三分軍權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1096章 戲,演砸了第1026章 不等閒第889章 投靠第509章 謀李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1527章 誤殺第1312章 鬥法第1449章 挖牆角第543章 軍權拿來第226章 信鴿第1456章 栽培第1192章 除夕見喜第1475章 偷襲戰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639章 天雷轟頂第842章 緩急第700章 誰比誰狠?第1390章 召對第1294章 保密行動第1135章 格局第1431章 動手了第1399章 鼎革第578章 強敵窺視第275章 聚將
第72章 趙李會(求推薦票)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840章 冤家路窄第283章 袍澤第979章 渡海第50章 小成第1412章 洪州在望第752章 討伐第495章 多事之秋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399章 懲罰第292章 彪悍第1034章 不寧第1109章 禍從口出第1049章 兵不厭詐第608章 擒賊先擒王第1206章 設局第675章 身世大白(大章求月票)第967章 跋扈之極第488章 心硬第336章 威壓第956章 萬歲第1497章 清君側第631章 難堪第185章 互相算計第622章 好戲連臺第726章 尾大不掉第四章 見面第801章 一舉兩得第493章 相公之威第990章 內訌第1384章 封宮第1515章 鷹犬第893章 箭已在弦第508章 發端第1152章 頂職第1032章 一波三折第711章 酣戰第412章 很生氣第317章 關門做甚第1157章 抱負第529章 柴榮走了?第1296章 破幽州第632章 太壞了!第595章 經武第497章 丟沙包第484章 議和第165章 攪馬勺第373章 紫金腰牌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572章 醒悟第886章 有鳳來儀第355章 從容第669章 狠辣第224章 橄欖枝第1348章 內閣風暴第1212章 吾之千里駒第1171章 符茵茵呢?第645章 誰敢逼宮?第1300章 大風起第168章 留宿第140章 嫌隙第1324章 步軍小學堂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三章 鬥宦第1012章 黑血第1368章 小周後第1149章 龍子第820章 賞不賞?第492章 府試第770章 霹靂炮第1517章 西逃第701章 狼羣再現第554章 三分軍權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1096章 戲,演砸了第1026章 不等閒第889章 投靠第509章 謀李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1527章 誤殺第1312章 鬥法第1449章 挖牆角第543章 軍權拿來第226章 信鴿第1456章 栽培第1192章 除夕見喜第1475章 偷襲戰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639章 天雷轟頂第842章 緩急第700章 誰比誰狠?第1390章 召對第1294章 保密行動第1135章 格局第1431章 動手了第1399章 鼎革第578章 強敵窺視第275章 聚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