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陳橋驛

整個下午運作下來,李中易發現,有些工匠確實很努力,但是,技不如人,次品返工率非常之高。

腫麼辦呢?李中易獨自轉了幾個圈,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國營企業不是一直講究學比趕超傳幫帶麼?

按照陋規,很多工匠都不願意把獨門的技藝,傳給外人。有一種說法,叫作傳子不傳女。

嗯,敝帚自珍可不行啊,李中易摸着下巴,問李小七:“你打獵的技巧,在什麼情況下,會傳給外人?”

李小七連想都沒想,直截了當的說:“除非我的兒子死了,養子負責養老。”

嗯,典型的小農思想,李中易懶得給李小七上課,又問他:“如果,我讓你教人打獵,每教會一個新獵人,給多少賞錢,你纔會幹?”

李小七遲疑了一陣,說:“這個還真難說,萬一教會了徒弟,餓死了我這個師傅,給的一點點錢財,頂什麼用?”

李中易覺得很頭疼,在沒有社會保障體系的如今,要想讓手藝人交出獨門技術,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啊!

“如果,教會了一大羣徒弟,有個官做呢?”李中易試探着又問李小七。

李小七忽然瞪大了眼珠子,直勾勾的瞅着李中易,喃喃的說:“真是這樣的話,誰不教會徒弟,誰就是傻子。”

李中易點點頭,接着重重的一嘆,官本位的思想,還真是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啊!

由此看來。空白的文散官敕牒,還是要少了,必須找個合適的機會,去和範質打商量了。

其實,柴榮雖然打敗了北漢和契丹人。整個大周國境內依然遠未達到完全統一的程度。

西北的藩鎮還是蠻多的,比如說,延州的高家,府州的佘家,鹽州附近的史家,都是手握兵權的獨立王國。

朝廷爲了籠絡住這些外藩。撒下了大把的空白敕牒,反正只是給名義罷了,又不需要柴榮掏一個大子,何樂而不爲?

李中易的難點是,讓大批工匠做官。這可是開天闢地的頭一遭。

現在,還沒有幹出大成績,李中易也沒有好由頭,等兩百萬支箭造到差不多的時候,再去找範質或是柴榮談條件,肯定會容易得多。

目前,在沒有多餘敕牒的情況下,李中易決定先從吏員的名額着手。

造箭坊內。從九品下以上的官員數量,是有定額的,就那麼幾個人。可是。對於吏員的名額,李中易這個鹽鐵副使,卻有很大的自主權。

於是,李中易把一大批熟練的工匠找來,直截了當的說:“教會一個徒弟,賞錢二十貫;教會十個。提拔爲班頭;教會五十個,直接任爲都押衙;教會一百個。那就要做官了。”

有個膽子大一點的工匠,也許是見過一些世面。就問李中易:“請問上官,此話當真?”

李中易鄭重其事的點着頭說:“本官絕無戲言。”

雖然一干工匠還是半信半疑,可是,私下裡也都開始帶徒弟。

流水線的威力,是巨大的,每支箭上都標註清楚工匠和帶班吏員的名字,壓力也是明顯的。

於是,流水線作業,試運行的第五天,造出了一萬五千支合格的木杆鐵矢箭。

李中易心裡有了底,這還是沒有完全開足馬力的情況下的,生產狀況。

等磨合期過了,大家配合默契之後,李中易有理由相信,每天造出三萬支箭的可能性極大。

造箭的工作逐漸走上正軌之後,李中易的注意力又挪回到弓弩坊那邊,正在緊鑼密鼓研製之中的神臂弓上。

由於老工匠郭六的參與,李中易預想中的神臂弓,獲得了極大的進展。

關鍵因素有三,一是,郭六取消了弓臂上的鐵環,直接以麻繩圈作爲踏環,既減輕了重量,又避免射擊的時候,受到鐵環無法及時落下的巨大影響。

其二,郭六從成品庫內選了一張以山核桃樹、牛角切片爲主材的弩;

其三,弩弦也換成了牛皮、牛筋和麻繩混合搓成的特種弦。

傳說中,神臂弓的射程,可達三百多步,按照宋制,一步是1。5米,也就是說,其射程將超過四百五十米以上,這是一個令人驚悚的距離。

可是,經過郭六的改良後,李氏神臂弓,最大的射程不過三百四十米左右。其有效射程,也就是射穿鐵甲兩寸(6cm)的距離,在二百五十米。

李氏神臂弓,最大的問題是,超過一百米以上,就無法瞄準射擊。

李中易不知道的是,神臂弓和後世的步槍一樣,最大射程幾乎都是不具備實際的意義。不管是弓、弩或是步槍,真正起作用的是,有效射程。

按照趙匡胤提供的數據,契丹騎兵一般從三百丈(約1000米)處,開始加速衝鋒,百息之內,即可衝到眼前。

李中易換算過來,契丹騎兵衝過百米的速度大約爲45公里/小時,12。5米/秒。

按照趙匡胤的解釋,騎兵的衝鋒速度過高,非常不容易控制方向,或是轉向側衝,不具備實戰的價值。

也就是說,臨陣的時候,契丹騎兵衝過250米的時間,只需要20秒。

目前,李中易身邊,最有弓弩實戰經驗的老獵手李小七,一分鐘內也僅僅能上弦六次而已。

這已經屬於特例!

這就意味着,從實戰的角度出發,周軍的神臂弓手,剛剛放出一箭,頂多兩箭,契丹騎兵就已經殺到了跟前。

目前,弓弩坊現有的弩,包括蹶張駑在內,射程也許略帶一些,但是威力都不如李氏神臂弓。而且上弦非常之緩慢。

射程僅僅是一個方面的問題,弩箭的準確性,也非常令人堪憂。

李氏神臂弓,因爲是弩,所以沒辦法在箭尾安裝雕羽。

據李中易的觀察。弩箭被射出去之後,很多都會在空中突然轉向,甚至翻跟頭。

嗯,技術難度太高,難怪神臂弓會在北宋亡了之後,就失了傳。

《復活的軍團》。這部記錄片裡面,專門介紹過秦弩的威力,尤其是,弩箭的錐形箭頭,呈現的是三棱形。

據考古學家論證。三棱形的箭頭,非常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原理。

李中易失望之餘,繼續打起精神,開始從箭尾做文章。

一張李氏神臂弓,按照正常的制弓、貼片、上膠、馴弓的完整程序走下來,至少需要三到四年。

不僅生產效率低下,而且,大大的提高了使用的成本。按照老工藝。李中易即使從現在開始大規模生產神臂弓,最快也要三年以後,纔可以派得上用場。

技術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李中易的造箭任務接近尾聲的時候,就在三司使衙門裡接了詔書。

“門下,三司鹽鐵司副使李某,素有能吏之名,有功於社稷……制授:澶水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食實封五十戶……遷衛州團練使,除破虜軍都監。持旌節……爾其欽哉!”

李中易接詔之後,心裡暗暗驚歎不已。柴榮這一次確實下了大本錢,不愧是一代雄主,手筆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澶水縣是什麼地方?大周朝的傻子都知道,那可是今上的龍興之地呢!

柴榮登基之前,以皇子的身份出任澶州刺史,長達數年之久,這澶水縣既是澶州的首縣,又是州治的所在,其政治意義絕對不容小覷。

李中易偏偏被封了澶水縣開國子,還給了食實封五十戶,隱藏在背後的濃厚內涵,令人不得不浮想連翩。

顯然,柴榮是在暗示李中易,卿不負朕,富貴共之!

更重要的是,李中易這個破虜軍都監,擁有了持旌節的權力。

按照周制,類似張永德和李重進這種擁兵數萬的重量級節度使,都要持雙旌雙節,包括:門旗四面、龍虎旌兩面,節杖兩支,麾槍四支,豹尾四支,一共十六件,以示擁有升賞殺伐的絕對權力。

李中易,李大都監,持的是單旌單節,雖然比節度使少了麾槍和豹尾,但也是極其難得的聖寵,大周朝監軍中的獨一份!

說得直白點,平時,李中易有權斬殺指揮使以下的犯罪軍官。戰時,如果符昭信膽敢臨陣脫逃,李都監也可以請出旌節,擒而殺之。

更妙的是,破虜軍的駐紮地,居然是在陳橋驛。

嘿嘿,陳橋驛啊,東京開封府的北方最後一道門戶,李中易的嘴角微微一翹,實在是太巧了啊!

“哈哈,無咎,這可是大喜事啊……”陪同一起接詔的高洪泰,笑容可掬的衝李中易拱手道賀。

李中易含笑拱手還禮,說:“下官多承高公照應,必將銘記於心。”

高洪泰一臉坦然的笑道:“哪裡,哪裡,老夫只不過是替朝廷發掘了一個幹才罷了。”彷彿完全聽不懂李中易的弦外之音,也根本沒有下套陷害李中易一般。

李中易心想,這高洪泰喜怒不形於色,城府極深,害人於無形,的確是個非常厲害的角色。

高、李二人打着哈哈,耍着太極,在衆官員的面前,演繹了一出“將相和”的好戲。

官員們如同衆星捧月一般,將李中易圍在了中間,他們渾然忘記了,當初一直在暗中罵李中易是貳臣的醜陋嘴臉。

世態炎涼,官場險惡,各人還是自求多福吧。

第818章 擺平第132章 交易成功(三更送上)第201章 坑殺第542章 範相有請第1419章 橫財和美人第920章 羣策羣力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第425章 異動第522章 宮裡出事了第303章 救星第936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114章 反手一耳光(3更,求月票)第777章 狸貓換太子第654章 打秋風VS打草谷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471章 佈局第1177章 手伸太長了第212章 後花園見駕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972章 走着瞧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1001章 曹王第1100章 高擡貴手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828章 家丁來了第340章 歸順第1120章 趙家兄弟第43章 演戲(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1055章 啥叫先進?第292章 彪悍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337章 貓膩第1043章 逼宮?第830章 打臉第518章 動手了第234章 柴房第1304章 垂拱第217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328章 調兵遣將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440章 忘戰第28章 上班(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425章 頭功第38章 老太公有請第1004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842章 緩急第850章 合流第701章 狼羣再現第774章 戮第440章 忘戰第1451章 精簡第728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407章 家書第1370章 杭州灣第1213章 誰來監國?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1468章 西行紀事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426章 重賞第1311章 餘波第810章 傾國之士第143章 沒標準(五更完成,求月票)第286章 西夏太祖第414章 凶兆第634章 狠辣第1509章 襲山第393章 步步驚心第661章 真要變天?第1214章 渡河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1184章 帽子橫飛第1226章 聲西擊東第416章 驚濤駭浪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399章 懲罰第1505章 大魔頭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1379章 選拔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1247章 收穫頗大在淵 第457章 漢奸家族第1038章 大義之爭第336章 威壓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1173章 撒謊的代價第1209章 出擊晉陽第28章 上班(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857章 刁奴第1280章 東印度公司的雛形第825章 大丈夫當殺人第755章 打棒子的草谷第170章 徵高麗(四更求月票)第1138章 見血第1168章 好戲連臺第1085章 總攻第1455章 伐蜀之議
第818章 擺平第132章 交易成功(三更送上)第201章 坑殺第542章 範相有請第1419章 橫財和美人第920章 羣策羣力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第425章 異動第522章 宮裡出事了第303章 救星第936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114章 反手一耳光(3更,求月票)第777章 狸貓換太子第654章 打秋風VS打草谷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471章 佈局第1177章 手伸太長了第212章 後花園見駕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972章 走着瞧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1001章 曹王第1100章 高擡貴手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828章 家丁來了第340章 歸順第1120章 趙家兄弟第43章 演戲(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1055章 啥叫先進?第292章 彪悍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337章 貓膩第1043章 逼宮?第830章 打臉第518章 動手了第234章 柴房第1304章 垂拱第217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328章 調兵遣將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440章 忘戰第28章 上班(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425章 頭功第38章 老太公有請第1004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842章 緩急第850章 合流第701章 狼羣再現第774章 戮第440章 忘戰第1451章 精簡第728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407章 家書第1370章 杭州灣第1213章 誰來監國?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1468章 西行紀事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426章 重賞第1311章 餘波第810章 傾國之士第143章 沒標準(五更完成,求月票)第286章 西夏太祖第414章 凶兆第634章 狠辣第1509章 襲山第393章 步步驚心第661章 真要變天?第1214章 渡河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1184章 帽子橫飛第1226章 聲西擊東第416章 驚濤駭浪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399章 懲罰第1505章 大魔頭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1379章 選拔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1247章 收穫頗大在淵 第457章 漢奸家族第1038章 大義之爭第336章 威壓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1173章 撒謊的代價第1209章 出擊晉陽第28章 上班(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857章 刁奴第1280章 東印度公司的雛形第825章 大丈夫當殺人第755章 打棒子的草谷第170章 徵高麗(四更求月票)第1138章 見血第1168章 好戲連臺第1085章 總攻第1455章 伐蜀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