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垂拱

有薛太妃在場,內閣的四位相公接二連三的追問李雲瀟,目的只有一個:搞清楚前線的真實戰況。

李雲瀟只說戰況不妙,至於李中易的下落,他也完全不知道。

內閣的相公們最關心的其實就是李中易近況,只要李中易活着,萬事皆有可爲!

若是李中易出了差錯,甚至已經戰死於沙場,內閣的相公們就要考慮接班的人選了!

不過,現在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北伐之役,李中易確實已經落了敗。只是他本人,至今不知道生死罷了。

對於政壇的老手們而言,落實了李中易戰敗的消息,就等於是燙手的山芋,也接踵而至。

李瓊、劉金山、孔昆都盯着魏仁浦看,魏仁浦卻死活不肯出頭做惡人,但是,天大的事如果站錯了隊,轉瞬間,就是家破人亡,誰也承受不起天塌地陷的嚴重後果。

四位相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誰都不願意當出頭的椽子,可是,有些話又必須要問清楚。

最終,大家都被逼得沒了辦法,只得一起站出來,問計於薛太妃。

“稟娘娘,請恕臣等抖膽,若是萬一不幸……可有備選的方案?”

相公們問的很婉轉,但薛太妃也不是笨蛋,她一聽就懂了,這是說萬一李中易有個三長兩短的,老李家選誰出來接位的大問題?

唐蜀衣自從陪着薛太妃進廳之後,就一直低垂着腦袋,彷彿真空人一般的無聲無息。

薛太妃有心看清楚唐蜀衣的表情,卻因爲角度問題,始終看不太清楚。

此時此刻,薛太妃的心情,亦是異常之複雜。萬一李中易真出了事,對於天家而言,除了傷心落淚之外,更重要的是,闔家的安危繫於誰之手呢?

哪怕薛太妃沒讀過多少書,耳濡目染之下,她或多或少的知道,她們老李家固然是如今的天下第一家族,卻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未來的前景很是不妙!

“魏相公,你是大郎親點的首相,你怎麼看?”薛太妃舉棋不定,索性轉移焦點,盯上了魏仁浦。

“全憑娘娘一言決之。”魏仁浦不愧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四朝元老,他的回答四平八穩,滴水不漏。

魏仁浦的態度很明確,薛太妃支持誰接位,他就支持誰,等於是把矛盾徹底的推到了薛太妃的身上,他自己完全沒有責任。

李瓊見薛太妃向他看來,他的心裡不由暗暗一嘆,李中易出事的真不是時候,若是李七娘肚裡的孩子已經出生,且是個男嬰,那還需要多問的什麼?

可問題是,李七娘只是懷了身孕,卻不知道將來是生男還是生女?

“娘娘,以老臣之見,既然前方的戰況未明,不如且觀看一段時日?”李瓊左思右想之下,只得硬着頭皮使出拖字訣。

孔昆的想法其實很單純,他沒有兒子,僅有的獨女也在宮裡不受寵,老李家選誰出來接位,他這個相公至少都可以再幹三年左右。

“娘娘,老臣以爲,少主們皆年幼之際,早有太后臨朝之舊典。”孔昆的態度異常鮮明,選李中易的哪個兒子接位,他都沒有意見,只是需要太后垂簾視事。

這個馬屁,拍的簡直出神入化,無以復加!

劉金山知道他躲不過表態這一關,只得擡頭迎着薛太妃的視線,慢騰騰的說:“臣以爲孔相公所言甚是。”

孔昆的意見獲得了劉金山的支持,他心裡卻無半分喜悅的情緒,薛太妃有可能控制得住整個朝局麼?現在看來,必須先打個問號吧?

李瓊暗暗失悔,果然是關心則亂,他居然漏算了太后臨朝的典故,實在是該打啊!

在現狀之下,推薛太妃出來垂簾視事,其實是最佳的拖延方案。哪怕李中易沒死,只要他活着回來開封,當天即可從薛太妃的手頭拿回大權,而沒有任何波折。

劉金山瞥了眼故作鎮定的孔昆,他心想,孔昆真不愧是孔門子弟,讀的書太多了,歷朝歷代的治政典故,全都爛熟於胸,信手即可拈來。

“李大總管,你怎麼說?”薛太妃問清楚了相公們的意見,出乎意料的盯上了李雲瀟。

李雲瀟完全沒有料到,薛太妃居然會問他的意見,他能有什麼意見?

情急之下,李雲瀟急中生智,居然憋出了個好主意。

他抱拳拱手道:“稟太妃娘娘,主上一向禁止管軍的將領干預政事,下臣絕不敢妄議朝廷大政。”

李雲瀟用來堵嘴的是李中易一貫的分權制衡原則,即文臣不能干涉軍務,武將不得過問政務,這個理由可謂是光明正大,理直氣壯!

孔昆看不順眼李雲瀟跋扈的態度,但是,首相魏仁浦和次相李瓊都沒說啥,他這個參相自然不好橫生枝節。

劉金山和李雲瀟都是李中易的心腹,只是文武殊途,劉金山理政,李雲瀟掌軍,各管一片天地,互不干涉。

只是,劉金山和李雲瀟雖無私怨,最近卻有了一些不好的看法。

主要是,內閣屢次召見李雲瀟,李雲瀟都託詞敷衍了過去,根本沒把相公們放在眼裡。

論政治派系,劉金山和其餘的相公們皆不同,倒和李雲瀟是一撥的。

但是,劉金山畢竟也是宰相之一,內閣被武將所輕視,他的面上肯定也無光。

內閣諸相一起求見薛太妃,本想利用薛太妃的身份,壓制住李雲瀟,令其乖乖就範。

然而,誰都沒有料到,李雲瀟狡猾的很,直接了當的擡出了李中易定下的原則,偏偏薛太妃還照單全收了,並沒有逼迫李雲瀟聽內閣的調遣。

朝廷設置的任何一個機構,只要不是主事者無能,都會在有意或是無意間有着擴權的衝動。內閣自然也不例外。

以前的政事堂,其實也管不到軍隊,那是樞密院的地盤。只不過,在政事堂相公們鍥而不捨的努力擴權之下,漸漸的把樞密院給邊緣化了,將兵權也籠入了都堂之手。

令諸位相公們沒有想到的是,薛太妃並不是一個任由他們拿捏的弱女子,她只說了一句話,就把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了她的手中,反令內閣擴權的圖謀落了空。

不過,李中易把政務交給內閣處理,也絕不是一句空話,內閣的確掌握了天下的庶政大權。

美中不足的是,警政寺、都察院、緹騎寺以及軍方,都不歸內閣管轄,而只聽命於老李家。

劉金山平時雖然也覺得由政事堂改爲內閣秉政之後,內閣的權柄被縮小了很多。

但是,李中易在京的時候,各項政務都處理的極爲順暢,劉金山那種被削了權的感觸並不太深。

誰料,李中易突然下落不明之後,內閣和警政寺、都察院、緹騎司、軍方等李中易直屬衙門互不統屬的矛盾,立即被放大了無數倍,令人促不及防。

如今,薛太妃既然主動站了出來,說是要協調軍方和內閣之間的配合問題,四位相公除非敢於推翻薛太妃的決定,就只能乖乖的接受了。

等四位相公告辭離開之後,薛太妃把李雲瀟單獨留了下來,劈頭就問:“大郎究竟怎麼樣了?你若是敢不說實話,哪怕大郎回來了,老身也要剝了你的皮。”

李雲瀟立時被嚇呆了,他做夢也沒有料到,薛太妃居然會如此的霸道。

不過,薛太妃今天展露出來的政治才華,確實令人不容小覷。

李雲瀟猶豫了片刻,終究不敢把薛太妃得罪死了,只得小聲說:“主上他老人家大勝契丹人,已經在幽州城中稱帝,改國號爲漢。”

“啊……”薛太妃激動的站起身子,她一直揪着心的李中易,不僅沒出事,反而已經在幽州稱了帝,這簡直是天大喜訊。

“娘娘,娘娘,主上想一網打盡某些野心家,不讓小的說實話……”李雲瀟擔心薛太妃歡喜的過了頭,露出了馬腳,那可就不太妙了。

薛太妃深吸了一口,瞥了眼依然沉浸在狂喜之中的唐蜀衣,她不由暗暗鬆了口氣,終於不需要在幾個小孫兒之中,選邊站了。

如果李雲瀟沒露底出來,最難的那個人,還真就是薛太妃了。她不管選哪個孫兒接李中易之位,都會得罪其餘的孫兒和庶媳們。

“你既然說了實話,老身也就不再爲難你了,自去按照大郎的吩咐一直做下去,也就是了。”薛太妃的這一番話,令李雲瀟必須刮目相看。

俗話說的好,狗急要跳牆,兔子急了要咬人。

這人吶,必須被逼迫到了牆角,實在是退無可退的境地,纔有可能完全發揮出所有的潛能!

等李雲瀟告辭離開後,薛太妃扶着唐蜀衣的手,緩步朝居處走去。

經過花園的時候,薛太妃忽然停下腳步,將隨從和侍女都趕開了,這才拉着唐蜀衣的手,笑着說:“我能夠幫你的,也就這麼多了,做得太過分了,大郎會怨我太偏心的。”

“母妃,臣妾……”唐蜀衣慌忙跪到薛太妃的腳邊,真欲表明心志,卻被薛太妃擺手制止了。

“這人吶,都是講感情的。瓶兒啊,你我既然相知於微末,那麼……”薛太妃拉過唐蜀衣的小手,重重的一捏,一切盡在不言中。

第925章 暗渡陳倉第421章 訣竅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1059章 天譴第838章 恩典第1026章 不等閒第1463章 柴守禮又殺人第620章 折辱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1179章 無恥沒底線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899章 水師第731章 誰更愚蠢?第1277章 克范陽第537章 動手之始第1181章 既定國策第691章 折騰第952章 追殺第1133章 交鈔第417章 狠咬第565章 仗劍闖宮第783章 雙簧戲碼第96章 摟草打兔子(求推薦票)第1239章 對衝第119章 猛龍過江第97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7章 吵鬧第628章 擴軍第460章 圍點打援第669章 狠辣第409章 暗線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1337章 主考官第1130章 挑撥第734章 李筠跑了第137章 神臂弓第1348章 內閣風暴第1073章 休哥出現第845章 大戲開幕第597章 破襲第33章 奢華桑拿第1415章 李六郎第443章 江山第553章 誰爲帥?第1061章 巷戰第365章 倒黴催的第1376章 入杭州第574章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第460章 圍點打援第1424章 班師第239章 反算計第788章 一代梟雄第498章 故縱第833章 果然是塊老薑第731章 誰更愚蠢?第35章 倒黴催的第104章 驚變(三更送上,求月票)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407章 家書第1252章 伐北第903章 挖根第55章 擒拿第1333章 徭役之苦第707章 戰第243章 結黨第699章 死戰第1401章 拉幫結夥第1070章 拖後腿第805章 厚賜第117章 批發市場第971章 風起第514章 符王爺第241章 種子第897章 起疑第855章 遠憂第1426章 密諭第423章 路轉第1384章 封宮第497章 丟沙包第1502章 虎死第174章 鬥智鬥勇第761章 殺威第649章 人財兩得第1378章 召見錢俶第53章 屠殺第1108章 雁過拔毛第346章 靠右第674章 心機表第285章 毒膿第十一章 破局第580章 內訌第46章 陷害(拜求推薦票)第1032章 一波三折第1337章 主考官第831章 重大進展第1438章 貶官靈州第三章 鬥宦第607章 獵殺第143章 沒標準(五更完成,求月票)第1160章 躍馬中原
第925章 暗渡陳倉第421章 訣竅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1059章 天譴第838章 恩典第1026章 不等閒第1463章 柴守禮又殺人第620章 折辱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1179章 無恥沒底線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899章 水師第731章 誰更愚蠢?第1277章 克范陽第537章 動手之始第1181章 既定國策第691章 折騰第952章 追殺第1133章 交鈔第417章 狠咬第565章 仗劍闖宮第783章 雙簧戲碼第96章 摟草打兔子(求推薦票)第1239章 對衝第119章 猛龍過江第97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7章 吵鬧第628章 擴軍第460章 圍點打援第669章 狠辣第409章 暗線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1337章 主考官第1130章 挑撥第734章 李筠跑了第137章 神臂弓第1348章 內閣風暴第1073章 休哥出現第845章 大戲開幕第597章 破襲第33章 奢華桑拿第1415章 李六郎第443章 江山第553章 誰爲帥?第1061章 巷戰第365章 倒黴催的第1376章 入杭州第574章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第460章 圍點打援第1424章 班師第239章 反算計第788章 一代梟雄第498章 故縱第833章 果然是塊老薑第731章 誰更愚蠢?第35章 倒黴催的第104章 驚變(三更送上,求月票)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407章 家書第1252章 伐北第903章 挖根第55章 擒拿第1333章 徭役之苦第707章 戰第243章 結黨第699章 死戰第1401章 拉幫結夥第1070章 拖後腿第805章 厚賜第117章 批發市場第971章 風起第514章 符王爺第241章 種子第897章 起疑第855章 遠憂第1426章 密諭第423章 路轉第1384章 封宮第497章 丟沙包第1502章 虎死第174章 鬥智鬥勇第761章 殺威第649章 人財兩得第1378章 召見錢俶第53章 屠殺第1108章 雁過拔毛第346章 靠右第674章 心機表第285章 毒膿第十一章 破局第580章 內訌第46章 陷害(拜求推薦票)第1032章 一波三折第1337章 主考官第831章 重大進展第1438章 貶官靈州第三章 鬥宦第607章 獵殺第143章 沒標準(五更完成,求月票)第1160章 躍馬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