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封賞

“文素,李中易幹得非常漂亮,短短的的幾個月內,就平定了鹽靈二州的夷亂。;.”柴榮笑眯眯的將手裡的奏摺,交回到範質的手上。

範質接過李中易的奏摺,輕輕的塞進袖內,奏摺裡頭的內容他就算是閉着眼睛,也可以背得一字不漏。

說實話,範質能夠兩朝爲相,過目不忘的特殊本領,幫着他度過了無數次刀光劍影和宮廷傾軋。

“陛下,西北乃是產馬重地,這李某人降服了數萬党項人,坐擁上萬騎兵,萬一他……”範質一直以純臣自詡,儘管他和李中易的交情還算不錯,可是,該說的不該說的,站在首相的立場上,他都必須主動提醒柴榮。

柴榮把玩着手裡的玉鉞,漫不經心的說:“文素過慮了,西北缺糧,就算是李某擁兵百萬,養得活麼?”

範質早知此理,心裡也很明白,遠在西北的李中易,至少在目前,根本不可能造反。

提前把話說清楚,一直是範質穩立相位的一寶,省得將來被皇帝秋後算帳。

“文素,軍糧軍器都轉運妥當了?”柴榮凌空揮舞着手中的玉鉞,忽然嘆了口氣說,“錢、糧都不夠花啊。”

柴榮雖然沒有把話講白,意思卻是清楚的,擅長撈錢搞糧的李中易沒在京師,後勤工作居然出了不少的問題。

範質早就修煉成了精,臉不紅心不跳的拱手說:“陛下。軍需要轉運事宜,朝廷自有法度,冒然改動。反而會讓下僚們無所適從。”

柴榮沒吱聲,轉移話題說:“既然李某人打了大勝仗,朝廷應該如何獎賞?”

範質毫不猶豫的說:“本朝尤重軍功,必須重賞,不過,那李某未滿而立,已是二州之觀察處置使。臣以爲,官職方面不宜恩賞過重,爵位和宅田倒是可以放寬一些。”

柴榮的眼眸閃了閃。笑道:“文素,你也不怕寒了邊軍將士的心?”

範質搖着頭說:“朔方軍的將領們,倒是有必要賜下重賞。”

柴榮突然哈哈一笑,說:“文素啊。文素。你的確是個聰明人。不過,朕決意北伐,有功不重賞,誰還會拼死賣命?”

“陛下,微臣更擔憂江山社稷是否穩固。”範質暗暗鬆了口氣,恩出自於上,該說不該說的話,他已經提前說盡。至於怎麼對待李中易,那就是柴榮的問題了。

柴榮莞爾一笑。滿是自信的說:“李無咎若是要反,早在高麗的時候,就完全可以自立爲王了。”

範質暗暗點頭不已,柴榮看人的眼光一向精準,李無咎靠着萬餘破虜軍,便在高麗國內,整出偌大的好局面,確實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李中易即使在高麗國自立爲主,朝廷恐怕也難以發大軍遠渡重洋,去平叛。

歸根到底,柴榮手頭只有打一場大仗的糧食和物資儲備,爲了達成北伐成功的戰略構想,就只能暫時容忍次要方向出的妖蛾子。

李中易明明有機會自立,卻異常順從的帶兵回了開封,如果這李某人不是大奸大惡之徒,那麼,足以證明他對大周朝廷的忠誠。

“文素,關於李某的封賞,朕希望政事堂早日議妥。”柴榮囑咐完畢之後,又和範質商量了一陣子,怎樣削弱張永德和李重進的潛勢力的方法。

擁重兵於京畿的張、李二人,纔是柴榮必須時刻警惕的心腹之患!

遠在靈州的李中易,一天都沒閒着,從俘虜來的幾萬党項奴隸之中,又挑選了兩千人,補充進了郭懷的騎兵部隊之中。

這麼一來,李中易的手頭的機動力量,眨個眼的工夫,就壯大成了五千多人。

左子光有些擔心的提醒李中易:“老師,五千騎兵,我漢軍只佔四成,党項人倒佔了六成,萬一將來有啥變故,後果不堪設想啊。”

李中易微微一笑,解釋說:“我漢軍騎兵人數雖少,卻是抱拳成團,何怕之有?再說了,党項騎兵的人數雖多,最高編制也不過是百夫長一級罷了。將明,我來問你,秦爲啥可以滅了六國?”

“六國心不齊,讓秦遠交進攻,各個擊破。”左子光毫不遲疑的給出了正確的結論。

李中易點點頭說:“自從我掌軍之後,一直強調製度大於一切,只要定期輪換制度得到有效執行,党項奴隸騎兵之中,即使藏有野心家,也難以壯大嫡系勢力,此所謂流官制是也。”

“老師,您不是一直強調,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麼?”左子光自己就管着軍令事宜,他當然知道,就算是郭懷,要在靈州轄境內私下裡調動兵馬,都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左子光心裡很清楚,軍政和軍令分離,並不是李中易的創舉。從中唐時期開始,朝廷以樞密院分禁軍和宰相之軍權,也是同樣的道理。

但是,李中易掌軍,比朝廷更注重制度和細節。撇開步軍不提,在朔方馬軍之中,十夫有假鎮撫,百夫有鎮撫,千夫有鎮委。

統軍大將要想調動區區一都的兵馬,都必須同時出示李中易的簽押,以及由參議司發出的調兵令,並且需要平級的鎮委認可。否則,就是謀反。

有了這種控制嚴密的軍事調度的制度保障,大將們私下調動軍馬的難度,令人難以想象的高。

假鎮撫、鎮撫以及鎮委,這些人全都出自李中易的牙兵營,經過長期近距離的考察,才下放到各個基層部隊的編制中去。

當然了,有得必有失。如此嚴密的調兵制度,在帥府面對倉促的變亂之時,諸軍的反應速度必定會大大降低。

不過,這個左子光眼裡的大問題,並沒有難倒李中易,在靈州的幾個月中,他的牙兵營已經擴充到了千人。

一千多武裝到牙齒的牙兵營,在靈州城內,足以應對任何突然事件。

左子光心想,如果朝廷也採取了李中易的掌軍方法,這天底下還會出現藩鎮麼?

聽了左子光的疑問,李中易慢條斯理的喝了口茶,這才笑着解釋說:“咱們靈州和朝廷的局面大不相同。如果陛下想這麼幹,別說張永德和李重進不可能答應,就算是趙匡胤都必然會和朝廷離心離德。嘿嘿,朝廷家大業大,牽扯和顧慮也比咱們大得多。”

第583章 彼此算計第757章 小肥羊第1066章 犯賤第741章 戰略逆轉第279章 草原之主第879章 搶時間第93章 一招鮮第436章 北渡第259章 奏摺第267章 戰雲起第169章 長子和樑王第731章 誰更愚蠢?第679章 越野第1350章 暴風雪第1346章 開科第868章 各自密謀第206章 殘酷的巷戰第1118章 好戲連臺第498章 故縱第940章 南進第338章 絕戶計第1023章 從龍之徵第1397章 榨油第704章 拼第285章 毒膿第449章 鋤奸第149章 垂拱殿算帳第439章 鋼軍第1293章 夜襲第399章 懲罰第1480章 妙計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748章 內應第1364章 平逆第1358章 炮軍第449章 鋤奸第1444章 出岔子了第1492章 逆賊起事第410章 密謀第374章 監國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1362章 出賣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96章 摟草打兔子(求推薦票)第1520章 漢州城下第1079章 決戰開始第338章 絕戶計第十一章 破局第84章 不弔你第628章 擴軍第281章 交鋒第1324章 步軍小學堂第1085章 總攻第340章 歸順第35章 倒黴催的第884章 出大事第1317章 偶遇第65章 小團體第348章 御狀第1469章 看看第1012章 黑血第1348章 內閣風暴第803章 秘謀變局第309章 楚歌第168章 留宿第792章 辣手第1315章 新氣象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第1440章 軍器監出事第934章 帝王心術第1409章 小周氏的鬧騰第1230章 壞運氣第1211章 財帛動人心第118章 吃拿卡要第513章 魏王世子第851章 謀劃未來第1171章 符茵茵呢?第682章 開片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809章 省親第358章 午飯第862章 死是鄉帥的鬼第525章 替柴榮把脈第1390章 召對第1338章 殺或放?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960章 分賞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1420章 大周氏有求第732章 時機未到第1142章 人口第606章 聚殲第710章 總攻第881章 逆鱗第484章 議和第875章 回開封第1527章 誤殺第1357章 深宮第378章 師徒
第583章 彼此算計第757章 小肥羊第1066章 犯賤第741章 戰略逆轉第279章 草原之主第879章 搶時間第93章 一招鮮第436章 北渡第259章 奏摺第267章 戰雲起第169章 長子和樑王第731章 誰更愚蠢?第679章 越野第1350章 暴風雪第1346章 開科第868章 各自密謀第206章 殘酷的巷戰第1118章 好戲連臺第498章 故縱第940章 南進第338章 絕戶計第1023章 從龍之徵第1397章 榨油第704章 拼第285章 毒膿第449章 鋤奸第149章 垂拱殿算帳第439章 鋼軍第1293章 夜襲第399章 懲罰第1480章 妙計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748章 內應第1364章 平逆第1358章 炮軍第449章 鋤奸第1444章 出岔子了第1492章 逆賊起事第410章 密謀第374章 監國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1362章 出賣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96章 摟草打兔子(求推薦票)第1520章 漢州城下第1079章 決戰開始第338章 絕戶計第十一章 破局第84章 不弔你第628章 擴軍第281章 交鋒第1324章 步軍小學堂第1085章 總攻第340章 歸順第35章 倒黴催的第884章 出大事第1317章 偶遇第65章 小團體第348章 御狀第1469章 看看第1012章 黑血第1348章 內閣風暴第803章 秘謀變局第309章 楚歌第168章 留宿第792章 辣手第1315章 新氣象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第1440章 軍器監出事第934章 帝王心術第1409章 小周氏的鬧騰第1230章 壞運氣第1211章 財帛動人心第118章 吃拿卡要第513章 魏王世子第851章 謀劃未來第1171章 符茵茵呢?第682章 開片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809章 省親第358章 午飯第862章 死是鄉帥的鬼第525章 替柴榮把脈第1390章 召對第1338章 殺或放?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960章 分賞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1420章 大周氏有求第732章 時機未到第1142章 人口第606章 聚殲第710章 總攻第881章 逆鱗第484章 議和第875章 回開封第1527章 誤殺第1357章 深宮第378章 師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