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0章 妙計

“滴滴噠滴噠……”

清晨時分,天剛矇矇亮,嘹亮的起牀號聲,便將李中易從睡夢中驚醒。

吃罷早膳之後,大部隊按照提前制訂好的行軍計劃,陸續開拔上路,浩浩蕩蕩的朝着南邊,翻山越嶺而去。

驍勇營走在全軍的最前面,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同時解決掉蜀軍的哨探,是他們的重任。

李中易手裡拄着一根手削的木柺杖,走在大軍的中間,他的四周除了帶刀侍衛之外,便是近衛軍甲營的將士們。

衆所周知,近衛軍甲營的將士,入內則爲帶刀侍衛,出外則至少是一營之指揮,稱得上是嫡系中的嫡系,前途可謂是一片似錦。

從鎮北堡到許亭寨,大約相距兩百餘里地,由於是在山區,整個大軍的行軍速度,每日頂多也就是五十里了。

在李中易的軍用沙盤上,許亭寨的基本佈局,有着清晰的輪廓。

根據駐軍的常識,周長僅僅兩裡多點的許亭寨,充其量只能駐軍二千人左右。畢竟,寨內還需要囤積蜀軍所需的糧草和軍器。

“咱們三千人,許亭寨的蜀軍兩千人,有把握必勝麼?”

途中休息的時候,李中易把張三正及隨軍參議們,叫到了身旁,並提出了問題。

張三正摸着下巴,琢磨了一番,擡頭笑道:“明攻肯定是下策。如果是藉助於火炮,趁夜偷襲,微臣有五成以上的把握。”

李中易點了點頭,許亭寨的北部,地勢極其險要,寨門之前頂多容得下五人並排衝鋒。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關隘。

驍勇營指揮劉文昌見李中易的視線挪到了他的身上,便拱手道:“皇上,以微臣之見,蜀軍失了鎮北堡之後,首尾不能相顧,必定已經膽寒。咱們不如趁勢分兵,由微臣領精銳敢戰之士,夜襲許亭寨……”

劉文昌和張三正都贊同夜襲,李中易同樣支持夜襲,畢竟,漢軍如今最缺的是時間。

只是,李中易考慮的是,迅速拿下許亭寨之後,掉頭向東,就可以沿着巴水、涪江東下,從上游掐斷林仁肇那數萬水師的後勤補給。

如果是轉而向西,則可以威逼成都,趁勢奪取川中平原的風水寶地。

更重要的是,一旦順利的拿下了許亭寨之後,最靠北的昌寧寨,其陷落也就指日可待了。

“好,劉文昌,朕給你一千兵馬,外加五門火炮,務必在十日內拿下許亭寨。”

經過仔細的盤算,李中易斷然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儘快拿下許亭寨。

劉文昌聞言大喜,若是順利的完成任務,拿下了許亭寨,那簡直就是奇功一件。

張三正暗覺惋惜,如果是他領兵去攻許亭寨,又有五門火炮相助,大功勞還跑得掉麼?

只可惜,張三正已經是近衛軍都指揮使,確保李中易的絕對安全是他的天然職責,比打一場勝仗,何止重要十倍?

李中易的脾氣,心腹臣子們哪個不知?只要是他下定了決心的事兒,九牛拉不回!

劉文昌得令之後,馬上點齊了驍勇營的兵馬,外加近衛軍乙營的支援兵力,一往無前的殺向了許亭寨。

等劉文昌走後,李中易招手叫來張三正,吩咐道:“你領着丙營和丁營的一千人,跟在劉文昌的後頭,務必不能掉隊太遠。”

張三正顯得很猶豫,李中易很明白他的擔憂,便笑道:“有高長之在側,朕無憂矣。”

高長之,就是高強,長之是他的表字。高強也是出自於河池鄉軍的舊部,原爲近衛軍甲營指揮使,現任近衛軍副都指揮使兼親牙侍衛營指揮使。

張三正心裡明白,許亭寨一役,關係重大,絕對不容有失。而且,高強是個心思異常之細密的傢伙,平時辦差也頗爲靠譜,從未出過差池。

“微臣遵令。”張三正咬了咬牙,把心一橫,索性接了軍令。

只是,臨分別的時候,張三正壯着膽子對李中易說:“皇上,寧可後撤百里,也切莫身陷險地。”

李中易笑了,擡手拍了拍張三正的肩,說:“放心吧,朕不傻。”

等張三正帶兵去追趕劉文昌之後,李中易的身邊,也就剩下了近衛軍甲營和親牙侍衛營的一千四百餘兵馬。

近衛軍甲營,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營,全營官兵總數超過了一千一百人。

至於親牙侍衛營,一般情況下,在編的帶刀侍衛也有三百餘人。

“高強,你說說看,咱們應該繼續南下許亭寨,還是乾脆北上昌寧寨?”李中易叫來高強,笑眯眯的問他。

高強一聽此言,就知不好,莫不是皇上想要行險?

“稟皇上,自然應該南下。”高強按捺住心裡的恐慌,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

李中易笑了,擡起右手,指着高強,說:“你小子啊,猴精猴精的,一丁點的風險都不敢冒。”

高強心裡明白,嘴上卻說:“皇上,只要拿下了許亭寨,昌寧寨被斷了糧道,必定是不攻自破。”

別看蜀軍在昌寧寨派駐了七千餘兵馬,只要糧道被堵死了,也就成了甕中之鱉。

派劉文昌和張三正去取許亭寨,這是戰略性的考慮。畢竟,出許亭寨南下不足百里就是寬闊的漢中平原,大軍就地取糧也方便了許多。

現在,李中易最擔心的是,昌寧寨的蜀軍一直避而不戰,拖上幾個月,那就很麻煩了。

高強顯然也清楚李中易的擔憂,他想了想,說:“鎮北堡還有一千多人,如果抽出五百人,參與圍攻昌寧寨,倒是可行之策。”

歸根到底,高強最擔心的不是拿不拿得下昌寧寨,而是李中易的安全問題。

李中易笑了笑,又叫來李安國,笑眯眯的問他:“你覺得下一步該怎麼辦?”

李安國是良妃李氏的親兄長,當今內閣首相李瓊的親孫,屬於十分典型的外戚。

高強一直冷眼旁觀,想掂量一下李安國的斤兩,看看他究竟有幾分真本事?

李中易一直強調,功名但在馬上取,無軍功不授爵。所以,至今爲止,李安國依然是個有軍職,卻無爵位的空頭外戚。

李安國仔細的斟酌了一番,擡頭望着李中易說:“皇上,以臣下之見,與其南下,不如北上,相機奪取昌寧寨。畢竟,那七千多蜀軍,人吃馬嚼的,需要大量的柴禾。咱們只要斷了蜀軍的柴禾,難道每天吃生米不成?”

李中易開心的笑了,扭頭看向高強,只見高強驚詫的瞪着李安國,一副呆若木雞的傻模樣。

在強漢朝的禁軍之中,燃燒力極強的“雞尾酒”,已經成了標準的攻擊性裝備,幾乎每個營都有配備。

昌寧寨,攔山而建,正好掐死了子午谷南下或北上的咽喉要道。

客觀的說,幾千人的小股漢軍,確實可以攜帶幾天的乾糧,繞過昌寧寨。可問題是,攜帶的乾糧,不足以支撐到走出子午谷。

一旦,越過昌寧寨的漢軍糧盡之後,就會陷入餓肚子的窘境。

所以,駐紮在昌寧寨的蜀軍,纔會像如今這般的有恃無恐。

放火昌寧寨,一要考慮風向,二要考慮火勢蔓延之後的嚴重後果。

所以,李中易琢磨的是,作出放火燒山的假相,哄騙蜀軍逃出昌寧寨。

李安國提出的建議,只考慮到了放火燒敵這一層,儘管有瑕疵,卻也屬於腦筋靈活之人。

實際上,昌寧寨的蜀軍應該已經知道了,鎮北堡失守的壞消息。

這麼一來,蜀軍的軍心難免會浮動,也就有機可趁了。

於是,在劉文昌和張三正去偷襲許亭寨的當口,李中易非但沒有領軍南下,反而掉頭北上,直撲昌寧寨。

昌寧寨的北部正面,是近衛軍副都指揮使王肯率領的兩萬餘大軍。經過幾次試探性的進攻,王肯已經意識到,昌寧寨的地勢太過於險要,硬拼下去,難有成算。

所以,這幾日以來,王肯一邊作出徉攻昌寧寨的假相,一邊緊鑼密鼓的籌備偷襲。

分兵之前,整個大軍共有五十門6磅火炮。李中易帶兵越過昌寧寨南下的時候,分走了十門6磅炮,如今,王肯的手裡還掌握着四十門6磅炮。

按照王肯的作戰計劃,他打算趁夜把二十門火炮都拉上去,伺機轟破昌寧寨的寨門。

經過這麼幾天的戰鬥,王肯已經摸清楚了蜀軍的真實戰鬥力。說白了,如果不是仗着天險可守,昌寧寨早就被攻破了。

現在,王肯之所以沒有堆人命式的和蜀軍硬拼,主要是受了李中易的影響。

李中易的作戰思想很明確,既要打勝仗,又不能傷亡過重。否則的話,雖勝猶敗!

王肯跟在李中易左右這麼些年,對於主上的心思,他自然是門兒清。

只是,大軍的存糧並不多。兩萬多兵馬,人吃馬嚼的,消耗異常之巨大,蜀軍拖得起,王肯卻拖不起。

就在王肯打算賭一把夜襲的時候,李中易的密令送到了他的手上。

王肯拆信之後,定神一看,立時大喜若狂,皇上之妙計,可安天下矣!

第718章 自相殘殺第1128章 立功第73章 趙匡胤跪了(哭求推薦票)第201章 坑殺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1296章 破幽州第1495章 烙餅有點硬第408章 起浪第335章 偶遇第489章 宮中大變第811章 魚龍變幻第147章 曙光第762章 反噬之火第82章 糊弄第331章 鬥角第500章 久別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479章 大軍入關第438章 內亂第328章 鬼名堂第1434章 拉攏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1041章 中毒第81章 變色第1488章 勸降第1392章 目標江寧第1119章 軒然大波第463章 白熱第391章 兩相鬥法第708章 屠第1250章 遊擊第1144章 不可收拾第225章 何去何從?第1055章 啥叫先進?第1129章 欲加之罪第486章 攀扯第753章 我又來了第754章 人屠的威名第471章 佈局第130章 聚齊了第1371章 大舉出動第632章 太壞了!第1131章 器量第1041章 中毒第1316章 換相第410章 怪事第162章 看老子的精兵(四更,求月票)第244章 撿到寶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481章 硬抗第1287章 死掐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1392章 目標江寧第1342章 垂拱第1464章 範質的奏章第541章 有刺客!第37章 吵鬧第903章 挖根第647章 微行第1362章 出賣第54章 陽謀第603章 萬歲第1299章 搓揉第1022章 提前動手第408章 起浪第948章 臣虜第56章 大忽悠第303章 救星第236章 密謀第475章 撈一票第357章 硬話軟說第1287章 死掐第383章 參知政事第1360章 伐南唐第979章 渡海第1482章 狹路相逢第449章 鋤奸第216章 老部下歸來第113章 分爺(2更送上,求月票)第1326章 草雞變鳳凰第760章 錐入一寸者,斬第1345章 大事不糊塗第451章 辣椒水第158章 都監上任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683章 出擊第351章 難唸的經第1332章 入城閱兵第591章 決斷第446章 毒手連連第849章 嶄露頭角第515章 交手第377章 權攝六宮第1229章 管退炮第865章 圈子圈套第421章 訣竅第258章 陽謀
第718章 自相殘殺第1128章 立功第73章 趙匡胤跪了(哭求推薦票)第201章 坑殺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1296章 破幽州第1495章 烙餅有點硬第408章 起浪第335章 偶遇第489章 宮中大變第811章 魚龍變幻第147章 曙光第762章 反噬之火第82章 糊弄第331章 鬥角第500章 久別第1007章 火花四射第479章 大軍入關第438章 內亂第328章 鬼名堂第1434章 拉攏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1041章 中毒第81章 變色第1488章 勸降第1392章 目標江寧第1119章 軒然大波第463章 白熱第391章 兩相鬥法第708章 屠第1250章 遊擊第1144章 不可收拾第225章 何去何從?第1055章 啥叫先進?第1129章 欲加之罪第486章 攀扯第753章 我又來了第754章 人屠的威名第471章 佈局第130章 聚齊了第1371章 大舉出動第632章 太壞了!第1131章 器量第1041章 中毒第1316章 換相第410章 怪事第162章 看老子的精兵(四更,求月票)第244章 撿到寶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481章 硬抗第1287章 死掐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1392章 目標江寧第1342章 垂拱第1464章 範質的奏章第541章 有刺客!第37章 吵鬧第903章 挖根第647章 微行第1362章 出賣第54章 陽謀第603章 萬歲第1299章 搓揉第1022章 提前動手第408章 起浪第948章 臣虜第56章 大忽悠第303章 救星第236章 密謀第475章 撈一票第357章 硬話軟說第1287章 死掐第383章 參知政事第1360章 伐南唐第979章 渡海第1482章 狹路相逢第449章 鋤奸第216章 老部下歸來第113章 分爺(2更送上,求月票)第1326章 草雞變鳳凰第760章 錐入一寸者,斬第1345章 大事不糊塗第451章 辣椒水第158章 都監上任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683章 出擊第351章 難唸的經第1332章 入城閱兵第591章 決斷第446章 毒手連連第849章 嶄露頭角第515章 交手第377章 權攝六宮第1229章 管退炮第865章 圈子圈套第421章 訣竅第258章 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