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助人爲樂

(很久沒拉推薦票了,求兄弟們賞幾張吧,謝謝了!)

趙老太公見李達和不似做僞,又發覺李中易一臉震驚的樣子,心下立時瞭然,定有此事。

既然已經定了親事,趙老太公也許是不想惹來李中易的不滿,就略過不提,而是直接向李達和提議說:“達和老弟,不知老夫可有資格替珍哥兒取字否?”

李達和根本就沒看李中易,站起身子,深深地作揖,歡喜地說:“老太公如此提攜犬子,實在感激不盡,請受在下一拜。”

“呵呵,達和老弟,我這條老命都是你救回來的,又何必如此客套呢?”趙老太公笑容滿面地扶起李達和,緊緊地拉着他的手,坐到自己的身旁。

唉,有這種極品老爹,還真是沒轍啊!

眼見着木已成舟,生米被煮成了熟飯,李中易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卻毫無辦法去阻止!

趙老太公命人磨墨,沉思良久,眼前忽然一亮,提筆在紙上寫下了兩個大字:無咎。

李達和雖然沒有功名在身,卻也是飽讀詩書之人,他略微一想,馬上念道:“《易經》有云: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李中易也讀過《易經》,他知道,無咎,既有無悔的含義,也有一生平安,沒有災禍的美好祝願。

這下子,李中易以後又可稱爲李無咎。因李家祖籍在成都縣,將來李中易飛黃騰達之後,還可被稱爲李成都。

類似的例子有:李合肥(李鴻章),翁常熟(翁同和),林侯官(林則徐)

“達和老弟,不如選個黃道吉日,替無咎把加冠禮給辦了?”趙老太公步步緊逼,絲毫也不放鬆。

李達和光顧着高興了,也沒想過要問下李中易的意見,當即點頭應承下來。

見李達合如此的配合,趙老太公心情越發的舒暢,他心想,和李中易那個“妖孽”比起來,李達和的確是個老實人。

老實人好啊,只要把這個老實人籠絡好了,就不愁小“妖孽”逃出手心去。

按照老傳統,趙老太公就是幫李中易加冠取表字的“大賓”,終李中易一生,都必須以師長之禮相待。

李家和趙家有了這麼一段淵源,關係自然比剛纔近得多,言談之間少了幾分客套,多了幾分親近。

趙老太公命人喚來家中的孫輩,逐一介紹給了李中易父子。據李中易的暗中觀察,趙老太公的長孫趙崇祚,文才確實不錯,只可惜不太懂人情世故。

滿堂的賓客俱在,趙崇祚居然不顧場合,要拉着李中易出去賞花作詞。

次孫趙崇韜,一張嘴就是經典戰役,口沫橫飛地說,趙括太笨了,如果是他帶領趙軍的話,就一定要猛打猛衝,迅速擊敗當面的秦軍,然後大破白起,生擒始皇。

李中易是個典型的現代人,對於古代戰爭的形態,幾乎是一竅不通。不過,他卻知道,包括趙崇韜在內的趙家軍,輸給了張業的張家軍,敗逃出了成都。

一個文癡,一個武吹,李中易和他們完全聊不到一塊去,始終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

好在很快開了家宴,趙老太公當仁不讓地坐到了首席,李達和居然被安排在了次席。

以至於,從沒有受過如此高規格禮遇的老李同志,樂得找不着北。

開席的時候,美味佳餚,一碟接一碟地往上端。整個飯廳裡奴婢滿堂,人來人往,李中易卻連腳步聲都聽不見,可想而知,趙家的規矩有多嚴?

在這個時代,貴爲成都侯的孟仁毅,在吃的方面,花樣都很貧瘠,除了蒸煮炸炙之外,完全沒有炒菜的蹤影。

所以,趙家所謂豐盛的家宴,對於吃慣了炒菜的李中易來說,沒有絲毫的吸引力。

查過一頓略顯沉悶的晚餐後,衆人聚集到花廳裡,喝茶閒聊。

趙崇祚和趙崇韜,顯然不耐煩這種令人感到拘束的無聊應酬,兩兄弟先後找由頭,趁機溜之大吉。

趙老太公看着兩個親孫子的背影,不由暗暗搖頭,都說龍生龍鳳生鳳,他這一對寶貝孫兒,卻是一個癡一個狂,眼看着沒啥出息了。

閔子豪的視線不經意的和趙老太公碰在一起,他發覺,老太公滿眼滿眼的無奈和黯然。

虎祖犬孫,閔子豪的腦子裡,馬上浮現出這四個字。想當年,趙老太公只帶了幾十個老弱之兵,就擊敗了來偷襲的荊南近千精兵,那個聲威何其顯赫?

只可惜,爲趙家掙來偌大地盤的趙老太公,漸漸的老了,大郎君趙廷隱固然很勇猛,智略卻頗有不足,勉強做個守成之主罷了。

眼看着家道即將敗落,趙老太公原本烏黑的頭髮,幾年間就全白了,還不都是憂心家業鬧的心病?

就在趙家坐困愁城之際,李中易這小子橫空出世,一連串令人匪夷所思的超凡表現,令人極爲震撼。

僅僅是有智慧倒也罷了,李中易這小子還很會做人,更有令人驚歎的好運氣,短短的數日之間,不僅和黃清成爲兄弟,更結識了深受陛下信任的成都侯孟仁毅。

昨晚,據禁軍中的線報,陛下偷偷地去了成都侯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中易居然也被召進了侯府,直到天光大亮了,才離開。

這一切,全都聯繫到一塊進行分析,任何有些見識的人,都會意識到,李中易身份雖低,其重要性卻絕對不容低估。

陛下雖然忌憚張業,但是,對手握兵權的趙家,同樣很不放心。

換句話說,要想獲得陛下的支持,最佳的路徑是通過成都侯。

以前,趙老太公想盡了辦法,都一直無法勾搭上,滑不溜手的成都侯孟仁毅。

如今,有了李中易這個絕佳的中間紐帶,趙老太公怎麼可能輕易放手呢?

趁着李達和內急的機會,趙老太公笑眯眯地對李中易說:“老夫已經派人,八百里加急趕往萬州,想必不日就可拿到曹家族長的書信。”

李中易略微一想,不由暗暗嘆息,趙老太公明顯是抓住了他目前最大的難題做文章,逼着他欠下趙家的人情。

顯然,趙老太公已經知道了曹氏回家大鬧的事。那麼,以趙老太公尊崇的身份,親自寫信去萬州的曹家,想必曹家當家人們,肯定會好好地想一想拒絕的嚴重後果。

這麼一來,就等於是,幫着李中易解決掉令人頭疼的家務事。

人情大於債,欠啥子,都不能欠別人的人情啊!

李中易完全猜得到,趙老太公想讓他去做什麼事,而且他也可以很容易地做到。

但是,李中易並不想如此輕易的就讓趙老太公得償心願。

張業不僅僅是趙家的死敵,而且,是手下有數萬精銳丘八的實力派。

問題不在乎張業該不該垮臺,而是,張業垮了後,趙家明顯會勢力大漲。

皇權和相權的矛盾,自古就很尖銳。一旦夾雜着對於軍權的掌控,就更加複雜和血腥。

李中易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李家冒着滅族的危險,站到趙家這一邊後,究竟值不值得?

這確實是個要命的大問題!

“多謝老太公伸手相助,無咎感激不盡。”李中易只是表達了感謝之意,卻並沒有說出趙老太公最想聽的話。

趙老太公顯然已經料到了這個結果,他絲毫不以爲意地擺着手說:“區區書信罷了,何足道哉?”

因爲曾經狠狠地交過手,李中易對趙老太公的稟性,有着異於常人的深刻了解。

這是一隻很有耐心,也很有手腕的老狐狸,不能輕視。

趙老太公主動拋出橄欖枝,沒有得到李中易的積極響應,他也沒有再提相關的事情,只是談一些以往的老皇曆,以及軍中的一些見聞。

李中易對於這個時代的軍隊,確實存有很大的好奇心。

自從晚唐以來,先是軍閥割據,彼此混戰。接着,各路壯大的軍閥,又紛紛自立爲王,或是皇帝。

寧爲太平犬,不做亂離人。

根據權威歷史學家的研究,在歷史上,每逢改朝換代,天下大亂的混戰年月,中國的人口就會以驚人的幅度銳減。

就以著名的三國時期爲例,東漢恆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全國戶數是1607萬多戶,其人口是5006萬多口。到三國末年,魏蜀吳三國,合計只有戶數149萬多戶,總人口只剩下560萬零200多口,活下來的僅有十分之一。

“大軍紮營,首重水源。如果取水艱難,且敵強我弱,則難以堅守。反過來說,如果在河邊紮營,則須慎防水攻……”趙老太公也是個妙人,既然李中易愛聽,他也願意講一些老段子,教他怎麼打仗。

聽趙老太公說得有聲有色,李中易忽然想到了一部老電影裡的經典臺詞: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長江防線能否守得住,各位仁兄,拜託啦。

現場的氣氛很好,夜已深,賓主儘快而散。

離開趙府後,李達和嘆息着勸李中易:“大郎,你母親就是頭髮長見識短,你就別和她一般見識。”

李中易反問李達和:“阿爺,那曹猛爲何欺到我家?”

李達和一時間沒了話說,顯然,如果不是曹氏去哭訴,曹猛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地帶人打進李家呢?

“阿爺,我暫時不回去了。尚藥局內輪值,出不得半點差錯。”李中易擺出的理由,光明正大,李達和也不好說什麼,只得黯然登車離去。

李中易回去後,略微洗漱了一番,倒頭就睡。

按照楊明光的介紹,只要不是休沐日,每天的五更二點,五品以上的大員必須參加常朝。

依朝廷的制度,醫官並不需要全體都在這個時候到崗,但是,他們尚藥局在宮中值夜班的醫官,卻是在這個時候下值。

那麼,被安排接崗輪值的醫官,就必須和上朝的大員一樣,提前進宮接同鏈的崗。

不巧的是,李中易因爲資歷最淺,按照規矩要在五更前,進宮接替值夜的同僚。。</a>

第44章 煉丹(哭求推薦票)第1164章 司徒第582章 不許你碰她!第1084章 快意第221章 內幕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1371章 大舉出動第64章 奪命棱堡(哭求三江票)第237章 陰損第128章 盛會第1476章 得手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1170章 爾詐我詭第389章 首登政事堂第918章 恐嚇第941章 十惡不赦第1325章 選誰?第1500章 火炮之威第1022章 提前動手第1080章 速敗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672章 洞內有人第125章 下揚州(求月票)第1233章 活該倒黴第861章 腐蝕第1048章 監國第169章 長子和樑王第453章 故技重施第1189章 時候未到第36章 麻將第1472章 一網打盡第305章 決戰第1065章 人性之惡第253章 心思第1229章 管退炮第423章 路轉第1002章 奉曹王第81章 變色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334章 作死第672章 洞內有人第258章 陽謀第402章 兵權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07章 論戰(三更已畢,求月票)第1322章 大悲第1186章 治安論第1139章 動手第990章 內訌第527章 密盟之約第1081章 韓通到第617章 分得熱火朝天第432章 正式結盟第1305章 出大事了!第532章 山陵崩塌第766章 殺敵第1437章 偶遇第720章 宰羊第959章 霹靂菩薩第508章 發端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328章 鬼名堂第1233章 活該倒黴第1473章 陛見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364章 亂鬥第1203章 道友和貧道第144章 難題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第1379章 選拔第117章 批發市場第413章 樹大招風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306章 命運之輪第1531章 罰三杖第275章 聚將第188章 遭雷劈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786章 征服者第643章 藝術的搶第588章 會師第434章 密詔第1154章 糧倉失火第1424章 班師第549章 無恥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298章 搶劫第1381章 案子第941章 十惡不赦第1316章 換相第209章 四姊妹第814章 包袱第1508章 都不省油第280章 毒計第39章 雙狐會第1181章 既定國策第1492章 逆賊起事第489章 宮中大變第1284章 迎戰
第44章 煉丹(哭求推薦票)第1164章 司徒第582章 不許你碰她!第1084章 快意第221章 內幕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1371章 大舉出動第64章 奪命棱堡(哭求三江票)第237章 陰損第128章 盛會第1476章 得手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1170章 爾詐我詭第389章 首登政事堂第918章 恐嚇第941章 十惡不赦第1325章 選誰?第1500章 火炮之威第1022章 提前動手第1080章 速敗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672章 洞內有人第125章 下揚州(求月票)第1233章 活該倒黴第861章 腐蝕第1048章 監國第169章 長子和樑王第453章 故技重施第1189章 時候未到第36章 麻將第1472章 一網打盡第305章 決戰第1065章 人性之惡第253章 心思第1229章 管退炮第423章 路轉第1002章 奉曹王第81章 變色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334章 作死第672章 洞內有人第258章 陽謀第402章 兵權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07章 論戰(三更已畢,求月票)第1322章 大悲第1186章 治安論第1139章 動手第990章 內訌第527章 密盟之約第1081章 韓通到第617章 分得熱火朝天第432章 正式結盟第1305章 出大事了!第532章 山陵崩塌第766章 殺敵第1437章 偶遇第720章 宰羊第959章 霹靂菩薩第508章 發端第730章 遭遇毒手第328章 鬼名堂第1233章 活該倒黴第1473章 陛見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364章 亂鬥第1203章 道友和貧道第144章 難題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第1379章 選拔第117章 批發市場第413章 樹大招風第十六章 驚心(求推薦票)第306章 命運之輪第1531章 罰三杖第275章 聚將第188章 遭雷劈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786章 征服者第643章 藝術的搶第588章 會師第434章 密詔第1154章 糧倉失火第1424章 班師第549章 無恥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298章 搶劫第1381章 案子第941章 十惡不赦第1316章 換相第209章 四姊妹第814章 包袱第1508章 都不省油第280章 毒計第39章 雙狐會第1181章 既定國策第1492章 逆賊起事第489章 宮中大變第1284章 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