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傳國重器

竹筒啓封的時候,李中易的心猛的跳了一下,好奇心在剎那間,爆棚!

李雲瀟親自動手,很快便打開了蠟封,他輕手輕腳的從竹筒內,取出幾幅長長的卷軸。

在部下們的幫助下,其中一幅絕妙的仕女圖,徐徐呈現於李中易的面前。

只見,站在岸邊的曹植表情凝滯,一雙秋水望着遠方水波上的洛神,癡情嚮往。梳着高高的雲髻,被風而起的衣帶,給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飄飄欲仙的來自天界之感。她欲去還留,顧盼之間,流露出傾慕之情。

“咦……雪霽望五老峰圖……顧愷之……”李中易看清楚卷軸的落款、印章之後,不禁大吃了一驚,倒吸了口涼氣,這個財顯然大了。

李中易不怎麼懂畫,以前也僅僅在參觀故宮的時候,見過《洛神賦圖》的摹本。

如今,號稱中國山水畫開山之作的《雪霽望五老峰圖》,不經意的出現在他的面前,情緒難免有些波動。

李中易摸着下巴,饒有興趣的欣賞了一陣《雪霽望五老峰圖》,只可惜,他雖然擅長抄襲詩詞,藝術細胞卻極其不達,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好好的收起來,等回京城之後,再尋作畫的大家來鑑定一下。”李中易雖然看不懂顧愷之的山水意境,卻也知道,如果此畫爲真非僞,那怕是後人臨摹的拓本,也絕對是可以傳世的稀世國寶。

和李雲瀟這個前獵戶不同,竹娘出身於西北大豪門折家,即使折賽花不怎麼喜歡古玩玉器字畫等物,竹娘或多或少見識過一些文化方面的好東西,這方面的眼力遠李中易。

竹娘看得出來,李中易只喜詩詞,卻在字畫方面,沒有多少天賦,所以顯得興致不高。

隨着牆上的錦匣,一隻接着一隻的打開,李中易臉上的笑紋,也跟着越來越深。

尤其是,當部下們從一隻碩大的檀木箱中,找出一整套金縷玉衣之後,竹娘看得很清楚,李中易的嘴角一直翹起老高,顯然心情棒極了!

字畫方面,李中易既沒有深入的研究,也無太大的興趣。可是,金縷玉衣這種蓋世國寶,李中易即使想不知道,也不太可能。

漢朝,是最崇尚玉器的朝代。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爲“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爲“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因爲廣泛宣傳的關係,據李中易所知,後世的紅朝建政以後,漢墓中所現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其中河北省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二件、定縣西漢中山孝王劉興的一件、江蘇省徐州東漢楚王劉戊(一說爲第二代楚王劉郢客)的一件、安徽省亳州東漢末年曹操的宗族曹騰(曹操祖父)的一件,共5件,已經完全復原。

以滿城漢墓的二件爲例,劉勝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重11oo克,竇綰的玉衣共用玉片216o片,金絲重7oo克,其製作所費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驚人的。

李中易的心情好了,現場顯得有些壓抑的氣氛,立時由陰轉晴,豁然開朗!

過了一會兒,突然從人羣之中,傳來一陣驚叫聲,李中易聽得很清楚,那是李雲瀟的怪叫聲。

“何事如此驚慌?”李中易心裡明白,已經識得不少字的李雲瀟,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出驚歎聲。

“爺……”李雲瀟抱着一隻方方正正的碩大錦匣,如奉珍寶一般,小心翼翼的捧到李中易的眼前,刻意壓低聲音,“爺……您猜猜看……小……小的……現了什麼樣的好寶貝……真正的好寶貝……”

李雲瀟異常激動的心情,令李中易不由微微一楞,以他對李大管家性格的瞭解,如果是尋常之事,絕無可能如此的一驚一咋,連說話聲都明顯顫。

“汝現了何物?”李中易揹着手,氣定神閒的盯着李雲瀟,不管是什麼好寶貝,既然已經落入李雲瀟之手,這煮得熟透了的鴨子,還有可能跑得掉麼?

“爺……我的爺呀,您……請看看這個……”李雲瀟雙手捧着錦匣,卻目不轉睛的盯着竹娘。

善解人意的竹娘,隨即上前一步,輕手輕腳的接過已經打開盒蓋的錦匣,雙手呈到李中易的眼前。

錦匣之中,是一尊方圓四寸左右的玉印,也許是被李雲瀟翻檢過的原因,古樸的篆文字樣朝上。

李中易剛開始並未看清楚,玉印上撰刻的字樣,等李雲瀟搶過部下手裡的火把,湊到近前,他終於看見了,玉印上面刻的竟然是,“既壽永昌,授命於天……”

“咦,這莫非是……”李中易雖然不是飽學的儒門宗師,到了大周朝之後,卻也私下裡學習過不少古文知識,區區八個字篆文字樣,竟是格外的刺眼。

既壽永昌,授命於天,絕對是隻有皇帝的玉璽上,纔有可能出現的字眼!

李雲瀟顫聲說:“爺,不瞞您說,左將明一直暗中尋找此寶,他曾經拿出圖樣,給小的看過。”

得了,李中易剎那間,全明白了,敢情他的老部下們,一直都打着這樣的主意:槍桿子裡出皇帝!

“來人,去把左將明給老子叫來。”李中易心裡的感受,簡直是五味雜陳,這個左子光,真是一頭倔牛。

很快,左子光就拍馬趕到,剛一見面,他還沒來得及行禮,便看見了奉在竹娘手中的那方玉璽。

“哎喲喂……這便是已經失落很久的傳國玉璽吧?”左子光兩眼放光,死死的盯在玉璽上面,渾然忘記了李中易就在身旁,且虎視眈眈的瞪着他。

左子光快步湊到竹孃的身旁,目不轉睛的盯着玉璽,嘴裡唸唸有詞:“和氏璧,果然是和氏璧呀……缺了一隻角,應是王莽逼迫孝元皇太后交璽時摔的……咦……大魏受漢傳國璽,嗯,這是曹丕篡漢時留下的印跡……嘿嘿,沒錯,這確實是李斯的手書篆文,我已經研究很久了……嘿嘿……嘿嘿……好寶貝啊,天佑恩師……”

李中易皺緊眉頭,死死的瞪着已經嚴重失態的左子光,語無倫次的手舞足蹈。

左子光這小子,一向是個心思縝密,擅長玩心眼的陰謀家,如今,當着李中易的面,極爲失態。

可想而知,左子光這傢伙,已經高興到了何等程度?

左子光的輕聲喃喃自語,在地洞內,卻像是晴空霹靂一般,震耳欲聾。

心旌搖動的衆人,情不自禁的把目光投注到傳國玉璽之上,這可是失蹤了很久的皇帝之寶吶!

李中易惡狠狠的瞪着左子光,這個壞種絕對是故意說出傳國玉璽現形的真相,明擺着是想把李中易架到火上烤。

不管,李中易最終選擇交出或是收藏傳國玉璽,都有着天大的麻煩!

李中易如果向朝廷交出傳國玉璽,以目前朝廷文官集團以及符太后對他的提防和警惕,這顯然只會惹來更大的猜忌。

一向擅長耍弄陰謀詭計的文官集團,在應景的時候,只需要派出一名小卒子上書彈劾,理由都是現成的:傳國玉璽爲啥偏偏落入到李中易之手呢?

只要此問一出,李中易距離殺身之禍,不遠矣!

如果,李中易不交出傳國玉璽,嘿嘿,僅此一事,即可印證一件大事:他李某人必存反志!

交或不交,對於李中易來說,都是足以致命的大問題!

最可恨的是,左子光有意識的唸唸有詞,讓在場的老部下們,徹底聽明白了來龍和去脈。

李中易掃了眼四周,他明顯覺,衆人的注意力已經離開了傳國玉璽,轉而聚精會神的盯在他的身上。

虧得李中易的神反應,他搶在左子光前邊,厲聲喝道:“此事嚴禁外傳,違者族誅。”

“喏。”面對李中易史無前例的狠辣軍令,部下們凜然齊聲接令,這便將左子光很可能說出的煽動之詞,徹底堵死在了腹中。

左子光聽了李中易吩咐,嘴上答應了不外傳,心裡其實暗暗竊喜。以目前李中易在朝廷之中的處境,他至少有七成把握,他的恩師不會,也不敢交出傳國玉璽。

朝夕相處了這麼些年,在李中易的言傳身教之下,左子光的政治智慧,已經遠絕大部分朝中的老政客。

皇帝者,兵強馬壯者爲之!

功名,但在馬上取!

再加上,李中易雖未明言,卻一直採取各種措施,牢牢掌握住兵權的特性,讓左子光有理由相信,精明似鬼的李中易,絕對不可能幹自毀長城的蠢事。

邏輯是明擺着的,只要李中易當衆向朝廷交出了傳國玉璽,就必須被迫交出了彌足珍貴的兵權。否則,文官集團鋪天蓋地的口水,足以淹沒一切。

得到過傳國玉璽的權臣,卻不想交出兵權,退隱養老,究竟想幹嘛?

此誠,李中易絕對不可承受之疑問!

如今,李中易雖然下了封口令,左子光反而長長的鬆了口氣,嘿嘿,只要傳國重寶在李中易的手上,前途必是一片光明!

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33章 奢華桑拿第1430章 大搜捕的前兆第1410章 水淹三軍第846章 除李計劃第1077章 佔領制高點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60章 優劣第119章 猛龍過江第318章 怯第二十五章 抖威風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683章 出擊第302章 花狐第1496章 事發第1198章 種田遊戲第775章 屠第170章 徵高麗(四更求月票)第1288章 抽刀第862章 死是鄉帥的鬼第719章 追殺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1280章 東印度公司的雛形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741章 戰略逆轉第238章 計中計第438章 內亂第1340章 捧殺之第895章 銅炮第274章 平妻第1323章 趙家兄弟第597章 破襲第847章 下了毒手第1103章 軍威鼎盛第47章 馬上風(打滾求推薦票)第995章 缺心眼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778章 高麗版土改第746章 威壓第338章 絕戶計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921章 驚濤駭浪第564章 要命第九章 勇闖虎穴第917章 下毒手第539章 冷板凳第1422章 打聽第369章 人質第462章 死戰到底第583章 彼此算計第376章 做霍光?第1420章 大周氏有求第293章 翻臉第1175章 檢驗第925章 暗渡陳倉第313章 南船北馬第277章 雙狐會第868章 各自密謀第1271章 起火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702章 屠戮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43章 演戲(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653章 趣事第1393章 試探第543章 軍權拿來第422章 勢孤第908章 太傅第1512章 坦途第90章 有骨頭第275章 聚將第893章 箭已在弦第147章 曙光第234章 柴房第932章 決斷第140章 嫌隙第339章 纏鬥第504章 欽差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937章 妙不可言第1273章 劇變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545章 羽林右衛回京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1324章 步軍小學堂第442章 得罪第593章 笨死了!第1255章 敵進我退第895章 銅炮第1069章 詭異的投名狀第666章 寶物第128章 盛會第1370章 杭州灣第875章 回開封第1215章 車軌第660章 有內奸第543章 軍權拿來第1052章 鼎盛軍威第681章 耶律休哥來了第433章 致命圈套
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33章 奢華桑拿第1430章 大搜捕的前兆第1410章 水淹三軍第846章 除李計劃第1077章 佔領制高點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60章 優劣第119章 猛龍過江第318章 怯第二十五章 抖威風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683章 出擊第302章 花狐第1496章 事發第1198章 種田遊戲第775章 屠第170章 徵高麗(四更求月票)第1288章 抽刀第862章 死是鄉帥的鬼第719章 追殺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1280章 東印度公司的雛形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741章 戰略逆轉第238章 計中計第438章 內亂第1340章 捧殺之第895章 銅炮第274章 平妻第1323章 趙家兄弟第597章 破襲第847章 下了毒手第1103章 軍威鼎盛第47章 馬上風(打滾求推薦票)第995章 缺心眼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778章 高麗版土改第746章 威壓第338章 絕戶計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921章 驚濤駭浪第564章 要命第九章 勇闖虎穴第917章 下毒手第539章 冷板凳第1422章 打聽第369章 人質第462章 死戰到底第583章 彼此算計第376章 做霍光?第1420章 大周氏有求第293章 翻臉第1175章 檢驗第925章 暗渡陳倉第313章 南船北馬第277章 雙狐會第868章 各自密謀第1271章 起火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702章 屠戮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43章 演戲(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653章 趣事第1393章 試探第543章 軍權拿來第422章 勢孤第908章 太傅第1512章 坦途第90章 有骨頭第275章 聚將第893章 箭已在弦第147章 曙光第234章 柴房第932章 決斷第140章 嫌隙第339章 纏鬥第504章 欽差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937章 妙不可言第1273章 劇變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545章 羽林右衛回京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1324章 步軍小學堂第442章 得罪第593章 笨死了!第1255章 敵進我退第895章 銅炮第1069章 詭異的投名狀第666章 寶物第128章 盛會第1370章 杭州灣第875章 回開封第1215章 車軌第660章 有內奸第543章 軍權拿來第1052章 鼎盛軍威第681章 耶律休哥來了第433章 致命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