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我又來了

大軍東進正式展開,載着數萬勇士的大船,浩浩蕩蕩的駛入江華灣,直奔相距一公里的對岸而去。

李中易負手立於船頭,迎着凜冽的寒風,意氣風發的吟道:“王師東定日,功業初成時!”

“好,妙啊,妙極了!”隨行的周道中反應最快,李中易的話音剛落,他幾乎同時便讚歎出聲。

周道中的馬屁,並未得到李中易的響應,李中易只是瞥了眼周道中,便邁步朝着帥艙走去。

周道中討了個沒趣,卻絲毫也不氣餒,彷彿尾巴一樣,緊跟着李中易進了帥艙。

李中易坐到椅子上,瞥了眼小尾巴似的周道中,又好氣又好笑的賞了個冷眼。

周道中當即意識到不對勁,趕忙拱手說:“末將去舵艙盯着些,免得出紕漏。”隨即溜之大吉。

李中易暗暗搖頭不已,這周道中當初跟着他第一次徵高麗的時候,多少還有些骨氣,如今,就怎麼成了軟骨病患者呢?

竹娘看出李中易的鬱悶,不由捂住紅脣,嘻嘻笑道:“爺,這位周老兄倒是個妙人,妾還是頭一遭遇見呢,以前啊,無論是誰,安敢在您的面前如此撒野?”

李中易搖了搖頭,嘆息道:“那週中平竟是個二皮臉的無賴之徒,唉,也算是個另類的存在了。”

竹娘奉了茶,見李中易的心情尚可,便陪坐在一旁,替他斟茶逗趣兒。

如今的李家軍,早已和往日不同,有了總參議司的存在,不說一軍之主將,便是李中易也已經從繁瑣的日常軍務之中脫了身。

毫不誇張的說,作戰計劃一經下達執行,如今的李家軍就彷彿一部異常精準的殺戮機器一般,必然會沿着固有的邏輯貫徹下去。

在這種趨勢之下,除了重大突發情況的臨機決斷之外,李中易基本上就可以作個甩手掌櫃。

主將無能累死三軍,在如今的李家軍中,那已經是被拋棄的過去式了!

在這個沒有快槍和火炮的冷兵器時代,除了遊而不擊的後勤破襲戰之外,戰爭的形態其實都是可以被歸納和總結的。

例如,根據參議司總結出來的伏擊戰,大致有水攻、火攻、馬軍集羣衝擊以及山谷伏擊等十幾種類型。

參議司根據不同的伏擊類型,將詳細的應對方法,記入講武堂的特種教材之中,每個等待晉升的入學軍官,都必須牢牢的記住。

依此類推,講武堂的課程除了伏擊戰外,尚有城市巷戰、野外浪戰、步軍對抗騎兵,騎兵衝擊步軍等諸多的具備實操性的案例教材。

在中國的歷史上,武將的培養,除了起於草莽的猛將依靠頻繁的實戰,在血水中自主積累作戰經驗之外,大多數情況下都必須依靠將門世家的家族力量,府州折家和麟州楊家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另外,將門世家需要靠本事升官發財,這就和靠手藝混飯吃的手工業者一樣,他們已經掌握的作戰經驗或是技術,絕對不會外傳,以免被旁人奪去了彌足珍貴的飯碗。

有句老話說的好,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這便是很多獨門手藝最終失傳的真實寫照。

手藝人的技術失了傳,頂多是禍及其家罷了。將門世家的很多獨門實用作戰經驗一旦失了傳,等到外敵入侵的時候,必會殃及整個國家和民族。

到目前爲止,李中易最得意的一件事,便是首創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可以源源不斷的輸送各級優良軍官的講武堂。

按照李中易的嚴格要求,凡是進入講武堂學習的軍官,哪怕是一名普通的副隊正,也必須按照營指揮的標準進行培養。

此所謂軍事骨幹跨級培養體系是也!

說來也是有趣,這種越級培養軍事幹部的方法,李中易借鑑的其實是二戰前德國陸軍的訓練體系。

一戰中,德國戰敗,並且受盡了屈辱,只被允許保留幾乎是象徵性的十萬國防軍。

一方面迫於協約國的政治和軍事壓力,另一方面由於戰後經濟崩潰,德國的財政收入也不可能養活太多的軍隊。

面對巨大的壓力,暫時隱藏了雄心壯志的德國陸軍只能節衣縮食,集中資源辦大事,讓連長幹排長的活,將軍充當校官。

等元首上臺開始擴軍備戰之後,這些軍隊中的精英骨幹力量,立即發揮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李中易打的也是大致相仿的如意算盤,同樣因爲形勢所迫,財政收入無法養活太多的軍隊。

目前,根據大周朝的官方統計,不過區區六百萬戶而已,約三千萬的總人口。

當然了,由於“人丁稅”的事實存在,全國各地的民間,多有隱瞞實際丁口的陋習。

唐朝中後期實行的兩稅法,將原有的人丁稅“租庸調”併入了財產稅,開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改革人丁稅的先河。

兩稅法的實施,是在社會貧富差距變得較大的情況下,增大實際納稅面,保障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舉措。雖說其主要目的在於挽救政府收入窘迫的困境,但其客觀上減輕了少地的貧苦農民的負擔,並使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開始變得鬆弛,從此,人丁稅在國家稅收中漸漸不再居於主要地位。

但是,隨着唐末軍閥混戰,軍費徒增,至五代時,各個割據政權均在其轄區內加徵“身丁錢”。

大周朝立國之後,各地仍延舊制徵收。其男子二十成丁,六十爲老,在此年齡範圍內不分主、客戶均須負擔。各地稅制也各不相同,如洺州每丁納錢六百九十五文,磁州五百九十四文,成爲百姓的一項額外苛賦。

地方官想多撈錢,老百姓不堪重負,很自然的也就選擇了瞞報人口。

李中易也不知道民間究竟隱瞞了幾成人口,只是從來往的商戶以及各地的線報那裡,間接的知道,各地民間人口的瞞報率,大約都在五成左右。

由此計算下來,整個大周的人口,總計也不過四千多萬而已。

以區區四千萬人,若是養活三十萬甚爲消耗錢糧的精兵,民間的負擔顯然過重。

歸根到底,契丹國的疆域太過於龐大,又是遷移流動性極強的馬上民族,其全國真正動員起來,帶甲百萬絕對不是夢。

將來,李中易的手頭若是沒有二十萬以上的精銳兵馬,很難將契丹主力合圍,並一舉滅國。

道理其實是明擺着的,李中易即使帶兵二十萬北伐,國內也至少需要十萬兵馬留守,以震懾宵小之徒。

基於長遠的戰略性考慮,李中易很早就定下了徹底征服高麗國的計劃,目的其實也很簡單,利用高麗國的所謂三千里錦繡河山,幫他養活十萬精兵。

浩浩蕩蕩的船隊,按照參議司事先的計劃,順利的抵達了江華灣偏北的新羅村。

充當先鋒的劉賀揚部,按照參議司制訂的作戰計劃率先搶灘登岸,並迅速的展開了戰鬥隊形,以防不測。

有了劉賀揚所部的列陣防衛,整個李家軍的大部隊,開始有條不紊的下船。

根據船形的大小不同,每條船上大致裝載了一個至三個都的將士,等船靠岸後,這些成建制的部隊,便按照規定的方位,嚴密列陣於劉賀揚部的側翼。

李中易手持單筒望遠鏡,就站在舷窗前邊,默默的注視着部下們魚貫登岸的身影。

如此龐大的部隊,卻井然有序的登陸,這離不開各個分參議司大量而又細緻的事前工作。

依照事前的佈置和演練,除了總參議司必要的值班人員之外,包括軍法司以及各個分參議司的人員在內,全都被安排到了每條大船之上,他們充當着至關重要的聯絡重任。

當初,李中易乘船偷襲榆關的時候,儘管總參議司制訂了詳細的登陸計劃,卻因爲兩棲作戰的經驗不足,計劃沒有變化快,導致了各種意外不到的狀況層出不窮,甚至因爲各船之間的互相爭搶,出現了船翻人亡的悲劇事故。

李家軍兩棲登陸作戰,算上這一次登上高麗半島,總共有六次,前五次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翻船死人的大事故。

倒是此番登陸,由於參議司總結了經驗教訓,至今,尚未出現翻船的事故。

李中易滿意的點了點頭,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規律,纔是常勝不敗的硬道理。

由於討伐的隊伍太過龐大,從劉賀揚的先鋒軍登岸開始,一直到戰馬全部卸到岸上,整個登陸工作一直持續到深夜,纔算暫時告一段落。

夜深人靜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將士們,都已酣然入睡。

身爲參議司目前最高將領的楊無雙,卻留在中軍大帳之中,向李中易詳細的稟報登陸過程中的各種情況。

楊無雙的情緒頗有些低落,他難過的說:“都是我思慮不周,沒有想到大船靠岸的時候,突然起了風浪,導致跳板上的十幾個士兵落水,淹死的還都是二年以上的老兵。”

李中易沉默半晌,重重的嘆息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將軍難免陣上亡,慈難掌兵啊。中和,務必厚恤其家小。”

楊無雙點點頭,情緒依然十分的低落,若是兩軍對陣,犧牲在所難免,那倒也罷了。

只是,十幾個原本鮮活的老兵,卻在登岸即將成功之時,落了水白白的淹死,這血的教訓實在是慘痛異常。

第839章 風動第593章 笨死了!第939章 兔急咬人在淵 第456章 合法搶劫第141章 風起第1383章 出事了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749章 渡海東進第1232章 彷徨第759章 犯忌第1312章 鬥法第1490章 訛錢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200章 就擒第1009章 圍剿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1230章 壞運氣第1394章 取潤州第731章 誰更愚蠢?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794章 高麗僞軍第1040章 孔家的女人第183章 眼皮子不能淺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368章 太子也病了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511章 魏王府來客第1004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410章 怪事第741章 戰略逆轉第1397章 榨油第809章 省親第385章 陷阱第1122章 均貧富第234章 柴房第884章 出大事第247章 一大步第499章 幕後(又是六千字的大章)第641章 軍心第984章 巍峨第1081章 韓通到第1445章 母子夜談第363章 惡賊第790章 收拾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659章 送死第381章 攻訐第231章 使壞第1248章 風滿樓第1363章 擒逆第682章 開片第1312章 鬥法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869章 重大變數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1294章 保密行動第71章 渾身是膽(新的一週求推薦票)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680章 毒舌第689章 我來幫你第981章 認命第1217章 微行第801章 一舉兩得第322章 風波第1003章 清君側第933章 誰敢不從?第113章 分爺(2更送上,求月票)第1333章 徭役之苦第318章 怯第1296章 破幽州第1393章 試探第1347章 開考了第1106章 落網第1213章 誰來監國?第1065章 人性之惡第29章 同事第547章 詭計第311章 窮追第161章 洗腦第381章 攻訐第1147章 有別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259章 奏摺第340章 歸順第420章 舌劍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595章 經武第759章 犯忌第617章 分得熱火朝天第1287章 死掐第596章 伏擊第748章 內應第957章 主上第626章 兵鋒所向第624章 天大難題第1327章 求官第1023章 從龍之徵
第839章 風動第593章 笨死了!第939章 兔急咬人在淵 第456章 合法搶劫第141章 風起第1383章 出事了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749章 渡海東進第1232章 彷徨第759章 犯忌第1312章 鬥法第1490章 訛錢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200章 就擒第1009章 圍剿第1145章 何爲人心?第1230章 壞運氣第1394章 取潤州第731章 誰更愚蠢?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794章 高麗僞軍第1040章 孔家的女人第183章 眼皮子不能淺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368章 太子也病了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511章 魏王府來客第1004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410章 怪事第741章 戰略逆轉第1397章 榨油第809章 省親第385章 陷阱第1122章 均貧富第234章 柴房第884章 出大事第247章 一大步第499章 幕後(又是六千字的大章)第641章 軍心第984章 巍峨第1081章 韓通到第1445章 母子夜談第363章 惡賊第790章 收拾第797章 時局變化第659章 送死第381章 攻訐第231章 使壞第1248章 風滿樓第1363章 擒逆第682章 開片第1312章 鬥法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869章 重大變數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1294章 保密行動第71章 渾身是膽(新的一週求推薦票)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680章 毒舌第689章 我來幫你第981章 認命第1217章 微行第801章 一舉兩得第322章 風波第1003章 清君側第933章 誰敢不從?第113章 分爺(2更送上,求月票)第1333章 徭役之苦第318章 怯第1296章 破幽州第1393章 試探第1347章 開考了第1106章 落網第1213章 誰來監國?第1065章 人性之惡第29章 同事第547章 詭計第311章 窮追第161章 洗腦第381章 攻訐第1147章 有別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658章 兵臨城下第259章 奏摺第340章 歸順第420章 舌劍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595章 經武第759章 犯忌第617章 分得熱火朝天第1287章 死掐第596章 伏擊第748章 內應第957章 主上第626章 兵鋒所向第624章 天大難題第1327章 求官第1023章 從龍之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