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高梁材更

“咱們在黃岩苦了好些時日,天天都被黃岩鎮壓着,也終於嚐到點甜頭了!”

黃岩知縣高梁材提着燈籠在城樓上一面巡視,一面對着刑名師爺與鐵谷師爺自我嘲諷道:“只要陳鎮臺可不要象李守謨在太平縣那般,直接丟下我這個縣太爺棄城而走就行!”

他說的確確實實是實話,他只是個七品小知縣而已,而黃岩鎮總兵卻是二品大員,手下的協鎮、參戎、都閫品級哪一個不比自己這個七品官高得多,雖然說文武分治,可是黃岩鎮就在這縣城之內,平日軍民哪能不發生些碰撞,最後高梁材往往只能把臉送上去再給這些綠營老爺再來一個巴掌,說得難聽一點,他這個黃岩知縣最大的作用,就是儘量搞好與黃岩鎮的關係。(_)

雖然比起浙江兩首縣,台州臨海這樣的附郭縣要強一些,可是高梁材在黃岩任上可謂是一肚子火氣,今天總算是有點揚眉吐氣的意味在內:“不過我想陳鎮臺的駐地便在咱們黃岩,他總不能丟下駐地回援金陵吧?”

高梁材這麼一說,兩個師爺也笑了笑,在諸多師爺,刑名與錢穀是最關健最有油水的兩個,高梁材雖然用了紹興人,但是這兩個師爺卻是跟着自己多年選出來的,都信得過。

刑名師爺看着了一眼城下,城下的紅賊大營火光熊熊,他順着高梁材的語氣說道:“東主這一回若是守住了黃岩縣,怎麼也是升一升,這十幾年宦海浮沉,始終突破知縣這一層,今日紅賊來攻,卻是東主一飛沖天的大好時機。”

“大好時機?”高梁材親自提着燈籠走在前面,兩個師爺跟在後面,再隨後是他從順德帶來的一隊家丁:“談何容易啊!刑名朋友,咱們這一道難關能不能渡過去,只能求天保佑了!”

“牟以南不是答應在縣內遊擊策應,擊賊側背、糧道!”刑名師爺是個官場老手:“大人一向夠照應他的,難道他還會食言而肥不成!”

夜風習習,吹得高梁材有幾分寒意:“若要人救,非得自救不可,眼下這黃岩城黑去壓城,危如累卵,非得嘔心瀝血,搏盡全力不可!”

“高知縣說得甚是!”一陣豪爽的聲音藉着夜風吹了過來:“黃岩縣眼下危如累卵,非得你我嘔心瀝血,搏盡全力不可!”

高知縣停了下去,順手把燈籠交給了刑名師爺,恭手說道:“高梁材見過陳鎮臺,鎮臺眼下可有破賊方略?”

當面過來的正是黃岩鎮總兵陳世忠,他搖搖手說道:“還能怎麼樣?盡人事,聽天命吧!老子千里單騎上任,沒想到一上任就遇到眼前這個局面,現在是走不得,退不得,只能拼死一戰。”

他是咸豐四年就任的黃岩鎮總兵,只是始終統率舟山水師在天京附近與太平軍船師作戰,不曾到黃岩城上任,最近紅賊在溫州起事,都說黃岩鎮最爲緊要,卻無人鎮守,讓他這個黃岩總兵從江南大營趕回黃岩就任,只是天京附近的戰事更是緊要,不肯把抽調到天京附近的台州水師調回台州,結果倒好,陳世忠只能帶了幾個親兵、家丁趕回黃岩鎮,結果上任不到十天,紅賊就一路北進,把整個黃岩縣城圍得水泄不通了。

因此他牢騷就多了:“高知縣,咱是新官上任,對於這黃岩縣內實在情形那是一竅不通,凡事都要仰伏知縣了,特別是兵勇糧餉犒賞,更是非知縣出面不可,不然若是手下的兄弟們鬧起來,你我都吃罪不起。”

他本來就是出名的牢騷簍子,歷史上他因爲發牢騷被免官無數次,只是高梁材也比他好不了多少,十幾年的知縣磨下來,肚裡不知道存下了多少火氣,當即頂了回去:“全臺防務,都由鎮臺籌劃,我只不過是個小小七品官,豈敢凌駕於鎮臺之上!”

陳世忠擡起頭來,仔細地瞄了一下高梁材一眼,卻是說了一句:“縣尊好膽略,只是這糧餉犒賞之事,非得縣尊出面不可。”

高梁材也不客氣,他長袖一拂,當即冷笑道:“不敢當!文武分治,只要管好自己該管之事,這黃岩縣便能穩若泰山!”

陳世忠倒是冷靜下來,他向了高梁材作了一拱:“實在是防務要緊,這下面的兄弟們怎麼也得意思幾個制錢,不然怎麼肯替你我守城!麻煩縣尊多少弄幾百千來!”

幾百貫這個要求不高,高梁材倒是答應下來:“好!不過黃岩防務,都交由陳鎮臺了!兄弟今天看到紅賊這陣容,心中已然六神無主,不知道如何應付!”

陳世忠答應下來:“我也見過紅賊的陣容,兵雖不多,但是陣容齊整,似乎更勝於天京附近的真長毛!”

他這一兩年都在天京附近與太平軍的舟師作戰,頗有斬獲,本以爲這太平軍已經是天下間第一等的悍賊了,只是今天看到紅巾賊在城外佈陣極有章法,一切皆井井有條,在這一點上與太平軍可以說是並駕齊驅甚至是有所勝出,雖然不知道實際戰力如何,但是紅巾軍能破郡克縣,弄得浙南糜爛,這支紅賊號稱賊中最悍的柳絕戶,戰鬥力絕不會是不會弱。

高梁材卻是輕輕地瞄了陳世忠一眼,嘴裡說了一句:“長毛算得了什麼,這支紅賊列隊紮營,讓我心有所感,心中甚是不定……”

“知縣如何一個心有所感法?”陳世忠也不以爲一個小知縣會見過什麼大場面:“是想到了什麼悍賊不成!”

“是英夷步隊!”高梁材緊緊依在垛牆邊,俯視下城頭下星羅棋佈般的虹軍營壘,看着那無數的火把:“是英夷!”

陳世忠吃了一驚:“高知縣是廣東人,可是見過英夷步隊?英夷來犯之時,那時候世忠年紀尚輕,只聞英人火器犀利,我軍南北接連敗績,但不曾見過英夷真容。”

刑名師爺搶先說了一句:“陳鎮臺,我家東主當年曾在三元里與英夷接戰,率團勇大破英夷步隊,因功保舉……”

高梁材卻是一邊嘴角得意,一邊搖頭:“刑名朋友說得過火了,當時羣情激憤,我只是附之驥尾,僥倖立下一點小功,得蒙先皇賞識,遂得列保舉。”

只是他說話間,怎麼也掩蓋不住那一絲得意之心,這是他生平最最得意的一件事。

他原來只是鄉間一尋常監生罷了,和瞿振漢這種醬園店主並沒有區別,英軍入侵廣州,他作爲鄉間紳士,毅然一同起事抗擊英軍,在三元里附近小挫英軍,算是整個鴉片戰爭中國方面少有的亮點之一。

事後他因功保舉,分發浙江擔任知縣,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只因沒有功名在身,十餘年宦海沉浮,始終都只是個七品知縣而已,無法再進一步。

不過這件舊事重提,卻讓陳世忠莫名緊張起來:“英夷?紅賊竟可與英夷步隊相提並論?”

高梁材卻是安撫陳世忠:“鎮臺過慮了,今天我在城上觀賊中情形,細觀紅賊進退,雖隱隱有英夷步隊風範,但實不若英夷十一。”

陳世忠稍稍寬心些,他知道英夷步隊極強,勝過國朝兵勇甚多:“那樣還好,那樣還好。”

只是高梁材繼續說了一句:“紅賊步隊,精銳雖不若英夷十一,但是火器尚屬犀利,只比英夷稍遜,更攜來大炮數十尊,鎮臺萬萬不可小看。”

他心底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紅賊步兵,精銳雖不若英夷十一,卻勝於國朝兵勇百倍,本縣這才心有所感,心中甚是不定!”

“光憑槍械銳利倒也不怕!”陳世忠寬心了許多:“縣尊且看本鎮手段,破賊於黃岩城下,到時候你我都能平步青雲。”

可有了陳世忠這一場城頭相遇,高梁材巡城的興致淡了許多,不多時便提了燈籠下了城樓回了縣衙。

只是才進了縣衙,一個他最信得過的長隨就一邊請兩位師爺帶人暫時避開,一邊附耳過來:“東主,太平縣派人過來!”

高梁材歷史與太平縣的關係很深,他在道光二十七年的時候任過太平知縣,因此在太平縣頗有人脈,這一次紅賊攻入太平縣,他的人脈尚在,因此對太平縣內與紅巾軍的實在情形,他了解甚多。

只是他知道太平縣若是尋常來人,必然不會讓自己這個本家侄兒如此興師動衆,他壓低了聲音問道:“是替紅賊來做說客的?”

長隨是他心腹人,當即問道:“見不見?”

“不見!我不作胡元煒!”高梁材雙手抄在背後:“胡元煒已經身敗名裂,將來必然沒有好結果,我受先皇賞識天恩,豈能與賊作苟且之事,柳絕戶是看錯我高梁材了!他既攻不開黃岩城,更攻不開我高梁材的心防!”

長隨當即說道:“那好!我就把他送出城去!明天再要出城,就走不了!”

高梁材心底立時迴響着長隨的這句話:“明天再要出城,就走不了!”

下午所見的紅巾賊軍容重新在他腦海中呈現,一想到這些紅巾賊,他就想起了英夷的步隊,那時候別說黃岩縣這樣的小城,就是廈門、鎮江這樣的堅城,英人破去也如易如反掌一般。

他踱了踱兩步,卻猛得回頭:“不管如何,我也曾是太平縣的父母官,見一見昔日的子民也好!且叫我聽聽,那柳絕戶會說得如何般天花亂墜?”

———————————————————————————————

第411章 斷指第550章 波蘭第293章 何桂清的條件第454章 防線第404章 升火第352章 大舉第374章 戰略第37章 磐石第27章 接敵第302章 寧波問題第355章 刮目相看第482章 封王第102章 破城第299章 楊長妹第172章 起風第465章 棄兒第580章 內戰的影響第182章 接應第413章 黃金之國第348章 僧王馬隊第297章 讓步第78章 接風第209章 正宮第301章 福建攻略第485章 天國落日第414章 南昌城下第211章 鄉官第556章 引狼入室第158章 兵臨城下第64章 人潮第143章 春雨第546章 詔書第287章 鄧紹良的無奈第250章 回馬槍第130章 只許全勝第373章 上游第365章 一邊倒的談判第43章 計劃第169章 支持第402章 風險第67章 磐石哨第505章 杜金蟬第443章 選擇第180章 天崩第391章 良人第233章 衝刺第226章 破竹之勢第329章 謝天謝地謝人第212章 佈局第244章 早死早脫生第304章 技校第100章 陷阱第244章 早死早脫生第500章 壓力第123章 列陣第579章 大使第189章 大坑第86章 南進第300章 諭旨第345章 登城第31章 全勝第214章 鄉官第473章 封王第432章 前哨第226章 破竹之勢第308章 贖金第445章 停戰第198章 葉娘子的決心第320章 嚴衢戰役第181章 攻城第348章 僧王馬隊第298章 軍裝第559章 葛胖子第381章 網不住第196章 善後第188章 反覆第557章 失蹤第479章 意外第338章 雷霆第334章 張遂謀第250章 回馬槍第359章 杭州第528章 躍進第382章 李鴻章第146章 女記室第445章 停戰第272章 百萬公債第194章 決勝第137章 大潮第389章 最信第579章 大使第140章 武紅船第140章 武紅船第232章 悔意第147章 馬隊第1章 回首百年第151章 改槍第573章 氣盛第204章 德蒙斯的禮物第411章 斷指
第411章 斷指第550章 波蘭第293章 何桂清的條件第454章 防線第404章 升火第352章 大舉第374章 戰略第37章 磐石第27章 接敵第302章 寧波問題第355章 刮目相看第482章 封王第102章 破城第299章 楊長妹第172章 起風第465章 棄兒第580章 內戰的影響第182章 接應第413章 黃金之國第348章 僧王馬隊第297章 讓步第78章 接風第209章 正宮第301章 福建攻略第485章 天國落日第414章 南昌城下第211章 鄉官第556章 引狼入室第158章 兵臨城下第64章 人潮第143章 春雨第546章 詔書第287章 鄧紹良的無奈第250章 回馬槍第130章 只許全勝第373章 上游第365章 一邊倒的談判第43章 計劃第169章 支持第402章 風險第67章 磐石哨第505章 杜金蟬第443章 選擇第180章 天崩第391章 良人第233章 衝刺第226章 破竹之勢第329章 謝天謝地謝人第212章 佈局第244章 早死早脫生第304章 技校第100章 陷阱第244章 早死早脫生第500章 壓力第123章 列陣第579章 大使第189章 大坑第86章 南進第300章 諭旨第345章 登城第31章 全勝第214章 鄉官第473章 封王第432章 前哨第226章 破竹之勢第308章 贖金第445章 停戰第198章 葉娘子的決心第320章 嚴衢戰役第181章 攻城第348章 僧王馬隊第298章 軍裝第559章 葛胖子第381章 網不住第196章 善後第188章 反覆第557章 失蹤第479章 意外第338章 雷霆第334章 張遂謀第250章 回馬槍第359章 杭州第528章 躍進第382章 李鴻章第146章 女記室第445章 停戰第272章 百萬公債第194章 決勝第137章 大潮第389章 最信第579章 大使第140章 武紅船第140章 武紅船第232章 悔意第147章 馬隊第1章 回首百年第151章 改槍第573章 氣盛第204章 德蒙斯的禮物第411章 斷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