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秋意

斜風

霍虯現在樂得根本找不北了,他只知道笑個不停,讓大家都想起了,這個人兩年之前只不過是楠溪江邊的一個小私鹽販子,還要爲着三五文錢與人爭個不停。

而瞿傑更是笑着看霍虯樂呵呵地呆滯在那裡,就這樣的人也能當軍長?如果不是檢點的面子夠大,夠有本事,這個霍瘋子說不定現在還在爲三五文錢和人家爭個不停。

而柳暢則把最後的命令放在張斯桂這個海軍第一號人物身上:“在諸次作戰實施期間,由海軍擔任支援,海軍必須用最大努力保障各部隊在水上的絕對優勢,待兩湖作戰告一段落……”

張斯桂開心起來,難道是預想中的山東登陸作戰?

要知道他可是以南宋那次奇蹟般的石島海戰作爲本次登陸的模範,只是柳暢給他定的目標小得多:“如果那時候還不能解決臺灣的話,海軍獨立擔當登陸作戰,這段時間,足夠你們海軍訓練出一個陸戰營吧?”

“足夠足夠了!”

張斯桂連忙說道:“別說是一個陸戰營,就是陸戰旅都夠了!”

“陸戰旅不能給你!”柳暢當即回答道:“就是陸戰團的編制都不能給你,只給你一個陸戰營的編制,一切人員、物資、裝備都自己想辦法,不過我相信你們海軍來辦,半點問題都沒有!”

張斯桂信心很足,他當即給柳暢打了保票:“沒問題,沒問題。我們海軍自己解決就是!”

沒錯,海軍現在就是財大氣粗,大大小小上百條船。隨便漏點指縫都能養起了這個陸戰營,更何況他們查緝清軍組織的軍火走私,步槍、輕型火炮、彈藥甚至是服裝都是有相當的庫存。至於幹部就更好辦,現在海軍裡從老陸軍過來的幹部足足有好幾百人,只要調二三十人出來擔任這個陸戰營的主官,然後再以高待遇從陸戰借一批中下級軍官就夠了。

接下去雖然說是海軍全力保障三個攻勢的作戰,但是具體的軍艦分配,還是由海軍說了算,借幾十名甚至近百名幹部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唯一擔心就是孫鬍子動手太快。直接就把臺灣府給解決了。

不過張斯桂確實覺得柳暢的目光獨到,對於海軍來說,?雖然現在已經有定海這個海軍基地,但是臺灣是更重要的作戰基地,在這裡可以一路南下兵指海南,還可以向北進軍黃渤,向東劍指琉球。這個地方應當由海軍來解決。

一想到這一點,張斯桂就轉眼看着孫鬍子,臺灣的問題即使由海軍獨自負責,恐怕要與這個孫鬍子多商量。

總的作戰基調就這麼敲定,大家都震驚着這次的作戰規模之大。節奏有條有序,真是一個大手筆。

如果這個作戰一切順利的話,那麼虹軍的地盤將會擴大將近一倍,別的不說,至少還能拿下一座省城和一個完整的省份,甚至有可能一口氣奪取兩三座省城和兩三個完整的省份。

有些人甚至想到柳暢並沒有被形勢的變化而暈了腦子,搞全面進攻,結果全面開花,全面受阻,現在這個輪次進攻的辦法一輪接着一輪,成算很大,而且即使受挫也不致於影響了大局。

他們並不清楚,柳暢這是從日軍在華作戰的經驗吸取了教訓,抗日戰爭中國戰場的局面,是由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的戰鬥奠定下來,這兩年時間日軍看起來戰無不勝,卻是陷入了中國戰場的泥沼之中,原因爲何?就是多路開花,全面攻勢,處處攻勢,一九三七年同時在華北與上海兩個戰場展開決戰,結果形成兩個戰場兵力與兵器都不足,面對中國軍隊的兵力優勢和密集陣地,只能一個一個地推上去,最後勉強獲勝,卻是傷了元氣,可是到了一九三八年初,日軍根本不吸收教訓,徹底形成全面出擊的局勢,江南日軍搞三省邊境作戰,十三師團搞淮南作戰,而第二軍進攻臺兒莊,第一軍搞河北平定作戰和晉南作戰,駐蒙軍搞清水河作戰,結果就是形不成重點攻勢,處處劣勢,以上這些作戰最後都以受挫告終,奠定了中國戰場的定局。

到了武漢作戰,日軍仍然不吸取這一教訓,還是同時展開兩個攻勢,華中和華北兩個方向同時攻向武漢,結果處處苦戰,在一九三九年之後,日軍纔在戰爭之中吸取戰爭,不再採取這種氣勢浩大收效甚小的全面攻勢,而是集中了一個拳頭重擊,其餘幾個方向小規模助攻的戰法,自此纔在中國戰場形成一系列機動作戰的經典戰例,尤其以一號作戰爲典型,河南作戰、湖南作戰、桂柳作戰逐次發動,一記重擊壓過一記重擊,一路橫掃到獨山。

而柳暢這個逐次展開的戰術也是吸取了一號作戰的經驗,準備以一波又一波的組合拳徹底把大清朝打趴下,而軍官們對於這一輪戰略攻勢充滿了絕對的信心。

時間飛逝。一八五七年的夏天已經過去了,眼見秋風又要起了。

張洛施雖然還沒看到一片落葉,但是已經感受得到這秋意的寒冷,他望着南面的重重丘嶺,心中已經有了一絲寒意。

他從來沒想到過,這個夏天是這麼難過,曾經一路高歌的捻軍在炎熱下動彈不得,灼熱令上萬名生龍活虎的捻子被迫離開了戰場,比戰鬥中的傷亡還要多。

只要打出了兵進和巢,再洗揚州的口號,捻子這支隊伍就成整個蘇皖更被人痛恨的對象,無論是清軍、太平軍還是虹軍,或者是地方上的豪強,都把捻子這條過江虎往裡死打,結果形成現在這個困頓。

他正看着,就看着自己本家的侄子,人稱“活閻王”的張宗禹急衝衝地過來了:“老叔,藍旗劉惡狼、張龍他們不願意幹了!說是紅賊大兵過江來,我們與他們無仇無恨,沒必要跟他們鬥到死,他們說寧可要雉河集的草,不要和州的金子,還是回雉河集日子暢快!”

捻子雖然是近代歷史規模最大的流民武裝,但是他們根子上是一羣農民,雖然劫掠的日子過得痛快,但是他們也不會忘記自己是一羣農民,因此他們在雉河集依舊過着耕種的日子,現在秋風起了,他們就惦記着雉河集的莊稼還沒收割,家裡的老婆孩子未必能搞得定。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理由,事實上現在這些藍旗的捻子已經戀家,南下以後處處困頓,到現在還沒看到紅賊的影子,苦頭倒是吃了不少,他們已經打了退堂鼓,只是張樂行不這麼想:“我與龔瞎子等會就會勸勸藍旗的兄弟!南面怎麼樣?”

“聽報訊的人說,現在每天都有船從皖南和蘇南渡江增援過來,和州與巢湖的紅兵越來越多了!”

“到底有多少?”張樂行手上有二三十萬捻子,馬隊數萬,可是他對於虹軍頗爲重視。

要知道前不久剛剛從南面傳來了,虹軍主力正在向閩南進攻,數萬大軍一路橫掃八閩,現在廈門、漳州這兩個清軍手裡最重要的城市已經落到了虹軍手裡,全閩陷落不過日指日之間的事。

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張樂行先是慶幸了一番,虹軍向南進攻,那麼自己不必首當其衝,只是接下去他就接到了虹軍大舉增援和州與巢湖這個橋頭堡的消息。

原本張樂行對於拿下和州與巢湖是必勝的信心,要知道虹軍過江來的兵馬不過千把人,至多不超過一千五百名,雖然就地招募了二三百鄉兵,但是在自己十幾萬大兵的攻擊之下,根本就是擊成糜粉的局面。

只是大軍南下阻礙太多,直到現在還不殺到江際,倒是讓和州、巢湖一線的虹軍發展起來,他們不斷利用跑馬圈地的戰術向外擴張,大事招募新兵,現在根據哨探的情報,雖然老虹兵增加了二三百名,但至多不會超過兩千名,但是新入伍的縣獨立連、鄉兵排加上基幹民兵連差不多有一兩千人,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名的規模,加上他們手上的洋槍洋炮,以及蒸汽火輪,怎麼說都是勉強具備與捻軍一戰的資格。

只是這些時日,虹軍似乎有些大動作,他們先來運來了好幾船兵員、彈藥、糧藥與物資接濟和州、巢湖的虹兵,有不確定的消息說,就連馮思賢這個皖省虹兵的第一號人物都到了江北,和州守軍還大事宣揚,現在在皖的虹兵已經被改編成第八師,而馮思賢這個新任師長只要再有一樁大功勞,就能成爲安徽督軍。

想到這些消息,張樂行的臉色又鐵青起來,他又問了自己本家的侄兒:“宗禹,依你看,現在和州的老虹兵有多少?”

新虹兵戰鬥力不強,而且器械也不過是比捻子稍強的水準而已,不值得一提,而張宗禹雖然在捻子中被稱爲活閻王,但是卻是個用兵極老道的人物,他當即道:“老叔,我估計着,現在和州的老虹兵原本有一千八九百人的樣子,這幾天陸陸續續渡江過來的,怎麼也有一千五百,總數大約有三千五百,加上新附之衆,大約有五六千人!”

張樂行當即問了一句:“宗禹,你以爲劉惡狼他們的想法如何?”

第511章 開恩第35章 摞擔子第85章 於村第384章 萬馬奔騰第252章 瘋狂第166章 陽謀第一七百四章 趕羊第493章 整軍建政第423章 決心第397章 黃文金第217章 仙居第59章 守寨第266章 席位第297章 讓步第92章 羈縻第338章 定策第381章 網不住第277章 中立港第70章 耳目第7章 內憂第384章 萬馬奔騰第546章 詔書第10章 戰略第542章 霸氣第12章 投效第534章 世事難料第414章 南昌城下第357章 風雲突變第230章 求戰第61章 火海第556章 引狼入室第168章 縣政第24章 慶廉第215章 血淚錄第259章 人心第539章 離卦第49章 訂單第59章 守寨第379章 滆湖第382章 李鴻章第242章 不足爲患第229章 對進第264章 胡雪巖第163章 張承志更第510章 理解第91章 楊長妹第396章 轉型第103章 實力第206章 冠軍營第14章 隊列第62章 中流擊水第399章 心亂第41章 洋人第117章 回師第448章 拖第342章 九點第74章 軍火第518章 主戰第212章 佈局第184章 捕俘第392章 江寧留守第345章 登城第47章 德蒙斯第517章 解惑第71章 戰利品第435章 蘇州第71章 戰利品第329章 謝天謝地謝人第558章 好辦第425章 潰走第357章 大壞蛋第9章 局面第380章 命運的決戰第483章 嶺南第77章 鄧肯第266章 席位第446章 熱潮第280章 大變故第314章 敗亡第118章 危機與機遇第541章 良言第333章 反攻開始第322章 轉售第355章 刮目相看第119章 貿易第266章 席位第420章 蘇州第539章 離卦第210章 清貴第183章 臨海第351章 英雄嘆第400章 新軍第53章 石雲慶第341章 遭遇戰第369章 收容第256章 東南第94章 毒計第185章 決斷更,第251章 會師第367章 朱海蘭
第511章 開恩第35章 摞擔子第85章 於村第384章 萬馬奔騰第252章 瘋狂第166章 陽謀第一七百四章 趕羊第493章 整軍建政第423章 決心第397章 黃文金第217章 仙居第59章 守寨第266章 席位第297章 讓步第92章 羈縻第338章 定策第381章 網不住第277章 中立港第70章 耳目第7章 內憂第384章 萬馬奔騰第546章 詔書第10章 戰略第542章 霸氣第12章 投效第534章 世事難料第414章 南昌城下第357章 風雲突變第230章 求戰第61章 火海第556章 引狼入室第168章 縣政第24章 慶廉第215章 血淚錄第259章 人心第539章 離卦第49章 訂單第59章 守寨第379章 滆湖第382章 李鴻章第242章 不足爲患第229章 對進第264章 胡雪巖第163章 張承志更第510章 理解第91章 楊長妹第396章 轉型第103章 實力第206章 冠軍營第14章 隊列第62章 中流擊水第399章 心亂第41章 洋人第117章 回師第448章 拖第342章 九點第74章 軍火第518章 主戰第212章 佈局第184章 捕俘第392章 江寧留守第345章 登城第47章 德蒙斯第517章 解惑第71章 戰利品第435章 蘇州第71章 戰利品第329章 謝天謝地謝人第558章 好辦第425章 潰走第357章 大壞蛋第9章 局面第380章 命運的決戰第483章 嶺南第77章 鄧肯第266章 席位第446章 熱潮第280章 大變故第314章 敗亡第118章 危機與機遇第541章 良言第333章 反攻開始第322章 轉售第355章 刮目相看第119章 貿易第266章 席位第420章 蘇州第539章 離卦第210章 清貴第183章 臨海第351章 英雄嘆第400章 新軍第53章 石雲慶第341章 遭遇戰第369章 收容第256章 東南第94章 毒計第185章 決斷更,第251章 會師第367章 朱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