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廬州

“三千五百兵?”杜金蟬當即追問道:“三娘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給我說清楚了!”

劉三娘掃了杜金蟬,她沒想到張樂行家裡主內的杜金蟬到現在還沒得到具體的消息,難道張樂行還有什麼別的心思不成?

她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不會有什麼別的念頭,絕對不會,現在十幾萬捻子如果再不打開廬州就快餓死了,張樂行哪敢有什麼別的念頭,她當即按實說了:“這次馮思賢這個老紅賊下了一着臭棋,他自以爲洋槍洋炮甚多,又從江南多得了一營戰兵相助,於是遂從和州巢湖攻向廬州,那可是廬州!”

沒錯,自從安慶陷於太平軍之手,廬州就成了皖中爭奪的焦點,只是更多的時候這座城市是落在太平軍的手裡,清軍好不容易纔奪回這座城市,並把他作爲安徽省會:“咱們捻子起事這麼多年,可從來沒打開廬州這樣的大城,可是現在馮思賢迷了腦子,咱們自然要推一把,順手把省城拿下來!”

根據劉三娘獲得的消息,馮思賢這次只帶了三千五百名老虹兵攻擊廬州,與他們同行還有一些附合虹軍的地方武裝,總數不會超過八百名,加起來也就是四千人左右的規模,只是他們洋槍多洋炮多,一心想要打開廬州的話,應當問題不大。

這樣一來,對於捻子來說,那就是天賜良機,甚至可以一口氣拿下整個皖省。要知道只要紅賊與清軍以及廬州附近的地方豪強鬥出勝負,那時候皖軍就可以趁亂殺出撿到天大的便宜。

這麼一說以後,杜金蟬只能對劉三娘笑道:“三娘子。你說的事,我都記在心上,只要打開了廬州。劉惡狼的位置就應當來張龍兄弟來頂纔是!”

劉三娘也笑了:“這就好,這就好,我讓我們當家的都盡些力。”

杜金蟬心底稍稍放寬了,只要馮思賢與清軍在廬州拼得你死我活,那時候捻軍千軍萬馬殺出,就是席捲全皖的局面。

她能聽到快馬奔馳的聲音,也能聽到捻子興奮的呼喊聲,廬州似乎已經是捻子下一個大餅。只是她突然有些冷意。

如果情況不象劉三娘所說的那樣,那捻子是不是吃了大虧。

要知道捻子起事以後,雖然拿下了不少縣城,可是打開這些縣城卻費了不少力氣,至於州府卻是一個也沒拿下來,要知道當初張樂行就是攻打毫州不成才回身攻取雉河集,看到捻子們臉上的自信與笑容。杜金蟬卻覺得他們太自信了。

……

廬州。

這座後世稱爲“合肥”的城市,這個時候已經有幾分“中國最大的縣城”的味道,這裡是淮軍的起源地,廬江、肥西、肥東以及更遠的幾支地方豪強互相廝殺,更是卻聯合起來組成淮軍這麼一支武力。可以說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

只是現在廬州城已經換了主人,柳暢站在廬州城頭,問道自已身邊的馮思賢:“你說張樂行與龔瞎子會不會來?”

馮思賢十分鄭重地說道:“當然得來,殿下親臨廬州督戰,張樂行豈能不來?他若是不來,豈不是辜負了殿下的一番美意!”

柳暢卻是慢悠悠地說道:“我還真擔心他們不來,他們若是不來,我們佈下的這番好局,豈不是白白浪費,何況他們竄回淮北,又要多費不知多少手腳。”

對於捻軍這麼一隻流動作戰的隊伍,柳暢還是相當重視,要知道這支捻軍比太平軍還多支撐了幾年,直到一八六八年才最終敗亡,他們在失去雉河集這個根據地,幾乎走過了大半個北中國,最西進入甘陝,向東進至膠東,向北則兵抵盧溝橋,向南則是進抵揚州。

爲了平定這幾萬名捻軍,大清朝不知道陣亡了多少將兵,開支了多少萬兩白銀,丟失了多少州縣了,因此柳暢有一個決心,就是直接把這支捻子消滅在萌芽狀態,力求一戰而得全功。

身側一個身穿清朝明服的老官員當即恭維道:“殿下請放心,他們就是不琰,又能怎麼樣?現在大兵雲集,捻子就是有些馬隊,又如何是我軍的對手!”

“元煒兄!”柳暢當即回答道:“我請你坐鎮廬州,可不是說幾句好話的!”

這人不是別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廬州知府胡元煒,之所以說他大名鼎鼎,不是說他有什麼通天手段,事實上這是官場不大得意的革職知府,在知府任上輾轉了十幾年,最後只得一個革職留任的結局,他之所以出名,是因爲他是整個太平天國期間,投降太平天國官位最高的一位清朝官員。

根據清軍筆記與其它材料,這位胡知府可以說是罪大惡極,他在廬州任上就心懷不軌,私通長毛,但是爲更好地私通長毛,他居然邀請另一位太平天國的老對手,湘軍真正意義上的創始人江忠源,請江忠源帶湘勇馳援廬州。

根據這些清軍方面的說法,胡元煒邀請江忠源馳援廬州完全是一種通匪行徑,廬州既無勇又無糧又無餉,是一個死地,可是胡元煒在書信之中卻是聲稱廬州糧多餉足,不是通匪又什麼?完全是因爲江忠源奮力作戰,所以廬州才得以堅守。

當然了,城外的數支清軍援軍對此江忠源都是毫無責任的,雖然數萬太平軍猛攻廬州,只是象李鴻章、福濟等等清軍名將都是穩紮穩打,進一步退三步,絕不中髮匪的誘敵之策。

最後江忠源敗亡,而這個可恥的胡元煒卻投降了太平天國,成爲一名無恥的叛徒,因此胡元煒從他出生開始,就是心懷不滿,是真正的奸賊。

只是胡元煒沒辦法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只能揹着罵名不知所終,只是在這個時空,柳暢又重新想起了他。

他在安徽任知府至少有十五年的時間,雖然自從一八五四年投降太平天國之後,就作爲太平軍運用的棋子之一,但是太平軍對於他沒有多少信任,只給名義而已,他在天京雖然攬到一些雜務,但很不得志,甚至屢屢有殺身之禍。

這次天王北奔皖中,可卻把胡元煒拉在天京,於是柳暢點了他胡元煒的名,甚至有心讓他坐鎮廬州,因此胡元煒也格外賣力,爲虹軍不戰而入廬州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那些過往的歲月,卻讓這位胡知府變得格外會說恭維話:“屬下哪是什麼好話,這是純粹發自內心的實話,殿下一到省城,張樂行這等捻子自然會灰飛煙滅。”

只是恭維話歸恭維話,胡元煒在廬州這塊地上還是有發言權的:“現在我們佈置了一萬虹兵,六千義軍,加上鄉兵、民兵,不下六七萬人,別說一個張樂行,就是十個張樂行,都是一個結局!”

柳暢擔心的卻是張樂行不肯上當:“張樂行若是不來,咱們撲滅這些捻子非得多費一兩年功夫不可!”

勝捻子容易,撲滅卻不容易,清軍爲了撲滅捻子,也不知道折損了多少戰將,多少戰兵,最後還是用築連環塢堡的戰術拖死了捻軍,在野戰上,他們始終不能處於上風,更不要說現在太平軍北竄皖境,如果他們與捻子結合,使捻軍向專業化戰鬥集團轉化,那就更麻煩。

胡元煒在皖省這麼多年,比柳暢更熟悉捻子:“他們必須來,也必須來!”

他繼續款款而談:“殿下須知,捻子是起夥,爲利而來!張賊自春季帶捻子十數萬南下,企圖擊破我和州巢湖老營,但是輾轉半載,一無所得,折損捻衆多至萬人,已傷了士氣,現在張樂行若不能打幾個勝仗鼓舞一下士氣,恐怕他就要被架起來了!”

“架起來?”

“沒錯!”胡元煒對捻衆內情極是瞭解:“架在火上烤,捻子皆是烏合之衆,獲勝也罷了,若是一敗塗地,自然是把這個盟主架起來烤了!”

旁邊的潘鼎新作爲降將一直不得柳暢的歡心,現在趕緊站出來說道:“老知府說得沒錯,張樂行不得不來!”

“現在東南局面,就以皖省最爲複雜!”柳暢當即轉移了話題:“魚龍混龍,羣雄紛起,戰勝雖有把握,肅清卻難!”

皖北這個地盤可以說是捻軍的老根據地,不知道有多少人入了捻子,想在這樣的地方徹底肅清捻子以及不計其數的太平軍、清軍與土豪武裝,光靠雷霆之勢不行,必須用極其細緻的工作重建地方行政才行。

歷史上就因爲捻亂不得在雉河集設置了渦陽縣,只是皖北的亂局一直持續下去,只是胡元煒卻是說道:“殿下,我覺得要肅清皖北,有一個人可以幫上大忙,不知殿下要不要見一見?”

“誰?”

“苗沛霖,現在他人馬雖少,但是值得一用!”

柳暢卻連連搖頭:“養虎爲患,引狼入室!不可不可!”

他可清楚這位苗沛霖到底是什麼人物,根本不值一用,甚至有可能搞出更大的禍事,只是這時候卻有人飛奔上了城牆,然後就帶着豆大的汗珠跪下了:“殿下,張樂行帶十三萬捻子已經殺奔廬江而來!”

第367章 朱海蘭第67章 磐石哨第501章 爭執第37章 磐石第314章 敗亡第407章 穆拉維約夫第379章 滆湖第467章 天父天兄天王第526章 租借第256章 東南第62章 中流擊水第349章 最輝煌的一天第144章 並進第272章 百萬公債第420章 蘇州第34章 徐鳳飛第477章 敲門第327章 劇變第559章 葛胖子第461章 孟託班的痛苦第116章 戰略分岐第227章 名將風采第384章 萬馬奔騰第369章 收容第219章 挖牆腳第233章 衝刺第313章 利用第121章 身後事第389章 最信第529章 孫家第493章 整軍建政第431章 一人第206章 冠軍營第4章 檢點第354章 翼王第443章 選擇第400章 新軍第131章 牛刀初試第416章 風格第314章 敗亡第14章 隊列第455章 危機第478章 選擇第131章 背後的謀劃第42章 經營第576章 一路同行第12章 投效第125章 女欽差第366章 寧失蘇常第398章 楊輔清第453章 火海第107章 立營第104章 刺刀第495章 帶路黨第570章 羣架第407章 穆拉維約夫第444章 結束第119章 貿易第189章 大坑第263章 凌煙閣第550章 波蘭第140章 武紅船第391章 良人第171章 武瘋子第199章 逆推第459章 正名第373章 上游第280章 大變故第384章 萬馬奔騰第347章 致命的柵欄第136章 擴軍第187章 悍匪第131章 牛刀初試第265章 交易所第462章 停戰第457章 危機第495章 帶路黨第404章 升火第436章 一百年第247章 馳援第298章 軍裝第357章 大壞蛋第121章 身後事第58章 突入第447章 帝國利益第66章 大捷第200章 慈溪馮氏第493章 整軍建政第425章 潰走第8章 妖術第13章 力量第549章 典範第229章 對進第564章 結束第320章 嚴衢戰役第445章 停戰第369章 收容第1章 回首百年第553章 民都洛第250章 回馬槍
第367章 朱海蘭第67章 磐石哨第501章 爭執第37章 磐石第314章 敗亡第407章 穆拉維約夫第379章 滆湖第467章 天父天兄天王第526章 租借第256章 東南第62章 中流擊水第349章 最輝煌的一天第144章 並進第272章 百萬公債第420章 蘇州第34章 徐鳳飛第477章 敲門第327章 劇變第559章 葛胖子第461章 孟託班的痛苦第116章 戰略分岐第227章 名將風采第384章 萬馬奔騰第369章 收容第219章 挖牆腳第233章 衝刺第313章 利用第121章 身後事第389章 最信第529章 孫家第493章 整軍建政第431章 一人第206章 冠軍營第4章 檢點第354章 翼王第443章 選擇第400章 新軍第131章 牛刀初試第416章 風格第314章 敗亡第14章 隊列第455章 危機第478章 選擇第131章 背後的謀劃第42章 經營第576章 一路同行第12章 投效第125章 女欽差第366章 寧失蘇常第398章 楊輔清第453章 火海第107章 立營第104章 刺刀第495章 帶路黨第570章 羣架第407章 穆拉維約夫第444章 結束第119章 貿易第189章 大坑第263章 凌煙閣第550章 波蘭第140章 武紅船第391章 良人第171章 武瘋子第199章 逆推第459章 正名第373章 上游第280章 大變故第384章 萬馬奔騰第347章 致命的柵欄第136章 擴軍第187章 悍匪第131章 牛刀初試第265章 交易所第462章 停戰第457章 危機第495章 帶路黨第404章 升火第436章 一百年第247章 馳援第298章 軍裝第357章 大壞蛋第121章 身後事第58章 突入第447章 帝國利益第66章 大捷第200章 慈溪馮氏第493章 整軍建政第425章 潰走第8章 妖術第13章 力量第549章 典範第229章 對進第564章 結束第320章 嚴衢戰役第445章 停戰第369章 收容第1章 回首百年第553章 民都洛第250章 回馬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