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諸葛賴朗

當然,劉曄也是冤枉的。他現在身在曹營,曹操面臨各種士族壓力。他作爲最早跟隨曹操的幾個人雖然位高權重。但同樣因爲他姓劉,漢室宗親!如今劉琮舉起了宗親復興漢室,匡扶漢室的大旗。這也讓劉曄等爲數不多的拋頭露面的漢室宗親處境十分尷尬。這個時候她那裡還有心情來離間江東的孫權和魯肅!

這封信當然是劉琮寫的。當初樊城之戰時,劉曄就曾經作爲曹操的說客,試圖說服劉琮。結果差點被劉琮說服。而也就是在那是,劉曄留下了自己的筆跡!劉琮是穿越者,對於三國時期,曹操仿造筆跡騙徐庶的事情可是再熟悉不過。如今劉琮活學活用,就是想給江東集團下一些猛藥!

其實魯肅如果冷靜的想一想,就能看出這封信的破綻。他所認識的劉曄絕對不會是這麼唐突的人。這個時候寫這種信給自己?但是正是因爲孫權說這封信是侍衛得到之後直接交給他的。所以魯肅並沒有懷疑信的來源。

而張昭也明白,這肯定是敵人使的離間計!不過,他不能說的過多,不然就顯得做作。畢竟在江東,他與魯肅並不是十分要好,相反而是有點不對付。而書信又出自他的手!張昭後悔的同時也有點慶幸,慶幸當初當機立斷從孫紹手中截下這封信。

如果是孫紹拿着這封信叫個孫權,那孫紹必定會被孫權和魯肅惡人同時記恨!

孫權現在卻又是有點恨張昭。不過等到魯肅走後,孫權也冷靜的想了想。張昭所做的並沒有錯。別說兩個意見不同的人,就算是張昭現在還欲以往一樣受器重,雨魯肅關係再好,拿到這種信他也應該及時稟告主公。

孫權當然是信任魯肅的,但看到魯肅一言不發,毫不辯解的離開議事廳之後,他卻有點回憶起來。張昭是怎麼得到這封信的。如果這封信之際到了魯肅手中,自己豈不是永遠發現不了魯肅竟然還與江北曹操集團有人來往?

跟張昭主張華夏一統比起來,孫權更喜歡魯肅的割據、爭霸方陣。但孫權無法容忍這種私底下與敵對勢力的聯繫。難怪曹操總是將目標鎖定江東?曹操肯定在江東佈置了不少眼線,潛伏了不少奸細。如此看來前些日子那些說書人也是曹操派來的了!

就這樣,曹操又替劉琮背了一個大黑鍋!而此間事情之後,孫權又單獨召見了張昭數次。仔細詢問您了書信的來由。張昭當然一口要定,書信時偶爾得之。並且搶到魯肅可靠。這是敵人的離間計,希望孫權不要再懷疑魯肅。孫權雖然表面上接受了張昭的勸告,但內心裡還是十分不爽,這一點也沒有逃過張昭的眼睛。看到孫權連一向器重的魯肅都有所懷疑,張昭更是趕到心寒!

有時候明明知道是敵人的離間計策,先是孫紹,現在是孫權都選擇了信任敵人,選擇了中計!這是讓張昭無法接受的。如果說孫紹年幼,社會經驗不足還可以理解的話。這孫權作爲上位者就不應該,比起孫策來差的太遠了。張昭再想起前幾日劉琮給自己寫的信……

與孫權認定是曹操搗鬼不同,張昭將目標指向了劉琮。不過張昭可不敢直接向孫權說。魯肅是接到了劉曄的書信。張昭總不可將劉琮寫給自己的信拿出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相反,回到府中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將劉琮寫給自己的誰能燒燬。

不是張昭膽小,而不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滿帆。孫權對待魯肅尚且將信將疑。而自己以前都是主張歸順朝廷,此時若是被孫權知道自己與劉琮有書信往來,那真是長一百張嘴都說不清。而且自己的處境肯定比魯肅要難。

就在張昭以爲此事告一段落,孫權不再追究時,孫權還是有了行動。魯肅被調往柴桑,雖然統領的兵馬並沒有多少區別。但張昭明白,孫權對於魯肅還是有所防範,至少魯肅現在最多隻能是當初周瑜那種待遇。

周瑜雖然是孫策託孤的二位重臣之一。但孫權卻非常忌憚他與張昭。所以主政之處便將二人拆開。一個留在吳縣,一個在柴桑抵擋和精工荊州。與當時的周瑜想必,現在的魯肅顯然是被疏遠了!

要知道,在此前是孫權可是對魯肅言聽計從。而且周瑜當時在柴桑也是十分必要的。江東對打的敵人是荊州劉表。但現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江東最大的敵人在江北,吳縣的西北防線便是曹操集團的大將張遼!而西面是盟友劉琮。

江東的文武大臣對於孫權的如此調動十分不解。而張昭知情偶遇不能說。當事人魯肅更是一言不發直接去了柴桑。魯肅心中雖然有委屈,但是他知道現在不是解釋的時候。他的這位主公他了解。自己行的正坐得端,只要過一段時間,或許就能釋懷了。

而且魯肅在冷靜了一段時間之後,也漸漸的想到了,他有可能是被人陷害的,只不過這個人是張昭還是劉琮他還不能確定。現在孫權讓他去柴桑,正好調查一番。

但顯然魯肅嘀咕了孫權。也嘀咕了劉琮。他在孫權和張昭面前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不該那麼如實的承認。哪怕當時說一句,十分相像,或者說相似度極高。孫權也必定不會懷疑他而是轉而遷怒張昭。現在他又犯了一個錯誤,帶着孫權十分防範的陸遜到了柴桑!

孫權現在雖然與劉琮結盟,但從來就沒有敢重用陸遜。但礙於陸遜家族在廬江一帶的威望,和魯肅的面子倒是也沒有將陸遜清理出自己的隊伍!

魯肅也沒有想到這個無意之舉會給他帶來更大的麻煩。而年輕的陸遜對於自己來到柴桑也是無可奈何,在吳縣,沒有魯肅的支持,他根本無法參與孫權的軍政事務。空有一腔熱血!柴桑雖然不是前線,但總好過閒賦在家。

作爲曹操不斷派遣奸細騷擾江東的包袱,孫權決定再次聯合劉琮攻擊曹操!當然孫權也不指望劉琮會出兵,只是希望加強下盟友刮泥,確保西線的安全。而北線的統兵大任就交給了諸葛瑾。

而此時,孫權不知道的是諸葛瑾府中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看似普通,身份卻十分特殊!他就是諸葛瑾的三弟諸葛均。

諸葛均是大搖大擺的從襄陽出發來到吳縣的。孫劉是盟友。諸葛均的大哥在在江東任職,沒有人懷疑諸葛均到訪的目的。

諸葛均是受劉琮和諸葛亮紙託來做說客的!

兄弟二人多年不見,見面之後先是一番寒暄。當諸葛瑾瞭解到諸葛亮已經在襄陽佔位腳跟,深受劉琮器重時,諸葛瑾也是由衷的高興。諸葛亮能夠與襄陽的大族聯姻,比起當初叔父諸葛玄可算是進了一步。不過諸葛家男的到來也讓諸葛瑾想起了叔父諸葛玄。

兄弟三人幼年喪父,是跟着叔父諸葛玄長大的。而當年叔父爲了避禍舉家來到了江南。關羽朱二軒和孫策之間還一段過節。當年主選投靠劉表之後,劉表便讓其前往江東,擔任廬江太守。

結果很自然,孫策將其趕跑了!諸葛玄不得已又再次回到襄陽。要不是當時孫策一味進取,這諸葛亮和弟弟說不定現在就留在江東了。想必諸葛亮在襄陽的待遇,諸葛瑾在江東就不怎麼如意了。尤其是諸葛均重提叔父諸葛玄的往事,讓諸葛瑾對孫權的好感度又下降了幾份。

而聯想到張昭的遭遇,和最近魯肅莫名被調離。諸葛瑾知道如果按照孫權的個性,只怕就隨着諸葛亮的名氣越來越大,自己在江東將更加不受器重。

“大哥,丞相和二哥讓我帶了書信給你!”在寒暄之後,諸葛均也開始了此行的任務。

諸葛瑾從三弟手中接過書信,自己的看起來。而讓他經驗的是,丞相劉琮和諸葛亮的口氣是出奇的一直。甚至連稱呼都一樣。不過諸葛瑾也能夠理解,諸葛亮和劉琮本來就是姻親,再加上劉表和諸葛玄的關係,劉琮這麼稱呼自己倒也何時。

而在看完兩人的書信之後,諸葛瑾眉頭緊皺:“三弟,你知道大哥可不是那種不以小人,現在你我兄弟三人各爲其主就應該盡心盡力輔佐各自主公。爲何你和二弟還要如此?”諸葛瑾也不是那種牆頭草,雖然現在劉琮擁立漢天子,諸葛亮在襄陽朝廷也很瘦器重,但這並不能動搖諸葛瑾。

“大哥,你有所不知。自黃巾之亂一來,華夏百姓死傷十之七八。近丞相大才,又是漢室宗親,一心匡扶漢室,一統華夏。就連江東名士張昭等人都心向丞相。你又何必褲褲守着一個並不器重你的主公?”

“你說什麼?”張昭是主張華夏一通的,這一點諸葛瑾是知道的,不過那時候張昭主張的是歸順許昌朝廷,這張昭何時投靠襄陽?張昭雖然不受孫權重用,但張昭的爲人和才華,諸葛瑾還是十分敬重的。

對於大哥如此驚訝的表情,諸葛均似乎早有準備,不慌不忙的從衣袖中拿出一封書信,是張昭回給劉琮的。一邊將書信遞給諸葛瑾一邊說道:“大哥,你可能還不知道,不但張昭,就連魯肅和陸遜都十分仰慕劉琮。如果有朝一日,丞相大軍東征,這二人必定能夠相助丞相……”

第446章 少年英雄第307章 局勢變幻第260章 收買楊松第175章 同去兩妾第142章 伏擊曹仁第164章 牀弩上場第420章 收穫頗豐第264章 大將張任第238章 新鴻門宴第245章 軍中小偷第93章 武陵蠻亂第376章 陸遜歸漢第174章 命犯桃花第263章 雒城天險第42章 初會諸葛第281章 張任歸順第125章 協理荊州第247章 欲圖益州第424章 許銘劫王第240章 盟軍切磋第77章 羞愧難當第254章 楊懷探底第64章 黃忠歸順第372章 策反江東第306章 憂喜交替第73章 以盜治盜第48章 第一桶金第165章 投石車對戰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56章 剽竊計謀第57章 捨身護嬌第421章 馬超來投第56章 剽竊計謀第248章 詭異閬中第197章 陳蘭進犯第288章 黃權設計第407章 佳人來訪第372章 策反江東第397章 江東求和第68章 死囚克敵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226章 天賜良機第343章 擒獲張頜第229上庸初敗第163章 戰亂中的家務事第155章 難得悠閒第423章 孫權遷都第166章 蔡瑁的抉擇第277章 雒城守備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92章 誘拐醫聖第139章 劉備的抉擇第247章 欲圖益州第441章 計定子午谷第297章 孔明神燈第418章 渾水摸魚第379章 雙英歸漢第189章 龐統迴歸都209章關羽談兵第255章 暗藏妙計第280章 勸降張任第195章 張鬆獻第133章 戰前準備會第276章 攻陷雒城第247章 欲圖益州第146章 營救成功第445章 詭異變陣第383章 劉尚赴任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342章 拼死堵截第451章 高歌猛進第416章 落井下石都209章關羽談兵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329章 秘密武器第242章 廖化爭先第15章 夷陵縣令第306章 憂喜交替第281章 張任歸順第263章 雒城天險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10章 突生變故第358章 張頜獻寶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370章 諸葛賴朗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246章 名將李恢第127章 暗流涌動第173章 採摘戰果第144章 前鋒盡失第112章 全線反擊第426章 會師建業第381章 荀彧歸順第386章 君臣失和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192章 美人醉酒第257章 獻關歸降
第446章 少年英雄第307章 局勢變幻第260章 收買楊松第175章 同去兩妾第142章 伏擊曹仁第164章 牀弩上場第420章 收穫頗豐第264章 大將張任第238章 新鴻門宴第245章 軍中小偷第93章 武陵蠻亂第376章 陸遜歸漢第174章 命犯桃花第263章 雒城天險第42章 初會諸葛第281章 張任歸順第125章 協理荊州第247章 欲圖益州第424章 許銘劫王第240章 盟軍切磋第77章 羞愧難當第254章 楊懷探底第64章 黃忠歸順第372章 策反江東第306章 憂喜交替第73章 以盜治盜第48章 第一桶金第165章 投石車對戰第402章 攻克姑塘第56章 剽竊計謀第57章 捨身護嬌第421章 馬超來投第56章 剽竊計謀第248章 詭異閬中第197章 陳蘭進犯第288章 黃權設計第407章 佳人來訪第372章 策反江東第397章 江東求和第68章 死囚克敵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226章 天賜良機第343章 擒獲張頜第229上庸初敗第163章 戰亂中的家務事第155章 難得悠閒第423章 孫權遷都第166章 蔡瑁的抉擇第277章 雒城守備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92章 誘拐醫聖第139章 劉備的抉擇第247章 欲圖益州第441章 計定子午谷第297章 孔明神燈第418章 渾水摸魚第379章 雙英歸漢第189章 龐統迴歸都209章關羽談兵第255章 暗藏妙計第280章 勸降張任第195章 張鬆獻第133章 戰前準備會第276章 攻陷雒城第247章 欲圖益州第146章 營救成功第445章 詭異變陣第383章 劉尚赴任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342章 拼死堵截第451章 高歌猛進第416章 落井下石都209章關羽談兵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329章 秘密武器第242章 廖化爭先第15章 夷陵縣令第306章 憂喜交替第281章 張任歸順第263章 雒城天險第221章 劉琦病故第10章 突生變故第358章 張頜獻寶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370章 諸葛賴朗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246章 名將李恢第127章 暗流涌動第173章 採摘戰果第144章 前鋒盡失第112章 全線反擊第426章 會師建業第381章 荀彧歸順第386章 君臣失和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192章 美人醉酒第257章 獻關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