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梳理內政

“別插嘴!”甘寧很是不爽,這陳蘭真是越看越不爽,真搞不明白,主公和軍師爲什麼都傾向於放他們。陳蘭無助的看了眼徐庶,徐庶也不理他。只好低頭聽甘寧。

聽着聽着,陳蘭垂頭喪氣的神情逐漸變得輕快明亮起來,到最後甚至有點欣喜,全然忘記了自己還是是個俘虜被五花大綁着。不是陳蘭不淡定,而是變化太快。看似凶神惡煞的甘寧居然決定釋放他們大部分山匪,並贈送糧食一千石。條件居然就是讓他帶人從哪裡來回哪裡去!

這樣的要求等於沒有要求,還白送糧食,陳蘭做夢都沒想過有這等好事,在山腳被抓獲的這一路上都想着如何才能逃脫,如何才能免死,原來一切來得這麼幸運?

甘寧和徐庶當然不能跟陳蘭說劉琮等人的真是目的,陳蘭、梅成只是這座山脈中山匪的一部分,一萬多人的山匪,抓了兩千多,並不能斬草除根,劉琮和徐庶更擔心其他山匪會司機報復,那麼江夏邊境的百姓就要遭殃了。雖然可能上不了江夏的根本,但是這對劉琮對整個江夏到底還是個不小的隱患。

在陳蘭、梅成面前已經展現了荊州的武力,這個時候在採取懷柔政策。加上陳蘭等人本來就是廬江人,對廬江更熟悉。放他們回去,再犯江夏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相反廬江便是要遭殃了。

這纔是劉琮等人的真正目的,山匪也是人。陳蘭等人吃不準張遼纔到江夏來的,如今甘寧、徐庶等人坐鎮江夏,陳蘭自然畏懼,如果沒吃的了他們就會冒險區廬江,甚至南渡去舊九江劫掠。

柴桑周瑜什麼想法,不就是想讓山匪拖住江夏水軍麼,拜拜的消耗江夏實力。如今放陳蘭等人回去,曹操和孫權就可能面臨這樣的困境。這也是一種借刀殺人的計策!

陳蘭欣喜若狂的帶着山匪們進山了,他們得知自己的中轉站被端掉一個,更是片刻不停留的往自己的老巢趕。當然也不是全部山匪被釋放。梅成和剩下四五十名山匪被留下來。甘寧說這些是人質,只要秋收時山匪不再進犯江夏,這些人便可獲得zì yóu。

陳蘭也表示理解,但劉琮有更多的想法,人質是次要的,畢竟梅成不是陳蘭的子侄。從這些人口中得到更多的關於廬江山匪和大山深處的情報纔是最終目的。

周瑜得知甘寧等人捉獲了山匪又放了,便知江夏有高人,也停止了行動回到柴桑。

在周瑜看來,陳蘭等人有一萬多人,如果和江夏駐守部隊在山林中打持久戰,沒三月、半年肯定誰也奈何不了誰,就算柴桑水軍不出動,對荊州實力的消耗也相當大。

山匪處理的最終結果報知到襄陽,劉琮立即這首開始下一步行動。山匪的看似無意的異動卻給劉琮提醒,亂世拳頭最大。不管自己如何在荊州如何施行仁政,荊州部隊的戰鬥力纔是保護自己,保護荊州百姓的硬件。

新一輪的人事調動和軍事部署隨即展開。劉巴從南郡調到襄陽,任正南大將軍主簿,接替蔣琬。

各郡常設郡兵四千,都樑、桂陽爲五千,江夏六千。各縣國縣兵仍舊是五百。

常設三個步兵大營,樊城、將領和臨湘。每個大營士兵數量一萬起步,具體另定,其中第一步規模樊城四萬,將領三萬,臨湘兩萬。文聘、魏延、和劉磐分別兼任大營統帥,負責日常招募和訓練工作。

常設三個水軍大營,襄陽、沙羨與公安。襄陽第一步規模兩萬,沙羨與公安各一萬五。黃祖爲襄陽*水軍統帥,甘寧爲沙羨水軍統帥,蔣欽爲將領水軍統帥。

各大營水陸步兵不包括所在郡縣郡兵和縣兵。襄陽成立單獨的騎兵營,由黃忠統帥。這樣一來,菌柄、縣兵便是負責日常的治安工作,而各大營的將士纔是戰爭的主力,包括防禦外敵和主動進攻。隨着荊州人口的增長,劉琮計劃進一步徵兵,雖然暫時還不可能與曹操的兵力總數一致,但至少要在兩三年之內訓練處一支進攻益州又能守衛荊州的軍隊。

守衛荊州,只要不是被曹操、孫權夾擊,目前的兵力大致已經夠用,進攻益州則需要至少步兵五萬,水兵一萬到兩萬。當然諸葛亮北伐時蜀國才90萬人口卻保持了十二萬到十五萬的常備軍。在這個戰亂的年代,劉琮雖然不想窮兵黷武,但荊州有四百多萬人口和七個郡,沒有十五萬以上的部隊,劉琮自己也覺得睡覺都不踏實。雖然部隊的訓練以及裝備同樣重要,但是數量卻是最容易解決的。

命令下出,江夏百姓總算舒了一口氣起,馬良主政,甘寧駐守,這樣的組合出了襄陽,應該是荊州諸郡中力量最強的了,這也體現了劉琮一貫的戰略思維。江夏時防禦曹操和孫權品字形防禦體系的尖端。當然徵南大將軍從事中郎徐庶在剿匪工作結束後便回到了襄陽。

隨後馬良上書表龐統爲江夏郡丞,劉琮自然準了,龐統回荊州也快半年了,磨練也好,坐冷板凳也好,時間都差不多了,接下來武昌城的建設以及沙羨水軍大營的日常訓練都需要龐統的參與,名不正則言不順。龐統的才華,孫權可以不用,劉琮做不到,這也太浪費了,而且自己現在所依仗的文官當中以襄陽係爲主,冷落龐統一個,怕是會喊了一羣人的心。

得知劉琮擢升龐統,諸葛亮隨即也是寫了封親筆信給龐統,心中少不了勉勵一番。諸葛亮知道龐統,才華橫溢,卻喜歡爭功,好在現在沒有戰爭,能立功的只有內政建設。

另一個最早跟隨劉琮的功臣張博則填補了劉巴留下的空缺,繼續在江陵及周邊實行屯田,確保軍隊的糧食供應,和養活源源不斷涌向荊州的流民。按照劉琮的設想流民,第一年是朝廷接濟,第二年則要分田到戶,在荊州安家,這對荊州諸郡長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然兩性循環總好過連年交戰。只要糧食有保障,軍隊數量大幅度的上升,各地的治安隨即也很快好轉。

尤其是都樑太守和桂陽太守韓玄,兩人更是感覺身上的膽子更加的沉重。交州被孫權搶了先機,劉琮能做的只有建設好自己的地盤,讓老百姓口口相傳,劉琮認爲不出三五年,就能吸引交州起碼三分之一的人口遷居內地。

這一點從蔣琬和韓玄以往展現出來的才華來看並不難。孫權雖然派遣

步騭平定交州,但平定和建設還不是一回事。地理位置上,都樑和桂陽兩郡比建安、豫章等都更加靠近交州。老百姓最關心的不是誰統治,而是那裡能夠養家餬口,那裡相對太平!

在與孫權拼速度上已經輸了一招,劉琮便是向從拼內政上贏回來。有蔣琬和韓玄兩個內政大家在,都樑和桂陽一定會欣欣向榮,比江夏、襄陽等地更能吸引邊民遷徙。只要控制住了人口,交州那廣袤又難行的土地暫時讓給孫權又如何。

畢竟人口才是經濟基礎,纔是兵源所在,就目前荊州的土地而言,再增加四百萬人口,照樣能養活,所以關鍵的問題還是人從哪裡來,除了對內提高人口出生率和存活率之外,向外宣揚本地仁政,導致外地百姓內遷,既能強大自己,又能弱化對手,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相信曹操和孫勸很快也會着手去做,關鍵就看誰做得好!

第298章 天降大火第306章 憂喜交替第154章 功臣韓依第140章 好戲開鑼第246章 名將李恢第39章 外圍造勢第38章 初露雄心第216章 趙雲上任第328章 初次較量第295章 圍三缺一第305章 隔關對峙第63章 韓依破局第290章 一遞降書第117章 初闖許都第233章 楊昂中計第326章 沙盤推演第319章 仙人指路第329章 秘密武器第347章 曹真劫糧第31章 甜蜜閨房第241章 荊州兵完勝第149章 援兵?敵兵!第96章 出現缺口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435章 轉戰千里第9章 全殲弱敵第129章 行刺真兇第219章 因材施教第333章 曹操動搖第12章 整肅秭歸第430章 有降書來第330章 劉曄失算第259章 南北夾擊第39章 外圍造勢第396章 闞澤來訪第375章 諸葛論勝服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122章 神算誆毒士第115章 按約比試第58章 攤上包袱第450章 司馬敗退第82章 旗開得勝第8章 乘勝追擊第135章 牀弩就位第130章 誅滅蒯氏第67章 比試賭約第125章 協理荊州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356章 張頜歸順第126章 劉表病逝第327章 恭迎聖駕第63章 韓依破局第125章 協理荊州第307章 局勢變幻第387章 伐吳檄文第37章 文聘表態第411章 物是人非第106章 擒獲蔣欽第179章 孫劉聯盟第180章 欲嫁小妹第226章 天賜良機第162章 飲鴆止渴第123章 完美刺殺第108章 破敵解圍第249章 董和被困第21章 將計就計第18章 商定討逆第55章 洪湖剿匪第9章 全殲弱敵第364章 孫紹質疑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273章 雒城苦戰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412章 反美人計第92章 誘拐醫聖第22章 攻入江陵第382章 擢升孫權第203章 梳理內政第192章 美人醉酒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433章 攜美還都第387章 伐吳檄文第133章 戰前準備會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45章 阿承贈扇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446章 少年英雄第134章 周密部署第261章 魏延兵敗第299章 攻陷成都第354章 爭取張頜第386章 君臣失和第386章 君臣失和第107章 弓箭逞威(求收藏)第434章 一箭雙鵰第42章 初會諸葛第270章 走馬換將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91章 醫聖張機第278章 趙雲發威
第298章 天降大火第306章 憂喜交替第154章 功臣韓依第140章 好戲開鑼第246章 名將李恢第39章 外圍造勢第38章 初露雄心第216章 趙雲上任第328章 初次較量第295章 圍三缺一第305章 隔關對峙第63章 韓依破局第290章 一遞降書第117章 初闖許都第233章 楊昂中計第326章 沙盤推演第319章 仙人指路第329章 秘密武器第347章 曹真劫糧第31章 甜蜜閨房第241章 荊州兵完勝第149章 援兵?敵兵!第96章 出現缺口第393章 血戰湖口第435章 轉戰千里第9章 全殲弱敵第129章 行刺真兇第219章 因材施教第333章 曹操動搖第12章 整肅秭歸第430章 有降書來第330章 劉曄失算第259章 南北夾擊第39章 外圍造勢第396章 闞澤來訪第375章 諸葛論勝服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122章 神算誆毒士第115章 按約比試第58章 攤上包袱第450章 司馬敗退第82章 旗開得勝第8章 乘勝追擊第135章 牀弩就位第130章 誅滅蒯氏第67章 比試賭約第125章 協理荊州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356章 張頜歸順第126章 劉表病逝第327章 恭迎聖駕第63章 韓依破局第125章 協理荊州第307章 局勢變幻第387章 伐吳檄文第37章 文聘表態第411章 物是人非第106章 擒獲蔣欽第179章 孫劉聯盟第180章 欲嫁小妹第226章 天賜良機第162章 飲鴆止渴第123章 完美刺殺第108章 破敵解圍第249章 董和被困第21章 將計就計第18章 商定討逆第55章 洪湖剿匪第9章 全殲弱敵第364章 孫紹質疑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273章 雒城苦戰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412章 反美人計第92章 誘拐醫聖第22章 攻入江陵第382章 擢升孫權第203章 梳理內政第192章 美人醉酒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433章 攜美還都第387章 伐吳檄文第133章 戰前準備會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45章 阿承贈扇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446章 少年英雄第134章 周密部署第261章 魏延兵敗第299章 攻陷成都第354章 爭取張頜第386章 君臣失和第386章 君臣失和第107章 弓箭逞威(求收藏)第434章 一箭雙鵰第42章 初會諸葛第270章 走馬換將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91章 醫聖張機第278章 趙雲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