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法正來訪

襄陽的夏天也是十分悶熱,不過讓劉琮感到高興的是伊籍派人傳來消息,即將回到襄陽,同行的還有益州使者法正*法孝直。

對於法正,劉琮更是敬重不已,他甚至覺得可以不得張鬆,可以不取益州絕對不能錯過這蜀漢第一謀士!

法正原爲扶風郡人。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饑荒,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但劉璋不是個善於用人的人,很久之後法正才當上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爲軍議校尉。

法正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鬆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建安十三年(208年),張鬆出使曹操,歸來後勸說劉璋與曹操斷絕來往與劉備交好。不久後曹操在赤壁戰敗,劉備勢力得以壯大。劉璋於是問應該讓何人出使劉備,張鬆於是舉薦法正。法正一開始辭讓,後來不得已只好前往。

劉備見到法正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法正覺得劉備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後,遂與張鬆密謀協規,決定暗中戴奉劉備爲主。

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法正爲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被追諡爲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爲可比魏國的程昱和郭嘉。

更爲難得的是法正與荊州文官將領之首的諸葛亮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法正年長諸葛亮四歲,兩人同爲劉備股肱(先主傳雲:諸葛亮爲股肱,法正爲謀主),雖然性格和興趣彼此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爲重,諸葛亮總理後方政務,足兵足食;法正則隨軍征討,出謀劃策。互相之間能夠緊密合作,取長補短。

後來劉備東征孫權爲關羽報仇,羣臣大多進諫,皆不聽從。章武二年(222),大軍戰敗,退回白帝。諸葛亮感嘆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足見法孝直在劉備和諸葛亮心中的地位!這段話反映了歷史上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受信任程度勝過諸葛亮,一代名相諸葛孔明心比天高,曾自比管仲樂毅,放眼天下,大有高手寂寞之感。可也不得不嘆息法正不在的遺憾。

如今劉備不再,劉琮鎮守荊州,劉璋竟然派法正作爲使者,劉琮自然要費盡一切心思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荊州與益州的不同之處。能夠說服法正更好,就算不能說服,也要讓其心動。如果能夠得到法正,何愁益州不定,那龐統自然也會低調許多。

因而法正人尚未到,襄陽的接待團已經在準備了,從事中郎全程徐庶負責益州使團的吃住行,劉琮則打算抽時間親自陪同法正在襄陽城逛一逛,就像上次張鬆來訪一樣。

與法正同行的還有楊儀,楊儀字威公,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前避禍蜀中爲劉璋闢用。真是時空錯亂的結果,歷史上楊儀可是一直跟隨劉備。初爲荊州刺史傅羣主簿,後私自投奔關羽,任爲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劉備讚賞,擢爲尚書。因與尚書令劉巴不和,降爲弘農太守。

建興三年(225)任丞相參軍。五年,隨亮出軍漢中。八年,遷長史,加綏德將軍。亮卒,他部署安全退軍。亮生前定蔣琬繼己任,儀僅拜中軍師。十三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職流放至漢嘉郡。至郡覆上書誹謗,被收獄,自殺於獄中。

按說這樣一個人才,爲什麼就這麼對劉琮不自信呢,曹操尚未到襄陽城外,這人便是攜家帶口的跑到益州去了,劉琮想着,是襄陽人就好辦,爭取連楊儀也一同爭取過來。

一番精心的準備之後,劉琮令徐庶至城門親迎法正一行,隨後進入驛館歇息,第二日,劉琮便領着諸葛亮、伊籍等人在將軍府接見益州使團。

初見法正,劉琮不免有點失望,太普通了,雖然不至於張鬆那麼醜,但要是在人羣中根本無法找出來。這或許也跟法正一直未曾受到重用,自信心不足也有關係。

倒是楊儀,相貌堂堂,算得上是個青年才俊。不過劉琮心裡清楚法正之才十倍、百倍於楊儀。孫權以貌取人失龐統,曹操以貌取人拒張鬆。劉琮是穿越者自然不會犯這種錯誤。是否名將早有定論,只需要劉琮稍加試探便知真實情況。

賓主雙方一陣寒暄之後,便是進入了相互探底的過程。諸葛亮則代表荊州闡述了己方的立場,在談到匡扶漢室,北伐中原時數次被楊儀打斷。諸葛亮也不惱,耐着性子與楊儀辯論。倒是法正很少發言,他在細心的觀察劉琮和諸葛亮,這荊州主心骨和第一文臣。來之前,張鬆就在法正面前對劉琮等人大加讚賞,所謂眼見爲實。

諸葛亮闡述完,劉琮自然要表明立場,那便是:自己與劉璋同爲漢室宗親,理當聯手抗曹,共扶漢室。

接着便是法正代表劉璋感謝劉琮的遣使出訪,同時也表達了益州對漢室的忠心。楊儀接着法正的話補充,認爲目前形勢,曹操獨大,但益州偏安一隅卻也沒有多大風險。潛臺詞便是要聯手,應該荊州主動。因爲益州足以自保沒有安全威脅。

劉琮雖是不爽,也沒有當面反駁,楊儀說的也是實情,如果換個更自負點的來,說不定壓根就不想和荊州聯手呢。

次日,劉琮邀法正、楊儀等人到襄陽西郊隆中等地狩獵,徐庶作陪。徐庶少時本是習武,狩獵自然不差,劉琮就不用說了。楊儀早就聽說過兩人的身手,自然也不奇怪。倒是法正,劉琮有這等身手他很是奇怪,那劉表劉景升可是出了名的儒生!而徐庶的表現也讓法正高看幾分,這徐庶是劉琮的從事中郎,言談舉止更像一名書生。

難怪曹操南征會失敗,主公身手敏捷,麾下謀士也有如此身手,曹操並不冤枉啊……法正暗自感嘆。

第三三日,雙方仍舊沒有安排會談,而是由伊籍帶着使團參觀襄陽城,襄陽城規模與成都差不多,但似乎要繁華許多。這也和交通便利有關係,在這個時代,水運有着無可比擬的優勢,而且襄陽漢江橫貫全境,往北又是唐河、白河以及寬闊的中原。

接下來的日子,雙方的交流更加密切,而徐庶等人則圍繞着劉琮的目的,向法陣展示着荊州美好的一面。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一切落在法正眼裡便是一番感慨。

感慨這荊州之地的富饒遠勝益州,感慨着荊州君臣之間的團結協作,感慨劉琮的青年才俊,文武皆出色……

其實這一切也是因爲法正坐井觀天,他久居程度,看到的只是劉璋和他的部下,想必劉璋,劉琮能文能武還禮賢下士,自然勝過劉璋許多,而文臣方面,諸葛亮、徐庶、伊籍、劉巴……隨便一個放在益州也絕對是能夠撐門面的,但如果和江東孫權比,劉琮的優勢就不明顯,要是跟曹操比……

第142章 伏擊曹仁第245章 軍中小偷第355章 曲線勸降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70章 臨沅惡霸第405章 兵臨城下第447章 三路攻魏第439章 禪位大典第115章 按約比試第432章 裡應外合第16章 吳巨謀反第356章 張頜歸順第39章 外圍造勢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249章 董和被困第329章 秘密武器第232章 請君入甕第147章 劉磐撿漏第50章 鳳雛要跑第178章 蔡琳有喜第24章 收服劉巴第67章 比試賭約第16章 吳巨謀反第298章 天降大火第170章 江夏太守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412章 反美人計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102章 戰略要地第57章 捨身護嬌第176章 江東來使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370章 諸葛賴朗第388章 初次交戰第23章 誅殺吳巨第157章 意欲離間第410章 卿本佳人第3章 蹊蹺敗退第235章 離奇身世第339章 尋找突破第358章 張頜獻寶第96章 出現缺口第335章 佳人相助第22章 攻入江陵第196章 金旋被刺第89章 千古絕唱第205章 法正來訪第283章 義釋嚴顏第445章 詭異變陣第97章 小清新妹第186章 朝廷冊封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184章 直面關羽第257章 獻關歸降第222章 欲煉神兵第77章 羞愧難當第449章 空城計第9章 全殲弱敵第86章 覓機巧勝第382章 擢升孫權第394章 周泰戰死第161章 張遼的試探第148章 騎兵的馬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44章 臥龍出山第29章 父子共謀第414章 柴桑混亂第105章 突入重圍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302章 危機書信第297章 孔明神燈第21章 將計就計第345章 是戰是和第81章 專挑劉備第448章 兵行險招第437章 關鍵夜襲第17章 張博下注第274章 雒城苦戰二第359章 荀彧請辭第200章 山匪中計第12章 整肅秭歸第326章 沙盤推演第58章 攤上包袱第231章 守軍出擊第274章 雒城苦戰二第154章 功臣韓依第421章 馬超來投第64章 黃忠歸順第170章 江夏太守第235章 離奇身世第113章 窮追猛打第25章 初回襄陽第61章 黃忠受欺第7章 輕鬆取勝第124章 再回襄陽第423章 孫權遷都第186章 朝廷冊封第331章 司馬仲達
第142章 伏擊曹仁第245章 軍中小偷第355章 曲線勸降第398章 柴桑遇阻第70章 臨沅惡霸第405章 兵臨城下第447章 三路攻魏第439章 禪位大典第115章 按約比試第432章 裡應外合第16章 吳巨謀反第356章 張頜歸順第39章 外圍造勢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249章 董和被困第329章 秘密武器第232章 請君入甕第147章 劉磐撿漏第50章 鳳雛要跑第178章 蔡琳有喜第24章 收服劉巴第67章 比試賭約第16章 吳巨謀反第298章 天降大火第170章 江夏太守第385章 孫權稱王第412章 反美人計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102章 戰略要地第57章 捨身護嬌第176章 江東來使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370章 諸葛賴朗第388章 初次交戰第23章 誅殺吳巨第157章 意欲離間第410章 卿本佳人第3章 蹊蹺敗退第235章 離奇身世第339章 尋找突破第358章 張頜獻寶第96章 出現缺口第335章 佳人相助第22章 攻入江陵第196章 金旋被刺第89章 千古絕唱第205章 法正來訪第283章 義釋嚴顏第445章 詭異變陣第97章 小清新妹第186章 朝廷冊封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184章 直面關羽第257章 獻關歸降第222章 欲煉神兵第77章 羞愧難當第449章 空城計第9章 全殲弱敵第86章 覓機巧勝第382章 擢升孫權第394章 周泰戰死第161章 張遼的試探第148章 騎兵的馬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44章 臥龍出山第29章 父子共謀第414章 柴桑混亂第105章 突入重圍第324章 騎兵覆滅第302章 危機書信第297章 孔明神燈第21章 將計就計第345章 是戰是和第81章 專挑劉備第448章 兵行險招第437章 關鍵夜襲第17章 張博下注第274章 雒城苦戰二第359章 荀彧請辭第200章 山匪中計第12章 整肅秭歸第326章 沙盤推演第58章 攤上包袱第231章 守軍出擊第274章 雒城苦戰二第154章 功臣韓依第421章 馬超來投第64章 黃忠歸順第170章 江夏太守第235章 離奇身世第113章 窮追猛打第25章 初回襄陽第61章 黃忠受欺第7章 輕鬆取勝第124章 再回襄陽第423章 孫權遷都第186章 朝廷冊封第331章 司馬仲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