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信

舒氏不知邵家是什麼人,她也不關心。見宣平候老夫人這邊有客人要來,她吃過飯後,就要告辭離開。

宣平候老夫人也知道,夏衿對邵家的大恩,不是輕飄飄一聲“謝謝”就能報答的。邵家的人即便是回來了,也得先梳洗一番,然後帶上禮物,登門拜謝,才顯得尊重。以後更是要把夏家當親戚來往,方是正理。所以她也不挽留,讓蕭氏和岑子曼送舒氏到了大門口,跟夏正謙和夏祁匯合。

“娘,我送夏夫人和阿衿她們過去吧。”岑子曼捨不得跟夏衿分開,悄悄跟蕭氏耳語。

蕭氏瞪了她一眼,轉頭對舒氏笑道:“我們就不多送了。待明兒你們安頓好了,我們再去府上拜訪。”

目送夏家的馬車離開後,她才得空訓斥女兒:“你的親事,咱們兩家都議定了,只等擇吉日下聘禮。這時候你不說避避嫌,還跟着一起去夏家。你就不怕別人嚼舌根呀?”

岑子曼嘟了嘟嘴:“哪怕我什麼都不做,外面還不是有流言?阿衿在我這裡住那麼久,我都習慣跟她在一起了。她這一走,我心裡空落落的,一個人呆着好沒意思。”

蕭氏瞅了瞅女兒,臉上似笑非笑:“要不快些把你嫁過去,以後你就跟她又住一個宅子了?”

岑子曼臉上飛起兩朵紅雲,跺着腳道:“啊呀,人家跟你說正經事,你幹嘛打趣人家!”說着轉身飛快地跑了。

“唉。女大不中留啊。”蕭氏在後面慢悠悠地嘆了一口氣。

跟在她身後的趙嬤嬤湊趣地接話道:“也是姑娘選了個好人家,即便出嫁了,夫人也不用擔心。那夏家太太一看就是個極和善的;小姑子又跟姑娘好得跟親姐妹似的;夏公子也一表人才,性情溫和,對姑娘也極好。姑娘出了嫁,也必是跟在孃家差不多。”

這話蕭氏十分愛聽:“今天見到夏家夫婦,我就一直在心裡感慨曼姐兒是個有福氣的。彭家是個大家族,還是個書香門第,最是迂腐講規矩。曼姐兒的性子既直又憨,去了彭家。暗地裡還不知怎麼遭罪呢。夏家人口簡單。關係又和睦,再合適曼姐兒不過了。她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是啊是啊。那夏太太,說話柔聲細氣的,對我們下人都極和氣呢。有這樣的婆婆。姑娘只是多一個人疼愛而已……”這些管事嬤嬤們一路奉承着。陪着蕭氏進了二門。

菖蒲和薄荷是跟着舒氏一塊來的。不光她倆。連她們的家人也一塊來了。先前夏衿忙着跟父母說話,忙着陪母親跟宣平候老夫人見禮寒喧,直到上了馬車。纔有空跟兩個丫鬟說話。

“姑娘,這是羅公子託奴婢給你帶的信。”菖蒲見車廂裡除了夏衿和薄荷,再沒別人,從懷裡掏出一封信,塞給夏衿。

夏衿怔了一怔,這才接過信拆開來,將裡面的一張信紙展開。

“衿兒惠鑑:忽聞汝上京,晴天霹靂,如失魂矣。混沌幾日,終決定上邊關投軍。如吾勝歸,或能達成心願,與汝有再重聚日。望善自保重,至所盼禱。騫頓首於燈下。”

信寫得很短,寥寥幾語。裡面沒有情深似海,沒有海誓山盟。但夏衿卻讀出了羅騫於這十幾個字後隱藏的無奈。

他這封信寫在她上京後。那時候羅夫人已爲他定下鄭家女。他作爲已有未婚妻的男子,不能對她再傾吐相思,也不能跟她盟約,讓她等他歸來。所以只能寫這麼些話語,傳達深藏在他心底的意思。

她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慢慢地將信紙撕成幾條,再裝進信封裡,遞給菖蒲道:“一會兒把它燒了。”

菖蒲被她這一行爲驚得目瞪口呆,口吃地道:“姑、姑娘,爲、爲什麼把它撕了?”

“留着它幹嘛?被人發現,又是一場麻煩。”夏衿淡淡道。

菖蒲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最後發現自己無言以對。

可不是麼?夏衿是個未婚的年輕姑娘,身上留着一個非血緣親屬關係的男子的信,而且信中語言曖昧,這算怎麼一回事呢?要是被人知道,她的名聲還要不要?不要說羅騫能不能回來娶自家姑娘還是未知,即便他倆真能終成眷屬,這種私相授受的行爲,也是個把柄,以後婆媳不和了,沒準羅夫人就會拿來羞辱自家姑娘一番。

這封信,還真是留不得。

“姑娘,奴婢……”菖蒲羞愧地低下頭,嘴裡嚅囁着不知該說什麼。 Wшw_ тт kΛn_ ¢ ○

“行了,我又沒怪你。”夏衿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她當然知道菖蒲爲什麼會這樣。小姑娘對愛情總是懷着滿心的幻想與憧憬。像這種,一個男人爲了個女人,不惜拋卻自己的一切,上邊關殺敵,博取功名的行爲,聽起來是那麼的令人感動。即便是心冷如她,在聽聞這個消息時,不也深深動容,有過一時的彷徨動搖麼?

在菖蒲想來,她跟羅騫是有感情的,只是因爲羅夫人的反對纔不能在一起。如今羅騫爲了她上了戰場,她定然會感動得痛哭流涕,發誓一定要等他回來。即便他不能回來,她也會抱着他的牌位與他成親,這纔是完美的愛情故事,不是麼?

王子與公子結婚了,但這不是故事的結局,這僅僅只是故事的開始。

爲了她,或許說爲了自己,羅騫一怒之下去了邊關。可是這一去之下,他會不會後悔,會不會內疚,會不會擔心母親的身體呢?答案是肯定的吧?

既對母親愧疚,等到他跟她成了親,一旦遇到她跟羅夫人有衝突,他定然會勸她多忍忍。不要跟長輩計較吧?理由是:他都爲了她上戰場了,她就不能爲了他多忍忍,包容一下他的母親嗎?

小事忍忍,大事呢?一次忍忍,兩次三次呢?

羅夫人又是個性子固執且腦子糊塗的。

想想那畫面,她就不忍看。

她重活一遍,不是來作低伏小,委曲求全的。

恣意暢快,快意恩仇,纔是她的風格。

話說到最後。仍是那一句話:她對羅騫。當初僅僅是心動,還沒情深到不能自拔、非他不行的地步。

看菖蒲仍是不安,她乾脆換了個話題:“對了,董巖一起來了沒有?”

“來、來了。”菖蒲說話仍不利索。說完這句話。臉竟然還紅了起來。

“呃。”夏衿一愣。隨即似笑非笑地看着菖蒲,“莫非我不在臨江的日子,你跟董巖發生了什麼事不成?”

董巖跟菖蒲?倒是很好的一對呢。以後一個在外幫她打理生意。一個在內幫她管家,再好不過了。

菖蒲的臉頓時紅得要滴出血來。

薄荷見狀,在一旁邊抵嘴笑道:“不是在臨江,而是在來京的路上。姑娘您不知道,路上董公子病了,菖蒲姐姐……”

“啊,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菖蒲不敢跟夏衿怎樣,但對薄荷卻沒那麼多顧及,撲上去就去捂她的嘴,臉上的紅暈都蔓延到耳根去了。

夏衿剛剛因羅騫的信帶來的一點鬱卒,被這消息一下驅散到九霄雲外去了。她在一旁笑道:“菖蒲,你要真對他有意思,趕緊來求你主子我呀。我心情一好,沒準就把你指給他了。”

“姑娘,您也來取笑奴婢。”菖蒲一向穩重,現在被夏衿臊得直跺腳,一副小女兒嬌態。

三人正笑鬧着,車窗被人敲了兩下,夏祁的聲音在外面響起:“妹妹,到了。”

大家這才發覺馬車不知何時已停了下來。

“走吧,回家。”夏衿起身,率先下了馬車。

以往總緊跟着的菖蒲這一會兒卻沒有下來,而是在車裡磨磨蹭蹭了一陣,這才下了馬車。下車時,臉上的紅暈還未褪去。

偏董巖的聲音就在下一刻響起:“董巖給姑娘請安。”

夏衿瞥了菖蒲一眼,見她的頭快要低到胸口了,再看董巖行完禮後,目光不自覺地朝菖蒲看了一眼,她心裡暗喜,面上卻絲毫未顯,對董巖道:“剛纔在岑府,都沒能第一時間見到你。想來你已從你妹妹口中知道許元經那事了吧?”

得知董巖也跟着一起來了,在夏正謙和舒氏進門後不久,夏衿就遣了董方去見董巖,讓他們兄妹團聚。

董巖一聽這話,顧不得這裡是夏家新宅大門口,一掀前襟就跪了下去,給夏衿紮紮實實在磕了三個響頭:“姑娘的大恩大德,董巖沒齒難忘。董巖也無什麼本事,只學得一點陶朱公之術,願一輩子爲姑娘盡犬馬之勞。”

“快快請起。”夏衿示意了一下,旁邊的男僕趕緊將董巖扶了起來。

舒氏走了過來,道:“先進門吧。有什麼話,進去再說。”

夏衿看到對面的鄭家已有下人探頭探腦了,連忙道:“走吧,先進去。”

一家子一起進了門。

原先夏衿還擔心家中東西不齊全,舒氏來了之後還得再勞累。卻不想進去一看,各處的被褥、帳子、窗紗、桌布,都全都裝置好了,房裡的花瓶、茶壺、茶杯,廚房的碗碟筷子、鍋碗勺盆什麼都不缺。甚至書房裡的多寶格都放滿了擺設,文房四寶、鎮紙、筆筒都色色齊全。要不是昨天晚上搬傢俱時她進來看過一轉,絕對想不到這些東西是岑府下人在一個早上佈置妥當的。

舒氏進門就已被這宅子的面積震住了,待得進了正院,看到她住的屋子外間,迎面的硃紅漆條案上,擺着一個三足獅鈕纏枝花卉鎏金銅胎掐絲琺琅薰爐,旁邊是一個天青釉暗刻紋雙耳瓶。下面的紫檀木的八仙桌上,放着一套精美的霽藍票口六棱底瓷壺和瓷杯。薰爐裡還幽幽地燃着味道清淡的檀香。

“這、這也是御賜的?”她的聲音都帶着些許顫抖。

“不是,這是宣平候老夫人和世子夫人讓人送過來,並在今早上一一佈置起來的。”夏衿道,“這院子也是岑府叫人來修繕的。原來長時間沒人住,都荒敗了。修繕好,昨天我纔跟哥哥去買的傢俱,各處的小東西和被褥、帳子等,都是岑府的。”

“那怎麼好意思?”舒氏向來是不願意佔小便宜的性子,一聽這話就渾身不自在了,又捨不得責怪女兒和兒子,便自責道,“我們就應該叫幾個下人先來,幫你們把家裡佈置一下的。都是娘考慮事情不周全,唉,倒累得岑家出物又出力。這欠下的情,可怎麼還哦。”

夏衿卻不在意。她治好皇上的病,宣平候府是最大的贏家。再說,她肯爲邵家說話,也是看在宣平候府的面上,這話雖沒挑明,但大家心裡都有數。俗話說,拿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以宣平候府的富貴,拿兩三百兩銀子出來給夏家添些東西,根本不是個事兒。只難得的是宣平候老夫人這一份心。

“以後阿曼嫁進來,您對她好一些就是了。這些個錢財,沒必要斤斤計較。”她勸道。

見舒氏還是有些不安,她又道:“娘,阿曼嫁了哥哥,以後咱們接觸的可就不是小門小戶人家了。那些貴夫人貴女,最講究的就是面子。錢這東西,在她們眼裡就是俗物,幾兩、幾十兩甚至幾百兩銀子,她們還真看不進眼裡。如果太過較,會很丟份,被人笑擺脫不了窮酸小家子氣。咱們如今也有錢了,您還要娶宣平候府的嫡孫女爲媳。以後處事可得大氣一些,私下裡咱該怎麼着還怎麼着,但面上可得裝着毫不在乎,也學一學她們裝模作樣。”

舒氏被她說得笑了起來,伸手擰了擰女兒的臉頰:“你這促狹鬼,什麼話到了你嘴裡就變了樣。”

夏正謙在一旁見妻子跟女兒說說笑笑,兒子站在一旁,玉樹臨風,只兩個月不見,就有了一股子說不出的清貴之氣。他撫着鬍鬚,含笑不語,心裡有說不出的暢快。

舒氏是主母,即便旅途勞頓,也不得歇息。她得給下人們分派院子,指揮他們出門採買,好讓這一家子十幾口人接下來有熱水用,有飯吃。

“太太,廚房的菜都極齊全,雞鴨魚肉,各色應季的菜蔬,燕窩、香菇等乾貨,應有盡有。乾柴也堆得高高的,夠燒一個月了。”管廚房的婆子來報。

舒氏正要說話,就聽守門的下人來稟:“老爺、太太,有幾個姓邵的客人前來拜訪。”

第101章 羨慕第296章 快刀斬亂麻第296章 快刀斬亂麻第316章 愛意第277章 下藥第266章 不高興第212章 染黑了第290章 訂了親第3章 燕窩第248章 遣走第273章 再請纓第192章 分手第145章 離開第211章 猜想第185章 大買賣第104章 改變第219章 懷疑第25章 退親第117章 必須分家第13章 父親回來了第97章 救人第168章 告別第92章 談心第12章 掀底第114章 嗆聲第25章 退親第27章 發火第269章 搶功第61章 身世第39章 進府第267章 大吵一架第149章 酒樓裡第301章 婚前培訓第276章 咳嗽第43章 爭執第276章 咳嗽第135章 原因第215章 驚詫第224章 不能換親啊第56章 找上門去第51章 分家吧第125章 是誰?第154章 心服第50章 爭執第309章 往事第312章 圓滿第302章 夏家來人第283章 熱烈的迴應第317章 喜訊第297章 好名聲第177章 會面第235章 探病第315章 恭敬第313章 回門第205章 查清楚了第90章 傲氣第210章 鄭家姑娘?第13章 父親回來了第117章 必須分家第80章 夏府裡第246章 打臉啪啪響第160章 又是他第175章 對策第220章 屋頂相會第233章 生病第2章 哥哥第125章 是誰?第31章 關心第31章 關心第260章 交談第153章 再請第165章 驚喜第57章 回來第187章 厲害第2章 哥哥第63章 寫字據第214章 君子好逑第112章 查第115章 進府第227章 鄭家第270章 陰招第39章 進府第53章 繼續第120章 齁喘症第261章 同行第203章 許你爲妃如何?第65章 感慨第100章 羅夫人的心思第232章 男人姿態第182章 問題第302章 夏家來人第132章 心煩第47章 羅騫第135章 原因第一百八十八章第284章 目瞪口呆第19章 秘密第36章 錯漏第126章 另有其人第180章 鬆動
第101章 羨慕第296章 快刀斬亂麻第296章 快刀斬亂麻第316章 愛意第277章 下藥第266章 不高興第212章 染黑了第290章 訂了親第3章 燕窩第248章 遣走第273章 再請纓第192章 分手第145章 離開第211章 猜想第185章 大買賣第104章 改變第219章 懷疑第25章 退親第117章 必須分家第13章 父親回來了第97章 救人第168章 告別第92章 談心第12章 掀底第114章 嗆聲第25章 退親第27章 發火第269章 搶功第61章 身世第39章 進府第267章 大吵一架第149章 酒樓裡第301章 婚前培訓第276章 咳嗽第43章 爭執第276章 咳嗽第135章 原因第215章 驚詫第224章 不能換親啊第56章 找上門去第51章 分家吧第125章 是誰?第154章 心服第50章 爭執第309章 往事第312章 圓滿第302章 夏家來人第283章 熱烈的迴應第317章 喜訊第297章 好名聲第177章 會面第235章 探病第315章 恭敬第313章 回門第205章 查清楚了第90章 傲氣第210章 鄭家姑娘?第13章 父親回來了第117章 必須分家第80章 夏府裡第246章 打臉啪啪響第160章 又是他第175章 對策第220章 屋頂相會第233章 生病第2章 哥哥第125章 是誰?第31章 關心第31章 關心第260章 交談第153章 再請第165章 驚喜第57章 回來第187章 厲害第2章 哥哥第63章 寫字據第214章 君子好逑第112章 查第115章 進府第227章 鄭家第270章 陰招第39章 進府第53章 繼續第120章 齁喘症第261章 同行第203章 許你爲妃如何?第65章 感慨第100章 羅夫人的心思第232章 男人姿態第182章 問題第302章 夏家來人第132章 心煩第47章 羅騫第135章 原因第一百八十八章第284章 目瞪口呆第19章 秘密第36章 錯漏第126章 另有其人第180章 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