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紹一看這邊沒問題,放了心正要走,正好另一個後山腳下的粥棚的人趕了過來,跑的氣喘吁吁的大聲喊:“快去那邊,一大批的人一下子過去了,有點亂!”
關紹就忙帶着人跑去那個點。
離得還有段距離,就看見那邊已經是人山人海的,看起來沒有上千也有八百人。
關紹就叫跟着自己的幾個人從兩邊繞着去前面的施粥地方,自己則是看了看周圍,找了個山坡跑了上去。
從山坡上面爬上了一棵樹,下面的情況就能看的清清楚楚了,無數人一起往竈臺前擁,簡直都要把竈臺掀翻了。
熬粥的小廝們一個勁的喊着:“不要擠了,不要擠了,再擠鍋翻了!”
然後後面的人聽不到,也看不到前面的情況,爲了吃上粥還是一個勁的往前擠。
關紹將揹着的弓箭拿了下來,看準了後面一個往前擠得人,那人也不知道是餓極了還是專門搗亂的,擠得前面根本都動不了了,他甚至還找另一個能擠的地方往前擠。
關紹用箭一支瞄着那個人。
當然,不是要射他,而是盯準了,那個人再次的繞路想要找個空隙把人往前推得時候,就在他前面是個空隙的一瞬間,關紹一箭出去!
破空的聲音非常的尖利,他就是專門射出這種響箭,震懾這幫人的。那箭飛出去準準的就落在了那個推擠的人面前,擦着他的鼻樑插在他面前的地上!
那人根本一點防備都沒有,嚇得大叫了一聲:“哎呀!”
一屁股坐倒在地上,然後擡頭看。
很多人都擡頭看。
關紹就大聲喊道:“全都給我聽着!每個人都往後退,先退一步,我看看誰敢往前邁步,我一箭射死他!聽到了沒有?退!”
前面的小廝們也在大喊:“退退,往後退!”
跟着關紹來的幾個小廝也到了跟前了,大聲叫着,一個甚至從腰後面抽出來一根鞭子,大聲喊:“誰不退就等着挨鞭子!”
十幾個人大喊着‘退’,把那些人終於喝退了一些,粥鍋前面的小廝趕緊的給前面的人施粥,餘下的開始維持秩序,大聲喊着叫排隊。
將近小半個時辰,纔算是把持續維持好了,很多人都歪歪斜斜的排在後面,雖然也有不老實的,亂喊快一點什麼的,小廝頓時就拿着鞭子過去,將人嚇唬住。
足足兩個時辰左右,粥鍋前面的人才慢慢的少了一些,關紹叫趕緊再煮兩鍋,不要停。
等他再擡頭看天的時候,發現一天就這麼過去了。若是天黑了,這些人裡有不老實的,說不定又要動什麼心思。
關紹叫小廝偷着將餘下沒煮的大米揹回去,幾個人掩護着不要叫人發現了。這時候也想起來了,另外兩個點不知道情況如何了,知道不知道天黑了之後把餘下的米拿回去。
儘管擔心,不過也沒時間去看,這邊鍋裡最後的一點粥都被人領了去,於是關紹帶着人撤。
等又繞到了東城進城門回府,已經都快到子時了。
到了府裡關紹才知道,另一個點到底幾袋子米被搶了。
唐青鸞也沒睡,正聽那個點的小廝稟報情況:“開始還挺好的,後來可能是聽說了,突然就來了將近一千人,天啊黑壓壓的一片一片的,我們怎麼都控制不住,趕緊的跑開了。等他們散了我們到粥棚前看情況,鍋裡的粥是一點都沒有,就連生米都叫人給搶去了。”
齊夫人聽得搖頭:“這些人搶生米幹什麼?熬好了給他們還不行?”
因爲聽說粥攤子出了事,齊夫人也過來聽聽,結果跟着着急半天。
唐青鸞看見關紹回來了,便問關紹那邊情況如何,關紹將情況詳細的說了一遍。唐青鸞點頭道:“這樣處理是最好的,即沒有傷了人,也把粥施完了。”
想了想道:“今天去查看的人又找了三個地方,離得更遠。這樣,明天叫人去西城門口喊,將這三個地方告知,然後你們今天已經施粥的三個地方明天上午先不要施粥……因爲今天一天,必定是很多人都知道了,明天‘慕名’而去的人必定會更多。”
“等去了之後看見那幾處沒有施粥,就去轉向別處,中午開始,你們三處在開始施粥,這樣走了的人聽到了消息會回來一些,但是有些走的久的就不會回來了……雖然讓這些餓着肚子的人走不少的地方,但是好歹不用擠在一塊兒,也不用到了施粥的地點也搶不到。”
唐青鸞說着,又道:“若是有空閒了,就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老弱病殘的,實在走不動的,儘量幫一幫。”
關紹等人聽着,點頭答應。
這些人走了,子時都過了。
齊夫人對唐青鸞道:“還是你腦子好使啊,我只想着這些人可憐,給他們些吃的,哪裡能想到會這麼多事呢!”
唐青鸞道:“我也就是想得多而已,也是看情況慢慢來。”又趕緊道:“母親趕緊去休息吧,您身體也不好,不宜熬這麼久的。”
齊夫人也是乏的不行了,點頭囑咐唐青鸞也早點睡,自己便去睡了。
唐青鸞又安頓了一些,便睡下了。第二天早上依然是早早起來,又安排了一下今天的情況。
然後就是在家裡等消息,一天同樣也是挺焦慮的,怕粥棚出事。又想着齊景灝走到哪裡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寧夏府,到了那邊之後,事情能不能順利。
一天過去了,今天情況就好了很多,雖然把災民們調來調去的,不過確實起了作用了,今天一個粥棚子都沒發生擁擠的現象。
六個粥棚子,卻有好幾萬的災民,唐青鸞在家算賬都能算得出來,必定還是有大批的災民沒得到消息,不知道,還餓着肚子呢。
於是繼續找地方,繼續的開粥棚子,好在她之前反應快,買了不少的米糧。而五六天過去了之後,城門口圍擠的災民就已經很少了,大部分都分散在了粥棚旁邊,在粥棚旁邊安營紮寨,長久住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