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我囂張,故我在

時穿的奏章並不是一份,是一組文章,都是用明發的方式給全國官員看的,欽宗看到的同時,全國官員也看到了。

第一份奏章是《奏明辨軍事疏》,文章內盤點了道君皇帝的所有軍事措施,包括與金人結盟及伐遼過程中舉動應對,從目前的結果看,這些舉措全是錯的,而且每次官員都有勸諫,道君總是隻選錯的不選對的。而他信任與重用的,無一例外都是禍害。

奏章最後說了兩點:如今朝廷號召各路勤王,眼見得勤王大軍向京城進發,大家心中都在擔憂——官家會不會繼續只做錯事,傾盡全力去幫助金國?

由此,引發出奏章最後一點建議:奏章最後高度誇獎了道君皇帝的藝術成就,直白的表示:道君皇帝繪畫不錯,請道君皇帝今後只管繪畫,不要干涉軍事,否則的話,勤王大軍不敢靠近京師,怕道君皇帝與金人勾結,送了勤王軍的‘性’命。

儒士們說話講究含蓄、婉轉,否則便認爲此人說話粗俗不雅——用現代話解釋就是:語言作爲傳播信息的工具,最好不讓人一聽就明明白白聽懂你傳播的信息。如果把話說得讓人一聽就懂,那是你沒學問,讀書不多,導致每句話裡都找不到典故與隱喻,結果讓人一點都不誤會你傳達的信息……

然而時穿這封奏章卻不管一切文字規則,用最直白的語言敘述過程,直接推導出結論,一點不給人留下辯解的餘地,欽宗皇帝看完這片奏章,一陣頭暈目眩,只覺得像他老爹一樣裝中風,實在是聰明之極……

這份奏章天下官員都在看,包括哪些想勤王或者是走在路上的勤王軍隊,想到南方遲遲不響應勤王要求……欽宗覺得大地突然在他開了一條地縫,那地縫裡不斷冒出的寒氣,讓他恐懼的渾身顫抖……

其實南方拒絕勤王只是第一步,真實的歷史上,道君曾經出逃至淮南——結果淮南當地官員先是置之不理,後來乾脆驅逐了他,‘弄’得徽宗只好灰溜溜回到京城,坐等他應當享受的被俘待遇。

這還算沒完,時穿的第二封奏章是《明辨政事疏》,其中歷數道君皇帝上任以來的執政錯誤,包括其上任之初,罷棄新黨贏得民心,而後出爾反爾任用新黨成員恢復一切掠奪百姓的政策,當然,也包括出爾反爾恢復江南供奉局、支應局的措施,話裡話外透‘露’着一個信息:徽宗毫無信用,相信他是自己找死。

文章最後依然說:最爲一個藝術家,徽宗的成就令人無法追趕,但國家大事是政治家‘操’心的,身爲皇帝,徽宗應當只管作畫,別管國家大事——他一管就出事,而且總是走向糟糕。

這兩份奏章只是前序,第三份奏章纔是主攻火力。第三份奏章爲:《論國勢艱難疏》。這份奏章中,時穿首先提出一個問題:徽宗爲什麼能做到只選錯的不選對的,包括他任用的大臣,爲什麼能做到只選‘奸’臣,絕不選能臣。大宋朝太祖定下的“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主張,怎麼到了太宗後代那裡全變了樣?士大夫的作用在哪裡,爲什麼見不到?以至於國家走到了這一步

這個問題其實是所有人正在思考的,只是多年黨爭,讓反對派沒有領軍人物來響亮說出。時穿這份奏章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目光,令人不得不看下去,從而顧不得時穿奏章中的話語直白而粗俗。

王安石——時穿從王安石說起,談到仁宗時代朝廷內部雖有爭議,但人都說仁宗是滿朝君子。等到了王安石執政,這位拗相公徹底敗壞了政治風氣,反對我的觀點就是我的政敵,需要將之徹底打倒。在當時官家的扶持下,王安石排除異己,搞得朝廷“用一個聲音說話”,而一個朝廷沒有了反對者,則意味着這個朝廷的運行成本加大——比如腐敗‘門’檻降低,比如政令好壞事先不敢討論,事後要‘花’鉅額資金擦屁股等等……

時穿歷數“變法”新政造成了種種禍害,以及事後爲了彌補這些禍害而不得不支付的政fǔ成本,而後直接談到神宗之後,太宗歷代子孫偏愛新法的內幕——無他,收權而已。

奏章中說:自王安石變法之後,太祖“藏富於民”的策略徹底廢棄,太宗子孫可以借“變法”之名,“變”着“法”子將百姓的財富裝自己腰包,而後以“推行新法”之名排擠一切反對者,於是,到了今天,皇帝可以挑選一切錯事去做,士大夫不敢監督、不敢諫言,只敢歌功頌德,於是金人兵臨城下,河北燕京百姓壺漿以迎,整個京城守軍全被太宗子孫葬送一空,老百姓納了稅卻沒有人保護他們不受侵略——沒準要遭受出賣,比如金人如果索取贖金,沒準官家將會百姓當作豬羊,折價變賣給金人,以便自己能繼續坐在那個位子上繼續享受。

後一種情況在真實的歷史上的確發生過,做這件事的是欽宗。對於出賣自家百姓,身爲皇帝是沒有絲毫負擔的,在這點上,上下三千年中似乎唯獨被認爲“偏執、僵化”的明朝做得好。可是沒有心理負擔是一回事,內心中的隱秘突然被人曝光於天下,欽宗突然有種赤身行走於街上的尷尬與惱怒,他發怒的將奏章揚起來,想摔到地上……見到他這個動作,秦檜突然‘插’嘴:“陛下,臣在京東路待過,知道時大人是個行動派,別人嚷嚷金人不可信只是嚷嚷,唯有時大人確實切切實實在備戰”

作爲歷史上第一大‘奸’臣,秦檜省時度勢的本領舉世無雙,他現在是個員外郎,說話不響亮,但在時穿決定出兵後,他敏銳地感覺到自己與時穿的關係,正是增強自家話語權的絕對力量。熱血青年欽宗不知輕重,做事衝動,跟他老爹一樣不考慮後果,秦檜覺得自己有必要讓他明白時穿所具備的雄厚資本。

欽宗手舉到半空中,怒火中燒的他還沒理解秦檜話裡的意思,他沒有發作是因爲自己下詔鼓勵官民暢所‘玉’言時,說過絕不秋後算賬,這第一封奏章自己就暴跳如雷,那麼以後怎麼讓大家上奏章,衆官員是不是認爲自己跟父親一樣不值得信任?

主持汴梁城防禦的太常少卿李綱聽出了秦檜的意思,急問:“那他都準備了什麼?”

秦檜話點到爲止,這時候他再說什麼,可能給人與渲染誇大的感覺,所以他將目光轉向宇文虛中,宇文虛中咳嗽一聲,補充說:“時長卿裁減廂軍數百萬,將其轉爲民用。”

正常的文化人都這樣話說半截,誰想時穿那樣直白……但李綱這時突然覺得,還是時穿那樣明明白白說話方式更讓人能夠理解。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這樣說話讓人猜想,有這閒工夫還不如動員幾個百姓上城守衛。他立刻追問:“樞密院,經撫房可曾接到關於此事的報告……嗯,這意味着什麼?”

宇文虛中回答依舊是半含不‘露’:“肯定解凍報告了,老夫曾在報告上副署,至於送到樞密院還是經撫房……時長卿本身是轉運使,這件事老夫沒過問。”

李綱有點發急,秦檜趕緊補充:“額減費不減——時大人裁減三百萬廂軍,只留下百萬出頭的校閱廂軍,但榮養廂軍的整體‘花’費沒減?”

“他貪污了?”李綱退口而出。御座上的欽宗陡然振奮,但李綱聯想到秦檜剛纔的話,馬上吃了一驚:“什麼,他用養五百萬軍隊的‘花’費,養了百萬軍隊——新編校閱廂軍有多少人?”

“三十餘萬”,宇文虛中故意用輕描淡寫的口氣說,說完這句話後,見到殿中大臣陡然‘色’變,他也明白秦檜的意思了,所以繼續用這種語氣說:“不止……我是說時長卿不止用養五百萬軍隊的錢養這些校閱廂軍,我記得地方官府還貼補了一切。”

“對”,秦檜見到宇文虛中很配合,也接着說:“路橋廂軍轉民用是我經手的,用的方法是:將沿路客棧、館驛承包給路橋廂軍經營,稱之爲‘驛守兵’。驛守兵經營所得,自留七成,一成‘交’地方,兩成貼補訓練。初始三年,地方官府不收那一成規費,讓‘驛守兵’成家立業,或者幫助其家眷置產。

這還是小費用,自北伐開始,時大人鼓勵鄉紳自辦團練社兵,團練社兵需要的教練都從廂軍中僱用教頭,凡被當地鄉紳僱用的,准許在當地落籍,而鄉紳需要‘交’一筆贖買錢……”

李綱打斷秦檜的話:“鄉紳自然希望孔武有力者在本鄉中落籍,可這樣一來,軍中不是隻剩老弱了嗎?”

秦檜答:“時長卿這幾年鼓勵在山東種植棉‘花’,並開辦棉紡廠——這兩項產業吸收的都是‘婦’孺。此外,時大人於各城中安置‘淨街郎’,讓縣衙出面收取沿街鋪面淨街費,分老弱承擔城中淨掃任務,又……”

“別管又不又了”,李綱怒喝:“他到底有多少兵力?”

秦檜又看向宇文虛中,宇文虛中豎起指頭,裝模作樣計算半晌,答:“我離開的時候,時長卿有具裝士卒十萬,那他裝備那速度,現在有三十萬人我也信,至於有武器的麼……”

具裝士卒?李綱深吸一口氣,轉向童貫問:“這是你的人?童使相,京東東路轉運司共轉運多少鎧甲武器?他怎麼會有鎧甲武器儲備?”

剛纔時穿的奏章裡說道君皇帝只任用‘奸’臣,把童貫也說進去了,童貫‘陰’着臉,回答:“本官自第二次北伐,就不曾受到多少京東路的鎧甲武器——還有,軍器監在登州設立火‘藥’外房,第二次北伐本相未曾收到一枚霹靂彈。”

宇文虛中還在衡量,秦檜已經決定了,他閒閒‘插’句嘴:“這事我們都知道,時大人說第一次北伐,送去的霹靂彈都留給了遼人,想比遼人已經足夠使了,第二次就不送了。”

童貫臉一黑……要擱他過去的脾氣,他早罵過去了,但現在換了新皇帝,朝臣們有一致說他兩次北伐誤國,童貫現在不敢招蜂引蝶,所以他把眼一閉,官家裝瘋他裝睡。

“還有火‘藥’儲備——”李綱吸了口涼氣,見到宇文虛中與秦檜都在點頭,他又問:“那些具裝士卒訓練情況如何?”

宇文虛中淡淡回答:“薪水翻了三倍,訓練任務自然重得多,我在的時候他們天天訓練,據說每天額定要吃一斤‘肉’。而且月月考覈,考覈通不過汰選則進入編余。”

“糧食——”李綱再問:“我聽說《養馬法》、‘花’石綱等禍害京東路不輕,百姓多流離失所,京東路糧食儲備如何?”

宇文虛中吸了一口氣,答:“太常,我知道你問什麼——京東路從修築道路開始啓動,數百萬流民因此得到喘息之機,兩百多萬貫‘花’下去後,流民開始有了置辦農具與種子的錢……嘻,不僅如此,數百萬廂軍安置,無論時長卿手腕通天,也無法一一盡善,京東西路張叔夜仿效的結果擺在那裡,所以,京東東路能夠勝過西路,將他們一一安置好,其實山東百姓與文武官員心知肚明:時長卿遷移了約百萬民衆,騰出地方、騰出土地,所以剩餘的人才得以安生。”

宇文虛中這話還是半含不‘露’,但李綱明白了,他大大張着嘴,半晌才說:“你是說時長卿大膽包天,敢遷移陛下之民前往海外,而山東各路狼狽爲‘奸’、沆瀣一氣,幫着相互欺瞞?”

宇文虛中兩手一攤,回答:“南有東南王朱勔,北有山東王時穿,地方官吏又能如何?況且時長卿遷移的是廂軍,這些人本不在地方官府的魚鱗冊上,從不向地方官府納稅,這些人留在地方是動‘亂’因素,時長卿不要地方掏一個錢安置他們,事後能給地方官府輸送官價糧食,北方大荒數年,京東路糧價不漲,全虧這些人在海外種糧,地方官府除非自找不痛快,誰會說出去?”

秦檜補充一句:“天下大荒數年,朝廷‘春’秋賦稅不減,地方糧價飛漲,官價合買糧食的價格百年不變,地方官府得到這批官價糧,衙‘門’裡上上下下都受惠,誰捅出去就是跟整個官場做對,跟同僚做對……咳咳,我等自是默然了。”

欽宗正處於找茬狀態,‘插’嘴說:“這時長卿結黨營‘私’,非人臣……”

李綱正問到關鍵,加上時穿剛纔那份奏章影響,便不耐煩的打斷欽宗的話,說:“陛下,我正問到關鍵呢。”

說完,李綱似乎覺得自己剛纔的話過於囂張,馬上圓場:“陛下既然信任爲臣,戰守之道,請爲臣自專。”

你好好做你的皇帝,不懂別干涉我指揮,千萬別像你老爹。

李綱自認爲這話圓場了,不顧欽宗臉‘色’,自問自答說:“宇文大人的意思是說:時長卿兵‘精’糧足,上下擁戴,且京東東路新修的道路,即使雨雪天也能快速行動——這就是說:時長卿勒兵不前,就是想要挾朝廷。”

秦檜望了面‘色’鐵青的欽宗一眼,乾笑一聲:“李大人怎麼說是‘要挾朝廷’,明明是陛下要求敞開言路,暢所‘玉’言的,時大人向來膽大,這不過是要求該承擔責任的人承擔責任而已。”

說罷,秦檜一指奏章,語帶威脅地說:“金兵前鋒已至城下,各地勤王部隊見到這份奏章,恐怕心中猶疑裹足不前……大人,如今這份奏章當如何回覆,纔是關鍵。”

關鍵的關鍵,其實還是時穿奏章中含而不‘露’的意思:如何不讓皇權繼續具備犯蠢犯渾的機會?

這個問題不解決,沒人敢來救援你

李綱將目光轉向欽宗,欽宗‘陰’着臉不說話。他這一沉‘吟’,給執政白時中、樞密使蔡攸等人給了暗示,童貫受到左右人催促,立刻沉聲說:“狂悖,狂悖之極。時長卿向來桀驁,目無尊上,當下旨申斥嚴責……”

李綱大喝:“閉嘴,‘奸’臣誤國,還想一誤再誤,今日處置時長卿,明日不會有一兵一卒勤王。汝結盟金國,擅啓外恤,致有今日之禍,還敢來‘惑’‘亂’君主……”

李綱話說到這兒,秦檜突然明白時穿的意思——太祖之志,太宗子孫不守?呀,時長卿這是否定太宗後裔繼續繼位的合法‘性’。太宗子孫不能繼位——趙師俠,這位時穿幕僚,或者時穿妹夫一直在時穿身邊晃悠,這次時穿提兵入京,那是……那是在爲趙師俠造勢

秦檜急忙打斷李綱的話:“童使相可不曾‘擅開’邊恤啊——”

秦檜這話的意識是說:李綱你不要故意魂淆,宋金海上之盟那是道君皇帝親自催促與督管的,童貫可不曾“擅自”。

童貫感‘激’的忘了秦檜一眼,心說:據說此人曾是時穿心腹,以太學諭身份被時穿‘抽’管海監所,現在此人出聲替我圓場……罷了,看來時穿對我還有一份情誼。剛纔他也沒提罷免我等的要求,我還是悄悄的不吭聲,讓別人衝在前頭,省的得罪那個睚眥必報的傢伙。

欽宗以目示意蔡攸開口,蔡攸剛要說話,一名內宦匆匆跑來,低低附耳說了幾句,蔡攸慌慌張張起身向外走,臨走時連告別都忘了,欽宗好不容易抓住報信的內宦,壓着火問:“你來報告什麼事?”

內宦帶着哭腔回答:“太上皇已出南‘門’,說是前往太清宮(安徽亳州)進香,祈禱國泰民安。因爲走得急,隨身唯有幾名內宦護衛,太上皇后聽說後,帶着幾位帝姬去追趕,被丟下的帝姬(公主)哭鬧成一團……”

欽宗脫口而出:“不是說他中風了嗎?”

第207章 賠罪賠禮第259章 該動手了第182章 改變時代的力量第432章 袖手旁觀也不行第380章 你是我的人了第355章 羣盜來襲第427章 戰爭的腳步第86章 喧囂撲面第200章 三年一次的賺錢機會第5章 知情不知情?第335章 該動手了第23章 傳說中的怪人第354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37章 氣氛詭異第346章 不可思議第148章 不拿俸祿的閒人出手第63章 佔女人便宜第296章 絕不心軟第444章 分我一杯羹如何?第346章 不可思議第305章 環孃的小禮物第83章 買櫝還珠第145章 緝拿惡賊第92章 你打我一拳試試第158章 當仁不讓第287章 人爲財死第207章 賠罪賠禮第250章 陰謀第148章 不拿俸祿的閒人出手第198章 最熱門的人選第166章 歹人作亂第68章 親親仇讎第52章 一書出,天下驚第122章 一堆二手貨第300章 爭先恐後第306章 仗着誰撐你腰第277章 給個人情吧第224章 蔡老爺的豔福第445章 敢於惹事,絕不擔責第118章 妖與妖之間的交易第238章 學蔡大官人的騙術,如何?第123章 紅粉贈佳人第45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8章 賣弄風情第117章 你就是造物主第171章 飄蕩的幽香第25章 討好的媚態第422章 遭遇戰第47章 推倒的技巧第242章 舊貨,標明門第第449章 咱們彈劾皇帝吧第327章 刺殺第7章 名字不在冊第292章 誰滅誰的口第238章 學蔡大官人的騙術,如何?第74章 代言人第218章 騷擾不斷第452章 誓師出兵第318章 甘露第197章 世間的錢財掙不完第379章 誰挖的陷阱坑?第426章 小妖精的嫁娶問題第423章 都是搶地盤的第48章 賣弄風情第265章 呼朋喚友第212章 這廝太目中無人第356章 來的是梁山好漢第66章 恍然大悟第453章 我囂張,故我在第445章 敢於惹事,絕不擔責第3章 也算是好人?第214章 無效的武器禁令第99章 誰能闖進來第104章 防盜的好辦法第450章 皇帝的眼淚第121章 誰都不簡單第356章 來的是梁山好漢第300章 爭先恐後第64章 屢戰屢敗第359章 我見過兩位的海捕文書第62章 人間最美妙的第70章 人情世故第438章 借你身份一用第119章 你獨一無二第230章 操控生死第68章 親親仇讎第455章 過河!過河!第207章 賠罪賠禮第224章 蔡老爺的豔福第79章 飛蛾撲火第97章 寸步不讓人第448章 讓我向前,我偏向後第375章 怎麼站不住腳捏?第145章 緝拿惡賊第206章 仰仗兄弟照顧第184章 放他一馬第122章 一堆二手貨第165章 不爲人知的暗號第51章 想不掙錢都難第351章 一臉正義去坑爹
第207章 賠罪賠禮第259章 該動手了第182章 改變時代的力量第432章 袖手旁觀也不行第380章 你是我的人了第355章 羣盜來襲第427章 戰爭的腳步第86章 喧囂撲面第200章 三年一次的賺錢機會第5章 知情不知情?第335章 該動手了第23章 傳說中的怪人第354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37章 氣氛詭異第346章 不可思議第148章 不拿俸祿的閒人出手第63章 佔女人便宜第296章 絕不心軟第444章 分我一杯羹如何?第346章 不可思議第305章 環孃的小禮物第83章 買櫝還珠第145章 緝拿惡賊第92章 你打我一拳試試第158章 當仁不讓第287章 人爲財死第207章 賠罪賠禮第250章 陰謀第148章 不拿俸祿的閒人出手第198章 最熱門的人選第166章 歹人作亂第68章 親親仇讎第52章 一書出,天下驚第122章 一堆二手貨第300章 爭先恐後第306章 仗着誰撐你腰第277章 給個人情吧第224章 蔡老爺的豔福第445章 敢於惹事,絕不擔責第118章 妖與妖之間的交易第238章 學蔡大官人的騙術,如何?第123章 紅粉贈佳人第45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8章 賣弄風情第117章 你就是造物主第171章 飄蕩的幽香第25章 討好的媚態第422章 遭遇戰第47章 推倒的技巧第242章 舊貨,標明門第第449章 咱們彈劾皇帝吧第327章 刺殺第7章 名字不在冊第292章 誰滅誰的口第238章 學蔡大官人的騙術,如何?第74章 代言人第218章 騷擾不斷第452章 誓師出兵第318章 甘露第197章 世間的錢財掙不完第379章 誰挖的陷阱坑?第426章 小妖精的嫁娶問題第423章 都是搶地盤的第48章 賣弄風情第265章 呼朋喚友第212章 這廝太目中無人第356章 來的是梁山好漢第66章 恍然大悟第453章 我囂張,故我在第445章 敢於惹事,絕不擔責第3章 也算是好人?第214章 無效的武器禁令第99章 誰能闖進來第104章 防盜的好辦法第450章 皇帝的眼淚第121章 誰都不簡單第356章 來的是梁山好漢第300章 爭先恐後第64章 屢戰屢敗第359章 我見過兩位的海捕文書第62章 人間最美妙的第70章 人情世故第438章 借你身份一用第119章 你獨一無二第230章 操控生死第68章 親親仇讎第455章 過河!過河!第207章 賠罪賠禮第224章 蔡老爺的豔福第79章 飛蛾撲火第97章 寸步不讓人第448章 讓我向前,我偏向後第375章 怎麼站不住腳捏?第145章 緝拿惡賊第206章 仰仗兄弟照顧第184章 放他一馬第122章 一堆二手貨第165章 不爲人知的暗號第51章 想不掙錢都難第351章 一臉正義去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