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西面殲敵戰

最先取得戰果的是楊洪指揮的西北軍團。西北軍團只比衛廣的蒙古軍團晚兩日出發。在離開據點之後,西北軍團就一路西進,三日之內到達了火站河上游,在殲滅了一股數千人的敵軍之後,西北軍團迅速渡河,開始向南前進。

到這一步,西北兵團的行動已經引起了敵人的高度重視。與西北軍打了數年的帖木爾將領非常熟悉這支部隊。這幾年來,西北軍爲了適應敵人的戰術,也都分散作戰,很少集中起來發動大規模的戰役行動。這次,楊洪竟然將西北軍的十一萬騎兵全都集中了起來,而且向火站河南面突擊,顯然,這次西北軍找上門來了。結合明軍主力到達西北戰場的情報,帖木爾帝國的統帥很快就判斷,西北軍突擊的目的是要進軍撒馬爾罕,從左翼攻擊他們的首都。顯然,這是不可能退讓的,必須要迎擊西北軍,擋住西北軍的進攻!

也正是這麼多年與西北軍作戰的經驗,讓帖木爾帝國的統帥產生了一個錯誤的判斷。在他看來,西北軍,還有協助西北軍作戰的蒙古騎兵是明帝國最強大的部隊。雖然早就有消息,明帝國的主力軍團已經到達了西北戰場,光是騎兵部隊就有四個軍,近十五萬人馬(近衛軍沒有被計算在內)。不過,帖木爾帝國的統帥並不認爲這十五萬騎兵有多厲害,而是一直堅持認爲,西北軍纔是明軍的主力。結果。在這一判斷之下,帖木爾帝國地統帥將重點全都放到了對付西北軍上來。

也就在西北軍團渡過了火站河的第二天,從南面趕來的五萬多帖木爾帝國騎兵部隊迎了還是來,而楊洪幾乎同時收到了另外一個消息,一直在鹹海西面駐紮的另外五萬敵軍正在向他們圍過來。顯然,敵人的意圖是要包圍西北軍團,在火站河南面擋住西北軍團。迫使西北軍團背水一戰!不過,這也正好是楊洪的計劃。敵人自己找上門來,總要比去找敵人的麻煩方便一點吧!

楊洪地安排很直接了斷,他安排西北軍團第一軍負責向西迎擊,擋住西面的敵軍,自己則率領另外兩個軍,全速南下,主動攻擊南面地敵軍。而兩個軍的兵力已經在七萬人以上了。南面的敵軍僅五萬人,只要戰術安排合理,打掉這五萬人並不是難事,到時候,再回身吃掉西面的敵人,西北兵團的戰役任務就完成了一大半了。而且,在楊洪看來,圍攻西北軍的敵人達到了十萬之衆。而帖木爾帝國在撒馬爾罕北面以及附近地區的總兵力不可能超過二十萬,如果能夠消滅掉這十萬敵人,那西北軍團就是這次戰役地第一功臣了!

十多萬騎兵相互衝擊的場面是極爲狀況的,也只有在大漠這種廣闊的戰場上纔會出現這樣的戰鬥,在日本戰場上,除了關東平原。伊勢灣沿海平原等幾處稍微大一點的平原之外,要想展開上萬騎兵都是問題呢!而這也是朱祁鈺爲什麼要主要使用騎兵來發動西征的主要原因,在大漠這種廣袤,而且平坦的戰場上,騎兵地戰鬥力將發揮得淋漓盡致!不過,交戰雙方卻並不是同一級別的部隊,或者說,雙方的差距確實太大了!

西北軍團是最後一支接受改裝的明帝國騎兵,雖然在前幾年的征戰中,西北軍也先後接受過一些火槍。短銃等武器。並且使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不過在與帖木爾帝國騎兵地戰鬥中,西北軍的武器仍然以戰刀爲主。甚至連弓箭都還在大規模的使用。在朱祁鈺到達了前線後,將第一批運送過來的武器裝備就全部提供給了西北軍。在西北軍改編爲西北軍團的同時,武器裝備也得到了全面的替換。西北軍團騎兵的主要武器變成了馬槍,短銃,手榴彈,而戰刀這種每一個騎兵都有的武器也換成了最好的。顯然,用上了新武器的西北軍團地戰鬥力提升了很多,特別是手榴彈地大規模裝備與使用,讓西北軍團的騎兵首次擁有了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帖木爾帝國地騎兵在見到那些飛來的黑色鐵球的時候,基本上都沒有任何反應。那不是炮彈,比炮彈小了很多,而且也沒有聽到炮聲,自然不可能有炮兵在附近。不過當西北軍團的騎兵一衝而過,而那些鐵球落地炸響的時候,帖木爾帝國的騎兵一下就知道那是比炮彈還要恐怖的東西!

手榴彈的爆炸威力足以在十步範圍之內造成極大的傷害,而橫飛的彈片可以在十步到二十步的距離之內輕易的撕開帖木爾帝國騎兵身上那層皮甲。爲了避免傷及自己,西北軍團的騎兵都是向兩翼投擲手榴彈的,只有最前面的突擊部隊是在用戰刀作戰,後面跟進的騎兵幾乎都在忙着投手榴彈。

當帖木爾帝國的騎兵陣營出現混亂之後,楊洪將留在後面的另外一個軍也投入了戰鬥。這下西北軍團在兵力上佔據了絕對優勢,而且整個戰場上的局面也變得對西北軍團極爲有利了。

戰鬥從上午打到下午,傍晚時,殘餘的敵人開始突圍,楊洪可不想放棄這個機會,他立即下達了追擊令,而之前從戰場上退下來休息的兩萬多騎兵再次上陣,準備將逃跑的敵人全都攔截下來。既然要打,那就要打得徹底一點,皇帝也下了命令,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爲主,自然不能放跑了慘敵。更重要的是,西北軍團的將士已經與帖木爾帝國的軍隊打了好幾年,特別是後面幾年,幾乎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戰役,搞得這些官兵都憋足了勁,這次終於打上大規模殲滅戰了,哪能放敵人逃跑!

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來。楊洪才下令收兵。在晚上打追擊戰的好處並不大,而且他們只消滅了一股敵人,還有一股敵人沒有被消滅了,總不能丟了西瓜,揀了芝麻吧!將兩個軍集中起來之後,楊洪留下一個軍負責清理戰場,搶救傷員。並且把俘虜地敵人押送回去,然後他就率領另外一個軍。連夜向西北方向趕去。

三萬多騎兵整整狂奔一夜,在天亮時纔到達了西面戰場。負責在這邊阻擊敵軍的那個軍的官兵也已經奮戰了一天。雖然夜晚,雙方都暫時停止了戰鬥,打了一個白天,雙方的軍人都很疲憊。不過,這股敵軍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創擊,反而是阻擊部隊損失比較大。如果不是有馬槍,手榴彈這些在防禦中照樣能夠發揮巨大威力的武器的話,恐怕這一個軍地三萬多騎兵就只能與敵人打運動戰了,那傷亡必然會更大,甚至讓敵人突破他們的阻擊陣地!

“將軍,看樣子,敵人還不知道南面發生地事情呢!”

楊洪點了點頭,這個年輕軍長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在西征的時候。這名軍長還只是一名普通的校尉軍官,改變軍銜體系之後,他成爲了少校營長,後來逐步建立軍功,在朱祁鈺到達西北戰場,西北軍改爲西北軍團。並且設立三個獨立騎兵軍之後,他就成了第一軍的軍長,是當時西北軍團三個軍長中最年輕的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從低級軍官一步步晉升到軍長的中將!

“等下,你們繼續負責阻擊,我們帶來地手榴彈都交給你們,我率第二軍從南面突擊。如果敵人向北面撤退的話,你們立即向北運動,將敵人逼到河岸邊上去,就算打不死他們。也要淹死他們!”

“如果敵人向西撤退呢?”

“我會讓第二軍向西包抄的。只要敵人一出現混亂情況,你們就發動突擊。不要給敵人任何機會!”楊洪拍了下那名年輕將軍的肩膀,“記得在進攻的時候,把手榴彈向兩側投擲,千萬別向前投,不然會炸着自己人!”

年輕將軍笑了笑,就帶着衛兵回到了自己的軍隊。楊洪則帶上第二軍向戰場南面而去。此時,兩裡多外的敵人陣地上,數萬帖木爾帝國的騎兵也正在列陣,準備向西北軍團地阻擊防線再次發動攻擊。顯然,指揮這支部隊的帖木爾帝國的將領並不知道南面的那支部隊已經被西北軍團給擊潰了,不然的話,爲什麼西北軍團只在這裡阻擊,而不集中兵力進攻呢?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帖木爾帝國地騎兵發動了進攻,不過西北軍團的頑強抵抗讓這些帖木爾帝國的騎兵也是大吃一驚,彷彿那些手榴彈根本就用不完一樣,而且那些下馬作戰的西北軍團的騎兵用馬槍組織起來的封鎖線根本是無法突破的!

發動了三輪衝擊之後,帖木爾帝國的騎兵也有點氣餒了。他們早就知道自己在陣地戰中打不過明帝國的步兵,而現在明帝國的騎兵竟然擁有了類似於步兵地裝備!雖然那些馬槍地射程短一些,不過威力卻一點都不小,而且射速很快。更讓帖木爾帝國騎兵感到懼怕的是,那些手榴彈造成地大規模殺傷效果。如果騎兵密集衝鋒的話,就會被手榴彈給炸死,如果分散隊形的話,就無法突破馬槍的火力線!

大了一個多時辰,這時候帖木爾帝國陣營裡也出現了變化。這邊,西北軍團第一軍軍長也發現了對方的變動,他立即下達了進攻命令。顯然,敵人的統帥已經知道南面發生的戰鬥了,並且知道西北軍團的主力正在趕來,或者是已經到達了戰場。在圍攻西北軍團的計劃失敗之後,撤退是唯一的選擇,留下來,就是等死!當然,西北軍團的官兵是不會輕易讓敵人逃掉的,打了這麼久的阻擊戰,也該他們進攻了!

三萬多騎兵迅速上馬,將馬槍別在了馬鞍上,拿起了最適合騎兵衝鋒戰鬥的馬刀。不出片刻,三萬多騎兵就排列成了整齊的進攻隊列,隨着軍長下達了進攻命令,三萬多騎兵組成的十多個衝擊隊列迅速的向西面的敵人陣地殺了過去。

幾乎就在同時,已經迂迴到了敵軍西南面的第二軍也發動了攻擊。如同以往每次作戰一樣,楊洪衝鋒在隊伍的最前面。此時,他早就把皇帝的命令給拋到了腦後。朱祁鈺在到達西北戰場之後,就曾下令,所有集團軍一級的司令官禁止在前線衝鋒,不得去冒險。爲此,朱祁鈺還專門將負責這些司令官安全的警衛部隊的軍官招集起來下達了命令。不過,楊洪的警衛部隊都是西北軍的成員,顯然,這些人現在也把皇帝的命令拋到了腦後,真的打起來了,一個個的都只管自己衝鋒,而沒有想過,他們的任務是保護司令官的安全!

這場戰鬥是一次徹底的勝利。因爲第二軍已經繞到了帖木爾騎兵部隊的西南方,是從側面突擊的,速度非常快。加上第一軍在正面的進攻,帖木爾帝國的騎兵只能向北退卻。到下午,殘餘的三萬多帖木爾帝國騎兵被堵死在了火站河的南岸。雖然河水不是很深,卻足以淹沒任何一個人。

到傍晚時,三萬多帖木爾帝國的騎兵戰死一萬多人,其餘的都放下了武器,向西北軍團投降了。楊洪沒有殺害這些俘虜,而是讓第一軍負責將俘虜押送回去。第二軍在打掃了戰場之後,則按照計劃南下與第三軍會師。當然,楊洪沒有忘記把戰報送回去。

當朱祁鈺收到西線捷報之後,也露出了笑容。楊洪並沒有讓他失望,西北軍在兩天時間之內,就殲滅了實力與自己相差不大的敵軍,雖然最後放跑了大概一萬多敵人,不過能夠在兩日內連續打兩場殲滅戰,且還能保持足夠的士氣與鬥志,按照計劃繼續向撒馬爾罕挺進,這就足以說明西北軍團的強悍!

“看來,楊洪帶出來的這支部隊一直被我們小看了。不過,傷亡一萬多人,這也不算少了。立即讓後方的保障部隊妥善安置傷員,那些戰俘先送到瓦剌軍營去,由祖百齡將軍看管。”朱祁鈺向參謀軍官下了命令。“現在,西線已經取得了突破,防禦撒馬爾罕的敵人被打掉了一半,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陳豫在東線的表演吧!”

第33節 王國的繼承人第23節 感動天下第9節 也先的選擇第28節 商會的禮物第7節 廷亂第36節 商業聯盟第29節 瘋狂的近衛軍第24節 極地大救援第41節 炮火下的聖城第10節 紅夷殖民地第63節 殖民方針第13節 豪華宴會第34節 軍神真面目第35節 大沙漠第68節 童子軍第24節 勇追窮寇第13節 逼戰第31節 決戰瓦剌城堡第76節 噩耗第72節 炮轟獅身人面相第6節 鞠躬盡瘁第36節 探險家的足跡第10節 日本王第33節 朝鮮王國第54節 經濟案件第29節 陰謀的舞場第21節 兵逼宣府第39節 血染京城第21節 宦官壞事第53節 遠方來信第14節 日寇第一兵第1節 皇宮改制第5節 皇帝的想法第19節 最後的堡壘第10節 戰時法第21節 宦官壞事第31節 決戰瓦剌城堡第41節 炮火下的聖城第69節 東方歸來第64節 秘密武器第3節 登陸日本第31節 巧取通州第18節 楊天奉來報第8節 義務第55節 皇后的選擇第28節 海上掠奪戰第32節 家事,國事第50節 勇擊猛獅第22節 騎兵對撼第31節 定都第37節 突襲白古第10節 反擊第34節 賞賜第1節 團圓第4節 文萊攻略第5節 血戰同萌關第11節 對馬島登陸戰第37節 點將第11節 新政風潮第31節 民族與宗教第1節 混亂第17節 外籍勞工法第30節 于謙的擔憂第18節 花好月圓第5節 子龍再生第27節 騎兵渡江第24節 爾虞我詐第32節 逆我者亡第29節 大王子第28節 救援行動第33節 顧成林的戰果第3節 科學萌芽第29節 探險先驅第60節 達達尼爾海戰第24節 西線無戰事第70節 顧成林的婚事第1節 政府改革第3節 登陸日本第45節 海陸聯合第74節 皇子隕落第52節 島鏈戰略第26節 單刀赴會第5節 怯敵第27節 納塔爾圍困戰第26節 大獲全勝第41節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33節 掃蕩第15節 銀行第39節 血染京城第13節 黑奴第44節 朱文正的報告第42節 叛軍重臣第58節 圍困第28節 興學第12節 帝國科學院第40節 日寇防線第21節 宦官壞事第33節 王國的繼承人第58節 國家壟斷第31節 驚世寶藏
第33節 王國的繼承人第23節 感動天下第9節 也先的選擇第28節 商會的禮物第7節 廷亂第36節 商業聯盟第29節 瘋狂的近衛軍第24節 極地大救援第41節 炮火下的聖城第10節 紅夷殖民地第63節 殖民方針第13節 豪華宴會第34節 軍神真面目第35節 大沙漠第68節 童子軍第24節 勇追窮寇第13節 逼戰第31節 決戰瓦剌城堡第76節 噩耗第72節 炮轟獅身人面相第6節 鞠躬盡瘁第36節 探險家的足跡第10節 日本王第33節 朝鮮王國第54節 經濟案件第29節 陰謀的舞場第21節 兵逼宣府第39節 血染京城第21節 宦官壞事第53節 遠方來信第14節 日寇第一兵第1節 皇宮改制第5節 皇帝的想法第19節 最後的堡壘第10節 戰時法第21節 宦官壞事第31節 決戰瓦剌城堡第41節 炮火下的聖城第69節 東方歸來第64節 秘密武器第3節 登陸日本第31節 巧取通州第18節 楊天奉來報第8節 義務第55節 皇后的選擇第28節 海上掠奪戰第32節 家事,國事第50節 勇擊猛獅第22節 騎兵對撼第31節 定都第37節 突襲白古第10節 反擊第34節 賞賜第1節 團圓第4節 文萊攻略第5節 血戰同萌關第11節 對馬島登陸戰第37節 點將第11節 新政風潮第31節 民族與宗教第1節 混亂第17節 外籍勞工法第30節 于謙的擔憂第18節 花好月圓第5節 子龍再生第27節 騎兵渡江第24節 爾虞我詐第32節 逆我者亡第29節 大王子第28節 救援行動第33節 顧成林的戰果第3節 科學萌芽第29節 探險先驅第60節 達達尼爾海戰第24節 西線無戰事第70節 顧成林的婚事第1節 政府改革第3節 登陸日本第45節 海陸聯合第74節 皇子隕落第52節 島鏈戰略第26節 單刀赴會第5節 怯敵第27節 納塔爾圍困戰第26節 大獲全勝第41節 聯合艦隊的覆滅第33節 掃蕩第15節 銀行第39節 血染京城第13節 黑奴第44節 朱文正的報告第42節 叛軍重臣第58節 圍困第28節 興學第12節 帝國科學院第40節 日寇防線第21節 宦官壞事第33節 王國的繼承人第58節 國家壟斷第31節 驚世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