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

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

古有漢文賈生坐論不問蒼生問鬼神;今有劉鈺和阿部正福不問開埠租借問人口。

兩人相談甚歡,越談越是投機。

一個本有此意,一個曲意迎合,談話談到最後,話題越發反動。

若在五十年後的巴黎,斷頭臺C位是保準的。

兩人一直談到半夜,阿部正福意猶未盡,雙目炯炯有神,不住地點頭盛讚劉鈺的看法。

強忍着心中對知識的渴望,阿部正福還是叉開了話題,和劉鈺商討了一下開埠後的一些細則。

一直到天色將曉,阿部正福才依依不捨地送劉鈺離開。

後面談到的一些開埠的細則,劉鈺也沒有壓迫太狠。

在一些阿部正福覺得不起眼的地方緊了緊、在阿部正福覺得要據理力爭的地方鬆了鬆。

回到船上,天已經大亮了。

往年這時候,兵庫津的北前船已經開始大規模出海了,但今年情況特殊,這些船主都在忙着和大順這邊的海商訂貨。

以往要去蝦夷,現在蝦夷暫時是去不成了,那就不妨晚走一兩個月,拿到大順這邊的貨物再說。

大順海商的代表已經開始去和日本這邊的人接觸,準備僱傭一批人營造倉庫。

劉鈺也沒有再這裡繼續逗留。倭王肯定要去天朝朝貢的,這件事沒必要非要加在條約裡,而是讓倭王主動前往就好。

畢竟條約裡還有三億多兩的利滾利利息呢,倭王不去朝貢,天子可不會免了這些利息。

估計此時正在搞一些禮儀流程,估摸着可能會朝貢一些鮑魚海蔘之類的東西。幕府那邊也肯定會派人去,只是什麼級別,那暫時就不得而知了。

按照約定,要在四月十七日於下關換約。想來日本這邊的朝貢團,也會在四月十七日換約之後前往下關,和劉鈺一起前往京城。

四月十七日是個分水嶺。

大順可以和獨立的日本簽訂這種不平等條約,但不能和朝貢國簽訂這種條約,面上說不過去。

只要錯開這個時間,哪怕四月十七日換約、四月十八日決定朝貢,那也是雙方都能接受的。

面上大順對朝貢國很照顧,撮合琉球和日本,化敵爲友,免除三億兩利息。

面上日本也不是被逼着朝貢的,而是換約之後,深感天朝軍威,效遣唐使舊事。積年不貢,使團級別高了點而已。

返回下關之後,朝廷那邊派來的儀仗也已經到位,這代表着帝國的顏面,不能丟份。

十六日下午,距離換約還有一夜時間,鬆平輝貞按照日本這邊的禮節,邀請大順這邊在下關的大小官員赴宴。

地點就選在了下關靠海的一處適合觀潮的地點,正值農曆十六,潮水正大。既來下關,又不可不嘗河豚,正宜品河豚而觀潮。

明日就要換約,大順這邊的大小官員也就跟着劉鈺一併赴宴。

朝廷這邊新派來換約的禮儀官員,都是些讀書人,聽聞日本人喜歡寫漢詩交流,一個個躍躍欲試,只盼着能在異國揚名,以彰顯天朝文華之美。

劉鈺也知道自己那兩把刷子,做好了悶頭吃飯的準備,心說今日倒要看看誰那麼不長眼,叫我賦詩。老子那武德宮的考試,都是找的槍手,怕是今日要出醜。

本來想着明日就要換約,這邊的事就算了了,哪曾想菜纔沒吃幾口,日本這邊就有人出來添堵。

倒是沒琢磨着讓劉鈺出醜,叫劉鈺賦詩什麼的,而是日本這邊有儒生看着外面的大潮,慷慨激昂地念了一首詞,語氣無限的憤懣。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未收貔虎。朝又暮。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堪恨處……

一首詞唸完,原本就是個吃飯喝酒賦詩的場合,氣氛一下子變得鬱悶起來。

不只是大順這邊的官員被日本儒生唸的這首辛稼軒的詞,弄得很是鬱悶;鬆平輝貞心裡也是不痛快,心道輸都輸了,換約的事早點過去就是了,何必再起風波?

爲了防備劉鈺遭人刺殺,幕府這邊可謂是對下關進行了嚴密的控制。西南諸藩更是擔心劉鈺遇刺,導致西南諸藩被仁政,更是把最忠心的武士都送到了下關做防護工作。

千算萬算,沒想到武士刺殺的事沒發生,倒是儒生先念起了悲憤的詞,藉着農曆十六的大潮在這發感嘆。

劉鈺雖是文化水平不高,可這首詞也聽得懂其中的心氣。

大順這邊的官員都望向劉鈺,這要看劉鈺的意思。是直接開懟?還是別樣應對?

劉鈺本來夾着一塊河豚天婦羅,這時候放下筷子,拍了拍手,笑道:“曾聞,日本有儒生問其先生:若孔孟復生爲將,來攻日本,如之奈何?其先生曰:縱孔孟親來,亦執之,此方爲報國。”

“這話,我大爲贊同。”

在場諸人誰也沒想到劉鈺會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一時間中日雙方的人全都錯愕無比。

然而劉鈺心道你既能借題發揮,我如何不會?你會背詩,老子不會,但老子借題發揮的本事可不差。

在衆人的一片錯愕中,劉鈺用筷子夾着那塊河豚天婦羅,在半空中搖了搖。

“只是,有形之師,人皆可見。這無形之師,卻鮮有人能夠提防。譬如此物,此何物也?”

那唸詩的儒生錯愕於劉鈺的“大度”,見劉鈺不但沒有甩臉子,反而誇獎他有反抗之心很好,這一下子便有些懵。

見劉鈺如此問,只好道:“此天婦羅也。”

“嗯,天婦羅。古人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你可知此物緣何叫天婦羅?”

“呃……”

這倒是把那儒生問住了,劉鈺將夾起的那塊天婦羅往地上一拋,笑道:“此物源於西洋葡萄牙人,我倒是學過幾年他們的語言,知此物爲‘tempura’,炸魚之意。此爲音譯,若如姑蘇。”

“日本國久與荷蘭國貿易,難道就不曾聽過荷蘭人說過一句話?新教徒,不吃魚?”

“日本國自號禁切支丹教,卻不想這切支丹教的宗教食物,卻大行其道。我剛剛說的新教徒不吃魚,爾等可知何意?”

“我所說的‘無形之師’,便是此意。”

“切支丹教徒齋戒時候,不能吃肉,故而吃魚。葡萄牙人齋戒時候,便吃天婦羅。這是切支丹教教餐。而荷蘭國新教徒,不守切支丹舊教之習,以不吃魚而表心意。”

“如今日本國竟以此物爲食中上品,如今正值春日,恰逢切支丹教復活節前後,正是齋戒日。倒是吃的一頓好魚!”

“日本國自稱禁教,卻吃齋餐。此何異於一人自稱儒生,卻深信墨翟、楊朱等無君無父之言?”

“是以我說,無形之師,最難提防。你們卻無一人知曉,說不得葡萄牙人紀聞言:日本人最喜tempura齋餐,嘴不稱信,身實信矣!哪怕你們管這玩意兒叫炸魚呢,也不該叫甚麼天婦羅!”

上綱上線到這種程度,活脫脫一副文化守護者的姿態。

配上這個時代連貿易都能想法設法變成朝貢的思維方式,在日本嚴格禁教的大背景之下,這種借題發揮已是極爲嚴重。

鬆平輝貞驚詫之下,卻也相信劉鈺不是信口胡謅,趕忙叫人撤下了宴會上所有的天婦羅。

那儒生也是愕然無比,實在不知道這裡面還有這個講究,更被劉鈺的上綱上線弄得臉上臊紅一片。

劉鈺又道:“是以我說,無形之師,最難提防。你既爲儒生,當知此時天下,不是儒家內爭之時,而應一致對外。”

“以兵鋒抵禦有形之師、以文華抵禦無形之師。”

“如今你在切支丹教復活節期間吃着教餐天婦羅,被無形之師入侵而不自知,卻在這感嘆天朝征伐。”

“卻不知天朝征伐,實是爲了日本好。”

“天朝征伐,一不割地,二不殺人,不過是爲彰顯正義。畢竟爾等侵琉球在先。禮義廉恥,法度森嚴,天朝爲禮而出兵,此伐也、非侵也!”

“當今世界,浩浩蕩蕩,無形之爭,無處不在。當今時候,正該尊王攘夷。”

“你既爲儒生,我且問你,若你爲春秋諸侯之臣,而如今夷狄勢大,這時候是征伐他國?還是尊王攘夷?虧你還是儒生,難道你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嗎?”

“再如蝦夷之地,北方的羅剎人早已侵入到了肅慎,沿着島嶼而下,立了不少的十字架。你們卻絲毫無知,這等情況,不靠天朝補救,難道你們想要讓日本日後都信奉東正教嗎?”

“再如我征伐羅剎,期間也曾遇到過一個名爲傳兵衛的日本人。你可知羅剎人在哪裡將他救起的?正是在蝦夷地!幾十年前,羅剎人就已至蝦夷,你們可知道?”

“羅剎王開辦日語學堂,培養了數百上千人,所求者何?”

“這周邊的危險你們絲毫無知,正是因爲天朝爲你們抵擋的風雨,將西洋人的入侵擋在了外面,若如張開羽翼庇護,你們卻嫌棄羽翼之下憋悶。不恨外面的滔天大雨,卻恨庇護你們的羽翼,是何等道理?”

“古人云,醫者好治不病以爲功。非是無病,而是病在腠理,未至膏肓。難道你們真要等病入膏肓的時候,才後悔嗎?”

“在你們不知道的地方,天朝攘夷,以至於日本沒有感覺到夷狄的威脅。若無天朝庇護,只恐此時蝦夷地已盡歸羅剎矣!”

“自古以來,有亡國者、有亡天下者。你爲儒生,當知亡國、亡天下孰重孰輕。”

“此時不尊王攘夷,卻恨王施懲戒者,皆天下之賊也!”

“凡有此等人,自安南至朝鮮、自西域至蝦夷,名教子弟,當人人鼓譟而攻之!”

(本章完)

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93章 破題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922章 歸來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455章 賣舊貨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641章 前科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394章 軍費第221章 先知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541章 人性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636章 雞肋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929章 覺醒(一)第885章 縣令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32章 佈置第343章 絕戶計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246章 探險隊第247章 海參崴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001章 缺陷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346章 埋雷第617章 許願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970章 給錢第991章 煙幕第477章 四凶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081章 爭功(六)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
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93章 破題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922章 歸來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455章 賣舊貨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641章 前科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394章 軍費第221章 先知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541章 人性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636章 雞肋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929章 覺醒(一)第885章 縣令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32章 佈置第343章 絕戶計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246章 探險隊第247章 海參崴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001章 缺陷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346章 埋雷第617章 許願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970章 給錢第991章 煙幕第477章 四凶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081章 爭功(六)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