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

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

這件事,政變的結果,不是重點。

重點是讓整個歐洲看到,大順參加了俄國的政變。

按照正常的歷史流程,伊麗莎白帶着300來個小夥子就政變成功了,根本毫無難度。不管是老百姓還是舊貴族,對這羣德國人早就心懷不滿了。

劉鈺這邊幫忙扣押一下現在掌權的關鍵人物,難度更是直線下降。

關鍵是要讓歐洲認識到,大順不再是一個遠在萬里之外東方的傳說,而是可以把爪子伸向歐洲的大國。

是世界近代史的一員,有些事必須要找大順商量。

給法國這邊賣個好:你看,我幫你扶上了一個親法的沙皇,咱們兩國的關係還可以更好。

也是給荷蘭放點毒:傻了吧,俄國親法了,再不把對法強硬的威廉四世推上去,法國可能就打到阿姆斯特丹了,總不能再決堤以水代兵吧?

順帶也讓歐洲各國都客氣點,別再弄出來喬治·安森那樣的人去東亞,嘴裡不乾不淨的。反正大順是有許多種辦法讓你們噁心,可你們除了把艦隊開到渤海灣外,別無他法。

大順可以扶斯圖亞特王朝後裔、可以支持瑞典,歐洲各國能幹什麼?

若一一對應,斯圖亞特後裔,對應找朱家後人;支持瑞典,對應給朝鮮錢讓朝鮮進攻大順。

哪一個都是扯淡。

此事之後,歐洲各國就不得不慎重對待大順提出的一些要求、建議。

所以劉鈺心裡很清楚,這是錦上添花。

卻偏偏要演出一種雪中送炭的感覺。

把這場政變,作爲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雖然齊國公之前已經來過,但那最多相當於把這個模糊的東方的神秘國度,添加了幾筆色彩,可仍舊霧濛濛的不真實。看不到、摸不着。

第二日一早,這場演出的第一步,就按部就班地進行了下去。

走了官方渠道,通知之後,劉鈺就帶着官方人員去見了現在的小沙皇和他母親。

小沙皇太小,不可能長久在王座上,還要考慮娃娃吃乳、換褯子之類的事,總不好這邊覲見沙皇呢,那邊沙皇尿了要換褯子……

一直等到了下午,才終於到了覲見的最佳時候。小沙皇才睡醒,暫時不太可能哭鬧。

大順承認羅剎的級別是帝國,小毛孩子才一歲,被他的母親、俄羅斯帝國攝政王、梅克倫堡的利奧波夫娜抱着。

副總理大臣、外交大臣兼海軍大臣、兼刑偵事務衙門頭目奧斯特爾曼伯爵,在劉鈺向小沙皇和攝政王行禮後,接過去了劉鈺遞交的文書。

很快,小沙皇就哭了起來,不得不讓奶媽將小沙皇先抱走。一切事項,由小沙皇的媽、俄國的攝政女王處置。

神奇的是,這位俄羅斯帝國的攝政王,竟然會說俄語!

而且竟然說的還不錯。

此時歐洲的宮廷,能找到一位熟練使用本國語言的君主,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不過除了一些正式性的問候外,這位夫人還是不太喜歡說聽起來土裡土氣的俄語,而是用拉丁文交流。

問候之後,劉鈺說了一下這次來的目的。

“攝政王殿下,我此番來,是爲了簽訂中俄之間的互不侵犯條約。雙方邊界的問題已經徹底解決,是時候將彼此之間的誤解和不信任都拋到一邊了。”

“我們不是很懂歐羅巴諸國的規矩,但是按照天朝的規矩,是老皇帝駕崩之後一年,新君纔可改元,亦算是真正的登基。”

“10月28日,是安娜女皇駕崩一年的日子。我們希望能夠在第二天,獻上登基的禮物和祝福。”

利奧波夫娜聞言,很是高興,伊凡六世的帝位不是很穩固,如果大順這邊能夠參加這樣的典禮,等同於正式承認了伊凡六世是俄羅斯的真正君主。

君主國之間的外交歸外交、禮法歸禮法,宮廷內也是需要互相承認的。

掃了一眼劉鈺送上的禮單,規格也足夠高,但是這些禮物都是要在10月29的沙皇慶典上,當着各國使節團的面獻上的。

距離10月29日已經很近了,正式的登基典禮也已經舉行完畢,但是既然代表着此時世界上最沉重的那頂皇冠的僕人,要轉達皇冠主人的祝賀和承認,看來還是要準備準備。

“奧斯特爾曼伯爵,我想這件事您應該主持並且處理好。”

攝政女王側頭向奧斯特爾曼伯爵分派了任務,隨後又像是不經意地說道:“正好,前線傳來了消息。沙皇陛下的元帥,愛爾蘭的拉西,在維爾曼斯特蘭德戰勝了瑞典主力,消滅了七千名瑞典士兵。這個消息剛剛傳來,正好可以作爲獻給登基一年的禮物。”

“也正好可以趁着這個機會,通知各國的使節團。”

看似是忽然想起來的,實際上卻是在彰顯俄國的強大,告訴劉鈺,你們外交支持的瑞典不堪一擊。

劉鈺面不改色,心道你們倒真是有學有樣。你們去京城的時候,我們大肆宣揚對日戰爭的勝利;等我來了這,你們就照瓢畫葫蘆,告訴我們在芬蘭打贏了瑞典。

可打贏瑞典有個卵用?打不贏瑞典才見了鬼了,瑞典那羣人腦子有鏽,真以爲這還是古斯塔夫的時代呢?

他既不微笑,也不錯愕,很淡然地向女攝政王表示了祝賀——他也實在搞不懂,這要是放在大順,應該叫什麼?

反正肯定不是皇太后。

祝賀之後,又向奧斯特爾曼伯爵表達了祝賀,似乎對瑞典被擊敗一事有些錯愕,楞擠出來的祝賀神情一般。

其實奧斯特爾曼伯爵並沒想到劉鈺會來歐洲,他在京城的時候,劉鈺一直在京城,作爲一個威脅。

始終有傳言,當時劉鈺沒親自去日本、卸任了總督海軍戎政的原因,就是爲即將爆發的順俄準噶爾邊界衝突做準備。都說劉鈺要任西域都護,軍政一把抓,準備徹底解決邊界問題。

迫於劉鈺出任主將的巨大壓力,奧斯特爾曼不得不在邊界問題上做了極大的退讓,哪曾想劉鈺竟然直接來了歐洲。

第一站沒有去巴黎,而是去了阿姆斯特丹,這也能理解。

相對來說,荷蘭是距離大順最“近”的幾個國家之一。貿易額比俄國這邊大得多。

wWW◆ TTKΛN◆ ¢ O

第二站來到彼得堡,奧斯特爾曼倒沒覺得劉鈺是來調節瑞俄戰爭的。

瑞典和大順之間並沒有正式的盟約,只是有着共同敵人的互相利用而已。

像是在準噶爾俘獲的那幾個瑞典戰俘,會叫人下意識地聯想到瑞典和俄國的關係,終究都是大北方戰爭被俘的。

故而,奧斯特爾曼伯爵對劉鈺說的要簽訂中俄互不侵犯條約一事,深信不疑。

這是最符合大順利益的,因爲他媽的該要的東西,已經在之前的談判中要走了。

當然是站着說話不腰疼,要籤互不侵犯條約了。

這時候拿出瑞典的事來告訴劉鈺一聲,他不覺得有什麼用。

攝政王的意思,是警告大順:不要以爲只有你們很能打,我們俄國也挺厲害的,你看,剛在芬蘭取得了大勝。

可奧斯特爾曼伯爵心裡明白,這根本警告不了大順,因爲大順根本就沒想着和俄國開戰!

現在看來,當初在大順京城時候的那些傳聞,多半都是假的。

怕不是他剛到張家口,這劉鈺就跑到南洋去了吧?

之前搞的這一切,分明就是空手套白狼的外交訛詐。

然而奧斯特爾曼伯爵明知道自己上當了,卻還得裝作“攝政王英明”,故意又拿着維爾曼斯特蘭德戰役的事,和劉鈺吹噓了幾句。

他這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總不能承認說,大順根本沒有開戰的意思,自己之前退還的準噶爾部的牧場,都是被劉鈺訛詐走的吧。

這要是說了,那可真就丟人丟到家了。

明知道自己現在說的這些話,可能在劉鈺看來,就像是看傻子一樣,卻也不得不繼續裝傻下去。

“侯爵大人,俄國的軍隊也是世界一流的軍隊。曾經威震歐洲的瑞典人,在我們的大軍面前,不堪一擊。”

“我認爲,順俄兩國保持和平和互不侵犯,是明智的選擇。否則,兩支世界上最優秀的軍隊,在荒蕪的西伯利亞交戰,是毫無意義的流血。”

劉鈺心道芬蘭你能集結五萬大軍,你要是能在黑龍江集結五千大軍,後勤不垮我跟你姓。

你跟我說這個,有個卵用?

但嘴上還是要表示一下的。

“是的,我也認爲兩國在荒蕪的西伯利亞交戰,是毫無意義的流血。因此這一次天子派我出訪歐洲,第二站就要來俄國,與貴國簽訂互不侵犯協議。並且由各國外交官作證,兩國之間已經完成了邊界勘定事項。”

“當然,如果兩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那麼雙方的貿易也就可以繼續擴大了。包括利用黑龍江運輸勘察加的毛皮、大黃貿易、茶餅貿易等,都將恢復正常。並且可以商討降低關稅的問題。”

他也算是給了點甜頭,這件事本來也是要做的。

俄國貿易,放開關稅很容易,因爲很多貴族都在對華貿易裡拿利潤,他們當然希望降低關稅,也希望大順不要再對俄國禁運。

自從準噶爾事件之後,雙方的貿易一直處在緊張的狀態,大順這邊爲了配合下南洋的演戲,之前也對俄國實行了一系列的禁運、以及在通過黑龍江運輸毛皮到西伯利亞水道問題上多加阻撓。

貿易問題,一定要想清楚:俄國是誰的俄國?只要不是本國工業資產階級的俄國,那麼本國降關稅以換取大順擴大貿易,就是俄國喜歡的,因爲此時的俄國是貴族的俄國,不是工業資產階級的俄國。

關於貿易問題的說辭,明明是極大促進的大順的出口,但在這裡卻成爲了大順外交誠意的表現。

展示完了誠意後,劉鈺就先告辭了,今天也談不了什麼事,只是走個過場。正規的協同使節團全部官員覲見新沙皇的外交行動,都定在了29號,現在也就沒必要多扯淡。

等劉鈺離開,奧斯特爾曼就立刻向攝政女王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攝政王殿下,關於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在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軍團活動的事,還是請您一定要重視。她並不是表面上那樣的嬌弱。”

“10月29號慶典結束後,應該立刻將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軍團調往芬蘭。如果她沒有野心,當然最好;如果有,那她離開了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軍團,也就有心無力了。”

“我們應該爲她安心當女大公,營造一個完美的環境。不要給她犯錯的機會,纔是最完美的親情,和家庭的愛。”

(本章完)

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238章 敲定第993章 直鉤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1041章 國運(上)第1116章 脈絡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974章 照舊第612章 搶人才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1049章 坐莊(上)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991章 煙幕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703章 海戰(一)第238章 敲定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39章 心思不純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1045章 平衡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第249章 暫借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597章 下西洋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940章 自覺(二)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393章 泡沫第16章 震動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1080章 爭功(五)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023章 割裂(一)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045章 平衡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5章 居高臨下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1223章 開戰(二)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849章 威望(下)第10章 找茬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55章 說服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390章 清華園第1026章 割裂(四)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441章 瘋了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246章 探險隊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97章 風波起第487章 開眼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701章 優勢在我
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238章 敲定第993章 直鉤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1041章 國運(上)第1116章 脈絡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974章 照舊第612章 搶人才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1049章 坐莊(上)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991章 煙幕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703章 海戰(一)第238章 敲定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39章 心思不純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1045章 平衡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第249章 暫借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597章 下西洋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940章 自覺(二)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393章 泡沫第16章 震動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1080章 爭功(五)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023章 割裂(一)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045章 平衡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5章 居高臨下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1223章 開戰(二)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849章 威望(下)第10章 找茬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55章 說服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390章 清華園第1026章 割裂(四)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441章 瘋了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246章 探險隊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97章 風波起第487章 開眼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701章 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