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旁觀者

然後宇文化及撤兵從江都回長安,李淵是借討伐宇文化及這個弒君的人出兵,雖然也打着匡扶大隋朝,但是皇帝已經死了,且楊侑等楊廣後代都沒有勢力,到時候隨意擺弄還不是任由他李淵。

可是當前態勢已經跟原本軌跡不同,首先是皇帝沒有死,那麼你李淵就算攻進長安城,就算你也又搞出個新皇帝來,但是,你卻不可以再隨意的又更換皇帝了,也就是說,你搞起來的這個新皇帝你李淵就得好好的供起來,楊廣一天不死你都只能夠借用新皇帝的名義來對付楊廣,否則,天下人將對你李淵徹底失信!

在當前大信國一家獨大的情況下,李淵不敢做出那令天下人不再信任的事來。

“如果皇帝楊廣一直安穩就算偏居江都可仍舊那麼多的重鎮掌握在靠山王之手,那麼大隋江山一時間也還不會倒塌,那麼唐公就得一直都供奉着新皇帝,這樣一來,各方面行事且都還沒那麼順暢了。”柴紹也似是想明白了一些什麼來,忽咧嘴一樂:

“直這般,還不如學那些個反王直接扯旗稱王造反來的痛快也。”

柴紹這句話一出口,宇文霸心中略覺意外。

柴紹對於李淵的敬重可是由來已久的,無論是因爲李淵是自己的老丈人還是因爲李淵本身唐公的身份,這些都是柴紹敬重的原因,還有就是,李淵本身的個人魅力也很是讓柴紹爲之稱頌的。

可是在柴紹這件事情發生後,李淵做出來的立即否定柴紹之前爲李家做出的貢獻這麼件事讓柴紹很是不爽。

這除了不爽之外還有對於李淵好感的顛覆,多少有一些當初王伯當發現自己偶像李密做出的那些不恥之事後的心情。

剛纔這句略帶着一些調侃的話足以說明此時的太原府李家在柴紹心中的位置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旁觀者清吧。

當你一直跟一個人在一路的時候,雖然你覺得自己很是清醒可依舊還是有很多無法看見的地方,但是,當你跳脫出來後你會發現很多以前不知曉的事,柴紹最近的經歷真的是再一次論證了這個道理。

宇文霸深深的望了眼柴紹,此時也不知該說什麼了。

對於柴紹,宇文霸確實是想召爲己用的,但是因爲知曉柴紹的爲人以及柴紹跟李家的關係,是以宇文霸也從未做此癡想更沒有爲此刻意的做過什麼。

但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吧,沒想到這一路走來陸陸續續的發生了這麼多的事,竟然會演變成當前這種局面,宇文霸也不知該高興還是該鬱悶。

“宇文兄可能否猜出唐公進入長安城後下一步會如何走呢?”柴紹再次相問。

宇文霸微微搖了搖頭,道:“未知也。”

宇文霸是真的無法判斷出李淵進長安後的下一步計劃,當然,最先肯定是扶持一個人出來做皇帝,而柴紹剛纔這句話的意思顯然不是這一步,而是指李淵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宇文霸記得李淵在進入長安城後立即迎奉楊廣孫子當時的代王楊侑做的新君,自領大丞相,加封唐王的,下一步就是搞定隴西的李軌,蘭州府薛舉父子,這次事情變化的太大了,宇文霸也無法猜測出李淵下一步會做何。

不過,對於宇文霸而言,無論李淵做何都不重要,只要自己一步步的走好就是了,自己的瓦崗滎陽郡城駐着重兵,且又搞出那麼多的守城器械來,誰家也不敢公然跟大信國爲敵,那麼瓦崗滎陽郡城等大信地盤也就無事。

洛口倉之前經過李密三十萬大軍都鎩羽而歸的事件後更是沒有人敢覬覦了,而自己的大西北方針也進行的如火如荼,等到自己的大西北工業城市計劃完成之後,大信國的發展將更加飛躍至更高的一個層次,那時候,有着大西北各方面的後盾爲支持力,大信國將無人能敵。

屆時,一方再以滎陽郡城爲中心點往南北兩邊眼神擴展,另一方兵出渭州,往南下,走岐山,洋州,梁州,扶州這條線同往益州入蜀,再以益州爲據點回攻楚州,通州,巴州,南州,信州,金州,這樣配合以蘭州府鳳翔,便是將李淵佔據的長安城給形成個小半圓圍了起來。

而李淵要想阻止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從長安出兵阻斷岐山先行攻打洋州,梁州,這樣纔可能截斷大信兵馬的意圖。

但是,這得有個前提,那就是李淵能夠有充分的時間來應付自己大信兵馬,在進入長安城后王世充絕對會成爲李淵眼前極不安穩的因素,想來李淵不一定敢有那麼大的魄力出兵岐山洋州,因爲,鳳翔畢竟還駐守着王君廓,要是王世充又出手的話,李淵將首尾難顧,恐長安城將會得而復失。

且這些之外,還有一個不穩定因素宇文化及。

對於宇文化及,宇文霸確實之前曾派人給皇帝楊廣送過一張小紙條提醒,而從後來反饋回來的信息也可以看出楊廣是相信了自己的猜測,不過宇文霸也確實挺佩服楊廣的當機立斷的。

直要說來,自己可是當前大隋朝的最大敵人啊,但是楊廣就還真的敢接受自己的話,愣是突然將司馬德戡給架空了,這還不算,甚至還更進一步的重用宇文成都,要知曉自己暗示的是宇文化及要反還敢重用宇文化及的兒子宇文成都。

不得不說這個楊廣的確非同一般也!

有時候宇文霸都在想,要是楊廣當年不那麼激進的推行自己的政策,或是沒有三徵高句麗的事件,可能大隋朝真的不會就兩代人沒了,說不定更是會成爲歷史上最爲瑰麗豪橫的一個朝代!

現在王世充的如何選擇將成爲至關重要的一個點。

皇帝密旨到洛陽應該是督促王世充出兵夾擊李淵,王世充既然暗中召見段達那麼肯定表示不會奉旨行事了,所以,以後的變化恐全都得看王世充下一步做何而定。

至於人在江都的靠山王想要遙控王世充他真的是想多了,而王世充反後,靠山王會做何也是個未知數也。

第九百三十八章:竇建德之怒第一百八十六章:李靖也茫然第六百章:糧草根本不是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張須陀鬥將第六百一十九章:李靖也來了第六十九章:羅總教頭第八百七十八章:大信之福第八百二十九章:見王儒信第三百二十五章:少帥張銘第三百八十九章:佳人有約第二百三十三章:丁良馬展第五百三十五章:談話第六百九十八章:糧草主將蘇定方第七百六十一章:改變天下的寶貝第四百二十五章:追着送大禮第三百五十七章:軍法司第二百八十五章:計定陶榔之第五十八章:江湖秘辛事第七十九章:取金堤第九百六十七章:失落的程咬金第二百七十五章:雄闊海第四百五十二章:裴劉聯軍第四百七十八章:瓦崗城開第四百九十三章:閉門不出第九百九十五章:擒左天成第四百五十五章:機械連臂弩第九百零五章:炸藥包第三百五十六章:心結第七百二十章:一戰成名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一辯才第二百零一章:各有思量第三百一十九章:緊要時刻第九百六十九章:深層的計劃第五十四章:羅春的心第五百零八章:大方針第一百四十七章:心裡想着誰第八百一十六章:識人之明第八百四十一章:碰頭第七百一十五章:有棋有酒第三百九十三章:颯爽花木蘭第一百八十章:消息第九百四十六章:尉遲恭叫陣第六百一十六章:不顧一切的雄闊海第四百八十八章:鞭長莫及第九百七十二章:吳擲上山第五百三十章:不安分的魏軍第一百四十九章:天下大糧倉第六百一十八章:秦元帥的顧念第三百零六章:張須陀的顧念第六百九十九章:絕密消息第一百一十四章:連殺十一陣的東方伯!第九十七章:合作二【二更到】第四百四十三章: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七十五章:雄闊海第九百三十章:點將第五百四十五章:勝勢第六百三十九章:小勝一場第四百七十九章:危矣第一百八十九章:女兒家心思第一百四十五章:嗯,氣氛不錯第九百一十四章:單雄信遂願第二百四十六章:王墜瓦崗第四百三十九章:李密弒主稱王第一百八十五章:暴脾氣書生第九百四十三章:長孫安世第六百八十一章:兩個傻子第六百二十四章:美妙的煩惱第三百六十五章:竇線孃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瓦崗兵馬第一章:爲徐二當家賀!第八百四十八章:裡外配合第八百零九章:全城之光第八百三十章:選擇第二百八十三章:搶奪葫蘆嘴第二百五十七章:惠及天下百姓的事第五百七十九章:前往呼酉縣第三百五十六章:心結第三百七十四章:魏刀兒認慫第七百三十一章:陳棱的心思第七百四十七章:敵我十鞭第二百六十九章:水淹李淵第四百章:裴仁基慘敗第一百二十八章:山雨欲來第一百五十一章:常例惹的禍第二百九十章:單雄信的低姿態第六百五十五章:李家詭計第四百六十二章:各有憂慮第三百一十三章:最大受益者竇建德第五百六十三章:久旱逢雨第四百七十五章:小白龍中計第九百九十四章:靠山王的抉擇第八百三十五章:成全之意第一百三十二章:生死之地第七百六十九章:秘密武器第五百一十七章:晉陽宮李淵裝病第六十八章:竇建德第二百四十七章:五年協約第七百三十一章:陳棱的心思第一百章:丹陽城外第八百三十九章:柴紹的無奈
第九百三十八章:竇建德之怒第一百八十六章:李靖也茫然第六百章:糧草根本不是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張須陀鬥將第六百一十九章:李靖也來了第六十九章:羅總教頭第八百七十八章:大信之福第八百二十九章:見王儒信第三百二十五章:少帥張銘第三百八十九章:佳人有約第二百三十三章:丁良馬展第五百三十五章:談話第六百九十八章:糧草主將蘇定方第七百六十一章:改變天下的寶貝第四百二十五章:追着送大禮第三百五十七章:軍法司第二百八十五章:計定陶榔之第五十八章:江湖秘辛事第七十九章:取金堤第九百六十七章:失落的程咬金第二百七十五章:雄闊海第四百五十二章:裴劉聯軍第四百七十八章:瓦崗城開第四百九十三章:閉門不出第九百九十五章:擒左天成第四百五十五章:機械連臂弩第九百零五章:炸藥包第三百五十六章:心結第七百二十章:一戰成名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一辯才第二百零一章:各有思量第三百一十九章:緊要時刻第九百六十九章:深層的計劃第五十四章:羅春的心第五百零八章:大方針第一百四十七章:心裡想着誰第八百一十六章:識人之明第八百四十一章:碰頭第七百一十五章:有棋有酒第三百九十三章:颯爽花木蘭第一百八十章:消息第九百四十六章:尉遲恭叫陣第六百一十六章:不顧一切的雄闊海第四百八十八章:鞭長莫及第九百七十二章:吳擲上山第五百三十章:不安分的魏軍第一百四十九章:天下大糧倉第六百一十八章:秦元帥的顧念第三百零六章:張須陀的顧念第六百九十九章:絕密消息第一百一十四章:連殺十一陣的東方伯!第九十七章:合作二【二更到】第四百四十三章: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七十五章:雄闊海第九百三十章:點將第五百四十五章:勝勢第六百三十九章:小勝一場第四百七十九章:危矣第一百八十九章:女兒家心思第一百四十五章:嗯,氣氛不錯第九百一十四章:單雄信遂願第二百四十六章:王墜瓦崗第四百三十九章:李密弒主稱王第一百八十五章:暴脾氣書生第九百四十三章:長孫安世第六百八十一章:兩個傻子第六百二十四章:美妙的煩惱第三百六十五章:竇線孃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瓦崗兵馬第一章:爲徐二當家賀!第八百四十八章:裡外配合第八百零九章:全城之光第八百三十章:選擇第二百八十三章:搶奪葫蘆嘴第二百五十七章:惠及天下百姓的事第五百七十九章:前往呼酉縣第三百五十六章:心結第三百七十四章:魏刀兒認慫第七百三十一章:陳棱的心思第七百四十七章:敵我十鞭第二百六十九章:水淹李淵第四百章:裴仁基慘敗第一百二十八章:山雨欲來第一百五十一章:常例惹的禍第二百九十章:單雄信的低姿態第六百五十五章:李家詭計第四百六十二章:各有憂慮第三百一十三章:最大受益者竇建德第五百六十三章:久旱逢雨第四百七十五章:小白龍中計第九百九十四章:靠山王的抉擇第八百三十五章:成全之意第一百三十二章:生死之地第七百六十九章:秘密武器第五百一十七章:晉陽宮李淵裝病第六十八章:竇建德第二百四十七章:五年協約第七百三十一章:陳棱的心思第一百章:丹陽城外第八百三十九章:柴紹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