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張 造勢

當文朔帶領着自己的艦隊駛向那座孤懸海外的島嶼的時候,身在南京紫禁城的朱棣正拍着桌子發怒:

“泉州知州是誰?他竟然這麼大的膽子,說出這種話來!”

站在一旁伺候的王景弘見朱棣發怒,不敢多說什麼,只是把朱棣扔在地上的奏疏撿起來重新擺回到龍書案上。

“倭寇犯境、邊民受盡磨難。現在三保費盡心力好是叫倭寇在沿海有了收斂之勢,他竟然是上疏說三保濫用酷刑、傷害良民百姓導致沿海一片困頓!真是豈有此理!”

朱棣的怒氣顯然沒有完全消退下去,王景弘早就已經和文朔綁在一條船上了,見有人這樣彈劾文朔心裡自然不忿,但是身爲朱棣身邊的近臣他當然知道自己改做什麼。

“陛下聖明,剿寇怎麼能和沿海百姓困頓扯上關係呢?難道說百姓被倭寇襲擾劫掠就要繁榮昌盛了?不過陛下可以看看這份剛剛地進來的奏疏,上面說的倒是和這位泉州知州大人不一樣。”

說着他從剛剛抱進來的一堆奏疏裡抽出一本遞了上去,作爲皇帝的近臣不但要掌管皇帝的衣食住行還要負責對於百官上的奏疏做一個預先的整理分類的工作,可以說是皇帝的保姆兼任秘書。這份奏疏可是當初文朔和他交代過的,一定要等到一個合適的機會遞送給朱棣。

“是嗎?海疆的問題朝中還有人關心着?好我看看。”

朱棣坐回龍椅上翻開了這份奏疏,奏疏是都察院右都御使吳有道,身爲都察院的第二把手僅僅次於左都御史陳瑛也是在大明朝廷舉足輕重的人物。

這份奏疏寫的也是洋洋灑灑深邃博大地,但是其中並沒有多少一般奏疏中的虛言套詞。相反是相當的有說服力。一般的大臣上疏爲了給皇帝的奏疏都是先引經據典、什麼古人云啦聖人言啦的一大堆到最後關鍵的話確實寥寥幾筆帶過了,甚至有時候朱棣看着這些大臣上的奏疏寫了好幾張都不知道要說什麼。

但是這份奏疏完全不一樣,可以說吳有道是查閱了不少的古籍資料把史書中有記載的關於天朝上國和其他國家進行海貿的事情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整整齊齊。然後又把蒙古元朝是如何實行海禁,從頭至尾都敘述了一遍,並且還詳細的列出了由於實行海禁元朝廷的稅收在短短几年時間裡急劇的萎縮。

然而和元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南宋時期市舶司管理下稅收佔朝廷賦稅的列表,爲了證明自己的話並非虛造還在後面詳細的列出了自己的這些資料的來源。

最後他指出,沿海黎民原本就是靠着捕魚爲生,要是朝廷不許他們採捕這些人的日常生活就會失去着落。還帶來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失去了海疆的庇護,帝國的本土將面臨着來自海上的直接威脅,就像現在的倭寇犯境。

現在可以說在平倭招討使的大力追剿之下,倭寇有收斂之勢。但是難道這個世界上就僅僅有一個倭寇嗎?並且是一旦朝廷放鬆了對於倭寇的打擊力度這些倭寇會不會捲土重來也是個問題。然而帝國的據對不可能在海疆上始終保持這麼大的打擊力度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朱棣看着這份奏疏真的很震驚,在他所知道和了解的史書上都是說什麼在聊過和蒙古國的欺凌下,苟延殘喘的南宋朝是十分極弱的,但是叫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樣偏安一隅的王朝僅是海貿帶來的稅收就已經是自己治下這個龐大的國的數倍,看奏疏上面說的那個王朝的百姓不論是從吃飯穿衣還是日常生活上顯然要比自己認知中的歷史上的南宋要好的多……

這一下子把朱棣頭腦裡那種天地之間唯我獨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思想打破了,他被深深的震撼了,這就是興海貿的好處嗎?

這份奏疏不止在朱棣這裡,就在百官之中也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爲在第二天早朝的時候朱棣叫王景弘吧這份奏疏的文字部分在朝堂上唸了一遍,並且給每一位到朝的大臣一份手抄本。

這就如同是有人爲處在黑暗之中耳朵人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光明的門,儘管現在這扇門沒有完全打開,但是大家還是透過這扇門看到了外面一個完全不同的新世界!

在以後的很多年裡,這份奏疏一直被保存在帝國博物館裡,正是因爲它叫整個帝國的人知道了原來海上會有一座金山在等着大家去發財的。

於是右都御使吳有道也就成了風雲一樣的人物,被大家熱烈的追捧,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這份奏疏的原件是來自一名叫鄭和的太監,而這名太監是大明帝國內官監太監、平倭招討使。

現在朝廷上面的人已經不再考慮是不是要去海外貿易了,相反的大家已經把注意力擊中到了怎樣去海外貿易賺取自己的最大利益,要知道這可是相當快的一個發財之道。哪怕你貪污受賄才能弄到幾個錢,並且還要時時刻刻擔驚受怕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人檢舉揭發出來。都察院和錦衣衛的人時刻在虎視眈眈的注視着呢!

而海貿就不同了,就拿倭國來說吧,現在明國的一根針到了倭國都會賣上幾兩的銀子,原因無他,只是因爲倭國的鍛造技術根本不行,鍛造技術不行你總不能找一根鐵棒弄個什麼鐵柱磨成針吧?

哪怕是你北上一袋子針到倭國去販賣那麼回來的時候也能帶回足夠你在大明買上幾畝地的銀錢了,儘管所有的文武官員都知道這是一項可以發財的事情,但是海上的情況可就不那麼招人愛了,風暴不說就單單是一個倭寇就足以叫你血本無歸了,只怕是一次航海之後能不能回來還是個問題,那誰又會去冒這個險呢?

但是現在倭寇已經明顯的收斂了,並且還有平倭招討使大人在海上圍剿。而且大家也再一次的在吳有道奏疏中看到了一種傾向,雖然朱棣在叫王景弘唸完之後就沒有再做什麼表示,但是意思就是很明白了。

陛下不日將要完全開放海禁!

這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本章完)

第二十二章 西域衝關第二〇三章 古裡國第一七一章 舊港宣慰使第一六五章 鴻門宴第四〇五章苦口婆心第五一七章俘虜第一一八章 深入狼穴第一四三章 合縱連橫第四一八章土著的新生代第五二五章豈曰無衣第一五一章 開疆闢土第二五二章進攻第六一一章沒有辦法的決定第二五〇章 和神仙作戰第七十四章 陛下回朝了第一八七章 林謙的戰爭第二三四章 精誠團結第一四五章 褻瀆神鏡第三七九章解救第三六七章浮冰上的人第一三九章 判斷第五十五章 白溝河之戰(二)第四四四章大山第一五四章 艦隊有事第七章 暗樁第六三三章二皇子回來了第二四一章 獅口餘生第四二〇章最重要的事第二二四章 海上追擊站第五二一章一個秘密第一七三章 前朝遺民第一二九章 琉球第三七四章墾殖軍第一七六章 三叔 郡主來了第四九四章紅雲第三四四章三分之二第三七一章我們同意第三六七章浮冰上的人第十九章 馴龍師第五十三章 支援大同第三十八章 再會朱元璋第五一三章善罷甘休第十五章 少林僧兵第九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八十六章 火燒紫禁城(二)第一九五章 殺向王都第二一五章 楊慶隊長第四四五章消失的殺氣感謝belldany、天路烏鴉等熱心讀者的關注和支持第三八八章發愣的大祭司第三三〇章劫持第一百零六章 兵者詭道也第三一〇章子爵大人很生氣第四八五章三千人還是兩千人第一三六章御書房第一五五章 違令者斬第三一四章打蒙了第三〇二章馬丁五世第五二九章表態第一七四章 總舵師第五六九章擔心第四〇二章故宮大火第三八六章戚寧的厭惡第三三二章這是叛國第二三二章 木骨都束第四十八章 大敗李景隆第四四二章試探和了解第二十六章 就這麼降了第一八二章 敬畏鬼神第四六〇章石牆第五七八章襲擊友軍第五八四章殺人者人恆殺之第四二五章凌亂的現場第五十六章 城下之戰(一)第五九五章孩子第二零二章 繼續向西第一一二章 龍江 寶舡第三四九章說漢話的老者第二四〇章 狩獵大明河第三一三章決戰到底第一五四章 艦隊有事第一八七章 林謙的戰爭第四〇五章苦口婆心第九十九章 剿倭第五三六章萬惡的殖民地總督第四五七章百試不爽的藉口第四五〇章王平崛起第二二八章 向官兵開火第三四一章軍人的價值第二五三章 切瓜砍菜第三五四章什麼樣的戰鬥第三〇四章效忠第一三七章 一路向東瀛第六三二章火藥包第六二一章改變印象第三一二章告示第五六七章有毒第四七四章推進火坑第六〇五章會使用火炮的土著第四二九章偷襲變鏖戰
第二十二章 西域衝關第二〇三章 古裡國第一七一章 舊港宣慰使第一六五章 鴻門宴第四〇五章苦口婆心第五一七章俘虜第一一八章 深入狼穴第一四三章 合縱連橫第四一八章土著的新生代第五二五章豈曰無衣第一五一章 開疆闢土第二五二章進攻第六一一章沒有辦法的決定第二五〇章 和神仙作戰第七十四章 陛下回朝了第一八七章 林謙的戰爭第二三四章 精誠團結第一四五章 褻瀆神鏡第三七九章解救第三六七章浮冰上的人第一三九章 判斷第五十五章 白溝河之戰(二)第四四四章大山第一五四章 艦隊有事第七章 暗樁第六三三章二皇子回來了第二四一章 獅口餘生第四二〇章最重要的事第二二四章 海上追擊站第五二一章一個秘密第一七三章 前朝遺民第一二九章 琉球第三七四章墾殖軍第一七六章 三叔 郡主來了第四九四章紅雲第三四四章三分之二第三七一章我們同意第三六七章浮冰上的人第十九章 馴龍師第五十三章 支援大同第三十八章 再會朱元璋第五一三章善罷甘休第十五章 少林僧兵第九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八十六章 火燒紫禁城(二)第一九五章 殺向王都第二一五章 楊慶隊長第四四五章消失的殺氣感謝belldany、天路烏鴉等熱心讀者的關注和支持第三八八章發愣的大祭司第三三〇章劫持第一百零六章 兵者詭道也第三一〇章子爵大人很生氣第四八五章三千人還是兩千人第一三六章御書房第一五五章 違令者斬第三一四章打蒙了第三〇二章馬丁五世第五二九章表態第一七四章 總舵師第五六九章擔心第四〇二章故宮大火第三八六章戚寧的厭惡第三三二章這是叛國第二三二章 木骨都束第四十八章 大敗李景隆第四四二章試探和了解第二十六章 就這麼降了第一八二章 敬畏鬼神第四六〇章石牆第五七八章襲擊友軍第五八四章殺人者人恆殺之第四二五章凌亂的現場第五十六章 城下之戰(一)第五九五章孩子第二零二章 繼續向西第一一二章 龍江 寶舡第三四九章說漢話的老者第二四〇章 狩獵大明河第三一三章決戰到底第一五四章 艦隊有事第一八七章 林謙的戰爭第四〇五章苦口婆心第九十九章 剿倭第五三六章萬惡的殖民地總督第四五七章百試不爽的藉口第四五〇章王平崛起第二二八章 向官兵開火第三四一章軍人的價值第二五三章 切瓜砍菜第三五四章什麼樣的戰鬥第三〇四章效忠第一三七章 一路向東瀛第六三二章火藥包第六二一章改變印象第三一二章告示第五六七章有毒第四七四章推進火坑第六〇五章會使用火炮的土著第四二九章偷襲變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