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將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

見枚付滿看着自己有些出神,足利義滿很奇怪的樣子:

“付滿君,你怎麼了?”

“哦哦,沒什麼。我在想要是將軍得到了明國皇帝的支持,我想那對於將軍以後在我國的很多事情都會變得簡單的。”

“是啊,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你也知道現在對於我來說已經到了要做出決定的時候了。”

足利義滿透過船艙的窗戶向外望去,那裡是一片紅色的海洋,寶舡的風帆正在帶動着一艘艘的鉅艦快速的疾馳着。

“是的,將軍大人,這件事最好是能夠在明國使臣在的時候就完全辦理妥當。”枚付滿順着足利的目光向外看去,那裡是一片蒼茫的大海,寶舡駛過之後留下了白色的浪花在蔚藍的大海上翻滾着,幾隻海鳥正在後面隨着浪花起舞。

重洋對於鉅艦來說也只不過是區區十幾日的時光,當艦隊在倭國靠岸的時候,所有有幸見到這支艦隊的倭國人都驚呆了。

原本倭國的水師還打算出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一看到那巨大的寶舡和上面那黑洞洞的炮口,沒有一艘倭國的船敢駛出港口了。

遮天蔽日的風帆降了下來,一艘艘巨大的寶舡擠滿了倭國的港口。

看到密密麻麻的船隻文朔不禁皺了一下眉頭,回頭對王斌說道:

“傳令下去,大船一律在外海下錨。除非必要不得進港,另外加強警戒隨時準備戰鬥!”

王斌一愣不知道文朔的這個命令是什麼意思,但是有一點他做的非常好,立馬轉身招手叫過來手下把這道命令傳達下去了。

文朔看出王斌心裡有疑問等到他回過身來說道:

“現在咱們在倭寇的家門口,要是有那些不甘心的倭寇在這個時候要在港口裡面放火的話咱們的船能有幾艘逃得出去呢?所以咱們把戰船什麼的儘量放在港口裡面至於這些巨大的戰艦還是在外面的好,一旦有事可以相互照應。”

王斌欽佩的目光在文朔身上看看就沒再說話。

在艦隊還不曾到達倭國的時候,枚付滿就已經向本國派出了報信的船隻。那上面是那位隨同他一起前往明國的得道高僧,所以這一次等到文朔的艦隊一到達倭國的港口就看到了漫山遍野前來看熱鬧的倭國百姓。

文朔忽然發現站在最前面的那個人竟然是自己認識的,就是那位隨同枚付滿一起到大明的和尚,雖然他不知道這個和尚到底是什麼來路,但是看到這麼多倭國人如同衆星捧月一般的恭敬在站在這個僧人四周,他心裡也明白了八九分,很可能這就是足利義滿!

當大家來到早已架設好的香案跟前的時候,足利已滿帶頭跪了下去。

其他在他身後的人也都是隨着足利將軍的動作一氣參拜,三跪九叩的大禮實在是叫人很受用。

但是在這麼多人一起動作的時候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有一個人在人羣中顯得和生硬,直到旁邊的一個人拉了他一把這個人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跪倒在地。

文朔仔細的看看這個人所站的位置,離着足利的距離很近,在其他的大臣前面,和他並排一起的只有區區幾個人。文朔心裡也就知道了七八分,這個人在倭國的實力不小,但是至於他是有意這樣還是心中不忿這就會叫人產生出無盡的遐想了……

站在香案前,文朔雙手捧出永樂皇帝的聖旨走到足利義滿跟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仁廣遠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古聖人將而理之,於是有貢賦、知禮儀。

尊聖人教化,慕義來者皆同歸於善道。

爾倭國源道義,跨洋越波,遣使來朝,貢方物。朕心甚慰。今遣使鄭和,賜官服、印綬、金銀、器

物。允爾等五年一貢。

欽此”

文朔宣讀完聖旨,足利義滿雙手高高舉過頭頂鄭重的接過聖旨,然後再次跪拜叩謝上國天恩,這才緩緩的站起身來。

看到足利義滿已然起身,文朔再次上前一步深深一揖說道:

“大明內宮監太監鄭和見過大師。”

足利義滿一下子沒有想到會有這一項,看到文朔的態度這麼友好心裡很高興趕忙伸手攙住文朔說道:

“上差大人不要太客氣了,以後咱們就都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何必這麼多禮數呢?上差大人遠道而來,鞍馬勞頓實在是辛苦的緊。還是不要客氣的了,此處離京都尚遠,請上差大人等車移駕京都咱們再慢慢詳談。”

兩個人像是老朋友一般互相的謙讓,最後終於是前面是足力義滿的儀仗隊帶路文朔的大明欽差儀仗在後面跟隨。

其他的大名了什麼的看到明國欽差竟然是不像其他那些來到倭國的使臣一樣趾高氣昂,原本那還抱持着有點敵視的態度也是有所緩和。

不一日功夫,一行人就到達了京都。之前足利義滿也是熱情洋溢的想叫這位來自明國的上差,但是文朔很委婉的拒絕了,說是自己是來自大明的臣子,要是住到足利的北山殿的話會被認爲是僭越的,不符合禮數所以他還是住到京都城的驛館裡比較好。

這個決定雖然使得足利義滿感到十分的不快,覺得好像是自己慢待了使者一樣。但是作爲上差的明國使者這麼說也只好答應着。

於是在京都的驛館裡又是一頓雞飛狗跳的折騰,把驛館的裡裡外外裝飾一新,把原先住在驛館裡的人統統趕了出去,專門爲上國的使者騰出地方。

由於足利義滿已經很久沒有回到京都了,所以在京都鎮守的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持在城外二十里外迎接上國使者和自己父親的大駕。

在此期間,文朔對這個足利義持很是關注,作爲足利家族未來的繼承人,倭國未來的掌權人足利義持這個人的個人行爲將深深和帝國做上鍊接。

但是文朔發現這位徵夷大將軍對於他到來好像是根本不怎麼上心似的,僅僅是在禮儀上表現的比較客套。在他的眼睛裡對於明國甚至可以說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厭惡。轉而對於足利義滿這個問題上,也沒有兒子見到自己的父親的那種表情也僅僅是比較恭敬而已。這就叫文朔很擔心,一旦要是政權交到這樣的一個並非親明的人手裡對於明國來說那不啻於一場災難,甚至是可以認爲倭寇在明國的泛濫會不會有足利義持在幕後做推手呢?

事實上文朔的觀察力還是十分敏銳的,在歷史上就這位足利義持等到他掌握了政權以後直接就終止了和明朝的貿易並且拒不向明朝稱臣,甚至是鼓動那些落魄的武士到明國去劫掠。

並且文朔還發現這位徵夷大將軍和那位在碼頭上勉強下跪的大臣關係非同一般,甚至是到了挽手相攜的地步,文朔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搞清楚這中間到底有什麼!

牆上是幾幅來自明國的字畫,一看就不是凡家手筆。地板上鋪着厚厚的地毯,雖不是來自波斯的地毯但也是奢華至極。中間是一條長長的書案,上面擺滿了鮮花果點,沿着書案一溜擺着來自明朝的瓷杯,一陣陣茶香不時的飄灑在每個人的鼻息當中。

文朔和足利義滿的人分居書案兩側面面相對非常類似於後世的談判桌。

文朔先是把帝國皇帝朱棣關於兩國開展貿易的事情以及帝國的附屬條件提了出來,當然這些在南京的時候都已經和倭國的人協商好了,現在只是對於這些事情做一個正面的迴應,一旁的書吏正在筆走龍蛇把每一句話都記載下來爲的是好友一個官方的正式文書。

當談到關於聯合明國對於倭

寇進行圍剿的時候所有的倭國人都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看是聆聽,這不僅僅是牽涉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更是因爲就是因爲海盜的事情明國要求在他們倭國劃定租借!這等於是把自己的國土割讓給了其他人呀!

文朔看看對面的倭國大臣說道:

“倭寇——不但是危害到了帝國的利益,我想對於你們也是同樣的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當然現在我們已經達成了貿易協定。所以海盜就成爲了我們共同的敵人。現在帝國皇帝陛下對於貴國允許在貴國劃定租借地、向帝國的水師提供補給的事情感到十分欣慰。這充分展現出了貴國對於圍剿海盜的誠意,這也是帝國十分願意看到的。”

“但是,既然是我們和明國聯合剿滅倭寇,那遇到問題的時候總的有個主次吧,或者說最終的決定權?”

那位不肯在迎接儀式上下跪的將軍終於說話了,文朔也是很早就期待的和他交鋒。

他把詢問的目光投向了足利義滿,但是足利好像根本就沒有看到一眼一副老僧入定的樣子。

“在下斯波義將是將軍手下的管領……”他施了一個在倭國很常見的見面禮說道。

“哦,原來是思博大人啊,鄭和可是久聞大名啊。很多在明國被捕的海盜都不止一次的提到了大人的名字。”文朔故意說了這麼一句。

但是這句話在很多人聽來都不像是在誇思博的,文說沒有理會衆人差異的目光繼續說道:

“海盜以倭國的海盜爲基地,不論是逃跑、遠遁或者怎麼樣都是要和很多方面打交道的,剿滅海盜自然是以倭國爲主,在天皇陛下的統領之下統一進行。不過……”

說到這裡他有意的一頓然後繼續說道:

“不過,剿滅海盜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兵法有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我們以爲的等待來自上面的指示和命令,很可能就會喪失掉戰爭的主動權叫海盜有機可乘。所以在一些沒有辦法就近指揮或者是及時指揮的將官一些權力來及時應對突發情況。”

文朔慢慢的抿了一口水:

“這一次我受皇命來到貴國和貴國協商問題,帝國陛下就賦予了相當大的自主權,如果要是事事都要向陛下回報等待指示的話,我想咱們足可以在這裡老死也不見得會打成什麼實質性的協議的。

我聽說思博大人也是帶兵打仗的人,在戰場上敵情瞬息萬變難道大人是在領兵打仗的時候也是在時刻聽從將軍大人的命令和指示嗎?所以在關於剿滅海盜的問題上,我認爲應當由貴國的將軍做最高決策,但是在具體的打擊和圍剿方面,各位領兵的將官將有足夠的自主權。我身爲帝國的使臣來到貴國不就是想要和貴國的指揮官在一起協商調停在其中遇到的很多問題的嗎?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如果是在剿匪的過程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問題,那麼我們在這裡不就是可以很好的協商一下,然後大家一起努力把事情解決好嗎?”

這一下,斯波義將不說話了,他聽出了其中的意味。戰場上的充分自主權,那不是成了明軍在倭國爲所欲爲的接口嘛?海上有海盜那麼他們就在海上作戰,要是說陸上有海盜,那肯定會上岸追剿啦。臨戰的時候做出反應都是可以理解爲是適應戰場上的形式變化而已嘛。要是明軍在倭國做了孽,那還有這位明國的欽差大人在這裡和將軍大人在協商解決嘛!

他微微一想剛想說什麼,誰知道這個時候剛纔還在閉目養神的足力義滿將軍微笑着說道:

“對於上差的這個提議我表示同意。”

……

斯波義將沒有什麼好說的了,但是他隱隱覺得這個來自明國的使臣根本就不像是往日那些來自明國的使臣一樣!

要堤防他!

(本章完)

第三一八章自由民第三三七章中心島上的海盜第二〇七章 來自皇帝的旨意第三五五章煙消雲散第六一一章沒有辦法的決定第五七六章戰鷹和諾頓第五〇〇章幻象第五一八章柳詩詩的心事第八章 郡主要殺人第六一一章沒有辦法的決定第四三四章戰後總結第五十三章 支援大同第三九二章前後都是死第五四一章何解第三〇六章巴黎戰役第二五四章 雷神帝國前傳第一一二章 龍江 寶舡第三九一章峽谷中的密西諾爾人第三四〇章挑釁大明的海盜第五四六章歸化歸化第三二六章海葬第四六三章前因後果第五六一章鬱悶的二皇子第一一五章 福吉祥第二七八章真正的男人第五三四章短銃第四六一章去見大首領第七章 暗樁第五六七章有毒第三〇一章歐陸戰事起第二五九章紅色的雲彩第五七一章西征大軍第七十六章 正統第二四三章 黑兄弟第三四〇章挑釁大明的海盜第六一八章混蛋第三一八章自由民第六十章 詐降(二)第二三八章 紅毛鬼第五十六章 城下之戰(一)第四七五章枷鎖第三八七章若即若離的恐懼第六〇八章開玩笑第一三五章 君子懷德 小人懷惠第四六七章按攝政王大人的意思辦第六〇〇章聖旨到第四七八章土著的食物第三八六章戚寧的厭惡第一二一章 這是大明帝國水師第五七三章傳國玉璽第五〇一章雨林堡保衛戰第二五八章執着的傳教士第三四七章UFO第三八三章真的要背叛嗎第四〇五章苦口婆心第一二三章 肅清行動第三六九章炫目的黃金珠寶第一四八章 庶長子第六一六章朱波天遇襲第七十四章 陛下回朝了第五七五章土著去哪兒了第五二九章表態第二六五章失敗的男爵第三一三章決戰到底第六十七章 宴席第二一四章 分兵齊進第四五四章晉升千總第二*章黑夜是勇敢者的盟友第二十三章 叛亂第四一六章人造聲響第五八五章未知的危險第四六八章利害關係第五十三章 支援大同第五八八章棘手的問題第五二〇章以後再說吧第七十三章 明白第四十三章 奇兵破敵第三〇六章巴黎戰役第三十五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四五八章隱藏什麼第二八〇章戰鬥的號角第六十章 詐降(二)第六十七章 宴席第四一四章據點第四五一章賣命錢第三三五章貝奧武夫第九十三章 南朝八百八十寺第一八八章 一百七十士第五九七章衝殺第四五五章將計就計第一七二章 龍旗第二四一章 獅口餘生第五七八章襲擊友軍第四三七章遷徙第一二四章 叛國罪第二五三章 切瓜砍菜第二八〇章戰鬥的號角第一七八章 繪圖師第一三九章 判斷第三五一章謀劃
第三一八章自由民第三三七章中心島上的海盜第二〇七章 來自皇帝的旨意第三五五章煙消雲散第六一一章沒有辦法的決定第五七六章戰鷹和諾頓第五〇〇章幻象第五一八章柳詩詩的心事第八章 郡主要殺人第六一一章沒有辦法的決定第四三四章戰後總結第五十三章 支援大同第三九二章前後都是死第五四一章何解第三〇六章巴黎戰役第二五四章 雷神帝國前傳第一一二章 龍江 寶舡第三九一章峽谷中的密西諾爾人第三四〇章挑釁大明的海盜第五四六章歸化歸化第三二六章海葬第四六三章前因後果第五六一章鬱悶的二皇子第一一五章 福吉祥第二七八章真正的男人第五三四章短銃第四六一章去見大首領第七章 暗樁第五六七章有毒第三〇一章歐陸戰事起第二五九章紅色的雲彩第五七一章西征大軍第七十六章 正統第二四三章 黑兄弟第三四〇章挑釁大明的海盜第六一八章混蛋第三一八章自由民第六十章 詐降(二)第二三八章 紅毛鬼第五十六章 城下之戰(一)第四七五章枷鎖第三八七章若即若離的恐懼第六〇八章開玩笑第一三五章 君子懷德 小人懷惠第四六七章按攝政王大人的意思辦第六〇〇章聖旨到第四七八章土著的食物第三八六章戚寧的厭惡第一二一章 這是大明帝國水師第五七三章傳國玉璽第五〇一章雨林堡保衛戰第二五八章執着的傳教士第三四七章UFO第三八三章真的要背叛嗎第四〇五章苦口婆心第一二三章 肅清行動第三六九章炫目的黃金珠寶第一四八章 庶長子第六一六章朱波天遇襲第七十四章 陛下回朝了第五七五章土著去哪兒了第五二九章表態第二六五章失敗的男爵第三一三章決戰到底第六十七章 宴席第二一四章 分兵齊進第四五四章晉升千總第二*章黑夜是勇敢者的盟友第二十三章 叛亂第四一六章人造聲響第五八五章未知的危險第四六八章利害關係第五十三章 支援大同第五八八章棘手的問題第五二〇章以後再說吧第七十三章 明白第四十三章 奇兵破敵第三〇六章巴黎戰役第三十五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四五八章隱藏什麼第二八〇章戰鬥的號角第六十章 詐降(二)第六十七章 宴席第四一四章據點第四五一章賣命錢第三三五章貝奧武夫第九十三章 南朝八百八十寺第一八八章 一百七十士第五九七章衝殺第四五五章將計就計第一七二章 龍旗第二四一章 獅口餘生第五七八章襲擊友軍第四三七章遷徙第一二四章 叛國罪第二五三章 切瓜砍菜第二八〇章戰鬥的號角第一七八章 繪圖師第一三九章 判斷第三五一章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