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甄禮獻策

“又是一個投機取巧的!”

朱安世看到學宮助役遞來的自薦名帖,像是遇到了格外厭惡的東西,根本不伸手去接。

年近四旬的他,資歷,學識都是不差,他是靠着自己的才學走正途上來的,所以張御這種走自薦道路的人格外排斥。

柳光笑了笑,拿過名帖,將有些尷尬的助役打發了下去。他把薦書端在手裡認真看了一遍,道:“這上面倒是看不出來歷。”

朱安世一副早有所料的樣子,道:“來路不正的人,都是這般。”

自薦名帖上面理應羅列自己的師傳,過往就學於何地,有在專學上有什麼成就。可這份薦書上除了最基本的名字,籍貫、年歲、專學這四項外,就什麼都沒有了。這說明來者很可能讀的只是私學,或許就是一個野路子。

柳光道:“我倒是覺得,這次來人可能不那麼簡單。”

他又把名帖遞給了旁處的辛瑤,這位儀姿出衆,容貌姣好的女師教接過來看了看,推了下架在秀氣瓊鼻上的眼鏡,淡淡道:“他是什麼來歷不重要,我們只管論辨就行了。”

柳光看着朱安世,道:“說得是啊,既然學宮安排我們三個來負責此事,那麼我們只管學問上的事,其餘的東西不用去多管了。”

朱安世神情嚴肅道:“我是不會讓這種人過關的。”他看了看名帖,“就先讓他等着吧。”

張御進入泰陽學宮後,在一位學宮助役的引領下,來到了一間迎客堂內坐下,學宮在這方面倒是沒有爲難他,還給他上了一杯熱茶。

在等候之時,他也在考慮,自己學得是古代博物學,不出意外的話,學宮應該會安排專學相同的師教和他來進行論辯。

只是這門學問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有所成就的人大多都上了年紀,並在學宮裡有着崇高的地位。這樣的人自恃身份,是不會來與他論辯的,一個不好還有打壓後輩之嫌,所以他這次所需面對的,有很大可能是年輕一輩的師教。

這就對他比較有利了。

因爲“語韻”本身只是技巧,並不是什麼超常能爲,對於那些年歲較大,有着豐富閱歷的學者來說,作用是有限的。

他們通常知識完備,對人和世界有着深刻的認知和見解,內心不易動搖,就像剛纔門外那位黑衣學令,就算一開始受到影響,可自我一調解,就立刻回覆了過來。

反而大多數年輕師教還有感性的一面,他們有上進心,較能接受新的觀念和理論,可同樣也容易被外界的影響所左右,一旦自身情緒佔了上風,就會失去理智的判斷。

只是他在這裡等着,學宮方面卻遲遲不來人,茶水涼了也沒人來換,似乎把他給遺忘了。

張御不以爲意,這是一種常見手段,就是想磨一磨他的銳氣,這種做法本身就恰恰表明了一種對立的情緒,反而有利於他把握對面的心理。

他坐在那裡吐納調息着,隨身又帶着丹丸,就算接連幾天幾夜耗在這裡也沒關係,實際上是不會的,因爲學宮還是要臉的。而且就這麼把他逼走的話,那到外面一宣揚,豈不是表明學宮方面怕了他?

果然,僅僅只是半天之後,就有助役過來相請,並且說了一些他應該注意的相關事宜。

他用心記下,小節也不能忽略,有可能的話,要儘量避免犯錯。

跟着助役行走,沿着一側的弧形廊道進入了一個規模不小的環形建築。

來時他做過功課,這裡應該是就是專門給予年輕學子論辯宣講的“甄禮堂”,這裡分作前後兩堂,前低後高。當中是一條由地平開始,逐漸向上延伸的坡道,來人可以由此直接行進到內部的環形廳中。

助役到了站定,道:“先生往裡走就是了。”

張御謝過之後,就沿着這條坡道往裡走,可他很快發現了不對。

這裡的空間佈局很獨特,任何一個人從外面走進去的人,都要面對着大廳內部的人從高處投來的目光,並在周圍莊重肅穆的氣氛下產生極大的壓力。

這樣一來,無論主動還是不主動,站在內部大廳內部的人都不自覺的擁有高高在上的感覺。

這種自上而下的對話不是他想要的。

對方將自己的位置擺的過高後,不容易聽取他人的意見不說,也不利於他下來的計劃,所以必須設法打破對方此刻的心理優勢!

他心中轉了轉念,在又走了幾步後,就停了下來。

甄禮堂中,朱安世此刻坐在中間最高處,他面部嚴肅,髮髻梳理的一絲不苟。柳光和辛瑤則分別坐在左右兩側的位置上,他們表情相對而言就很自然平靜。

只是張御在走上坡道的時候,他們也是隔遠處看到了他那近乎完美的容貌,心中也是震了一下,不由都是想起那些掛在學宮中的仙人畫像來。

就在這個時候,三人見到張御忽然站在那裡不動了,心中詫異,起初還以爲是他怯場了,可隨即發現不對,就見張身雙掌相合,左覆右上,對着甄禮堂門庭的方向深深一揖。

朱安世三個能被成爲學宮師教,本身的學識自然是做不得假的,他們從張御所站的位置和動作上,就看出這是“問禮”,是一個天夏古禮。

古時賢者互拜,來訪之人立於門下,躬禮以示敬慕,待主人回禮,方纔入內,後來就成了訪學之禮。

這禮儀雖說現在已經很少人用了,甚至連聽說過的人都很少了。可是張御既然做了出來,他們就不得不應了。身爲古代博物學師教,要是被人譏笑連天夏古禮都不懂,那還有什麼資格再坐在這裡?

所以三人趕忙站起,回以敬禮。

然而,張御的動作並沒有到此結束,問禮之後,把身軀挺直,跨步繼續往前走,到了門庭近前,又是一揖,而後再往前走,直接來到了禮堂正中,大袖分開,合手,再揖!

這幾個揖禮下來,莊重端肅,有威有敬,再加上他行走過來時,一步一頓,佩玉聲動,三人頓感一股煌煌天夏之風迎面而來!

有那麼一瞬間,他們感覺對面來人並不是上門自薦的學子,而是一位前來訪學的名士。

他們看得出來,這又是一個古夏之禮,無奈之下,只得從自己的位置上來,到了與張御平視的地方,肅容回禮相敬。

這禮數一行,雙方之間的關係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本來三人屬於考校的一方,現在看起來卻像是彼此對等了。

朱安世此時意識到張御不簡單,收斂起小覷的心思,同時也在反思,是否是自己先入爲主了?

他回到了原先位置上,想了想,問道:“張君子,不知你師承何人?”

張御坦然道:“老師自稱陶生。”這的確是教導他學問的老師,教會了他最基本的知識文禮,沒有這一位,後來他的學習定然坎坷許多。

三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不過既然對方知曉天夏古禮,那極有可能是最早跟着都護府大軍到來的那批罪官之後,所以用了化名。

朱安世見這裡問不出什麼,就又道:“張君子今天以古時賢者之禮與我們相見,莫非要想宣講古夏經學麼?”

張御擡起頭來,知道關鍵的時候到了。

古代博物學這門學問涵蓋極廣,每個人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面前這三位固然有勝過他的地方,但也肯定有不如他的地方。

可是學問這東西,有時候是講話語權的。

要是學宮爲了維護名譽,一心不讓他過關,那麼根本不用駁倒他,只要設法證明他所學的東西一無是處,於都護府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就行了。

譬如朱安世所說的古夏經學,早就是塵封舊室,蛛網蔽結了,很少有人再去鑽研了。就算他能提出一些高論,也不過是贏來兩聲喝彩,並不可能讓學宮爲他破例。

可有些時候,他卻未必需要按照別人安排的路子走。

他看向上方三人,道:“非是,學生來此,不是爲了在諸位面前講述學問,而是有一道事關都護府安危的告策奉上!”

朱安世聽到這句話,一下眉頭皺起。心中剛剛對張御升上來的些許敬意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就連柳光和辛瑤兩人也有些意外。

什麼是告策?簡單來說,就是對都堂之上的政務提出有益的見解。

可這些東西哪裡是讀了幾篇學問就能懂的?

就算泰陽學宮出去的學子和師教,若無經驗,也不可能在都護府治署裡直接任職,需先去地方鎮城做幾年事務官,有過一番歷練,纔會被放到合適的位置上。

未曾出過仕的年輕人,談什麼告策?又用什麼談?

柳光感受到張御語聲之中自有一股讓人信服的力量,便對朱安世和辛瑤兩人說道:“張君子聲亮氣宏,說不定真有什麼有益於都護府的高策,我欲一聞。”

辛瑤目不轉睛的看着張御,推了推眼鏡,道:“同意。”

朱安世儘管不認爲張御這個年輕人有指點江山的能力,可那氣勢十足的語聲也令他感覺不妨聽上一聽,於是他一拱手,道:“張君子,卻要請教,這告策爲何?”

……

……

第兩百一十四章 用謀避機算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疑第八十六章 穢至生心異第八十二章 塵去光逐玉第六十六章 執機算有定第三百四十五章 舉勢奔潮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另有暗光生第一百三十九章 身遙心同映第一百五十章 追功猶可期第二章 一夜風過日又新第八十九章 洗淨雲霾天自渡,心守常明道不移第兩百五十三章 尋回第一百章 問道神峰下第八十二章 益衆方爲利第兩百三十六章 報訊第六十三章 只言剖心意第三百零一章 清氣拂灼光第十二章 擇勢取定化第一百零八章 鎮立寄天聲第四十四章 見名待傾空第六十一章 共鳴第二百零三章 言出奪天機第三百八十一章 勢動聲先至第三百四十九章 死生寄劍一第九十九章 潮起第九十六章 正心俱從序第三百一十六章 沾取青枝翠第兩百六十六章 法主另持握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氣倒果因第五百二十章 玄算落先空第六十三章 只言剖心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衝擊第兩百九十七章 補異移氣缺第八十八章 風雲四方來第兩百二十八章 入極難化易第八十三章 雲浮隱雀鳴第一百六十六章 挪機易主勢第十六章 持真皆可言第四百九十八章 遲變待遁脫第三十三章 空青已渡黯第五百六十三章 外動不移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取法舍外縛第一百八十七章 各方第三十一章 元世初觀機第五百四十二章 起落合陰陽第三百二十六章 見神誓難縛第四十四章 暮渡曉山第一百章 立序蔽侵染第一百八十一章 潛潮只待發第七十五章 治正化邪染第七十六章 殿藏第兩百零八章 約戰第兩百二十二章 劍轉絕勢生第五十三章 靈關第兩百九十一章 奉法渡援舟第三百章 鳴空劍落痕第一百一十九章 澤光正人意第十三章 揭發第一百零七章 混沌運常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扶持第三百一十八章 得勢如破節第四十八章 玄府之影第五十六章 破限令再徵第七十五章 明道改舊理第一百四十四章 遠光呼神醒第十五章 傳書雲廷中第兩百六十三章 回世再塑身第一百一十八章 循先覓源變第三百零六章 過由何須辯第八十五章 守待第七十一章 判落第三百零七章 換寄取常益第一百章 奔騰第兩百六十七章 塑軀以載力第兩百八十五章 混氣復引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僞函第二十三章 法爭不予外第一百九十二章 洗劍煥珠芒第三百二十六章 魂過已無痕第一百零一章 風過餘雜聲第兩百零七章 喚醒第六十九章 河途示警第一百零一章 推波助狂瀾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機起微勢第兩百四十六章 琢靈非見形第三百一十三章 金青兩氣遮第三十四章 追攝第三百八十章 觀陣辨餘靈第一百八十九章 幻實第四十四章 暮渡曉山第兩百七十八章 清空覆舊界第三百章 示道動玄機第六十二章 血陽血羽第一百二十五章 僞函第一百四十三章 斬寄斷神空第兩百四十五章 收意追至源第兩百二十五章 呈法獲上諭第四百四十七章 削氣落敵勢第二十三章 茫空一時黯第一百三十九章 堅敵喚陣援
第兩百一十四章 用謀避機算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疑第八十六章 穢至生心異第八十二章 塵去光逐玉第六十六章 執機算有定第三百四十五章 舉勢奔潮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另有暗光生第一百三十九章 身遙心同映第一百五十章 追功猶可期第二章 一夜風過日又新第八十九章 洗淨雲霾天自渡,心守常明道不移第兩百五十三章 尋回第一百章 問道神峰下第八十二章 益衆方爲利第兩百三十六章 報訊第六十三章 只言剖心意第三百零一章 清氣拂灼光第十二章 擇勢取定化第一百零八章 鎮立寄天聲第四十四章 見名待傾空第六十一章 共鳴第二百零三章 言出奪天機第三百八十一章 勢動聲先至第三百四十九章 死生寄劍一第九十九章 潮起第九十六章 正心俱從序第三百一十六章 沾取青枝翠第兩百六十六章 法主另持握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氣倒果因第五百二十章 玄算落先空第六十三章 只言剖心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衝擊第兩百九十七章 補異移氣缺第八十八章 風雲四方來第兩百二十八章 入極難化易第八十三章 雲浮隱雀鳴第一百六十六章 挪機易主勢第十六章 持真皆可言第四百九十八章 遲變待遁脫第三十三章 空青已渡黯第五百六十三章 外動不移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取法舍外縛第一百八十七章 各方第三十一章 元世初觀機第五百四十二章 起落合陰陽第三百二十六章 見神誓難縛第四十四章 暮渡曉山第一百章 立序蔽侵染第一百八十一章 潛潮只待發第七十五章 治正化邪染第七十六章 殿藏第兩百零八章 約戰第兩百二十二章 劍轉絕勢生第五十三章 靈關第兩百九十一章 奉法渡援舟第三百章 鳴空劍落痕第一百一十九章 澤光正人意第十三章 揭發第一百零七章 混沌運常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扶持第三百一十八章 得勢如破節第四十八章 玄府之影第五十六章 破限令再徵第七十五章 明道改舊理第一百四十四章 遠光呼神醒第十五章 傳書雲廷中第兩百六十三章 回世再塑身第一百一十八章 循先覓源變第三百零六章 過由何須辯第八十五章 守待第七十一章 判落第三百零七章 換寄取常益第一百章 奔騰第兩百六十七章 塑軀以載力第兩百八十五章 混氣復引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僞函第二十三章 法爭不予外第一百九十二章 洗劍煥珠芒第三百二十六章 魂過已無痕第一百零一章 風過餘雜聲第兩百零七章 喚醒第六十九章 河途示警第一百零一章 推波助狂瀾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機起微勢第兩百四十六章 琢靈非見形第三百一十三章 金青兩氣遮第三十四章 追攝第三百八十章 觀陣辨餘靈第一百八十九章 幻實第四十四章 暮渡曉山第兩百七十八章 清空覆舊界第三百章 示道動玄機第六十二章 血陽血羽第一百二十五章 僞函第一百四十三章 斬寄斷神空第兩百四十五章 收意追至源第兩百二十五章 呈法獲上諭第四百四十七章 削氣落敵勢第二十三章 茫空一時黯第一百三十九章 堅敵喚陣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