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議定立有常

張御這一番話說完之後,諸位廷執都是思索起來。

場中倒是沒有人急着贊同和反對。

首先是張御的地位今非昔比,身爲默認的次執,他的言語分量很大,陳首執昔日爲次執時,往往和莊首執取得一同意見,差不多就能決定大多數事了。

如今張御主動提出這件事,無疑說明決心很大。衆廷執還覺得,此事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尤其是近來首執的一系列動作,說明下來有個敵人將要應付,此舉說不定就是在爲這方面做準備。

還有,隨着加入守正宮的玄尊逐漸增多,也必然會提出這等訴求的,他們也不得不考慮這些玄尊的意見。

這可不是像以往那樣面對一二人時那般好解決了。

以往守正之職,主要是爲應對外層舊派可能之侵襲,還有清剿內層偶有冒出的神異神祇,便逢鬥戰,也不過數個上層力量之間的交鋒,通常一二名守正已是足夠。

而若逢正戰,那玄廷是會動用起整個天夏的上層力量的,守正放在這股龐大力量裡面,只是其中較小的一部分,所以隨時可以撤掉,也隨時可以找人替代。

可是如今不同了,自張御成爲守正,乃至後來執掌守正權柄以來,幾次在大戰中立下功勞,守正宮也是逐漸承擔起了對敵內外的重任。

就如上一次對敵莫契神族,這等前紀元的強大神族,天夏並沒有如對敵上宸天一般動用太多力量,只是出動少數廷執配合就將之剿滅了。

莫契之神並非不強,能力十分詭譎,若不是事先有所警覺並提前下手,那必將給天夏造成極大損傷,而能做到這些,都是守正宮的功勞。

而現在,無論是搜尋異域,還是防備前紀元的敵人,都是交給守正宮了,自前次廷議之後,爲了防備神異,守正宮的權柄也是擴充之中,在可以想見的未來,這樣的趨勢還將繼續下去,不給負責此事的玄尊一個名位,的確說不過去。

陳禹待諸人思索了一會兒,纔是問道:“諸位廷執的意見如何?”

林廷執看向長河上端,先是開口道:“林某贊同張廷執之見,過去守正不過寥寥一二位,是爲防備平日之侵襲,需要之時則挑選底下玄尊充任,不需則撤去,故是不必要設常位。可如今我天夏依舊在戰時,雖清理了舊派,可是從虛空到內層之中都有大敵存在,守正有必要長久維持,的確需有一個常位以固人心了。”

鍾廷執、崇廷執兩人思量了一下,要是給守正常位,這般做無疑會加深守正宮的權柄。

可是自張御執掌守正宮後,只要是加入的玄尊都得了守正之位,且還沒有去位的,這主要還是因爲敵人始終存在,不得不維持住必要的人手。如今張御提出此議,實際上就是將原本已經化爲常態的東西確定下來。

這般做雖然會使玄修勢力得以壯大,但是他們並不準備攔阻,而是準備支持。因爲如今各處守正駐地也是有大量入世真修加入進來,若是守正爲常位,無疑是能鞏固人心的。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不能忽略。

崇廷執想了想,道:“諸位,崇某有一個疑問,守正既設常位,那麼守正立下功勞,其遷晉又該如何評判呢?”

這裡需要仔細思量的是,守正一旦成爲常位,意味着其功績加累也是算到玄廷之中來了,除了罕見的大功奇功,守正通常只需酬以玄糧便可,也就是說,除了像張御這樣能夠以奇功直入玄廷的,守正幾乎進入不到玄廷遷晉體系中來。

可是現在守正一職加入進來,那麼整個天夏原來的列功評判是否需要重新考慮?這裡面牽扯的事情可不是一點半點。

張御這時看向上方,陳禹對他點了下頭。

在正式提出此議之前,他就與陳禹和武廷執事先溝通過,並得到了兩者的支持,因爲此事主要是爲了應對下來元夏,而對於評功之事如何處置,他們也是有過討論的。

陳禹看向韋廷執處,後者會意,出聲言道:“諸位,韋某以爲,守正引爲常設一事,可以先行定下,至於功判事宜,非是一朝可定,各位守正若有積功,可先行記下,日後再逐個議討。”

這其實就是先暫時擱置,因爲這個事情牽涉較多,不可能今日就完全定下來的。衆廷執想了想,也大多數也是傾向於此。

張御微微點頭,事情需要一步步來,他沒指望一次解決。或許有些人想着守正得常位後,未來便可憑積功成爲廷執,但在他看來,目前沒此可能。

他能成爲廷執也不是單純只靠與諸派一戰時立下的奇功,在此之前,他不僅在都護府擔任過玄首,還擔任過上洲玄正、外宿巡使,直至上層守正之後又成爲常攝,是一步步走上來的,這也是得諸廷執承認的,在可以預期的將來,應也沒有人可以重複這條路。

而當前最爲重要的就是應付元夏,故是專心做好禦敵之事就可以了,畢竟誰也不知道,下來局面會是如何,又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因爲並無人明確反對張御提議,故是設守正爲常位一事很快就在廷上通過了。

而問過張御之後,陳禹便又繼續向下詢問各廷執所負責的事機。張御之後乃是武廷執,其言道:“武某這裡有一事,當初玄廷在虛空設立警星戒備舊派,共是安排了五位玄尊在外巡察,其中兼有罰過之判。

現如今諸舊派除卻剿滅的寰陽派,神昭、上宸、幽城皆已立誓放棄與我天夏對抗,這些人又該如何安排,還請廷上示下。”

陳禹道:“此輩贖過之期未滿,現還不可回,虛空之外正需人手搜尋異域,對抗邪神,這幾位經驗豐富,下來就安排他們去做此事吧。”他看向張御,“張廷執,此事可由守正宮來安排。”

張御點首應下。

下來諸廷執逐個交代事機,待問過之後,陳禹見諸人無有要說之事,便道:“張廷執和武廷執暫留,其餘廷執可先離去。”

諸廷執站起一禮,便一個個擺袖從光氣長河之上離去。

陳禹待座上只餘下張御和武傾墟二人後,便沉聲道:“莊首執當會在下月試着突破境關,屆時觸動天機,元夏極可能對我進行窺探,我等必要做好準備,還有荀道友到時候不定會有消息傳回,張廷執,這裡勞煩你了。”

張御道:“此事御一直有留意此事。”

他手中掌握有一張元都符詔,在得知元夏之事後,他覺得荀師在離去前將這個符詔交予他,除了將元都玄圖一部分權柄交給他,還有可能是想通過此符來傳遞什麼。

陳禹又對武傾墟道:“武廷執,你那裡準備的怎麼樣了?”

武傾墟道:“各人之困樞俱已與陣位相合。”

鎮獄之中每一個被囚禁之人,在被清穹之舟鎮壓的同時也會源源不斷從他們身上抽取力量,並以此供應各方陣機運轉。清穹之氣固然比此更好,可推動此氣卻需要廷執時時刻刻來維持,這反而只會牽扯戰力,相比前者非是上策。

陳禹詳細問過後,見無有疏漏,點了點頭,便又是轉過首來,對張御道:“還有一事需與張廷執言說。”

他把手一揮,光氣長河之下便涌現一團光霧,卻見光中有一個年輕修士正盤膝坐在那裡,其整個人似是由琉璃玉石所塑就,呈現出一種近乎通透的感覺,內臟血液無一不是清楚分明。

張御能感覺此人氣機有着一股奇異的律動。似是已然到達了上境,又似不曾,準確來說,好像正處於此等過程中,這樣的情形是他以往所沒有見過的。

陳禹道:“武廷執,你與張廷執說一說吧。”

武廷執應了一聲,便將長孫遷長久以來的嘗試詳細道於張御知曉,他道:“這是十日前在長孫廷執主持之下,嘗試攀渡上境的三位修士之一,其餘二人已然失敗,唯有眼下這一位似有可能成功,我們正在等待結果,若是成功,或能使下層攀道多上一條路。”

張御聽了他的解釋,仔細思想了一下,也是瞭然了這裡面的做法。

以寄物來彌補修道人本身資質之不足,不必再倚靠人身自己去完成突破,而是由那個寄物負責不足的一部分,這無疑是一個大膽的想法。

雖說寄物非人,與修道人就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可修道人在下層境時,其與世上萬物都是有所牽連的,不可能完全擺脫外物,有些生靈與人更是共存共生的,寄物當就是利用了這一點。

而從眼下看來,修道人一旦去到上境,這兩者間的聯繫當會漸趨緊密,並融匯爲一體,直至不分彼此。

他看得出來,這裡面利用了一部分莫契神族和伊帕爾神族的神異造物的手段。而且還有一定造物思路在內。天夏並不排斥外來的技藝,只要好用的都可用,長孫廷執顯然也是採納了其中可爲己用的部分。

不過這裡卻還存有一個問題。

他擡起頭,道:“首執,武廷執,若御猜的不差,養煉這等寄物,當是需以上層力量爲依託吧?”

……

……

第兩百二十四章 長修見常變第一百三十章 再至第一百四十章 引機逆空落第兩百九十四章 動威決法力第三十六章 守誠道自固第三百五十章 過影皆入圖第兩百五十章 裂障開固陣第十六章 玄府玄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陣返堅壁崩第兩百七十章 天元落爭逐第一章 舉身入天境第一章 巡觀理天序第七章 渾光映濁影第一百四十七章 非德無義功第三百七十四章 此負皆前因第兩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二十章 執意本難消第三百九十章 執玉廷上坐第五十五章 報知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涯有人識第三十五章 賜授第十五章 取正心自安第兩百二十六章 截敵各攻守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數在用變第十一章 方域生微異第一百三十八章 信真當非幻第四百零四章 承法反主勢第八十五章 使真替有異第四百六十七章 賜血繼命傳第一百九十四章 諸神第一百三十三章 邀書第三百六十九章 陳潮待起波第兩百六十二章 問法皆同視第兩百八十三章 乘變破堅恆第三百六十章 曦芒入天門第三百六十章 巔崖懸上宮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神第九十六章 清霞垂東宇第四章 地陷神海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士諫第五章 下變動上名第兩百六十四章 只言及妙微第三百一十九章 暗渡謀上乘第三百九十七章 籌戰各有備第四百五十八章 推關意守堅第三百八十七章 取法俱用爲第八十四章 沉星沐桃源第一百四十章 觀機化法行第四十一章 治新改舊言第五百五十六章 回光復天生第兩百二十一章 去留第兩百一十二章 星爍黯漸消第三百一十五章 御機入對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逐異氣收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間隙第九十三章 鬥元照雲漩第一百零四章 法符第五章 守道正亂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蘊勢第三百一十四章 曜烈捉氣回第五十八章 象牢第一百三十一章 胃宿第兩百一十七章 仗劍行來諸斬絕,與天同沐日月輝第一百八十四章 玄竅得守元第一百八十二章 變演第一百九十二章 宣威藏內機第兩百四十一章 守持第九十九章 潮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伏魔取執意第四百二十九章 闢空定虛實第二十七章 尋玄章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議策勸附世第三百零七章 試道見恆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固意收神身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擊第兩百四十五章 驕陽第兩百二十三章 動機起兆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浮天遮正意第二十七章 謀算第八十四章 沉星沐桃源第一百四十二章 此氣落渾沉第八十章 離黯得復歸第五十八章 傳丹得善納第兩百六十九章 天數待變起第六十四章 浮光斷羽影第三百一十四章 乘幽論遷議第兩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六章 挪機易主勢第五十章 望機觀由源第兩百七十三章 感引捉化執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剪第一百零五章 引空借天力第兩百九十五章 託世自涉牽第四百二十九章 闢空定虛實第四百一十九章 挪勢去索絆第一百一十五章 邪咒第四百七十八章 避堅襲虛翼第一百二十七章 陣樞第兩百零三章 探問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蛟
第兩百二十四章 長修見常變第一百三十章 再至第一百四十章 引機逆空落第兩百九十四章 動威決法力第三十六章 守誠道自固第三百五十章 過影皆入圖第兩百五十章 裂障開固陣第十六章 玄府玄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陣返堅壁崩第兩百七十章 天元落爭逐第一章 舉身入天境第一章 巡觀理天序第七章 渾光映濁影第一百四十七章 非德無義功第三百七十四章 此負皆前因第兩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二十章 執意本難消第三百九十章 執玉廷上坐第五十五章 報知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涯有人識第三十五章 賜授第十五章 取正心自安第兩百二十六章 截敵各攻守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數在用變第十一章 方域生微異第一百三十八章 信真當非幻第四百零四章 承法反主勢第八十五章 使真替有異第四百六十七章 賜血繼命傳第一百九十四章 諸神第一百三十三章 邀書第三百六十九章 陳潮待起波第兩百六十二章 問法皆同視第兩百八十三章 乘變破堅恆第三百六十章 曦芒入天門第三百六十章 巔崖懸上宮第一百五十九章 復神第九十六章 清霞垂東宇第四章 地陷神海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士諫第五章 下變動上名第兩百六十四章 只言及妙微第三百一十九章 暗渡謀上乘第三百九十七章 籌戰各有備第四百五十八章 推關意守堅第三百八十七章 取法俱用爲第八十四章 沉星沐桃源第一百四十章 觀機化法行第四十一章 治新改舊言第五百五十六章 回光復天生第兩百二十一章 去留第兩百一十二章 星爍黯漸消第三百一十五章 御機入對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逐異氣收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間隙第九十三章 鬥元照雲漩第一百零四章 法符第五章 守道正亂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蘊勢第三百一十四章 曜烈捉氣回第五十八章 象牢第一百三十一章 胃宿第兩百一十七章 仗劍行來諸斬絕,與天同沐日月輝第一百八十四章 玄竅得守元第一百八十二章 變演第一百九十二章 宣威藏內機第兩百四十一章 守持第九十九章 潮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伏魔取執意第四百二十九章 闢空定虛實第二十七章 尋玄章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議策勸附世第三百零七章 試道見恆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固意收神身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擊第兩百四十五章 驕陽第兩百二十三章 動機起兆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浮天遮正意第二十七章 謀算第八十四章 沉星沐桃源第一百四十二章 此氣落渾沉第八十章 離黯得復歸第五十八章 傳丹得善納第兩百六十九章 天數待變起第六十四章 浮光斷羽影第三百一十四章 乘幽論遷議第兩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六章 挪機易主勢第五十章 望機觀由源第兩百七十三章 感引捉化執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剪第一百零五章 引空借天力第兩百九十五章 託世自涉牽第四百二十九章 闢空定虛實第四百一十九章 挪勢去索絆第一百一十五章 邪咒第四百七十八章 避堅襲虛翼第一百二十七章 陣樞第兩百零三章 探問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