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下變動上名

太素先聖看了眼莊執攝,才道:“想來張執攝已知我之來意,此來欲邀張執攝投一映身入我元夏之內,屆時無論我兩家孰勝孰負,上道爲何方所奪,終能得有道焉。”

張御聽此言語,發現果如莊執攝所言,元夏是打算將他邀入元夏,那麼元夏之內,如那諸上神一般,便就有了另一我存在。

他此刻只要應承下來,那就是完全附和五位先聖之道了。

可他並不打算如此做。當即開口拒絕道:“不必了,元夏之道非我所求,我取之道,唯天夏之道耳,太素先聖,請回吧。”

太素先聖得他這個回答,也未有勉強,神情依舊平和,道:“既然如此,那太素便不多作攪擾了。”

說完之後,對着兩人再是一禮,便是轉身離去了,如來時一般,很快消失無蹤了。

張御目注其離開,他也是知曉,表明態度之後,便是徹底站在對方的對立面了。只是他奉行天夏之道念,自有自家道法需要踐行,此輩是必須要剿滅的對象。

對方能來此勸說莊執攝及自己,某種程度上恐怕也是五位執攝默認及縱容,要想讓他放棄原先秉持之念,對此他是絲毫不可能讓步的,也沒有任何妥協之餘地。

莊執攝道:“此輩既退,不會再至了,我也是告辭了。”他轉身道:“關於那具體修持之事,張執攝可待見了那五位,再作考量。”

張御擡袖一禮,道:“多謝莊執攝此來告知。”

莊執攝道:“不必言謝,張執攝能秉持原先之道,我心甚慰,而今我與道友當奉行此理,不使道墮,不使名落。”

張御點了點頭,鄭重回應道:“自當如此。”

莊執攝打一個稽首,便從臺殿之上走了下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那一片光芒之中。

張御站了一會兒,並未曾返回道宮,而是在外踱步,邊是走動邊是思索。

方纔太素道人到來時,他觀察過對方,試着看其強弱,但並沒法有一個直觀的比較,因爲其氣機是如潮起落不定,完全沒有一個定數。不只是太素道人,莊執攝那裡同樣也是這般。

他不由望向元空,他之名印還有諸人之名,皆是落在此間,這纔是諸人之根性所在,一應諸我皆爲外相,那麼強與弱之剖判,或便也是落在此間了。

只是現在他只接觸了太素、莊執攝二人,還看不出具體來。稍候與五位執攝一晤,或便可作辨別了。

至於接下來的修行……

他的道法因爲是從根本道法衍生出來的,修行完全是個人之事,下來也該自家去探求。

他能感應出來,這應當就落在對天道的壓制之上,不過以現在的情況看,若是自己進一步就有天道便跟進一步,始終保持着對抗,那就永遠沒可能再上一步了。所以不出意外,元夏、天夏所逐之道,應當就是爲了解決此事了。

想到這裡,他往天夏、元夏所在看有一眼,兩邊攻戰仍在繼續。

他離開之後,天夏陣前少了一個十分重要戰力,短時攻勢不及以往,可從長遠來看,天夏的勝算其實是大爲增加的。

先不說現在元夏底下之人似因爲另有打算,上層力量並無法完全法會出來,被天夏壓得不能動彈,便是元夏上下同心,抵禦了天夏的攻勢,並且再度闢開兩界通道,反攻入天夏之內,卻也未必能奈何得了天夏了。

因爲到那時候,他可投下蟬鳴、驚霄二劍,令天夏方面執拿,就足以與之再一爭勝算,因此二劍乃難得的殺伐之器,哪怕對鎮道之寶也同樣有破毀之力,足可令天夏無法放開手腳進攻。

就在如此思索的時候,忽然隱隱有所感,似乎可以利用天機之變數,於兩劍之外另行祭煉一件寶器。

可他卻並沒有順着感應而爲,以他這個境界,要做什麼純憑自身意願,根本不會受感應影響了,何況這麼做是否合適,總要考慮大局,待與五位執攝談過之後,再是有所決定不遲。畢竟在這一點,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這時伸手入袖,取拿出了那一枚荀師交給他的法符,看了幾眼,感覺用此法符仍能夠勾連那“元都玄圖”,那也意味着可以以此溝通背後元都派那一位上神。

不過他想了下,並沒有做出什麼動作,而是將之重新收了起來。

此時他微微擡首,目光往前方一注,元空之中頓時浮動陣陣漣漪,而與此同時,他所授之印也是一同發出應和。

同時他已是感應到了一處地界,其由五道飄渺氣機構築而成,廣饒無邊,道機渺遠,正是那金庭之所在。

他看了眼前方,擺了下大袖,便往那光與氣霧交織之處走入進去,只是十餘步之後,前方就光氣緩緩散開,露出一條通天徹地的大道。

大道兩旁滿是金色水液,氳氖仙靈之氣,清露瀝瀝垂落,氣煙之中盡顯混沌已闢,先天開道之後的諸般景象。

他目不旁視,沿此道而行,待行步到了大道盡頭,便見面前一清澈之水,無邊無際,明淨空寂,水面不起一絲漣漪,上有光霧氣煙飄散,有五朵金蓮自那澄澈水液之中綻開,分落此間,五名道人站於其上,玉簪玄袍,背襯寶光,俱顯仙貌聖相。

張御走到了前方,對着五人執有一禮,道:“五位執攝有禮。”

位於中間寶蓮之上的乃是太易道人,他言道:“清玄執攝不必多禮,既入金庭,俱爲執攝,自與我輩並列,無有上下尊卑之分。”

其左手所立,乃是太初道人,其言道:“此番邀張執攝前來,是爲議道,以解張執攝心中之疑。”

張御微微點頭,道:“正要向諸位執攝請教。”

右側太始道人開口言道:“張執攝也是知曉,我天夏與元夏之爭,乃在於道爭。張執攝成就上境,應是能覺察出來,天道雖不制我,可卻仍與我糾纏一處,我若變,則天道變,我若進,則天道進,如此下去,我輩永難勝得天道。”

位於最右的太極道人接着說道:“經過我等推演問對,算定唯有兩道可渡,一爲合,二爲變,元夏所取,乃是化演萬世再行併合,以此制壓天道,只待削殺一應變機,天道則可任其索取;

而我則認爲,堵不如疏,可放不可抑,天道不可束縛,乃能推動其變,變數一生,也便有了諸般機緣,也便有了勝天之理。”

最左側的太素道人此時言道:“只是無論取道爲何,我若動,則天道亦動,故此事不可經我之手,唯需依託下層衆生行事。”

張御聽到這裡,不由點了點頭,這便說得通了,也與他此前推斷相應。

爲什麼上境大能要用道於下?那是因爲他們自身的實力太強,每一次與天道問對,都會引發天道的強烈反應,從而使得天道進一步增進,

換言之,靠他們自身,已經推動不了變數了。

但是下層衆生不同,他們之所動,卻不會驚擾天道往上變化。

這其實恰好是天道留下的一線天機,給了下層境之人一絲機緣,使得上層境大能去高遠之後,還不得不俯下身段,推動衆生爲己拓道。而這也同樣也是證明了,他們到此一步,道還不曾完滿,前面還有路可走。

太易道人這時又道:“清玄執攝既明此理,那我等亦要提醒清玄執攝一聲,望你今後不再幹涉底下之事,因爲我與天道糾纏不休,干涉越多,用道越多,天道也能隨之變化,那我等之功便白用了。”

太初道人道:“若爲傳道,玄法之道已爲清玄執攝你所走通,今後無需再多做理會。昔日我等傳道,也只是傳下幾門道傳,其餘一切皆是經其自行演變,是起是興,是盛是衰,是生是滅,皆與我無關。”

太始道人則道:“天理之道,世間便該有起落生滅,某道法若是因此而敗,那也是道法不合天數,合該絕亡,若是順勢此興,能及天道,那便是我所待之良法了。”

太極道人開口道:“當日清玄執攝立造訓天道章,能推動天夏之變數,大道之變機,有大功於天夏,更大利於我,故我等現身嘉許,然則時移世易,既臻上境,卻不能將下層之理用在此間了,望清玄執攝有所思量纔是。”

太素道人鄭重言道:“上境相爭,稍相攪動,亦會託擡天道,故是能避則避,讓下層自演其道,方可爲正途矣。”

張御神情平靜站在那裡,這幾位雖未明言,可他能聽得出來的,這話是在提醒他,過往下層境時,訓天道章有益於推動變數,所以這幾位是願意看到的。可他到了上層境之後,就不能再妄動此法了,否則就有違“道理”了。

至於違背之後會是如何,因爲維繫這道理並不止是天夏執攝,想來屆時所要面對的當不止眼前這幾位了。

五位執攝方纔之所言,其中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他所不認同的地方。只是這個現在無需與這幾位爭辯。如今他方纔入上境,需先穩固自身,而後再作其餘計較。

……

……

第九十五章 陣樞第五十七章 爭勝第兩百六十二章 詔至第一百一十七章 化命逐侵染第四十八章 氣異道非同第一百九十三章 震盪第一百三十三章 論上言寶器第五十七章 萬竹界屏青第六章 再非舊天數第九十二章 挾功窺廷位第一百零五章 追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取物祭化身第一百一十五章 日照萬空晴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氣化白青第一百六十七章 避幽赦身免第一百六十六章 神華玄光掩第四百八十六章 捉器返天回第六十九章 移神動界徵第一百零三章 塵上之敵第八十六章 幽影第五十四章 神地第三十四章 空久靜生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心歸六正全第十一章 執寶蔽空回第三百零一章 使氣挽退陷第三百五十八章 元空動無量第兩百九十八章 連機意反奪第一百二十四章 失機得融通第一百六十二章 交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契書第一百零五章 引空借天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論法第一百零一章 突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虛實照元一第兩百三十二章 計劃第九十七章 匯機漸成勢第一百六十四章 沉神難消磨第一百四十八章 絕道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機起微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正位自取之第兩百一十九章 觀機展異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士諫第二十三章 意動劍氣生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離第三百二十四章 得名指道行第八十一章 全略可用缺第一百三十二章 邀戰第七十三章 落議待舟歸第七十八章 論法議奪道第兩百零四章 險隘渡未平第十章 渡氣得庇佑第一百一十七章 化命逐侵染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路第三百零四章 內患輕撫平第三十四章 空久靜生動第一百零七章 微瀾第二章 失道豈言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壽數第九十一章 戰備第兩百七十九章 馭魔待機起第四十八章 氣異道非同第一百一十三章 築壇喚異神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元寄氣虛第兩百零四章 妙引得純靈第兩百八十五章 混氣復引來第十六章 託寶護功果第兩百一十一章 祭氣推元定第兩百一十六章 主客今朝易第兩百三十四章 觀陸顯疑蹤第三百九十四章 純劍折生機第七十九章 天人化利生第九十二章 取果當悟玄第五十六章 神動沉影浮第兩百七十七章 同根引氣生第三百五十三章 借勢化奇正第一百六十四章 信手斬神異第兩百四十八章 獲軀代心識第一百六十五章 沉陽留餘勢第四十五章 覺機漸趨來第七十章 靈枝影難覓第一百三十八章 信真當非幻第九十三章 鬥元照雲漩第兩百六十章 取光照返生第兩百三十四章 勢起推波瀾第兩百五十二章 虛空見重礙第三百二十二章 內外初撫定第十七章 空象尋道同第兩百八十章 外意侵虛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臨城決勢爭第兩百三十八章 神心染惡邪第二章 金庭載上神第十四章 宣文查檔第一百九十三章 前驅運陣霧第七十三章 上乘章印第三百二十九章 兩道舉神劫第二十九章 堆名非是真第一百零三章 扶濟追先遠第兩百八十九章 見諸行己道第十七章 空象尋道同第四百八十四章 塵水移天人
第九十五章 陣樞第五十七章 爭勝第兩百六十二章 詔至第一百一十七章 化命逐侵染第四十八章 氣異道非同第一百九十三章 震盪第一百三十三章 論上言寶器第五十七章 萬竹界屏青第六章 再非舊天數第九十二章 挾功窺廷位第一百零五章 追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取物祭化身第一百一十五章 日照萬空晴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氣化白青第一百六十七章 避幽赦身免第一百六十六章 神華玄光掩第四百八十六章 捉器返天回第六十九章 移神動界徵第一百零三章 塵上之敵第八十六章 幽影第五十四章 神地第三十四章 空久靜生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心歸六正全第十一章 執寶蔽空回第三百零一章 使氣挽退陷第三百五十八章 元空動無量第兩百九十八章 連機意反奪第一百二十四章 失機得融通第一百六十二章 交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契書第一百零五章 引空借天力第一百五十七章 論法第一百零一章 突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虛實照元一第兩百三十二章 計劃第九十七章 匯機漸成勢第一百六十四章 沉神難消磨第一百四十八章 絕道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機起微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正位自取之第兩百一十九章 觀機展異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士諫第二十三章 意動劍氣生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離第三百二十四章 得名指道行第八十一章 全略可用缺第一百三十二章 邀戰第七十三章 落議待舟歸第七十八章 論法議奪道第兩百零四章 險隘渡未平第十章 渡氣得庇佑第一百一十七章 化命逐侵染第一百四十一章 後路第三百零四章 內患輕撫平第三十四章 空久靜生動第一百零七章 微瀾第二章 失道豈言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壽數第九十一章 戰備第兩百七十九章 馭魔待機起第四十八章 氣異道非同第一百一十三章 築壇喚異神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元寄氣虛第兩百零四章 妙引得純靈第兩百八十五章 混氣復引來第十六章 託寶護功果第兩百一十一章 祭氣推元定第兩百一十六章 主客今朝易第兩百三十四章 觀陸顯疑蹤第三百九十四章 純劍折生機第七十九章 天人化利生第九十二章 取果當悟玄第五十六章 神動沉影浮第兩百七十七章 同根引氣生第三百五十三章 借勢化奇正第一百六十四章 信手斬神異第兩百四十八章 獲軀代心識第一百六十五章 沉陽留餘勢第四十五章 覺機漸趨來第七十章 靈枝影難覓第一百三十八章 信真當非幻第九十三章 鬥元照雲漩第兩百六十章 取光照返生第兩百三十四章 勢起推波瀾第兩百五十二章 虛空見重礙第三百二十二章 內外初撫定第十七章 空象尋道同第兩百八十章 外意侵虛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臨城決勢爭第兩百三十八章 神心染惡邪第二章 金庭載上神第十四章 宣文查檔第一百九十三章 前驅運陣霧第七十三章 上乘章印第三百二十九章 兩道舉神劫第二十九章 堆名非是真第一百零三章 扶濟追先遠第兩百八十九章 見諸行己道第十七章 空象尋道同第四百八十四章 塵水移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