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選士

席上衆人看到於康治的舉動,都是面面相覷,這……莫非是那張所譯的文稿無法入目?

楊瓔則是一急,不由自主站了起來。

安右廷目光立刻移來,沉聲道:“坐下。”

楊瓔身軀微僵,哦了一聲,低下頭老老實實坐了下來。

可是坐下之後,她越想越不服氣,咬了咬牙,一擡頭,道:“可是……”

安右廷平靜言道:“學詢之事,諸士自有決斷,我們身爲都府武人,除了府詢可以過問一二,其餘諸事皆不可插手,這也是你父所堅持的,何況,你對自己的先生一點當真信心都沒有麼?”

楊瓔怔了一下,隨即眼前一亮,再次急急看向場中。

此時席座之上有人問道:“於老,張師教所譯之文你怎麼撕了?可是有什麼不妥之處麼?”

徐文嶽等三人此時也是不由關心的望過來。

若是張御沒有能通過“學詢”,那麼這回士議若還是要選一個“士”出來的話,那必然就是從他們三個人之中做選擇了。

可長久以來培養起來的道德素養卻在提醒他們,這般想是不對的。

若是太過功利,那豈能稱之爲士呢?又如何當得上“士”呢?

所以他們心中此時冒出來的情緒,既有些許期待,又有不少羞愧。

尚學令也是有些奇怪,他之前就曾設法瞭解過張御,知曉後者對這片地陸上古代文字語言的掌握是有相當水準的,要不然也不會將這些秘文拿了出來,就算張御翻譯的不好,那也不至於到當場撕毀的地步。

於康治沉默一好會兒,才緩緩言道:“我之所以撕毀張師教所譯文書,並不是他譯得不好,而是譯得太好了,他非但將這些秘文之中所蘊藏的本理和寓意翻譯了出來,還將書寫之人原本狂熱心境也一併呈現於紙上,夢囈之語,如縈在耳啊!”

說到這裡,他感嘆了一聲,“若是這篇譯文讓尋常人看到,那保不齊會有人爲此所蠱惑,成爲異神信徒之中的一員。”

在座之人聽了他的解釋,這才恍然。

尚學令則是心中暗叫可惜,若無意外,張御所翻譯的秘文正是他所需要的,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拿到……

他不由琢磨起來。

於康治這時又拿起尚學令的那份譯書來,道:“尚學令之譯書,用詞刻板,語句僵硬,直來直去,毫無趣味可言,不過也是大致是將意思譯出,偏差也是不大,可是兩者比較,就是張師教技高一籌了。”

尚學令一笑,倒也沒有多少頹敗失落之感,他與張御本就沒有私人恩怨,他又不是士選之人,只不過想借機撿個便宜,輸也好,贏也好,都沒有什麼關係。

況公這時開口道:“可是於公,你將張師教的譯文撕去,便就無有載證留於文錄之中了,日後有人問起,又當如何分辨今日之評判呢?”

在座天夏之士都是點頭。

沒有文錄,全憑於康治一人來說高下真僞,此舉是極不妥當的。就算於康治人品才學再高也沒有用,你能說服此間之人,可卻無法讓所有人信服,更無法讓後來之人服氣。

而且這對張御本身也極不公平的。沒了文錄,也即是意味着他拿不出東西爲自己做證明,日後任誰都可以憑此來置疑他。

於康治對此早有腹稿,他道:“這卻無妨,讓張師教再補錄一份便可,可稍加削減那些讚頌異神的語句,無需如何精準,將原本意思大致譯出便可。”

餘公此時開口道:“如此也可,雖然學詢是考校學問,可是有些事卻不能無有顧忌,異神乃我都護府之敵,現在仍是徘徊在洪河隘口之外,此文既然涉及異神,如何謹慎都是不爲過。”

於康治看向張御道:“那就請張師教再重書一份了。”

張御點了下頭,他再是拿過一張紙來,略略一思,拿起筆,很快又寫了一份譯書出來,此回把一些關於異神的深層喻義給模糊了,並且刻意減弱了秘文之上有關於情緒心志的那一部分表達。

待書寫完後,役從過來將紙拿走,並低着頭,高舉雙手呈到於康治面前,後者拿了過來細細一看,神情微鬆,道:“如此可以。”

他此時不覺暗讚一聲,就算張御去掉了裡面許多東西,可遣詞造句仍是非常妥帖,能讓人清楚而舒服的看明白裡面的內容,相比而言,尚學令那份譯書,枯燥呆板,讓人毫無多看一眼的慾望。

看罷之後,他沉聲道:“封存吧。”他頓了下,“兩份都是封存。”

衆人聽到他的這句話,就知道張御這一次學詢當已順利過去了。

不過三詢之中,學詢其實是最容易過的一關。

因爲能成爲士選之人,本身就是諸多同輩之中脫穎而出的,而學識才幹是他們最爲根本的東西,這裡若是有所欠缺,那壓根無可能被學宮所推舉。

而接下來,便將是府詢了。

衆人這時移目看向臺階上方,特別留意的,就是各衙署主吏。

剛纔徐文嶽等三人的府詢是由三位衙署主事先後出面問詢,倒不知這次會是哪幾位出面?

席座之上,此刻有人走動到署公柳奉全身前,在他身旁耳語了幾聲,他沉吟了一下,隨後便點了一下頭,似乎同意了什麼。

過了一會兒,便見一個四旬左右,下頜留着清須的清雅男子站了起來,衆人一眼認出,這是司戶衙署的主事肖清展。

肖清展先是對張御合手一禮,道:“道:“張師教,你曾在司吏衙署擔任參治,但我觀你在衙署的月餘時日內,卻並未有過一字諫言?”

張御坦然言道:“我那時固然在蔣從事身邊擔任參治,實則當時是收到消息,有人意欲行刺,於是受玄府之託,到蔣從事身邊護持他一段時日,而我此前並未做過參治,亦未曾在地方上任職,內外事務皆是不熟,恐胡亂出言,反而有礙公務,故是不曾出得一策。”

肖清展點了下頭,拱手道:“多謝張師教釋疑。”說完之後,他便沒再多問,便直接坐了回去。

在場衆人之中,有不人的目光變得意味難明,因爲他們不難看出,肖清展如此問,表面上好像是在指責張御的不謀事,可實際上卻是在幫他忙。

因爲要想成爲“士”,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德行。

而張御在司戶衙署中時,能清楚認識到自身的缺陷與不足,只管做好自身分內之事,對於自己不懂的,卻絕不去胡亂插手,這不但不用批評,反而是值得褒揚之事。

不過也有了解內情的人一想張御與肖氏的過往,也是理解肖清展的做法。

做兄長的,總要幫自己弟弟一把的嘛。

肖清舒生前最佩服的就是張御,希望張御能成爲天夏之士,而肖清展作爲兄長,自然要儘可能幫助自己弟弟完成這個生前未能完成的願望,讓其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肖清展坐下之後,柳奉全看了看左右,也是出聲言道:“張師教曾在南方消弭一場兵災,於都護府有大功,近三十年來的士選,還未如張師教這般功勞之人,府詢之問,張師教實則早已是過了。”

他之所以提及此事,除了順應衆意,推張御一把,也是因爲此事有他的功勞在內。

當時正是因爲他及時配合都府,給各鎮調撥到了大量軍械物資,並調和各方轉運,使得三萬大軍能夠快速出現在堅爪部落之前,內外合作之下,成功解決了這場危機。

他也是憑此才得以在治署之內建立起了初步的威望,現在每次想到,他仍爲自己當時的決斷而滿意。

可就在說完話之後,卻覺場內一寂,而後便見都尉安右廷站了起來。

安右廷站在那裡,高大英健的體魄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並讓人覺有一股壓迫之感。從某種意義上,他代表就是大都督,自也是擁有府詢的資格。

楊瓔十分緊張的看着自己的舅舅。

安右廷看着張御,道:“張參治,如果我代大都督闢請你入都督府爲幕吏,你可是願意麼?”

張御半分猶豫也無,果斷回道:“不願!”

他是一個修行之人,是不會親自參與到勾心鬥角的政事之中的。

而他背後的玄府,從天夏禮制上來說,本來就是凌駕在都護府之上的,他一心要做得是讓東廷歸回天夏,而不是去維護眼下的格局。

他不怕因爲回絕安右廷而失去士選機會,因爲安右廷繼承的是上任大都督楊宣的作風,一心維護都護府的平衡,嚴守自己軍事將領的底線,從不插手治事。

這個人從不會按照自己的喜惡去做事,而只會站在都護府整體的利益上去考量。

安右廷面對他的回答,沒有任何情緒流露出來,平靜道:“我知道了。”說完之後,他又重新坐了下來,場中隱隱存在的壓迫感頓時爲之一消。

楊瓔拍了拍胸口,不由鬆了一口氣。

這時有文吏上來對着張御作勢一請,他便一點頭,跟隨其人來到了一處席座之上。

徐文嶽等三位選士都是坐於近處,見他過來,三人都是站起,擡手對他一禮,他也是還有一禮,這纔在此坐定下來。

大議堂中也是變得安靜下來。

況公這時站起身,對上來想要攙扶自己的文吏擺了擺手,自己往走前了幾步,到了過道之上,對着兩旁座上的各個天夏之士言道:“諸公,四位士選都已是過了三詢,誰可爲‘士’,我們該當有一個結論了。”

……

……

第一百八十章 引機喚未定第兩百五十六章 舟尺破虛黯第十三章 印證第三十七章 三印連觀第兩百七十三章 爭道誓化空第一百四十六章 身換神非舊第九十一章 循枝覓勝果第六十五章 黎明談判第兩百一十四章 評述第三百六十六章 渺影參故朝第二十六章 查檢第四十一章 治新改舊言第兩百二十五章 陳器方制虛第八章 時移事變第六章 再非舊天數第十七章 空象尋道同第一百六十四章 裂穹駐堅壁第兩百五十七章 名缺尋解疑第兩百四十七章 理內分清濁第十七章 正得法名真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過試隱念第兩百三十三章 復體第三百四十六章 望道可攀登第三百一十四章 曜烈捉氣回第八十一章 風過大浪涌第三百零二章 淨世應無穢第兩百二十九章 玄聲當振世第三百六十九章 天機一氣合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世入浮天第兩百三十八章 推勢拂衆意第兩百四十五章 收意追至源第三百九十二章 遁界尋破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御力試束空第三十四章 拒氣引上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沉勢裂天原第三百二十章 積微轉天理第三百二十五章 變勢轉道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氣落虛空閉第兩百四十二章 阻截第一百零八章 侵世喚虛名第七十五章 迅影雷震第一百八十二章 蟬鳴第兩百五十七章 名缺尋解疑第十九章 拂暗爲心明第二十五章 追脈撥元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今卻昨日非第九十章 上名非我名第七十八章 離界循空隙第二百零八章 幽光生疑影第三百三十六章 御外心內異第五百三十六章 勢反尋真回第三百三十章 虛空橫晝光第四百五十八章 推關意守堅第四百八十二章 神映此心同第一百三十章 再至第五十章 觀人觀己第一百七十五章 皆至第二十九章 後勢當覆前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爭取道傳第三百八十八章 鑑道理玄機第十二章 用策暗分說第五十九章 安排第六十五章 虛影第三百章 鳴空劍落痕第四十三章 出世去束礙第兩百六十七章 利自各有逐第九十八章 耀燁可得覆第二十五章 道聲合天地第十二章 拜學玄府第六十一章 使邀赴元上第兩百四十三章 器法化靈生第五百四十三章 從氣化反融第三百二十三章 顯威獲兩安第六章 再非舊天數第兩百一十七章 取符挪天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去影碎玉蓮第二十二章 天煞第一百六十七章 突入第一百五十二章 託法解原障第兩百七十三章 感機懸影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擊第十四章 歧舌第二十五章 離天散濁霧第三十七章 逞意各持機第五十七章 上下相逐迫第四章 藏神述世源第二十八章 祖傳秘方第八十八章 風雲四方來第十一章 方域生微異第一百九十五章 萬相天輪第三百八十三章 感意束心界第六十一章 尋章可傳意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照氣自流第六十六章 回程第一百零六章 染穢持異道第三百二十九章 牽機付託探第九十七章 寒光落心指第一百一十四章 陳虛引空落第三百一十九章 寂空挪法變第兩百七十二章 舉翼重塑生
第一百八十章 引機喚未定第兩百五十六章 舟尺破虛黯第十三章 印證第三十七章 三印連觀第兩百七十三章 爭道誓化空第一百四十六章 身換神非舊第九十一章 循枝覓勝果第六十五章 黎明談判第兩百一十四章 評述第三百六十六章 渺影參故朝第二十六章 查檢第四十一章 治新改舊言第兩百二十五章 陳器方制虛第八章 時移事變第六章 再非舊天數第十七章 空象尋道同第一百六十四章 裂穹駐堅壁第兩百五十七章 名缺尋解疑第兩百四十七章 理內分清濁第十七章 正得法名真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過試隱念第兩百三十三章 復體第三百四十六章 望道可攀登第三百一十四章 曜烈捉氣回第八十一章 風過大浪涌第三百零二章 淨世應無穢第兩百二十九章 玄聲當振世第三百六十九章 天機一氣合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世入浮天第兩百三十八章 推勢拂衆意第兩百四十五章 收意追至源第三百九十二章 遁界尋破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御力試束空第三十四章 拒氣引上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沉勢裂天原第三百二十章 積微轉天理第三百二十五章 變勢轉道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氣落虛空閉第兩百四十二章 阻截第一百零八章 侵世喚虛名第七十五章 迅影雷震第一百八十二章 蟬鳴第兩百五十七章 名缺尋解疑第十九章 拂暗爲心明第二十五章 追脈撥元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今卻昨日非第九十章 上名非我名第七十八章 離界循空隙第二百零八章 幽光生疑影第三百三十六章 御外心內異第五百三十六章 勢反尋真回第三百三十章 虛空橫晝光第四百五十八章 推關意守堅第四百八十二章 神映此心同第一百三十章 再至第五十章 觀人觀己第一百七十五章 皆至第二十九章 後勢當覆前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爭取道傳第三百八十八章 鑑道理玄機第十二章 用策暗分說第五十九章 安排第六十五章 虛影第三百章 鳴空劍落痕第四十三章 出世去束礙第兩百六十七章 利自各有逐第九十八章 耀燁可得覆第二十五章 道聲合天地第十二章 拜學玄府第六十一章 使邀赴元上第兩百四十三章 器法化靈生第五百四十三章 從氣化反融第三百二十三章 顯威獲兩安第六章 再非舊天數第兩百一十七章 取符挪天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去影碎玉蓮第二十二章 天煞第一百六十七章 突入第一百五十二章 託法解原障第兩百七十三章 感機懸影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擊第十四章 歧舌第二十五章 離天散濁霧第三十七章 逞意各持機第五十七章 上下相逐迫第四章 藏神述世源第二十八章 祖傳秘方第八十八章 風雲四方來第十一章 方域生微異第一百九十五章 萬相天輪第三百八十三章 感意束心界第六十一章 尋章可傳意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照氣自流第六十六章 回程第一百零六章 染穢持異道第三百二十九章 牽機付託探第九十七章 寒光落心指第一百一十四章 陳虛引空落第三百一十九章 寂空挪法變第兩百七十二章 舉翼重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