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映己照諸道

至高之我出現之後,便踏動了一枚道籙之中,因爲唯有以此相系,方能久存,隨其此間立定,背後就有一道光明灑照出來,似向一切存與不存皆是宣示自我。

張御在成功化出此等映身之後,沒有結束自己的氣意運轉,因爲光只是一個映照之我還不足夠推動變數。

而接下來,便乃是邪神之我!

所謂“邪神”,實則是介於混沌與正序之中,並以雙方之玄機爲食糧而蘊成之物,其時而偏向混沌,時而偏向正序,似若濁潮,便是類似之物,而當此等物事往大道攀附,並以此向上追逐,那便是邪神之道了。

其實,他更願意稱之爲“易神”之道。

對於此道,他是在長久接觸中已然十分了解了,當初邪神之我,曾是一度主動映照到他的面前,這意味着以他自身所具備的固有根底,就能輕易走上此途。

再則與覺霄道人的交流,更是讓他對此道有了深入理解,所以引動這一個映照之我是較爲容易的。

故此刻他意念一轉,便見一道渾身被煙霧籠罩的道人從一團渾噩氣機之中走了出來,其兩眸赤紅,渾身隱沒於暗氣之中,袍袖飛舞如煙,縱然深沉暗濁,可卻意高去遠,莫測難明。

其一出現,諸機好似陷入了混淆,並以一種詭譎錯亂但又不失美感的方式呈現了出來。而無論是氣意道行,其都是與至高道人可堪一比。

這“易神之我”顯身之後,同樣與一枚道籙相合,旋即背後有一輪渾光照耀出來。

此身立定之後,張御繼續往下推動,而緊隨上述兩者的乃是“純靈之我”!

純靈之道一直存在於那裡,因爲此道乃是天地之反,雖以天地之正所能去到的遠端,此一道亦能去到。

但純靈雖純,卻非至純。

在他看來,拋開正反相對,虛實相應這等表面之理,貫通其中所有的乃是一抹靈性。

此靈性不論物事存與不存,不論到底實質與虛幻,都是存在於那裡。當靈性偏向於內,向內收斂,只存自身,便是純靈,正是所謂的天地之反;而當純靈趨向於外,向外擴張,接觸萬化,那便是實軀,爲天地之正。

所以只要抓住這一抹靈性,就能拿住正道,由此去往上端。

在理順此機的時候,他將純靈之道上的種種不合自身所意,或是種種妨礙運轉都是剔除增補,還原本來,並循機向上。

在這一瞬間,他將此道之成就推動到了與妙乙道人相當的地步,或者說,兩者走的完全乃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雖以純靈爲始,可去處完全不同。

然而到此還未停下,他以自身的深厚道行和對道法的理解,繼續往上推動,並觸及到了那個可爲他達到的頂端。

虛空之中靈光乍現,純靈之我或說是“靈性之我”自裡現身而出。

他身上靈光或虛或實,絲絲縷縷的光影靈絲,流彩紛溢,華美異常,其之身影似自是一抹影光,同樣是與一枚道籙融合到了一處,並與“至高之我”,“易神之我”同列於一處。

在這個時候,張御也是發現,每多一個得道之我,他對於大道的理解也是愈發深刻。

本來氣意在高渺之中多停留一分都是危險,要是無從存定自我,可能失落在此,再也無從歸來,然而每多一個變化,每成就一個自我,每多一個道法的理解,便感覺能在此能多得存續些許時候。

那是因爲這映照之我本身存在並非是沒有意義的,更多的道理的獲得,無形中也在把他往更高處推動而去。

得悉這些,他知道這條路是正確的,故他沒有停下,繼續推動氣意,而再下來,乃是……混沌之我!

迄今爲止,每一門道法都需要他在氣意之內真真切切的走一遍,這是極爲重要的一環,而其餘之道無疑是正序之道,唯有現下所欲行之道乃是以混沌爲道,以變化本身爲道。

如今的混沌修士,似如李復緣和萬道人,縱然利用了大混沌的力量,可他認爲,仍是爲大混沌所主宰,並且很難改變這個位置,也是因爲這個緣故,這兩人必須佔據元空,時時抗衡變易侵染,以維繫自身之存續。

還有一個,就是諸如霍衡、真餘這等受大混沌意志爲寄託的混沌寄身,混沌寄身比混沌修士在混沌之道走得更遠,並且佔了一個不死不滅的好處,可他們比混沌修士投入的更爲徹底,若說混沌修士還有跳脫之望,他們幾乎就無此可能了。

而這兩個都不是他的選擇,他所映照的混沌之我,乃是一條他所獨有的道路。

由於一直以來以至高之力問對大混沌,所以他敢說自己對於大混沌的瞭解不下於任何人。

就算霍衡等人,雖得混沌之寄撒很天然能夠運使權柄,可正是如此,受自身之所限,卻不見得能明瞭此中變化之理。

大混沌能無可能中化變可能,這是最爲關鍵之所在,每每把握這一線可能,道理上就能去到終極之所。

然而維持變化,但又不能放任變化,這就需要他去主動推動變化,讓變化渡去,而後再度歸回,並於此中取到自身之所用。

想要做到這一點,除了他自身所問對得出的感悟,還有接觸恆常之道得來啓發。在與五位元聖還有元一道人幾番較量下來,他也是從中獲益了許多。

其實恆定本身並無問題,但是永常之恆定,並將此置於一切之上,那就要堅決挪開了。

在明晰了這些之後,他氣意一轉之下,空無之中竟有一絲混沌變化生出,而後一個混沉難觀,偏移諸機的道人身影化顯出來,其之形變動不絕,於萬而一,又於一而萬,似若侵徹萬古,行於過往未見之上。

這混沌之我落下之後,稍稍一頓,纔是與那一枚道籙相融一體。

這具混沌之我,已然超邁了往來所有混沌修士,乃至混沌寄身的境界,從出現之後,就會變易一切,若是維繫不住,那麼就將吞奪前面諸身,甚至將他主身替代了去,進而將外部諸有皆是拖入混沌之中。

張御沒有動用至上之氣去剋制,而是以高渺之機牢牢定,同時他開始運化第五個未映之身,此一回,乃是“御中之我”!

不過眼下他所推動的,並非是他真正的根本之道,而恰恰是之前與恆常之道問對之時所推導出來的道法。

每一個映照之我,都是象徵着一種可能,並且實在的映照出來。此一我乃是在沒有大混沌力量干涉之下的純粹御中之力,唯有此身存在,才能將不同的力量統合到一處,並推動運轉。

由於此前已然推演出了此道之演化,所以他氣意落下之後,便順利無比的將此身顯化出來。

便見諸機碰撞之中,似有一股調和萬有之勢被拿動,一縷氣意從下往上逐漸演繹出了全部的道理與攀附之路,旋即有一名身影玄渺道人自虛無走了出來,其既動又靜,似在那裡,又似無處不在,隨着諸有存在而漲落起伏,徜徉在一切物事運轉之中。

若說先前出來諸般氣意,乃是凌亂且各立一處的,可隨着“御中之我”一出,並與道籙相合之後,便立時將之統御起來,而後諸機運轉,以他爲中心,變化向外層層擴張,使得這方所在生出種種有序之變。

而在張御這裡推動映照之我的變化時候,至高化身所持那一劍仍然牢牢對準着元一道人,遙指向其眉心所在。

元一道人選擇來到這裡,那是因爲元空之空十分有利於恆常之道,他在此非但能夠長存,還能夠反向排斥張御,使得那一劍終究無法落及己身。

而因爲只有兩人沉入此間,遠離諸道,故此刻也唯有他們二人之道存續於此,下來若無其餘變化,那麼可以一直如此下去,直至一方無法維繫長存,崩退化滅。

可隨着張御主動發起變化,並持續推動之下,那麼這一切就又不同了。

這使得恆常之道受到了撼動,原本的絕對穩固一旦出現了挪移,那隻會崩塌的更快。

還不僅在於道法本身,當這些變化出現,並逐漸延展開來後,這裡就不會再是元空之空了。這裡的疊合縫隙將會被抹平,這等縫隙將會出現在別處。

雖說元一道人仍是可以選擇挪去那裡,可是在這個間隙之間,恆常之道亦將失去優勢,那一劍若抓住這空隙,追及上來將他斬破,那麼這一戰也就結束了。

他知曉此理,張御同樣知曉,他看着元一道人不斷向下沉陷的身影,現在明面上只剩了下兩條路。

一個就是以某種手段填補空隙,在又一個元空之空的出現後挪轉過去,不過前提這當中不出現任何變數。

還有一個,便是穩固恆常,在道法上與他一決勝負。

到底會如何選擇?

元一道人沒有讓他等待下去,很快揭示了答桉,其將手中那一株道蓮一擺,又一次放出玄妙光芒,這回此物卻是從他手中飄了出來,倏忽間似照演出無窮玄理,並化爲無邊之廣,將這一處元空之空生生撐定在了那裡!

……

……

第三百零三章 見虛擊根本第八十章 離黯得復歸第三百七十八章 心歸六正全第十三章 揭發第十二章 名單第三百七十五章 玄音落天宮第六十三章 心身照映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破名落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入域心染塵第九十八章 開闔爲固堅第四百零八章 積勢奪神主第一百七十八章 論贈天機算第六十八章 覆世斷靈生第五百一十七章 意落劫數沾第一百八十三章 劍音落海天第一百六十章 軍心第兩百三十五章 論爭付議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示兆付空託第一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由非問理第二章 罷徵拓內合第一百四十七章 擾空爲報怨第一百零六章 重影決陰陽第四十章 世無圓融法第十八章 修元傳印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散疑神歸第一百一十五章 餘域已克定第四十六章 歸途第兩百六十八章 名同神難合第兩百一十七章 勢轉攻守變第兩百零九章 準備第五十章 望機觀由源第二十章 執意本難消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離第五十五章 渡存化駐意第十七章 遞傳未識真第兩百五十九章 叱落絕塵身第八十五章 守待第七章 文院取冊第一百六十二章 交戰第六十七章 戰事第兩百四十二章 前後定長略第兩百四十一章 密關藏幽影第三百一十章 議定立有常第九十二章 謀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霜花第四百零九章 聚識借解丸第五百六十三章 外動不移心第五十三章 神墟之前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氣倒果因第一百三十六章 除夕第六十八章 轉落混塵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拜第一百一十六章 揚法落音聲第兩百六十八章 名同神難合第三十五章 問神有下名第一百一十六章 入世致深穢第兩百二十八章 棄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避堅襲虛翼第三百五十九章 通天啓深門第六章 再非舊天數第三十九章 迅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我第兩百九十二章 混沌亦落此第一百二十八章 壽數第三百零八章 詔令截靈機第十一章 坐對言存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古物第三百二十二章 投世藏神氣第兩百一十五章 飛劍霄鳴第四章 地陷神海藏第兩百四十四章 齊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潮自涌流第一百四十三章 斬寄斷神空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人第兩百零二章 截命法身承第三百六十二章 金煉融身神第一百七十七章 意同持衆力第兩百七十六章 伏聖問心魔第兩百一十四章 天海月照第九十九章 府授秘章第兩百一十六章 祭功以求渾第六十九章 餘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外道截有緣第二十九章 乘虛待世引第三百二十三章 身主當馭意第三百二十四章 煉爐化識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論上言寶器第二十二章 法儀封感靈第五十八章 萬法皆付一第兩百零五章 清流返雲穹第五百二十九章 心異道難同第一百四十一章 勢升難輕移第十八章 潛流涌未盡第兩百零四章 烽火第一百二十二章 身落天序外第二百零五章 日月猶經行第兩百九十七章 補異移氣缺第兩百零六章 尋往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蛟
第三百零三章 見虛擊根本第八十章 離黯得復歸第三百七十八章 心歸六正全第十三章 揭發第十二章 名單第三百七十五章 玄音落天宮第六十三章 心身照映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破名落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入域心染塵第九十八章 開闔爲固堅第四百零八章 積勢奪神主第一百七十八章 論贈天機算第六十八章 覆世斷靈生第五百一十七章 意落劫數沾第一百八十三章 劍音落海天第一百六十章 軍心第兩百三十五章 論爭付議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示兆付空託第一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由非問理第二章 罷徵拓內合第一百四十七章 擾空爲報怨第一百零六章 重影決陰陽第四十章 世無圓融法第十八章 修元傳印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散疑神歸第一百一十五章 餘域已克定第四十六章 歸途第兩百六十八章 名同神難合第兩百一十七章 勢轉攻守變第兩百零九章 準備第五十章 望機觀由源第二十章 執意本難消第一百七十二章 逃離第五十五章 渡存化駐意第十七章 遞傳未識真第兩百五十九章 叱落絕塵身第八十五章 守待第七章 文院取冊第一百六十二章 交戰第六十七章 戰事第兩百四十二章 前後定長略第兩百四十一章 密關藏幽影第三百一十章 議定立有常第九十二章 謀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霜花第四百零九章 聚識借解丸第五百六十三章 外動不移心第五十三章 神墟之前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氣倒果因第一百三十六章 除夕第六十八章 轉落混塵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拜第一百一十六章 揚法落音聲第兩百六十八章 名同神難合第三十五章 問神有下名第一百一十六章 入世致深穢第兩百二十八章 棄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避堅襲虛翼第三百五十九章 通天啓深門第六章 再非舊天數第三十九章 迅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我第兩百九十二章 混沌亦落此第一百二十八章 壽數第三百零八章 詔令截靈機第十一章 坐對言存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古物第三百二十二章 投世藏神氣第兩百一十五章 飛劍霄鳴第四章 地陷神海藏第兩百四十四章 齊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潮自涌流第一百四十三章 斬寄斷神空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人第兩百零二章 截命法身承第三百六十二章 金煉融身神第一百七十七章 意同持衆力第兩百七十六章 伏聖問心魔第兩百一十四章 天海月照第九十九章 府授秘章第兩百一十六章 祭功以求渾第六十九章 餘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外道截有緣第二十九章 乘虛待世引第三百二十三章 身主當馭意第三百二十四章 煉爐化識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論上言寶器第二十二章 法儀封感靈第五十八章 萬法皆付一第兩百零五章 清流返雲穹第五百二十九章 心異道難同第一百四十一章 勢升難輕移第十八章 潛流涌未盡第兩百零四章 烽火第一百二十二章 身落天序外第二百零五章 日月猶經行第兩百九十七章 補異移氣缺第兩百零六章 尋往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