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授課

第123章 授課

李明智在周明的辦公室和周明說了沒多久,便去他辦公室拿東西去了,將之前從牛老師那裡拿來的數學分析課要用到的東西都交給周明後,李明智又將牛老師的聯繫方式也交給了周明。

周明加了這位牛老師的微信,保存了他的手機號碼。

“你這答辯也快結束了,馬上就能拿到畢業證和生科院那邊的博士學位證了,而且我聽說生科院的章名傑章院長想邀你去生科院做講師,你沒同意,那你之後有什麼打算嗎?”差不多處理完少年班的事情之後,李明智也沒有急着立刻就離開,而是又問起了周明之後的打算。

“前段時間陳文教授和陳雲教授找到我,說是答應加入我之前和他們說的那個關於【人工智能準確預測蛋白質】的項目,還有前幾天海南大學的廖衛國教授來我們學校做學術報告的時候,和我說了關於大豆項目的事情,這是國家重點關注的項目。

所以今年我準備重點關注着兩個項目,數學方面的話,如果今年還有足夠的時間,我可能會寫點東西,如果今年時間不夠,那就得等到明年了。”周明向李明智大概說明了一下自己接下來的打算。

聽周明這麼一位他們數院的教授,說他今年未來幾個月所要做的事情的重點卻都是計算機和生物方面的,這讓李明智感覺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不過,李明智也知道周明所說的這兩個項目也不是什麼小項目,而且周明今年的數學成果已經夠多了,所以他也沒有表露出什麼異樣的神色,而是有些好奇地對周明問道:“【人工智能準確預測蛋白質】這個項目你應該是通過你們公司的實驗來做,那麼大豆的事情呢?你怎麼會認識海南大學的廖衛國教授?你所說的大豆的事情指的又是什麼?方便說嗎?”

在李明智這個地位的也都知道,有些教授的研究內容是與上面有關的,關係到國家層面的未來,不能隨便透露,所以他纔會有這最後的一問。

“廖教授是我今年上半年認識的,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廖教授去金工大做過一次學術報告,我就是在那次去聽廖教授的學術報告時認識他的。”周明解釋道,“大豆這個項目其實就是國家準備從外資手裡收回他們在國內關於大豆的相關壟斷權益了,過不了多久應該就會有通知出來,這倒也沒什麼不方便說的。

另外,關於大豆的具體實驗,我還是準備通過公司的實驗室來做,我現在在生科院那邊什麼都不是,是要人手沒人收,要實驗室沒實驗室,什麼都沒有想做也不好做。”周明對李明智說明了自己的一些打算。

微分方程,什麼是微分方程?

周明從桌上一摞書的最上層拿起一本由程藝、陳卿、李平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數學分析講義(第一冊)》,翻開看了看,這一摞書都是李明智拿過來的。

常微分方程初步。

李明智和章名傑不同,所以周明對待他們兩人時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有些事情他不會和章名傑說,但是會和李明智說。

見李明智要離開,周明也站起身將李明智送到辦公室門口,周明站在辦公室門口,等李明智走遠後這才走回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其實周明想要用科大生醫部的實驗室,想要在科大擁有足夠的人手,倒也容易,只需要他和生科院的一位博導或者好幾位博導合作就行了,他們手下的博士生苦力和碩士生苦力可都是有不少的,但周明不想這麼做。

周明一走進教室,原本還在聊天討論各種問題的學生們忽然全都停止了說話,注意力都放在了剛走進教室的周明身上,就連正在打瞌睡的同學也被喚醒。

只有那極少一部分人因爲雖然也聽說過周明,但因爲沒有可以去網上查過周明的照片,所以並沒有認出周明來,他們見周明如此年輕,還以爲是哪位學長走錯了教室呢。

“隨你吧,反正我也不是生科院的。我也沒什麼事了,就先走了。週三的上課時間和上課地點,還有我們學校的地圖我先前發給你的那張表裡都有。你到時候要是真找不到地方,可以打電話給我。”李明智也沒再在這裡多待,很快就離開了周明的辦公室。

當然,少年班的學生們還沒分班,上的數學分析是數學分析(B1)。

雖然少年班就週一和週三有數學課,但不管是週一還是週三,數學課那可都是一上就是四節,而且還是連着的。

“你們的牛老師之前好像已經講完了第五章,我現在是要講新的一章,第六章的常微分方程,對吧?中間有沒有什麼落下沒講的?”周明翻開自己的書本,對教室裡的這些只有十四五六歲的少年們說道。

“你們還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沒有的話我們就開始上課了。”周明花費了大概十分鐘的時間一一回答這些人的問題,最後沒人再詢問的時候,周明又問了一遍。

周明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第六章的標題,一共就七個字。

但是,在中科大少年班學院未選擇數學專業的同學與大多數院系英才班的同學會學習數學分析(B1)、(B2)兩門課程。

一個包含未知函數y=y(x),以及它的各階導數的方程,我們就把它叫做微分方程……”由於先前已經有了一些經驗,自己也做了許多準備,周明開始上課之後講得倒也還行,至少沒有磕磕絆絆的。

周明大概瀏覽了下前沿後,很快就翻到目錄那一頁。

將手中的書本放在金屬講臺上,周明先是掃視了一圈整個教室的學生們,見學生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講臺上之後,他這才向他們做了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是我們數院今年剛來的教授,我叫周明。關於我的事情,想必你們大多數人應該也都瞭解了,我就不詳細的做我介紹了。

但是,我想應該還是有那麼幾個同學是會對數學產生興趣的,如果有同學對數學這門課產生了好奇心,有一些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我是很歡迎你們來問我的。

周明發現,這門數學分析課程中所講的數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是介於普通的高等數學和數學專業的數學分析之間的。

“老師,你有對象嗎?”周明這話剛一說完,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舉手對周明詢問道,不過他這話一問出口,周圍就是一片長吁之聲,顯然對於這位同學提出的這個問題很是鄙視。

因此,少年班上數學課只是借用了華羅庚班的教室,並不是同他們一起上課。

“第一章的極限講完了,第二章的單變量函數的連續性也講完了,還有第三章單變量函數的微分學和第四章不定積分以及第五章的單變量函數的積分學都講完了,那下週我應該就要開始講第六章的常微分方程初步了,這講得挺快呀。”周明翻着目錄,最後又看了看第七章,也就是最後一章的無窮級數,心裡這麼想着。

十四五六歲的年紀,一般也就是上初高中的年齡了,但這些孩子們此時都坐在科大這樣一個985高校的大學教室裡,聽着數學分析,而他們的同齡人此時還在學着一元二次函數和三角函數這些。

而就在這兩人說着周明的事情的時候,周明已經走上講臺。

週三下午,當週明準備妥當走進他授課的教室時,教室裡已經坐着不少學生了。

而華羅庚班已經是專門的數學系,算是分班了,所以他們上的數學分析是比數學分析(B1)更難的數學分析(A1)。

這本書正是中科大數學分析的教材,數學分析一般都是作爲大學當中數學系的最基礎的一門專業課出現的。

少年班的大一新生們上數學分析是在數院的華羅庚班課堂,華羅庚班全稱爲華羅庚數學科學英才班,是華國科學技術大學與華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2009年3月簽訂的協議,發揮系所結合優勢,共同創辦的。

見沒人再詢問,周明便開始給他們講起了課。

周明說完這句話後,又擡頭看了看講臺下方的同學們,見他們都搖了搖頭,並不統一地回答着“沒有”之後,周明便開始正式給他們講起了第六章常微分方程的內容。

……

看這些學生臉上的表情,顯然少年班的學生們絕大部分都認出了周明。

周明的粉筆字算不上好看,但也不算太難看,畢竟他上高二、高三的時候也偶爾會被班主任利用休息時間叫上講臺給同學們講題,周明的粉筆字就是在那段是練的。

這倒不是因爲他們全部都把心思放在了學習上,鄙視這位同學提的問題不是學習上的,而是因爲周明有沒有對象這種事情網上早就傳開了,他這麼一個問題就是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問題,對其他大部分同學來說都是已經知曉答案的問題。

這些同學們剛還在討論,不知道學院會讓哪位老師來替換牛老師給他們上這數學分析的課,有的學生還想着要是周明來就好了,他們沒想到竟然真的是周明。

周明說完這些問題後,停下來看了看臺下的學生們,見他們都沒說話,便又對他們問道:“你們還有什麼問題要問我的嗎?”

牛老師因病住院了,所以這段時間由我來替牛老師上課,教你們數學分析。

“這是誰呀?”有人小聲問自己的同桌。

“這你不認識啊?這就是暑假的時候火遍全網的周明周教授啊,華國最年輕的教授了。

“原來是這樣。”聽周明這麼一解釋,李明智這才一臉明瞭的神色,並點了點頭。

“老師,您本科是學生物工程的,爲什麼會突然轉到數學方向上?”

而現在周明所要教授的少年班學生們都是才上大一的新生,還沒開始選專業呢。

“這是誰啊?”見周明不急不緩地往講臺那邊走,而其他同學也都將目光放在了周明的身上,極少數沒見過照片的人也都對身旁的人詢問起眼前這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的事情來。

少年班週一的數學課在上午,這就意味着一整個上午都是數學課了,週三的下午是數學課,也就是說他們週三的一整個下午就都是數學課了,一週等於有八節數學課,上的能不快嗎?

今年上半年的時候,他還只是金陵工業大學大三生物工程的一名學生呢,因爲接連在四大上發表了好幾篇論文,直接就被我們學校破格授予了數學博士學位,並被聘用爲了數學教授。”那人身邊的同學也小聲地向他介紹了一下週明。

相信你們在上力學的時候已經學習過了,不過我這裡還要用數學的方法再講一遍。

我對你們的情況也不瞭解,不過聽李院長說你們大多數同學以後不會進入數學專業,所以我也和牛老師一樣,不會在習題課中講解過難的知識。

如果你們有誰不瞭解我,但又對我感興趣的,可以問問你們周圍的同學或者是在我們學校的官網上都能查到我的相關信息。

……

翻看過一眼《數學分析講義(第一冊)》後,周明又大概翻看了一下里面每一章具體所講的內容,之後又翻看了一遍牛老師自己做的講義。

“老師,您是如何在一年之內發表好幾篇四大的呢?能和我們講講嗎?”

就比如有關實數六大基本定理的推導。

“微分方程所涉及的到的內容還是挺多的啊,不過這裡前面加了個常,後面又有個初步,你們應該也能看出來,不會有多難。

“老師,聽說您已經參加完生科院答辯的博士論文答辯了,很快就能拿到博士學位證了,您是怎麼做到開學不到兩個月就要畢業的呢?”

這個結論雖說奠定了分析學的基礎,但是它的證明對於學習數學專業A類課程的數學專業的學生們來說來都算是比較難的,更不用提你們不是數學專業的,現在學的也是B類課程。”

很快,問題便一個接着一個。

“方程式怎麼來的?我在這裡舉兩個例子,一個是Newton方程……”

……

依舊二合一。

感謝書友“zhengli”打賞的600起點幣,“Taylor1986”打賞的1453起點幣。

(本章完)

第86章 獎金第22章 臉紅的沈清秋第8章 進步神速第116章 意外來客第257章 器官3D打印技術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237章 相逢總是短暫的第135章 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第289章 還年卻老第236章 邀請第274章 最難理解的數學難題第96章 家長見面(2/9)第205章 招兵買馬第244章 模擬結束第220章 又是一年春節到(1/11 2/11)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209章 院士的疑惑第38章 一封郵件第41章 21世紀什麼值錢?第182章 小刀刺屁股第256章 臨終預言第282章 火星移民(4/9 5/9)第259章 化身爲人第246章 三大數學獎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25章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論第140章 見面第44章 繁忙的一星期第191章 有什麼事就和組織上說第219章 建議第286章 不一樣的未來(8/9 9/9)第198章 研究的新進展第280章 疑惑第12章 耄耋之年第228章 會面第272章 諾貝爾獎第176章 又一個獎(6/11 7/11)第60章 氣死偶咧第22章 臉紅的沈清秋第18章 除夕將至第108章 肯定第45章 動態第66章 一刊兩稿第226章 克隆實驗小組第168章 意外來電(4/11 5/11)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15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10 7/10)第93章 回村(1/9)第282章 火星移民(4/9 5/9)第57章 拉人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108章 肯定第200章 未來出現過的名字第2章 改變第119章 信息資源部發來的信息第6章 室友的刮目相看第289章 還年卻老第213章 院士第100章 人工智能準確預測蛋白質結構(3/9)第48章 重要人物第66章 一刊兩稿第119章 信息資源部發來的信息第63章 沈清秋的關心第70章 最後的家教第282章 火星移民(4/9 5/9)第284章 人生體驗功能(6/9 7/9)第201章 解散得了第221章 宣佈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182章 小刀刺屁股第80章 採訪第38章 一封郵件第275章 諾貝爾獎第213章 院士第180章 生命科學研究所第285章 重生新時代第219章 建議第96章 家長見面(2/9)第185章 大會第64章 過去第102章 出發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121章 第120 人生中第二次畢業答辯(6/9)第103章 開始入住第240章 久違的模擬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54章 邀請第225章 穩步前進第145章 開證第26章 夏令營第247章 全面檢查第15章 表妹第271章 師徒重聚(2/9 3/9)第174章 太空合成生物研究計劃第163章 招人第240章 久違的模擬第151章 學術報告公佈第270章 改變後的發展第57章 拉人第70章 最後的家教
第86章 獎金第22章 臉紅的沈清秋第8章 進步神速第116章 意外來客第257章 器官3D打印技術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237章 相逢總是短暫的第135章 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第289章 還年卻老第236章 邀請第274章 最難理解的數學難題第96章 家長見面(2/9)第205章 招兵買馬第244章 模擬結束第220章 又是一年春節到(1/11 2/11)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209章 院士的疑惑第38章 一封郵件第41章 21世紀什麼值錢?第182章 小刀刺屁股第256章 臨終預言第282章 火星移民(4/9 5/9)第259章 化身爲人第246章 三大數學獎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25章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論第140章 見面第44章 繁忙的一星期第191章 有什麼事就和組織上說第219章 建議第286章 不一樣的未來(8/9 9/9)第198章 研究的新進展第280章 疑惑第12章 耄耋之年第228章 會面第272章 諾貝爾獎第176章 又一個獎(6/11 7/11)第60章 氣死偶咧第22章 臉紅的沈清秋第18章 除夕將至第108章 肯定第45章 動態第66章 一刊兩稿第226章 克隆實驗小組第168章 意外來電(4/11 5/11)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15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10 7/10)第93章 回村(1/9)第282章 火星移民(4/9 5/9)第57章 拉人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108章 肯定第200章 未來出現過的名字第2章 改變第119章 信息資源部發來的信息第6章 室友的刮目相看第289章 還年卻老第213章 院士第100章 人工智能準確預測蛋白質結構(3/9)第48章 重要人物第66章 一刊兩稿第119章 信息資源部發來的信息第63章 沈清秋的關心第70章 最後的家教第282章 火星移民(4/9 5/9)第284章 人生體驗功能(6/9 7/9)第201章 解散得了第221章 宣佈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182章 小刀刺屁股第80章 採訪第38章 一封郵件第275章 諾貝爾獎第213章 院士第180章 生命科學研究所第285章 重生新時代第219章 建議第96章 家長見面(2/9)第185章 大會第64章 過去第102章 出發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121章 第120 人生中第二次畢業答辯(6/9)第103章 開始入住第240章 久違的模擬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54章 邀請第225章 穩步前進第145章 開證第26章 夏令營第247章 全面檢查第15章 表妹第271章 師徒重聚(2/9 3/9)第174章 太空合成生物研究計劃第163章 招人第240章 久違的模擬第151章 學術報告公佈第270章 改變後的發展第57章 拉人第70章 最後的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