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美國的維爾福軟件公司,雖然是顧莫傑即將完成的各項“門口的野蠻人”事業中耗資最大的一筆,但也是最沒有懸念的一筆。
這件事情沒人來和他搶,所以不用急。就怕美國人因爲如今生意還不錯,要價太狠不肯賣。
相比之下,倒是結清多玩尾款、接觸收購校內網這些事情,需要馬上投入精力去做。在多玩的事情上,馬花藤剛剛被擺了一道,如今正處在嗅覺靈敏、四處找事的姿態。要是“校內網”收購遷延日久,說不定又會有變故。
幸好,古勇將再次表現出了他的高效和手腕。接到顧莫傑的指令之後,剛剛南下完廣市的他,又北上直飛京城,揮灑着幾十億規模的支票。
照例沒有直接找“校內網”的最大股東千橡國際接觸,而是在外圍尋找了幾個切入點,充分了解校內網目前的內部態度現狀。
結合提前做的功課,古勇將很快分析出了“校內網”如今真實的經營情況。以及各個股東對於“自己繼續做下去、等待遙遙無期的盈利模式”還是“趁着目前形勢還好,趕緊套現拿錢跑路吧,要是等久了說不定市場和用戶就會被新浪博客和qq空間蠶食掉了,到時候連目前這點錢都賣不到”的態度傾向。
“校內網有圈子,有用戶量,但是在活躍黏性上已經落後了,缺乏一個可以讓用戶隔三岔五就想到登陸上去看一看的氛圍——主打‘曾經的老校友老同學現在變啥樣了’這種情懷牌,註定了‘校內網’單一的社交模式頻次太低。
他們也不想想,一般人多久纔會想到要開一次同學會呢?多久纔會懷一次舊呢?校內網上有多少分享照片的內容,是隔了個把月甚至幾個月才被人回覆的?空有號稱數千萬的開通量,但是就這麼低的互動頻次,簡直就是白白把一把好牌打爛了。”
這就是古勇將沉下去,深挖一番之後,給顧莫傑的彙報。
2008年的校內網,屬於典型的“模仿facebook最早,但是模仿得最泥古不化”的反面教材。至於歷史上一年多之後改組成“人人網”的成功,如今還沒有發生,自然沒有人知道。顧莫傑和古勇將看到的就是眼下校內網的殘破。
這樣的公司,不會很值錢。但是,已經進去的那些用戶,如果收編到初音的sns社區體系內,就能值錢n倍。
這是最完美的收購對象:低估值,高潛力。
考察完之後,在京城的古勇將一個電話打到錢塘,把他的最終方案向顧莫傑彙報了:
“這次換個招吧,你想辦法給我騰挪轉移一筆資金,不用太多,也就十幾二十億,我弄個表面上中立的投資機構,先把校內網買下來,再倒手賣給初音集團。
這麼做雖然會多很多手續費,但是隱蔽,不怕引起馬花藤的注意。這個時間節點,我覺得這點手續費倒騰成本不能省。你要是信得過我,我就全權去辦了。”
“這有什麼,你覺得對,那就去辦。用人不疑嘛,投資圈子裡的事情,你比我專業。”
顧莫傑很是大度地全盤接受了古勇將的方案,一點手續費,最多也就幾千萬的成本,相比於確保併購的順利進行,這點避險資金該出還是要出的。他也不怕古勇將走那些檯面底下的手續時,貪掉多少,相比對方賺到的利益,這都是小錢。
“我只要確保,用了你的招數之後,平平安安完成併購,別折騰出半路插進來的對手。”
古勇將在電話裡給顧莫傑解釋、吃定心丸:
“這點你絕對放心,校內網和多玩yy完全不是一個類別的情況——多玩yy做得很好,正在上升通道里,要不是多玩yy的骨幹技術團隊和馬花藤有過節,馬花藤當初都是想過低成本兼併多玩的。而校內網如今完全處在‘市值雖然還行、用戶雖然不少,但發展勢頭不好’的通道,沒什麼人盯着他們。只要我們夠低調,絕對得手。”
顧莫傑沒有在說什麼,讓古勇將按計劃辦就行了。
……
投資團隊在京城當“野蠻人”,初音的技術團隊在錢塘也不閒着。分管“初見”軟件的im即時通訊團隊首當其衝,這幾天已經把如何消化、合併“yy語音”的策劃案做的差不多了,一些基礎的接口兼容性技術準備,也有條不紊地展開着。
多玩被收購的事情,目前還沒有公佈,只是在資本的圈子裡風傳。國內投資大佬和互聯網創業者們,大多已經知道多玩公司被初音用13億多的錢收購了。但是社會上的人,哪怕就是yy語音的那些使用玩家,卻還大多不知道這回事兒。這也給了初音方面一定的時間緩衝去調整應對策略。
對於用“初見”吸收合併yy,初音高層的決策邏輯是這樣的:
“多玩yy帶來的用戶黏性是多維度的,它提供了目前國內最強的‘多人同時在線互動需求’,這一點是藤訊的qq也不具備的屬性。qq的社交,在單一時間點上依然是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儘管qq有多人語音聊天室,有羣聊,但是大多數q羣羣友並不會在別人說話的時候聽着,對於新產品和用戶的擴散幫助,也就不如多玩yy。
何況,多玩yy目前的最大用戶羣就建立在魔獸世界玩家之間,未來也會建立在所有需要開黑配合的網遊玩家之間。而我們的初音娛樂剛好有魔獸世界和dota2兩款拳頭產品,把yy也變成‘初見’之後,就意味着凡是玩過初音遊戲、用過初音娛樂產品的用戶將會與‘初見’形成無比強力的捆綁,再也不可能被馬花藤拉走。
同時,多玩yy的合併工作,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社交屬性不僅要追求社交網絡的廣度,也要更注重深度,注重每個用戶在使用時的投入、專注程度。這方面的反面教材,就是千橡國際的校內網——做一個sns的社區網站,結果一點互動黏性都沒有,空有那麼大的用戶量,結果被qq空間和新浪博客完爆了。
我們初音網絡科技的員工,在做社交產品上的技術和體驗設計都還是不成熟的,一定要充分學習國內先進同行的經驗,時時刻刻拷問自己的策劃策略……”
這份“最高指示”,在“初見”乃至所有其他社交產品的團隊當中流傳了開來。這不是顧莫傑的個人智慧,而是初音高層與智庫討論的結果。
除了考慮如何整合和改良“初見”/yy,其他社交產品的負責人也在考察和觀望合作機會。他們知道老闆如今不差錢,要是有可以提升自己、形成“初見”/yy那種互不模式的產品,只要提出來,老闆一般都是會收購的。
而有些需求要是過於朦朧,顧莫傑也會轉給古勇將帶領的財務投資部門,讓他們負責考察,看看國內有沒有符合項目部門描述的“短板補足型”公司。
四月份並不長,ipo的錢到手時,就已經是4月10號前後。此後20天的日子在緊張的收購、兼容、磨合中度過。
到了月底,高效的古勇將從京城帶回了喜訊:他僅僅用了16億人民幣的總價,把校內網買了下來。
要知道一年多前,也就是2007年3月千橡國際給校內網注大額資金的時候,投進去3個億現款也只佔了10%幾的股權,所以當時校內網估值就已經過了10億了,可見這一年多發展下來、用戶不斷增長、但經營模式並沒有改善的校內網,在古勇將的砍價下並沒有額外升值多少。
何況,按照行業慣例,入股注資和直接買斷私有化,代價是不一樣的。如果投資者只想在一家公司入小股,或許他只要按照現市值投錢就行了,如果要一次性買斷公司,那麼溢價30%也是正常的。
算上溢價,古勇將總共只用了16億,可見其辦事效率。
……
五一長假,談生意的大佬們也要休假。
“有勇哥在,投資併購這塊,吾無憂矣。”
古勇將風塵僕僕地從蕭山國際機場下來的時候,顧莫傑居然親自去接機以示禮遇。還站在舷梯旁邊握手,親自拉着他進車。
這也是古勇將兩個月內、幫顧莫傑完成兩次漂亮的大手筆收購,所應得的禮遇。
vip通道盡頭停着一輛邁巴赫長體車,那是平時古勇將的座駕,顧莫傑反而沒這麼顯擺,對坐車不講究。不過今天這種日子,還是上同一輛車比較合適。
上車坐定,古勇將從車內小冰箱給兩人一人拿了瓶小瓶裝的低度琴酒,碰了一下以示慶祝,臉上抑制不住的得意。
“不過是收購一個校內網,你就滿足了?董榮傑那傢伙後來追加的需求呢?你就不打算問問我有沒找到合適的對象?”
顧莫傑喝了一口,眼神一亮:“董榮傑?就是那個多玩公司做網站的技術總監?他也閒不住了,提了啥需求?”
古勇將白眼一翻:“有你這麼當老闆的?前幾天還是你親自把需求轉給我的,讓我在京城的時候順路盯着看看”
顧莫傑一拍腦門:“想起來了!那個董榮傑,多玩遊戲網沒前途了,就想轉過來做社交空間——他是不是提了一個‘校內網社交粘性改造計劃’,希望策劃一些可以提升空間互動程度的網頁遊戲?”
古勇將見顧莫傑反應過來了,也就不爲己甚,沒有繼續嘲笑。
“就是那個要求,他覺得校內網互動頻次太低了,最好收購校內網的同時,弄些將來可以內嵌到校內網上的產品——然後,我就給他找到了一家纔剛剛成立還不到2個月的創業公司,團隊絕對符合他的要求。”
“喔?說具體點兒。”顧莫傑的興趣完全被調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