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微博的前期發展是很平淡的。
從內測開始,到開放“@”功能,就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摸索。
而後又過了個把月,纔開放了轉發功能,讓微博內容真正摸索出了一條病毒式傳播的路子。
之所以能夠如此悠閒,是因爲那段歷史上,微博在初期並沒有什麼對手追趕。
而現在,顯然一切都不同了。
因爲馬花藤花了大價錢收購新浪.
因爲初音集團異軍突起在im和sns社交領域,對藤訊的霸主地位形成了明顯的追趕和壓迫。
一切原本可以按部就班慢慢來的發展步驟,統統被打上了“加急”的印戳
不僅“微博”誕生的時間,比歷史同期早了9個月(注:因爲顧莫傑的蝴蝶效應,中國的3g網絡發展速度其實也提前了的,3g手機用戶規模大約比歷史同期超前一年。我認爲這是比較合理的推演設定。)
而且微博從誕生之日起,一切新功能的發佈都走上了快車道。
僅僅開放三天、用戶量就在qq和新浪博客兩大產品的強勢引流下破了百萬。然後就是無休止的推廣、推廣、再推廣。幾億幾億的廣告費往裡砸,各種渠道全覆蓋宣傳。
聖誕節次日,已經有上百個“大v”緊急註冊、緊急認證通過了。
歌手圈子裡的明星們反應比較冷淡,刷博文也不多,暫時吸粉較慢。倒是有兩個叫姚辰和陳昆的的電視劇演員衝得最賣力,每天花樣發博文,趕在元旦之前,短短五六天就吸粉破10萬,成爲整個藤訊微博漲粉最快的一波。
元旦當天,藤訊微博升級了一個版本,把“@”和轉發功能加了進來。又過了三四天,到元旦假期結束的時候,加入分享圖片爆照的功能——微博這玩意兒,一開始只是純粹的文字短信發帖,並沒有爆照功能。
允許轉發和“@”之後,現有的大v們吸粉的速度就更快了。關注娛樂明星爆照的粉絲也更多了。
反觀另一邊的“初見圈子”,似乎一直沒有那麼濃厚的媒體屬性,只是在安安靜靜地做小圈子分享。兩者的用戶數增幅比例,從一開始的130%,漸漸上升到2倍,甚至最終定格在接近3倍的位置上。
每多一個用戶開通“初見圈子”,就有三個用戶開了“藤訊微博”。
初音網絡科技的高層開始有些急了。
新開闢的戰場,竟然又被騰訊壓制在了三比一的市場份額上,“初見”還怎麼尋求突破點?
要求顧莫傑放開“初見圈子”功能點、開放“單方面允許粉絲關注名人”的呼聲,在初音網絡科技這個子公司裡甚囂塵上,甚至出現了對顧莫傑個人的質疑。
顧莫傑都利用他的絕對股權、絕對權威,把這些催促冒進的應對策略強壓了下去。
……
1月5號,這天原本是顧莫傑的生日,距離聖誕節周潔倫的通風報信,已經過去了12天。
微博和圈子的開服上線,也有兩個星期了。兩個產品的註冊和激活人數,分別有了1300萬和480萬。活躍用戶也達到了250萬和90萬。
當然,上面的數據都是實打實的用戶。運營方自己造假貼金的部分,都沒算進去。
形勢還是挺嚴峻的。
竹溪小徑的莊園裡,沒有張燈結綵,不過蛋糕還是有的。
不僅陸文君在,連費莉蘿和溫婉清今天都一起留下來過夜。妹子們都知道顧莫傑最近頂着壓力,心情不是很好,所以都想安慰他。
蛋糕是三層的,抹茶鮮奶的底子,夾了紅酒酒心,頂上則是松露巧克力——不是那種僅僅長得像“松露”的水貨,而是真的松露薄片炭烤後淋醬。就像意餐裡經典的“蜂蜜松露”一樣,只不過把蜂蜜換成了酒心巧克力醬。
溫婉清最小,今夜就由她主刀切蛋糕。把頂層蛋糕分成四個角,每人面前放了一盤之後,她就款款地坐下,眼觀鼻鼻觀心,不再多說什麼。
“好了,吃蛋糕吧。煩心的事情就別想了。產品推廣這事兒,日久看人心,我也支持你慢慢觀望。”陸文君最有正室的風範,一邊吃着蛋糕,一邊安慰顧莫傑。
“我沒往心裡去,放心。”顧莫傑拍拍陸文君的肩膀,“馬花藤衝這麼快,肯定有隱患。很多內幕,真要是被人爆料爆出來,估計不好受的。”
說着,顧莫傑也拿過叉子,撥了一點炭烤松露吃。他並不是很喜歡松露的味道,但他是一家人的主心骨。表現得有食慾一點,他的女人才不容易擔心。
妹子們都很乖巧地安靜了那麼十幾秒鐘,等顧莫傑細嚼慢嚥,然後再搭訕。
要說勾心鬥角炒作輿論這些事兒,顧莫傑最信得過的當然是費莉蘿。律師出身的她,做這些再拿手不過了。察言觀色之下,她挑準時機問道:
“傑,你是說馬花藤花錢買大v加盟這事兒麼?要不要我明天就指示水軍和各路論壇、脫口秀,把這個信息炒熱?”
顧莫傑放下叉子,苦笑了一下:“炒熱當然沒難度,問題是你覺得這樣有效果?粉絲們會因爲‘他們的偶像是收了錢纔來這裡爆照的’,就選擇不看偶像爆照麼?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就這麼一個料,還特地去大規模爆,反而顯得我們low了。”
費莉蘿只能先消停幾分鐘,又覺得有點不甘心,便追問:“那你覺得輿論戰場上,多猛的料才值得爆?”
顧莫傑斟酌了一下,一個字一個字地吐出了他心中的答案:“僵—屍—粉。”
殭屍粉,在2009年初的國內,還算是一個新鮮名詞。但是在互聯網核心圈內人眼裡,這是一個已經普及了的概念。
微博並非絕對從零原創的產品。推特也好,其他微博所借鑑的外國原型也好,多多少少都有殭屍粉這個問題。
所謂殭屍粉,最初是媒體性社交產品用戶註冊之後,系統自動送的粉絲數。比如目前藤訊微博上註冊一個號,哪怕是不帶v、沒有實名認證,也沒有從qq裡導入好友信息的;只要放在那裡過一陣子,多多少少也會有十幾個人關注。
這十幾個用戶,基本上就是殭屍粉了,說白了,是給博主挽尊來的。免得博主一個粉絲都沒有,太傷自尊。這種虛假繁榮,也能維持住產品熱度。
至於殭屍粉的害處,也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一旦被揭露之後,那些得知自己的人氣屬於虛假繁榮的用戶,肯定會覺得懊喪、頹廢,產生比當初沒有粉時更大的懶惰感。
殭屍粉並不是微博產品運營久了之後,“泥沙俱下”纔出現的問題,而是從微博誕生的第一天就有了的,是運營方嚴密系統規劃的結果。
如果從專業的眼光來看,這一點很好理解:越是在一個媒體生態萌芽狀態的時候,就越需要殭屍粉,否則最初的用戶就有可能因爲沒有信心而流失。反而是生態圈子起來之後,殭屍粉倒從一種“必需品”,變成了“可有可無的虛榮攀比品”。
費莉蘿順着顧莫傑的思路,細細斟酌了一番。於是也顧不上正在吃飯,就回書房抱過來一個筆記本,查詢起郵件裡的資料。一邊查一邊說:
“現在就提殭屍粉這個問題,是不是早了點兒?看粉絲最多的姚辰和陳昆,也就30萬粉出頭,這裡面水分最多一半。”
“只有十萬殭屍粉?”顧莫傑眼中閃過一絲寒芒,起身來回踱步了幾圈,“你說,我們就送他們一點怎麼樣?”
“啥?”
“送他們一點殭屍粉。”
費莉蘿不懂技術,聽了頓時愕然不解:“怎麼送?”
顧莫傑還沒回答,一旁的陸文君已經反應過來了:“你是說開發一些註冊機,大批量弄黑客新注微博賬號?然後自動進去關注?”
顧莫傑急躁地來回踱步,順着陸文君和他之間的相互啓發,劇烈地燒腦推演。
“就是這個意思,馬花藤不是要數據好看麼。我們就幫他攪混水,讓微博的賬面數據看上去更好看。
這樣一來,首先馬花藤該給那些大v們發的錢,就會更快兌現、更快套現——馬花藤不是說了麼,大v吸粉滿50萬,那麼當初承諾的開通費運營費就全額打給那些大v們。
原本大v可能要真心運營個半年,才能完成指標。現在有我們幫忙,他們一個月就能完成。想想看,這會有什麼效果?”
顧莫傑說得深入淺出,不懂技術的費莉蘿也明白了具體的操作模式。論算計上的縝密,在坐無人是費莉蘿的對手。她稍微一醞釀,就把這份“沙盤推演”給復了出來。
“會有什麼效果?首先,馬花藤燒錢的速度肯定會急劇加快。原本半年才花光的買名人費,現在有可能一兩個月就花光。
其次,那些大v拿到所有錢之後,就會降低分享和發帖的頻次。至少那些原本就是指望着那點錢纔來的大v,肯定會降低活性。真實用戶在微博上花掉的時間總量也就會下降。
然後,殭屍粉一多,如果可以用自動發帖機回覆,大v們肯定會忙不過來,和真實粉絲互動的頻次就會大幅降低。真實粉絲渴望和大v交流的願望就會被打擊。
最後,如果過一段時間藤訊反應過來了,開始清退殭屍粉,咱順手把僞裝好的粉絲一股腦兒都撤銷關注,組織起炒作,說某某大v買粉,然後一清退丟了九成粉云云……要是這麼幹,那個大v還有臉繼續刷微博,只能說他臉皮太厚了。
嗯,暫時我就想到這麼多……”
“不少了。你這腦子,要是再給你幾天冒壞水,還怎麼得了。”顧莫傑戲謔地摟了一下費莉蘿,對對方的表現很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