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擡棺入城

大漢帝國興漢五年十一月十六,漢軍對大都的最後總攻開始,這是爲了漢人的榮耀而戰,也是爲了丁銘而戰,但只可惜在這一刻,距離大都只有二里遠的丁銘卻永遠也無法看到了!

丁銘死了,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他所鍾愛的漢軍,帶着笑容,帶着遺憾,永別地告別了這個人世,永遠地告別了他爲之貢獻了一生的漢軍。

自十八歲於平江跟隨王競堯以來,丁銘始終掌管着漢軍的後勤,這麼多年來,他幾乎是以一個人的力量,在支撐着漢軍龐大的後勤,而他也從來沒有讓皇帝陛下和漢軍將士失望過,他死的時候,年僅二十七歲。

正在前線指揮着漢軍將士攻城的王競堯,忽然看到孟星海步履沉重的向自己走來,從孟星海沉重的步伐,和陰鬱的臉色上,王競堯隱隱地感覺到了一個自己最不願意聽到,最可怕的消息,即將要傳到自己的耳朵之中。

“陛下,勤英公,太子太師,後勤總部總統制丁銘丁大人來了。”

孟星海剋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緒,低聲說道。

王競堯分開身邊衆人,不再去理會戰場上的形勢,大步來到了軍營之中。遠遠的,他就看到一副擔架停放在軍營的正當中,在擔架的周圍,漢軍士兵默默地站立着。

向前走着,王競堯走得很慢很慢,但腳步還是顯得有些踉蹌,他很想控制住自己的步伐,可是無論他怎麼努力,也都始終無法控制住。

終於,他走到了擔架的面前,一牀棉被蓋住了擔架上的人,王競堯哆嗦着手,掀開了棉被,他看到了丁銘那張熟悉的面孔,那張年輕,但卻已經沒有一點生命氣息的面容。但這張面孔上,帶着遺憾,帶着微笑……

“丁銘!丁銘!”王競堯忽然發出了一聲撕心裂肺的呼叫,接着,兩行熱淚從他的眼角流了下來,邊上的漢軍將士都呆了,傻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皇帝陛下落淚,無論情況多麼危急,皇帝陛下也都如同一個鐵打的漢子一般。

“失我丁銘,如折臂膀;失我丁銘,如損棟樑!”王競堯趴伏在擔架邊,握着丁銘早已冰涼的右手,失聲痛哭道:“丁銘,丁銘,你怎麼就這麼丟下了朕,你讓朕以後去依靠誰?你爲朝廷貢獻出了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可是連你那麼一點小小的要求,朕卻也無法滿足你,朕對不起你,對不起你啊……”

邊上的漢軍將士都落下了大顆大顆的淚水,皇帝陛下的失態,他們並不覺得有什麼,這纔是他們的皇上,一個愛護自己的部下甚至超過自己生命的皇上。

“陛下,節哀……”不知什麼時候,陳霞悄悄出現了在皇帝陛下的身邊,她一邊流淚,一邊扶起了王競堯。

“追增丁銘爲英王,大漢後勤之神。”王競堯有些吃力地說道:

“丁銘之子加封勤勉伯,從出生之日算起,享受正五品俸祿,丁家一應開銷都由朝廷承擔。丁家自丁銘之子開始算起,三代之內,除謀反大罪外,天下無殺丁銘之後之刀,天下無關丁銘之後之獄!”

英王!大漢帝國自立國以來的第一位異姓之王,而這一殊榮,卻放到了年僅二十七歲的丁銘身上。可是在王競堯的心裡,無論給丁銘什麼樣的榮耀,也都不及失去他來得那麼心疼。

“都給我收住眼淚!”片刻,王競堯忽然有些蠻橫地說道:“都不準哭,誰都不準哭了。命令火炮,集中所有炮火,給我狠狠地對着東門轟擊,自東門至城內三裡之內,我不要看見任何敵人的影子,打,打!把每一發炮彈都給我打出去!”

隨着皇帝陛下的一聲令下,漢軍的所有火炮,都在同一時間對着東門方向,發出了一聲聲的怒吼,火炮之猛,之烈,幾乎就達到了瘋狂的地步。

一發發的炮彈,在東門方向頻繁爆炸,漢軍的炮手們人人都睜着血紅的眼睛,將一枚枚的炮彈裝填進炮膛,然後毫不留情的點火,將它砸向自己充滿了仇恨的方向。

在這樣瘋狂的,無情的打擊之下,原本堅固的大都城牆,卻在火炮的反覆梳洗之下,城門很快被炸開了,但漢軍卻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炮火依然在東門方向不斷轟鳴!

守衛着東門的蒙古守軍,簡直就要崩潰了,他們在巨大的炮聲下顫抖,他們在漢軍火炮憤怒的怒吼下顫抖,他們在這鋪天蓋地的動靜中畏懼……

從漢軍對大都的炮擊一開始,忽必烈就把自己關在了後宮,無論文武百官們如何在宮門外苦苦哀求着,忽必烈也始終不願意出來。他的戰爭已經結束了,徹底的結束了,外面不管漢軍的攻勢如何猛烈,似乎也都不管他的事情了。

這時候,一雙溫暖的小手輕輕地搭在了他的肩膀上,忽必烈不用回頭,就知道這一定是皇后南必來了。忽必烈的心中一陣柔情泛出,現在只有皇后才能帶給他心靈上稍許的安慰。

“陛下,漢軍就快進城了,是嗎?”南必柔聲說道。

忽必烈不忍心隱瞞她什麼,默默地點了點頭。

“那麼,陛下,我們走吧。”南必低聲說道:“戰爭已經快要結束了,漢軍既然即將進城,請陛下保證自己的安全,只要陛下還在,咱們元朝就有復興的那一天。”

“我已經老了,太老太老了,”忽必烈嘲諷地笑了一下:“可是你還年輕,你走吧,趁着漢軍還沒有打進來,趕快走吧,我已經決定和大都共存亡了……”

不等南必分辨,他從邊上拿起了一副黃娟,一個盒子,塞到了南必的手裡:“這是朕的聖旨,還有玉璽,帶着他,去漠北找到鐵穆兒,告訴他,要繼承我的遺志,恢復我蒙古昔日的輝煌,當一個草原上真正的勇士,千萬別學我這樣……南必,不用傷心,你的任務艱鉅,將來還要協助鐵穆兒成就一番事業,有的時候活着比死了還難受……”

南必不知道自己是該哭好還是該笑好,到了這個時候,忽必烈還不知道鐵穆兒和闊闊真已經成爲了漢軍的俘虜。面前的這個人,雖然現在還是元朝的皇帝,但他已經老了,早就失去了一個英明君王的雄心壯志。

南必沒有向忽必烈道別,悄悄地離開了這裡。走的時候,她回頭又看了一眼忽必烈,這是自己最後一次看到他了。這時候,南必忽然覺得這個人其實是個可憐的人……

漢軍的炮聲忽然停止了,按照皇帝陛下的命令,在如此兇猛的打擊下,從東門開始算起,一直至城內三裡之內,已經絕對不會再有活人出現。

正當漢軍士兵在準備大舉入城的時候,忽然聽到各級將領大聲說道:“奉陛下命,漢軍將士暫緩入城,請丁大人進城!”

“請丁大人入城!”

這聲音,不斷的在漢軍隊伍中傳開,很快就清晰地傳到了每個人的耳中。在東門聚集的密密麻麻的漢軍將士,自動的分了開始,在當中開闢出了一條通道。

一具巨大的黑色棺木慢慢地向城門方向走來,漢軍將士們驚訝地發現,在左側擡着棺木的,竟然是大漢帝國的皇帝陛下,而另外三人,居然是漢軍最高級將領鐵殘陽、陶亮和顧斌。

他們走得很慢很慢,步伐很輕很輕。皇帝陛下的臉上什麼表情都沒有,他的左手擡着巨大的黑色棺木,右手用力地握着了拳頭。細心的士兵能夠看到,在棺木的上方,放着一粒大米,晶瑩剔透的大米……

“大都,這裡就是大都!”當棺木進入大都城門的時候,王競堯忽然低沉着聲音說道:“丁銘,你睜開眼睛看看,大都到了,大都已經落到了我們的手裡。活着的時候,你沒有能看到,但現在你看到了吧……我朕答應過你,要讓你第一個踏進大都的土地,現在朕做到了,可是你爲什麼不睜開眼睛看一看啊,爲什麼!”

遠處,上千名重新集結起來的蒙古士兵,在將領的驅使下,向這邊運動過來,他們的用意非常明顯,企圖重新奪取這裡,將漢軍從這趕出去。

“來人!”王競堯忽然暴怒地大吼道:“給朕把這羣王八蛋趕走,丁銘正在看着大都,朕不允許任何人打擾到丁銘!”

“殺!殺!”

無數的漢軍士兵,邁動着整齊的步伐,揮動着雪亮的刀槍,威武地向着衝來的蒙古士兵迎去,在他們的刀槍下,衝上來的蒙古士兵驚恐地一步步向後退去……

前方的道路,在漢軍士兵的指引下,一點點的被打通,棺木慢慢地,穩定地向前移動着,棺木的目光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宮的方向。

忽然天上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就像在爲丁銘的英魂送行……

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金太子第九十六章 大戰提前 (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統領首領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親自指揮第七十四章 定謀泉州府第七十七章 對拳第一百八十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出征第二百六十章 殲滅 (上)第八十八章 海戰首勝第七十六章 醉風樓第十四章 丹陽人司徒平一二 向着印度進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漢軍威武第四百五十九章 劉燚神仙丸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三百九十八章 教皇使者第二百六十五章 吞蝗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膽的莊劍第一百四十四章 奪路第四百八十六章 關關雎鳩,在何之洲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一百八十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四百八十五章 宣戰!宣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鬧敵營第四百十七章 武邑決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王宮裡的刺殺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宴風雲 (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排場第二百三十九章 討逆大將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朕在看着你們第七十九章 各逞心機第一百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二百四十一章 燒糧第二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見,羅馬帝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廷議第二百十九章 割首死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宴風雲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章 戰艦上的國家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第四百八十四章 戰敗者第三百十八章 蕭浪的打算第一百零六章 主將的耐心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二百二十七章 惡戰浙江第十四章 丹陽人司徒平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討逆大將軍第一百十九章 法術第二百八十四章 瘟疫第二百七十章 隆興攻防戰 (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光榮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遠途號第四百二十二章 奪取大果義第三百九十一章 朕在看着你們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統領首領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吞蝗第四百十六章 決戰爆發推薦一本好書.第四百八十章 殺無赦第三百三十四章 陸戰隊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三百四十三章 精心佈置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七章 堅持第三百八十二章 漠北變局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一百七十章 破敵第六章 以殺止殺第三百三十四章 陸戰隊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人首領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上之王第二百一十章 王后有喜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計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三百十七章 川軍英勇,川心可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上)第四十五章 平江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統領首領第七章 堅持第二百十九章 割首死戰第九十二章 大都來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轉變
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金太子第九十六章 大戰提前 (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統領首領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親自指揮第七十四章 定謀泉州府第七十七章 對拳第一百八十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出征第二百六十章 殲滅 (上)第八十八章 海戰首勝第七十六章 醉風樓第十四章 丹陽人司徒平一二 向着印度進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漢軍威武第四百五十九章 劉燚神仙丸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三百九十八章 教皇使者第二百六十五章 吞蝗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膽的莊劍第一百四十四章 奪路第四百八十六章 關關雎鳩,在何之洲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一百八十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四百八十五章 宣戰!宣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鬧敵營第四百十七章 武邑決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王宮裡的刺殺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宴風雲 (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九章 排場第二百三十九章 討逆大將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朕在看着你們第七十九章 各逞心機第一百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二百四十一章 燒糧第二百六十四章 變故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見,羅馬帝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廷議第二百十九章 割首死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宴風雲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章 戰艦上的國家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第四百八十四章 戰敗者第三百十八章 蕭浪的打算第一百零六章 主將的耐心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二百二十七章 惡戰浙江第十四章 丹陽人司徒平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討逆大將軍第一百十九章 法術第二百八十四章 瘟疫第二百七十章 隆興攻防戰 (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光榮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遠途號第四百二十二章 奪取大果義第三百九十一章 朕在看着你們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統領首領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吞蝗第四百十六章 決戰爆發推薦一本好書.第四百八十章 殺無赦第三百三十四章 陸戰隊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三百四十三章 精心佈置第二百四十二章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第七章 堅持第三百八十二章 漠北變局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一百七十章 破敵第六章 以殺止殺第三百三十四章 陸戰隊第一百二十八章 土人首領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上之王第二百一十章 王后有喜第二百三十章 城下用計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三百十七章 川軍英勇,川心可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上)第四十五章 平江第一百六十一章 統治流求第一百三十五章 流求統領首領第七章 堅持第二百十九章 割首死戰第九十二章 大都來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