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武裝割據的想法

麻士龍斜着眼睛看了王競堯一眼,他不敢得罪文天祥,氣憤憤的坐了下來。那邊廣軍統制朱華見死對頭受窘,不禁暗暗高興,莫名其妙的對王競堯也有了幾分好感。

王競堯倒沒有多想,此時他考慮的是宋將如此不齊心,怎麼能打贏蒙古人,恢復大漢江山?自己自從來到了這個時代,處處受制,常州有姚訔橫豎看自己不慣,還一門心思想要置自己於死地;平江又來了個麻士龍,第一次見面還沒有多少時候,就鬧出了矛盾。

現在的宋朝軍隊,派系林立,光一個小小的平江,就分成了贛軍、廣軍、平江軍、江陰軍,將和將之間不齊心,兵和兵之間不齊心,靠這樣的軍隊,就算有十萬大軍,也打不敗精銳的蒙古士兵。

自己一個小小的營指揮使,說話沒有半點分量,想要把他們捏合在一起,無異於癡人說夢,難道就眼睜睜的看着歷史在自己面前重複一遍,眼睜睜地看着漢族走進黑暗的時期?

武裝割據!忽然,王競堯的腦海中冒出了這樣的想法。只要擁有了自己的地盤和軍隊,天王老子的話都可以不用聽,一切都完全能夠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下去。在這樣的亂世裡,手中有了實力說出來的話纔有人聽!

不過現在就冒出這樣的想法,恐怕有些可笑了。自己雖然有幾個赤膽忠心的兄弟,但要錢沒錢,要兵沒兵,當個土匪還差不多。

從沉思中醒來,聽到文天祥說道:“既然衆位將軍竭力都想救常州,那麼,我決定以麻士龍、尹玉兩位將軍,領三千贛軍,走常州城東陳墅;朱華將軍領二千廣軍,走常州五牧;我自領兵五千,從正路進擊。待朝廷進兵文書下來,即刻出兵,三路援軍,在常州城下匯合,以解常州之圍!”

“末將遵命!”幾位將軍雖然不和,但個個都是忠貞義膽、保家衛國之士,全都雄赳赳地站了起來大聲應道。

王競堯見文天祥沒有給自己委派任務,張了張嘴想要說話,但終究還是忍了下去,恐怕文天祥另有任務派給自己。

果然,等到幾位將軍一走,文天祥將常州衆將安排到了管驛,把王競堯單獨留給下來。

文天祥臉上的神色看起來憂心忡忡,他猶豫了下,說道:“競堯老弟,援軍我已經調撥停當,朝廷的進兵文書,我看這兩日也很快就會下來,不過……”說到這文天祥停頓了下,看了眼王競堯,說道:“韃子這次有備而來,盡起蒙古精銳,誓要滅我大宋。我江南各處城郭不修,兵力單薄,若韃子打不破常州也就罷了,若是常州有失,臨安亦不能保,我等唯有拼死一戰,做個忠臣而已。但是,我大宋血脈不可就此斷絕,還需找個地方以做東山再起之地,競堯老弟,我看你膽識過人,智勇雙全,可有好的建議?”

拼死一戰?王競堯第一個想法就是古代人怎麼到了這個時候第一件事情想到就是這。忠臣是夠忠的了,可這對於保全漢人的江山有什麼意義?

自己才二十二歲,正想在這個大時代中轟轟烈烈的做出一番事業來,就這麼死了實在不值得。不過文天祥的話,卻讓他隱隱地感覺到,有一個絕好的機會就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大人,”王競堯才說出了兩個字,就看到文天祥擺了擺手,對王競堯說道:“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什麼大人不大人的,國家一丟,你我都是亡國之臣,競堯老弟,你我肝膽相照,我倚老賣老叫一聲老弟,你就叫我聲兄長吧。”

兄長?王競堯心中大動,自己和千古名臣文天祥做了兄弟?王競堯也不客氣,說道:“兄長,既然如此請恕競堯放肆了。江南的確難守,依我的意見看,常州必救,江南必守。不過,我們要及早做出退路。福建我看是個不錯的地方,那裡地勢險要,背靠大海,可以長久堅持。韃子騎兵雖然勇猛,但海上卻差了許多。若派一員得力干將,整頓地方軍政,萬一,我只是說萬一臨安不保,還可以帶着朝廷遷往此處,如同兄長所說的,以做東山再起之地。不知道兄長以爲如何?”

話是這麼說,不過這整頓地方軍政的事情,可絕對輪不到自己頭上。王競堯只是希望看看能不能渾水摸魚,安插自己的幾個親信去那,伺機尋找機會。

文天祥面露喜色,擊掌說道:“競堯老弟想的果然和我一樣,福州、泉州等地正是理想去處!”

廢話,王競堯心裡嘀咕了句,歷史書上明明白白地寫着呢,韃子攻陷臨安後,大宋朝廷除了福建還能跑到哪裡?

“老弟,到了這個時候,我也不想瞞你了。”文天祥微笑着說道:“在向朝廷上書發兵的時候,我已經保薦你爲福建道興化州知軍事,朝廷現在缺人,求才若渴,想必不會有什麼阻礙。競堯老弟,常州救得、救不得,你都在此之後即刻上任,此外現在就可派出兩三名得力干將趕赴興化,做些前期準備。我再給你五百江陰兵,從府庫調撥一批糧草器械給你,先行出發。切記,興化地方雖小,但你肩頭責任重大,萬萬不可大意,不要辜負了我對你的一片期望!”

王競堯先是愣了愣,接着心中狂喜,正想着建立自己的勢力地盤,好事就落到了自己頭上。他知道宋朝到了這個時候,朝廷人才凋零,尤其是在蒙古韃子發兵江南後,朝廷官員跑的跑,稱病的稱病,甚至有的官員賄賂監察官員,要求上疏彈劾自己,罷免了自己的官,可垂簾聽政的太皇太后就是不答應,拼了性命的開恩挽留。怎麼辦,乾脆不辭而別,連夜逃跑。等到皇帝開朝會的時候,居然只有六個官員到場。到了後來,凡是堅持在朝廷當官的,不管政績多麼惡劣,統統一律官升兩級。

而爲了招攬人才,朝廷更是煞費苦心,張榜招賢,只要是個人來應聘,不管有沒有真本事,一律給你個官做。而至於地方官員保薦的,那就更加不用說了。

第四百十九章 解圍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三百八十八章 玉樹大戰第四百十七章 武邑決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的決心第七章 堅持第一百八十四章 安南國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京都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屠殺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和王爺第二百十九章 割首死戰第六十五章 阿貓阿狗第四百三十一章 內城外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航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洗倭島 (三)第三百五十章 泉州新年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一百七十八章 彎石村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十章 名節第一百九十一章 危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帝陛下的安排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三十六騎動天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結第四百十一章 狼!狼!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里山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上之王第三百二十一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下)第四百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見,羅馬帝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山野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十三章 沉默青年鐵殘陽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七十一章 人材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 (下)第六十三章 殺官立威第三百九十五章 捷報頻傳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影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伐之最後一戰 (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頭顱在此第四百四十九章 對倭九條第四十七章 贛軍和廣軍第三百八十章 二次北伐第八十五章 廣王益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叛逃第二百十八章 出兵決議第四百十一章 狼!狼!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二百零二章 計中計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三百五十七章 勝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六.萬歲,領袖!第一百十七章 回家的感覺第三百三十七章 怒火迸發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金太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解決後患第三百二十三章 冒死第四百章 兵臨泉州第四百二十章 狼牙之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孔星的辦法第四百五十章 多路用兵第四百零九章 放棄占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個故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規矩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漠北變局 (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路出兵第二十五章 倖存者第二百五十五章 北伐前奏第一百五十章 決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安南國王第三百九十九章 浪起東南亞第四百九十八章 法國內亂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漢忠魂第四百零一章 皇后要殺人第一百零三章 設伏青芝山第四百零六章 殘局第八十八章 海戰首勝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大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捷報頻傳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影第三百八十三章 漠北變局 (中)第四百十二章 兵圍平妖山第四百九十八章 法國內亂第九十三章 一怒殺人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三百三十章 戰艦上的國家第四百七十九章 恥辱日第一百十八章 白蓮教第一百七十六章 前線第二百另三章 計中計 (下)
第四百十九章 解圍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三百八十八章 玉樹大戰第四百十七章 武邑決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的決心第七章 堅持第一百八十四章 安南國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京都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屠殺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和王爺第二百十九章 割首死戰第六十五章 阿貓阿狗第四百三十一章 內城外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航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洗倭島 (三)第三百五十章 泉州新年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一百七十八章 彎石村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十章 名節第一百九十一章 危局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帝陛下的安排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三十六騎動天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結第四百十一章 狼!狼!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里山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上之王第三百二十一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下)第四百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見,羅馬帝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山野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十三章 沉默青年鐵殘陽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七十一章 人材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 (下)第六十三章 殺官立威第三百九十五章 捷報頻傳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影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伐之最後一戰 (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頭顱在此第四百四十九章 對倭九條第四十七章 贛軍和廣軍第三百八十章 二次北伐第八十五章 廣王益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叛逃第二百十八章 出兵決議第四百十一章 狼!狼!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二百零二章 計中計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三百五十七章 勝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福建新政六.萬歲,領袖!第一百十七章 回家的感覺第三百三十七章 怒火迸發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金太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解決後患第三百二十三章 冒死第四百章 兵臨泉州第四百二十章 狼牙之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孔星的辦法第四百五十章 多路用兵第四百零九章 放棄占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個故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規矩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漠北變局 (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路出兵第二十五章 倖存者第二百五十五章 北伐前奏第一百五十章 決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安南國王第三百九十九章 浪起東南亞第四百九十八章 法國內亂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漢忠魂第四百零一章 皇后要殺人第一百零三章 設伏青芝山第四百零六章 殘局第八十八章 海戰首勝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大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捷報頻傳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影第三百八十三章 漠北變局 (中)第四百十二章 兵圍平妖山第四百九十八章 法國內亂第九十三章 一怒殺人第四百九十章 新的教皇第三百三十章 戰艦上的國家第四百七十九章 恥辱日第一百十八章 白蓮教第一百七十六章 前線第二百另三章 計中計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