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一條廣陵江

密雲山口東端的出口處,猛然收束,纖細如女子蠻腰,謝西陲憑藉此等地利,在此阻擋了北莽騎軍一波又一波的瘋狂攻勢。

專門從龍象軍抽調出的五百敢死精騎已經全軍覆沒,加上一千二百多衝出隘口的種檀部戰死騎軍,雙方屍體連同戰馬一併倒在出口處,形成一道半丈高的天然矮牆,人與馬的屍體重重疊加,鮮血流淌,滑膩而猙獰。

這大概是戰爭史上最另類的拒馬陣,無論勝敗,此役必將載於史冊。

左右兩翼的鳳翔臨瑤兩鎮騎軍原本戰損稍輕,但是隨着屍牆的不斷壘高,源源不斷的北莽先鋒騎軍不得不放棄正面突破口,轉向左右試圖爲後方主力大軍鑿陣而出。

若非謝西陲接收了曹嵬一萬騎的所有強弩馬弓,輔馬所負箭矢極多,足夠對撞出密雲山口的北莽騎軍進行密集攢射,恐怕已經被悍不畏死的種檀部精銳打開門戶,一旦被北莽騎軍在山口外鋪展出完整鋒線,任由種家精騎作爲箭頭破陣,相信到時候絕對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屠殺。

謝西陲的騎軍來源駁雜,整體戰力在流州也不算出衆,無法與涼州邊騎組成的曹嵬部騎軍相提並論,加上唯一稱得上百戰老卒的那五百騎龍象軍,也率先全員戰死,這讓謝西陲始終處於命懸一線的險峻境地,真正是一步都後退不得,弧扇形的防禦陣地,只要任何一處出現漏洞,然後被北莽騎軍抓住機會,必然出現兵敗如山倒的狀況,這與流州青壯和兩鎮騎軍是否敢於慷慨赴死沒有關係,沙場之上,其實敵我雙方很多時候就是爭一口氣,氣衰則亡。

所幸謝西陲在這種關鍵時刻發揮出西楚雙璧的卓絕才華,就像一個獨具慧眼的縫補匠,兢兢業業縫漏補缺,一次次恰到好處地調兵遣將,若說螺螄殼裡做道場是一個貶義說法,那麼謝西陲硬生生將這個說法變成了褒義的化腐朽爲神奇,一千普遍膂力出衆的流民青壯一律棄馬提矛,加上臨時抽調出來單獨成軍的六百騎,各持輕弩馬弓,這一千六百人在謝西陲的調度下,已經七次堵住搖搖欲墜的陣地缺口,這才阻止了北莽騎軍以洪水決堤之勢一涌而出,在這期間,幾乎每一次險象環生,都可謂是謝西陲與北莽主將種檀的勾心鬥角,後者多次故意隱匿親衛扈騎的真實戰力,夾雜在普通莽騎之中,然後一鼓作氣撞陣,都被料敵先機的謝西陲準確識破。

謝西陲真正對麾下這支還不算熟悉的騎軍,做到了最被兵家推崇的四個字,或者說一種境界,“如臂指使”,這不但需要謝西陲對整個戰場所有細節都做到胸有成竹,己方輕弩箭矢剩餘數目、騎弓與步弓攢射對士卒膂力的折損程度、兩翼騎軍陣型的厚度等等,也需要對敵方騎軍的態勢洞若觀火,更需要對己方兵力進行不容絲毫差錯的輪換,既不減弱整座防禦陣地的,又能保持足夠一場持久戰的必須體力。

謝西陲的指揮堪稱無懈可擊,這種固若磐石的形勢下,最直觀的代價就是五名傳令騎卒人人嗓子沙啞,謝西陲雖然沒有親自上陣,但是同樣嘴脣乾裂,臉色蒼白。

但是謝西陲的眼神始終清澈明亮,熠熠生輝。

這位進入西北邊關還不足半年的年輕武將,已經贏得麾下所有北涼騎軍的敬重。

有些人,天生爲沙場而生,註定要在那部流血的青史上,留下一個讓後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名字。

春秋兵甲葉白夔曾經是,白衣兵聖陳芝豹始終是,謝西陲也會是。

事實上,就停馬在密雲山口內山壁下的北莽騎軍主將種檀,在親眼目睹了這場雙方死人都極快的血腥廝殺後,雖然恨不得親手砍掉那名年輕北涼主將的腦袋,但是內心深處不得不佩服此人的用兵。作爲北莽種家舉族傾力扶持的新一代軍中砥柱,大將軍種神通的嫡長子,種檀與身爲武道宗師的叔叔種涼截然不同,種檀自幼便志不在江湖,他還是少年的時候,視線就始終盯住涼莽邊疆,一次次與父親對着桌上的兩國邊境形勢圖秉燭夜讀,桀驁自負的種神通有次曾經對少年種檀吐露心扉,說涼莽沙場,北涼燕文鸞或是我朝楊元贊之流,固然是當之無愧的大將,足以獨當一面,只是比起陳芝豹董卓褚祿山這類人,仍是稍遜一籌,衡量一名武將能否成爲一國柱石,就看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在一場具體戰役中攻防皆能運轉如意,用兵滴水不漏,再就是在決定一國存亡的戰役中,達到兵力多多益善的高度,在戰力相當的前提下,擁有一千士卒能夠殺敵一千五,擁有十萬甲士卻能殺敵二十萬,那麼等到手握百萬鐵騎,那就是坐擁天下的時候了。

一名出身種家的副將滿甲沾染鮮血,離開山口外的戰場後策馬來到種檀身邊,隨手摺斷一根釘入鐵甲的箭矢,氣喘吁吁道:“公子,再給我五百騎死士,一定攻破北涼陣型!”

種檀收回思緒,望向遠處的戰場,搖頭道:“我種家兒郎已經死得七七八八了。”

那名兩次親自陷陣殺紅了眼的副將一臉愕然,環顧四周,這才發現種家嫡系騎軍確實已經戰損驚人。這次接觸戰,種檀毫無藏私,毫不猶豫地就用種家騎軍作爲先鋒迅猛破陣,如果不是這般狠辣果決,北涼五百龍象精騎絕不至於當先戰死,與龍象騎軍屍體堆積在一起的北莽一千兩百騎,正是清一色的種傢俬騎。當時北莽騎軍差一點就大功告成,正是五百龍象軍死士拼死也要殺掉戰馬的舉措,險而又險地成功阻滯了種家後續騎軍的順利前衝,在這之後種檀分別以兩到三百名種家精騎數次破陣,也都被那名北涼武將擋住即將成形的潛在缺口。

副將恨恨道:“若是換作別處,再給流州五千騎,也不夠咱們砍殺的!”

嫡系騎軍已經傷亡慘重的種檀笑意苦澀,感慨道:“是啊,只可惜恰好是這密雲山口的盡頭,進退不得。”

從沒有想過撤退的副將聽到這個古怪說法後,無比納悶道:“公子,怎就退不得了?再說了,這場仗還有的打,打贏是有些難,估計還得死個三四千人,但咱們絕對不至於撤退啊?”

種檀回望一眼後,重新轉頭望向山口外,“連你也知道光是北涼山口外那些兵力,是必輸的結局,爲何那名北涼主將仍是死戰不退?從密雲山口到鳳翔臨瑤兩鎮,一馬平川,騎軍馳騁無礙,北涼爲何要偏偏死守此地?明擺着要死這麼多人,難不成就是純粹爲了互換兵力?”

副將心口一顫,望向北莽騎軍身後的隘道,喃喃道:“公子,咱們西京廟堂那幫大人物,不都口口聲聲說流州戰事無足輕重嗎?北涼在流州安置這麼多兵力,難道就不管涼州關外防線了?”

種檀深呼吸一口氣,自嘲道:“我也是在遇上這支兵馬後,才知道北涼瘋了,最終選擇流州作爲第二場涼莽大戰的勝負手。”

種檀用刀尖指向山口外,獰笑道:“沒關係,只要我們能夠衝出這密雲山口,北涼這次孤注一擲的豪賭,就要輸得很慘!”

種檀沉聲下令,“所有種家騎軍,隨我一同衝陣!”

兩名早就躍躍欲試的千夫長紛紛抱拳領命。

副將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問道:“公子當真要親自衝鋒?”

種檀豪邁笑道:“我要親自會一會那名北涼主將!”

直覺告訴這位北莽夏捺鉢,殺了那名北涼將領,比殺了一萬北涼騎軍還有意義!

————

密雲山口中,一萬騎奔馳如雷。

爲首騎將正是曹嵬,身後一萬騎,已經人人換馬多次,身後不斷有累癱在山口中的輔馬,許多戰騎口吐白沫,甚至有數百匹戰馬直接倒地斃命。

而曹嵬一萬騎也拉伸出一條極長的陣線,這種全然不計馬力不顧陣型的長途奔襲,隨便換成另外一處戰場,絕對能夠讓將領破口大罵,簡直就是視若兒戲!

一萬騎如濤濤江水東流。

此時此刻,這座密雲山口就像那條廣陵江。

不斷有疲憊不堪的戰馬雙腿一軟,馬術精湛的騎卒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駕馭戰馬稍稍轉頭,儘量倒在進軍路線的左右兩側,然後摔落在地的騎卒根本顧不得心愛坐騎的死活,迅速換乘戰馬繼續前衝。

好在槍矛騎弓輕弩三物大多都交給謝西陲部騎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曹嵬部戰騎輔馬的負荷。

曹嵬喃喃自語道:“姓謝的,你小子可千萬別想着讓老子幫你收屍!你要是堅持不住,給北莽蠻子在山口外頭來個守株待兔,加上跟在老子屁股後頭吃沙子的爛陀山僧兵,老子這一萬騎就也算交待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了!”

一路奔襲。

曹嵬感到自己每一次細微呼吸聲彷彿都清晰如同雷鳴,甚至掩蓋過了馬蹄聲響。

這意味着他的一萬騎幾乎臨近體力極限了。

也意味着這樣疲憊至極的騎軍,事實上已經喪失來回衝鋒鑿陣的可能。

曹嵬就是賭謝西陲那小子不但能夠守住密雲山口的出口處,還要賭謝西陲部騎軍能夠將種檀騎軍的主力重創。

這很不可理喻。

曹嵬在心中默唸道:姓謝的,我知道這很難,可是……你他孃的是西楚雙璧之一的謝西陲啊!

臨近密雲山口最東端。

一直碎碎念“讓老子聽到點動靜,一定要有點動靜”的曹嵬突然之間,哈哈大笑,差一點笑出眼淚。

已經能夠聽到前方廝殺聲的曹嵬猛然勒馬而停,轉頭怒吼道:“換馬!披甲!”

很快曹嵬啞然失笑,嘿嘿道:“事到如今,換個屁的馬!”

拉伸極長的一萬騎漸次而停,然後人人披甲抽刀。

遠離中原版圖的西域,這支曹嵬率領下好似橫空出世的北涼一萬騎,他們的短暫停馬休整。

如同一條驟然間靜止的廣陵江。

靜止之後,是洶涌東流!

曹嵬高舉涼刀,策馬向前狂奔,竭力喊道:“殺!”

————

密雲山口一役。

被後世譽爲春秋之後騎戰第一。

第144章 睡了第155章 紅樓第100章 觀音身後萬鬼夜行第151章 一杯雪一頭顱第37章 也無第一也無一字第101章 白衣觀世音第132章 換刀換馬第116章 大雪龍騎夏日出第256章 且放心第183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中)第342章 風雨如晦,既見君子第9章 雪中刀第165章 讀書人第295章 燈火闌珊處,獨坐城頭人第229章 昔年徐家如今北涼第156章 早來的冬雷震震下山去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29章 書上之人,當死則死第92章 一襲龍袍七八分第42章 賣炭爺孫賣炭妞第11章 廟堂丹墀之上七不跪第87章 父子和忠佞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顧中原第85章 戾氣第81章 一步入天象第145章 從前有座山第164章 骨灰第196章 無風也無雨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16章 一人想贈劍春秋,一人折劍出江湖第239章 噤若寒蟬(中)第239章 噤若寒蟬(中)第83章 霜殺百草(一)第139章 天下動靜(上)第77章 貓鼠捕殺第44章 北涼以北,徐驍以後番外第四章(等待更新)第九四十章 死戰第4章 六王入京第110章 籠絡第70章 怎麼簡單怎麼殺第392章 無我這般幸運人第25章 與南雁一起北歸第157章 天高任鳥飛第70章 穀雨大雨第200章 登仙?第149章 三足鼎立兩百五十四章 大膽呂洞玄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323章 一杆梅子酒,白衣返北涼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92章 一襲龍袍七八分第375章 天門洞開第23章 有女口銜驪珠第60章 笑話第324章 滿院蓮第340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八)第8章 東魁第11章 家務事第173章 兩份謀略兩顆頭顱,賀新涼第338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五)第16章 東西南北第16章 東西南北第408章 雷霆雨露皆是天意第82章 攬雀收覆水第416章 天道鎮壓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135章 一顆大好頭顱第34章 伸手低頭秀色皆是禪第321章 十八停之後第155章 這個人叫李義山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51章 小娘不知羞第37章 老牛嫩草第268章 領命第138章 兩百歲說百年江湖第34章 伸手低頭秀色皆是禪第86章 天下名劍共主第286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九)第117章 九問第111章 不共戴天第116章 大雪龍騎夏日出第213章 此地起佛國,他處下大雨第31章 大黃庭第7章 真像第77章 貓鼠捕殺第30章 清明灑黃紙第18章 將軍甲涼王袍枇杷樹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36章 武無第二第93章 吳家九劍第170章 提前一戰第163章 蟬螳螂黃雀彈弓第284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七)第38章 你是禪第107章 鷹隼遊曳第338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五)第31章 千年未有大氣象第73章 你請神仙我請真武
第144章 睡了第155章 紅樓第100章 觀音身後萬鬼夜行第151章 一杯雪一頭顱第37章 也無第一也無一字第101章 白衣觀世音第132章 換刀換馬第116章 大雪龍騎夏日出第256章 且放心第183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中)第342章 風雨如晦,既見君子第9章 雪中刀第165章 讀書人第295章 燈火闌珊處,獨坐城頭人第229章 昔年徐家如今北涼第156章 早來的冬雷震震下山去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29章 書上之人,當死則死第92章 一襲龍袍七八分第42章 賣炭爺孫賣炭妞第11章 廟堂丹墀之上七不跪第87章 父子和忠佞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顧中原第85章 戾氣第81章 一步入天象第145章 從前有座山第164章 骨灰第196章 無風也無雨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16章 一人想贈劍春秋,一人折劍出江湖第239章 噤若寒蟬(中)第239章 噤若寒蟬(中)第83章 霜殺百草(一)第139章 天下動靜(上)第77章 貓鼠捕殺第44章 北涼以北,徐驍以後番外第四章(等待更新)第九四十章 死戰第4章 六王入京第110章 籠絡第70章 怎麼簡單怎麼殺第392章 無我這般幸運人第25章 與南雁一起北歸第157章 天高任鳥飛第70章 穀雨大雨第200章 登仙?第149章 三足鼎立兩百五十四章 大膽呂洞玄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323章 一杆梅子酒,白衣返北涼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92章 一襲龍袍七八分第375章 天門洞開第23章 有女口銜驪珠第60章 笑話第324章 滿院蓮第340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八)第8章 東魁第11章 家務事第173章 兩份謀略兩顆頭顱,賀新涼第338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五)第16章 東西南北第16章 東西南北第408章 雷霆雨露皆是天意第82章 攬雀收覆水第416章 天道鎮壓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135章 一顆大好頭顱第34章 伸手低頭秀色皆是禪第321章 十八停之後第155章 這個人叫李義山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51章 小娘不知羞第37章 老牛嫩草第268章 領命第138章 兩百歲說百年江湖第34章 伸手低頭秀色皆是禪第86章 天下名劍共主第286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九)第117章 九問第111章 不共戴天第116章 大雪龍騎夏日出第213章 此地起佛國,他處下大雨第31章 大黃庭第7章 真像第77章 貓鼠捕殺第30章 清明灑黃紙第18章 將軍甲涼王袍枇杷樹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36章 武無第二第93章 吳家九劍第170章 提前一戰第163章 蟬螳螂黃雀彈弓第284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七)第38章 你是禪第107章 鷹隼遊曳第338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五)第31章 千年未有大氣象第73章 你請神仙我請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