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老子兒子

城頭大閱和掛匾之後,經略使李功德便領着徐鳳年去往臨近南門的大將軍藩邸,主御道貫穿南北,城內文武衙署都位於藩邸兩翼,一路上身爲兩位總督城官之一的李功德滔滔不絕,說起這座邊關雄城的主城牆高度、夾城複道的長度、城頭牀弩張數、箭矢甲冑庫存量等等,堪稱如數家珍,精準得就像是在彙報自家某某箱子放了多少銀子、某某櫃子擱有多少顆銅錢差不多。

經略使大人甚至連任意一面主城牆能夠承受多少架北莽投石車的集中轟砸、多少北莽士卒蟻附攻城等事宜細節,皆是能夠脫口而出,以及腳下衆人這條中軸線之上的兵力調動、一旦主城門被攻破之後如何建起第二道防禦與關鍵時刻小規模騎軍如何協防,老人都瞭然於胸。不說徐鳳年刮目相看,褚祿山和袁左宗都有些面面相覷,錦鷓鴣周康和步軍副帥顧大祖等諸多將領更是個個瞪大眼睛,以前塞外江南的陵州是公認“權在鍾家,錢在李家”,北涼道官場都知道這隻鐵公雞爲官有術且生財有道,還真沒聽說李功德做起事情來,也能這般滴水不漏!

臨近那座尚未完全建成的大將軍藩邸,李功德突然笑道:“一座拒北城,用光了採自西蜀南詔深山老林、然後在我北涼儲存多年的巨木,建城所需巨石更是幾乎將那大嶼洞天給鑿了個底朝天,不說這些遠的,想必諸位將軍登高南望,已經完全看不到龍首虎尾兩座小山。從最先的關內駐軍陸續北調關外建城,再到之後大部分邊軍都輪番投身此間,關內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說到這裡,老人停下言語,笑眯眯。

李功德這位原本在北涼武將中官聲口碑極其不堪的文官,此時此刻,那種毫不遮掩的意氣風發,哪裡還有早年清涼山議事堂上那位徐家佞臣的半點影子?

那時候,恐怕除了“師出同門”且當時品秩不高的褚祿山,沒有誰願意搭理一州主官的李功德,清流名士嚴傑溪自然是不屑與之爲伍,就連如今已經辭官卸任原涼州刺史田培芳,早年也始終拉不下臉與此人稱兄道弟。當初北涼決意要興建拒北城,所有人都誤以爲年輕藩王並非真是打算讓李功德主持大局,而是要將這位把陵州官場折騰得烏煙瘴氣的經略使大人發配關外,就此雪藏起來,一來名正言順地將其貶謫,二來好爲徐北枳、陳錫亮或是常遂等嫡系心腹鋪路,殊不知李功德還真就在拒北城這裡站穩腳跟了,宋長穗,田培芳,王林泉,負責三個具體方向的總督副監,唯經略使大人馬首是瞻,根本就沒有架空李功德的意思,而李功德也不負衆望地很快進入角色,不得不說能夠在北涼道當上文官領頭羊的傢伙,真要務實起來,毫不含糊,事必躬親,用李功德私下與宋長穗閒聊時的感慨來說,便是“杜絕仕途交遊,與將士工匠同其食息,於勘探、夯土、物料、兵典、屯糧等事,皆有心得,雖然不敢謂全知,卻也算不得門外漢,終能躬自指揮,成竹在胸,不誤大事”。

李功德突然老奸巨猾地繼續說道:“王爺,今夜的慶功宴,一切開銷,清涼山可省不得啊!”

大概一輩子都沒跟李功德聊過天的步軍老帥燕文鸞破天荒接話道:“李大人這次打秋風,半點都不過分。”

徐鳳年伸手指了指身邊的北涼道轉運使大人,哈哈笑道:“咱們管錢的大掌櫃在這裡,他如今說話比我管用。”

徐北枳猶豫片刻,然後點頭笑道:“那好,本來我截留下來一隻箱子,大概有大奉朝畫聖隋英的兩幅字畫,一方舊南唐皇帝御製的綠端佛手天成硯,大秦末年的一塊‘王武’玉印,零零散散十五六件,賣個五六千銀子還是不難的。慶功宴之後,你們拒北城就先去跟清涼山宋大人那邊挪出來一些,回頭我賣了這箱子物件,應該很快就能填上這個窟窿,而且還能有些閒餘,到時候都交由李大人。”

徐北枳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轉頭望向年輕藩王。

徐鳳年翻了個白眼。

全場鬨然大笑。

大概如今敢這麼明着刺咱們新涼王的,徐北枳也算天下獨一份了。

之後的慶功宴有三大場,武將便分爲兩撥,燕文鸞、陳雲垂、何仲忽、劉元季和林鬥房這撥經歷過春秋戰事的功勳老人,年紀最輕的袁左宗也參與其中,對於清涼山徐家和北涼邊軍而言,這位袁白熊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畢竟是在兵事之上,袁左宗是唯一能夠與白衣兵聖陳芝豹拿來比較的用兵大家,北涼雖然名將悍將極多,可是真正能夠讓陳芝豹由衷佩服的人物,大概也就只有袁左宗了,陳芝豹多次坦言,袁左宗是離陽在春秋戰事中最爲被低估軍功的一名大將。

而北涼都護褚祿山親自領銜另外一撥,汪植、曹小蛟、洪新甲和洪驃在內,而北涼道副節度使楊慎杏也現身宴會。

第三場則是李功德、黃裳和田培芳聯袂做東的文人筵席,多是士子讀書人,多名陸氏子弟也夾雜其中。

徐鳳年一場一場喝酒喝過去,雖說都是一杯綠蟻酒一飲而盡,但其實三場下來也就小兩壺而已,主要是沒人往死裡勸酒,這也不奇怪,徐驍在世時就說過,天底下人品最糟糕的傢伙,就是那些仗着自己酒量好就喜歡勸酒的,酒這玩意兒,得自己喝高了纔算真盡興,否則就只能是遭罪了。當然了,徐驍話是這麼說,可只要逮着比自己酒量差的傢伙,勸起酒來一點不含糊,被勸酒的傢伙,說你這傢伙當年打了多少場勝仗,得一杯杯喝過去,輸了多少場,我徐驍都幫你記着呢,想不被穿小鞋,今兒不喝幾杯罰酒,就過意不去了吧?還有誰誰聽說你家孫子剛剛啓蒙讀書,這酒得喝,聽說你兒子跟人搶女人給打得鼻青臉腫啦?你這當爹的多憋屈,得喝酒解解愁嘛!不過徐驍雖然勸酒的本事天下無敵,可是隻要是在清涼山跟人喝酒,無論是跟多少人喝,他自己就沒有不喝醉的,可謂逢酒必吐,如此說來,酒品倒也算馬馬虎虎。

別以爲見慣生死的武人喝酒便更爲放肆,其實文人喝酒喝開了,那才叫豪邁不羈,徐鳳年就差點在酒宴上脫不了身,比如青鹿洞書院的山主黃裳就非要拉着他各自滿飲三大杯,然後辭官卸任一身輕的田培芳也開始落井下石,說三杯多了,他只跟王爺喝兩杯就夠。如果不是徐北枳在場幫忙攔着,徐鳳年估計哪怕有七八斤綠蟻的酒量,也得乖乖趴下。最後滿身酒氣的徐鳳年和徐北枳走出這座將軍府,走在那條主道上緩緩向北。

徐北枳輕聲道:“李功德喝醉之前,跟我買了一件東西。”

徐鳳年有些訝異,打趣道:“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咱們這位經略使大人,可是從來都只癖好收藏金銀的,對於文玩古董一向嗤之以鼻。”

徐北枳一笑置之,“是一方小私章,既然是聽潮閣的庫藏,材質當然不俗,在我看來,一代代傳承下來,由於經常使用的緣故,所以朱墨的沁色極佳,不過這些都是其次,你知道印文是什麼嗎?”

徐鳳年啞然失笑,“這我哪裡猜得到。”

徐北枳揮了揮雙袖,不知是揮散酒氣還是揮去愁緒,“是‘臣心如水’四字,即廉潔自守、清白如水之意。若說是當年嚴傑溪沒有離開北涼,他來購買這方小印,甚至是名聲還算不錯的田培芳,我都不奇怪。可李功德來買這四個字,是不是滑稽了一些?”

徐鳳年皺了皺眉頭。

徐北枳笑問道:“那麼你再猜一猜,李功德買這四字,用了多少銀子?”

徐鳳年恍然道:“這次慶功宴,李功德不方便光明正大掏腰包出錢,否則就有越俎代庖的嫌疑,所以用了這個法子幫咱們清涼山墊上銀子?”

徐北枳伸出兩根手指,晃了晃。

徐鳳年忍俊不禁道:“兩萬銀子?早年天底下能夠從李功德手上摳出銀子的英雄好漢,就只有李翰林那傢伙了。那時候喝花酒的錢,都是李翰林出的,只不過每次回家,都少不了他爹一頓收拾埋怨。”

徐北枳搖頭笑道,“兩百。”

徐鳳年一臉愕然,“兩百兩銀子?這個李叔叔啊!”

徐鳳年開懷大笑,也是第一次稱呼李功德爲李叔叔。歸根結底,北涼徐驍徐鳳年這徐家兩代人,和李功德李翰林這李家兩代人,皆有很大的香火情。說句難聽的,當年嚴傑溪叛離北涼,徐驍其實本意是要稍稍刁難一番的,不至於太過分,但絕對不會讓嚴傑溪走得那麼輕巧。倒是李功德,很早離陽朝廷那邊就有消息傳出,老首輔張鉅鹿曾經有意讓此人擔任戶部侍郎,統轄廣陵道和江南道賦稅一事,要知道當時李功德不過是一州刺史而已,雖與一部侍郎品秩俸祿皆同,可離陽京官從來有高一品之說,何況是近在天子眼前的實權侍郎?所以一介書生文人的嚴傑溪出走,對於離陽而言只是意外之喜,反而是李功德的留下,算是匪夷所思。至於徐鳳年和李翰林從小一起玩到大的交情,更不用多說。

徐北枳笑了笑,從牙縫裡擠出一個字眼,“萬!”

徐鳳年以爲自己聽錯了,“什麼?!”

徐北枳輕輕吐出一口氣,感慨道:“是兩百萬兩銀子。”

徐北枳繼續說道:“當時李功德跟我說,他這輩子勤勤懇懇積攢了這份偌大家業,本來是想要讓他兒子李翰林一輩子衣食無憂的,只是現在用不着了而已。”

徐北枳轉頭望向徐鳳年,擡起手臂,握起拳頭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先前老人就是這麼拍胸脯跟我說,他說我李功德的兒子,李翰林!堂堂北涼白馬遊弩手的校尉!還需要他爹的銀子做什麼?”

徐北枳停下腳步,轉身望向那座藩邸,重複了老人最後那句話,“我李功德這輩子可以被任何人瞧不起,唯獨不能被我的兒子瞧不起!”

徐鳳年雙手揉了揉臉頰,輕聲問道:“橘子,你說我是不是應該把李翰林從流州撤下來?”

徐北枳猛然怒道:“放屁!”

徐鳳年笑了,擡頭望向西邊的流州方向,“李翰林也一定會這麼說。”

————

流州青蒼城以北,寇江淮和徐龍象已經向黃宋濮大軍展開第二場正面阻擊戰。

趕赴流州的一千二百騎涼州白馬遊弩手,僅剩半數。

校尉李翰林麾下剩餘六百袍澤。

第28章 大好河山騎驢瞧第138章 我在山上,你到江南第四百零六章第1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20章 在等在念,願聞奇楠第168章 可愛第183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中)第29章 書上之人,當死則死第46章 眉頭第113章 地滿血第246章 噤若寒蟬(九)第308章 野花第119章 在等在念(上)第150章 別我回第173章 兩份謀略兩顆頭顱,賀新涼第145章 從前有座山第56章 姑娘請自重第38章 你是禪第132章 火候第281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四)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146章 古謠第369章 一氣呵成第157章 親家,出京,賺虧第47章 家門口坐田邊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第372章 子曰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67章 可憐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189章 離別第150章 別我回第206章 要教你滿城盡懸北涼刀第238章 噤若寒蟬(上)第45章 雪中第5章 木劍溫小二,一揖還一揖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第141章 馬踏中門第68章 高手風範第97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167章 亭中三言兩語定江湖第96章 一步不得入第57章 雀騎鷹第150章 別我回第35章 半斤紅妝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183章 劍仙第128章 皇后第161章 兩敕第63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下)第96章 等蟒袍第329章 刺史府邸的年輕人們第139章 天下動靜(上)第57章 兩顧之爭第57章 兩顧之爭第49章 呵呵姑娘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72章 北望第124章 她在笑第43章 人屠第133章 登樓第3章 天大的買賣第84章 大王第121章 開門不見山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番外第八章第6章 最壞的最好的江湖第346章 北涼北涼第83章 霜殺百草(一)第193章 新舊江湖,先後兩詩第130章 不見狼煙第122章 狹路相逢第196章 無風也無雨第323章 一杆梅子酒,白衣返北涼第38章 下龍虎下徽山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第157章 截殺截殺截殺第81章 待客隋斜谷第111章 愁啊第3章 天下分合,我有何憂第227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上)第47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下)第389章 好一場紙上談兵第84章 斬旗斥劍來第284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七)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107章 一聲公子一頓酒肉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278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一)第106章 他鄉遇故知第10章 佩涼刀上朝第19章 教你一劍番外第一章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46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中)第206章 要教你滿城盡懸北涼刀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53章 王旗魚龍鼓
第28章 大好河山騎驢瞧第138章 我在山上,你到江南第四百零六章第1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20章 在等在念,願聞奇楠第168章 可愛第183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中)第29章 書上之人,當死則死第46章 眉頭第113章 地滿血第246章 噤若寒蟬(九)第308章 野花第119章 在等在念(上)第150章 別我回第173章 兩份謀略兩顆頭顱,賀新涼第145章 從前有座山第56章 姑娘請自重第38章 你是禪第132章 火候第281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四)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146章 古謠第369章 一氣呵成第157章 親家,出京,賺虧第47章 家門口坐田邊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第372章 子曰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67章 可憐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189章 離別第150章 別我回第206章 要教你滿城盡懸北涼刀第238章 噤若寒蟬(上)第45章 雪中第5章 木劍溫小二,一揖還一揖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第141章 馬踏中門第68章 高手風範第97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167章 亭中三言兩語定江湖第96章 一步不得入第57章 雀騎鷹第150章 別我回第35章 半斤紅妝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183章 劍仙第128章 皇后第161章 兩敕第63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下)第96章 等蟒袍第329章 刺史府邸的年輕人們第139章 天下動靜(上)第57章 兩顧之爭第57章 兩顧之爭第49章 呵呵姑娘第166章 書生和砧板第72章 北望第124章 她在笑第43章 人屠第133章 登樓第3章 天大的買賣第84章 大王第121章 開門不見山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番外第八章第6章 最壞的最好的江湖第346章 北涼北涼第83章 霜殺百草(一)第193章 新舊江湖,先後兩詩第130章 不見狼煙第122章 狹路相逢第196章 無風也無雨第323章 一杆梅子酒,白衣返北涼第38章 下龍虎下徽山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第157章 截殺截殺截殺第81章 待客隋斜谷第111章 愁啊第3章 天下分合,我有何憂第227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上)第47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下)第389章 好一場紙上談兵第84章 斬旗斥劍來第284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七)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107章 一聲公子一頓酒肉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278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一)第106章 他鄉遇故知第10章 佩涼刀上朝第19章 教你一劍番外第一章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46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中)第206章 要教你滿城盡懸北涼刀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53章 王旗魚龍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