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九章

一夜之間,兩人來到那條歙江的江畔渡口,已經能夠遙遙看到徽山牯牛大崗的輪廓,當然還有與之對峙的龍虎山。

如果不是爲了照顧少女,甚至都不用等到天亮,他們已經在徽山大雪坪了。

兩人在一座渡口等待一艘兩層樓巨大渡船的啓航,如今徽山是名副其實的江湖聖地,大雪坪觀雪,也成了好事者嘴的離陽十景之一。每天前往徽山賞景的江湖人士絡繹不絕,多如過江之鯽,歙江多處渡口都有直接去往徽山山腳的渡船,想要登船得掏出一兩銀子!當然沿着陸路前往徽山也可以,只不過要錯過了在江面眺望到缺月樓的景色,自從有人說自己在渡船見過樓頂出現徽山紫衣的絕代身影后,渡船生意好得一塌糊塗,畢竟誰都可以登徽山不假,但絕不是誰都能夠登牯牛大崗的大雪坪。

離着動身還有小半個時辰,徐鳳年和觀海郡徐家的少女此時正坐在渡口一家粥鋪吃早點,周圍都是一些膀大腰圓的漢子,渾身匪氣草莽氣,有人瞥見徐寶藻的背影后,頓時熱血頭了,那纖細的小腰肢,那幾乎緊繃不住的臀形,光是這背影足夠誘人的了,若是能將那粗布質地裙子換成大家閨秀的綢緞,光是那鼓脹的屁股蛋兒,可真要了大老爺們的老命嘍,只不過當那些人興沖沖找了個機會瞧過少女的“正臉”後,很快罵罵咧咧返回原位,十分掃興。

徐寶藻原本無動於衷,只不過當她敏銳發現對面的傢伙嘴角微微翹起後,心情不佳的她冷笑着伸出一根手指,緊緊貼住鬢角,作勢要撕去麪皮。

徐鳳年平淡道:“後果自負。”

徐寶藻悻悻然放下手指,“你要把我交給誰?”

徐鳳年沒有藏着掖着,直截了當道:“不算交給某個人,準確來說是交給徽山,總之你會很安穩,算是姓宋的也不敢動你。”

徐寶藻臉色冷漠道:“你除了把我交給徽山那名女子,其他人和那個姓宋的,有兩樣嗎?恐怕還不如位高權重的宋笠吧。”

徐鳳年揉了揉下巴,然後眼神認真問道:“我還真忘了問你是怎麼想的,如果是引開高亭侯的騎軍,其實已經做到了,至於那個少年的安危,有我徒弟在,應當也沒有大的變故。之所以一開始想着帶你徽山,是我把你當成以前某些人了,你現在說說看,改變主意還來得及,而且我也不想白欠徽山一個人情。”

徐寶藻默不作聲。

徐鳳年繼續說道:“雖說我對宋笠看不太順眼,不過在很多女人看來,可能都是世間少有的良配。能能武,白手起家,玉年紀不算太大,官帽子卻夠大,都已經當平字頭的大將軍了,兼任一道副節度使……”

徐寶藻突然說道:“男女之間,難得不需要一見鍾情和兩情相悅嗎?”

徐鳳年笑道:“難道我要把你丟到宋笠跟前?這可不行,我怕一個忍不住……”

徐鳳年沒有繼續說下去,他還真怕一個手癢宰掉宋笠,然後廣陵道副節度使得換人了。

粥鋪夥計已經催着兩人趕緊給錢滾蛋,別佔着茅坑不拉屎,耽擱他們掙錢不是?

徐寶藻看着那個乖乖掏出銅錢結賬的青衫男人,感到有些古怪,她也曾在閨閣之偷偷看過些才子佳人、鬼神志怪和演義小說,對於那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人,她一個幾乎不曾走出過觀海徐氏家門的少女,談不什麼憧憬仰慕,但是對於他們的那種爲氣任俠,還是有些羨慕,她覺得自己是一隻籠雀,

只能日復一日吃着別人餵養的餌料,所以對於那些能夠自生自死的人物,羨慕之餘,到底還是有些……嫉妒。要知道徐寶藻在十歲之後,甚至連出門去寺廟道觀燒香的機會都沒有了。

徐鳳年掂量着那些找回的銅錢,瞥見不遠處有小販正在兜售那兩大籮筐柿子,黃燦燦的很喜人,跑去討價還價買了兩斤,一股腦兜在袍子裡,然後蹲在渡口邊緣,隨手丟給站在身邊的徐寶藻一顆柿子。

徐寶藻用袖子仔細擦拭一番,這才小口小口咬着,她還不忘擡起一隻手遮掩着嘴巴。柿子的確是熟透了的,可仍是有些澀澀的餘味。

徐鳳年大口啃着柿子,含糊笑道:“我吃過很多地方的柿子,北涼隴西的雞心黃,京畿地帶的牛心柿,越州的蓮花柿,還有你們劍州南邊的方柿,不過味道都不如早年在江南道那邊的一種不知名野柿,個小色紅,紅得尤爲鮮豔,好吃。”

徐寶藻一本正經提醒道:“你的吃相真的很難看。”

徐鳳年一顆接着一顆,兜裡的柿子很快只剩下一雙難兄難弟,然後不再繼續餓死鬼投胎一般,而是望向遠方。

不知不覺,缺門牙老黃已經去世十來年了。

徐寶藻突然不由自主地猛然蹲下身,然後她感覺到頭頂一陣微風拂過。

她轉頭望去,一個賊眉鼠眼的漢子悻悻然收回手,顯然他之前是衝着她腰肢之下的那份圓潤挺翹去的。

她怒目相向,那矮小精悍且腰挎金鞘短刀的漢子咧嘴一笑,挑釁地用那隻手做了個五指揉捏動作。

徐寶藻無可奈何,只好轉頭對徐鳳年憤懣道:“你視而不見?!”

徐鳳年盤腿而坐,雙手擱在膝蓋,眯眼笑道:“早個十幾年,我他好不到哪裡去。”

徐寶藻狠狠丟掉小半柿子,氣悶道:“下流胚子!”

徐鳳年笑呵呵道:“人不下流枉少年嘛。”

徐寶藻惡狠狠盯着這個讓人失望至極的青衫男人,“你這種人都能成爲江湖高手,老天爺真是瞎了眼!”

徐鳳年漫不經心地點頭附和道:“是啊是啊。”

興許是發現徐寶藻身邊的男人連個屁都不敢放,那個金鞘短刀漢子和身邊兩個魁梧男子都覺得保準是兩顆軟柿子,三人怪笑着圍住兩個蹲在地的男女,其一個雙臂環胸道:“這小娘們雖說長得不行,可如果晚吹了燈,或是白天矇住頭,只要不看那張黑炭臉,脫光了衣衫,白條條的,肯定別有滋味!估摸着起花魁也差不遠了吧?是不是啊,兄弟們?”

矮小漢子鬼鬼祟祟伸出腳尖,似乎是想要去“掂量掂量”那小娘們的那兩瓣滿月。

結果三人同時以旱地拔蔥的姿態高高飛起,然後瀟灑之極地落在歙江江面之,之後是一次次飄逸出塵地蜻蜓點水,愈行愈遠,最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失在渡口所有人的視野。

這份輕功,着實了得啊。

渡口的江湖人士很是佩服,琢磨着不愧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行家一出手知有沒有!

如果三位高手沒有發出那一連串莫名其妙的怪叫,那份飄飄欲仙的高手風範更是毫無瑕疵了。

徐鳳年嘖嘖道:“厲害厲害。”

原本對他再次稍稍刮目相看的少女,立馬沒了好臉色,冷笑道:“不知道的,還以爲不是我而是你,多戴了張麪皮呢!”

那個傢伙破天荒沒有還嘴,縮着肩頭雙手攏袖,眯眼遠眺。

空有一身武學修爲,卻像個蹲在莊稼地盯着收成的粗鄙村夫!

徐寶藻嗤之以鼻,記得書本的那些讀書人,哪個不是丰神玉朗,超拔流俗,哪個不是風格秀整,高自標持,哪個不是玉樹臨風,寫意風流?!

兩人一直沒有言語,直到渡船啓航在即,徐鳳年才招呼她一起走去,發現四周男子眼神熠熠,讓她先行踩那塊橫架在水面用以銜接渡口和船頭的木板,她走去後,突然轉身朝徐鳳年伸出雙指,輕輕彎曲,示意他管好自己的眼睛。

徐鳳年笑着點頭。

兩人沒有進入船艙,站在船尾,徐鳳年趴在欄杆,她思量片刻,還是忍不住率先開口問道:“你的徒弟當真能夠護送他們順利到達劍州邊境?”

徐鳳年嗯了一聲。

徐寶藻又問:“你徒弟和那名揹着長劍的年輕俠士,都能夠讓鞘劍匣劍自行顫鳴,是書那種能夠在千里之外取人頭顱的陸地劍仙嗎?”

徐鳳年哭笑不得道:“那還差得遠。一百年多年來,真正意義的陸地劍仙,呂祖轉世之人不算的話,大概只有逐鹿山劉松濤、春秋劍甲李淳罡、桃花劍神鄧太阿三人而已,如今的天下第二於新郎,以及第三的吳家劍冢女子劍侍翠花,都還差那麼一點點意思。”

徐寶藻哦了一聲,嘀咕道:“反正我只聽說過武當山呂祖。”

徐鳳年笑問道:“你的那位劉關山,沒跟你提及過這些江湖人異事?”

徐寶藻皺眉道:“劉公子是我們觀海徐氏的客人,我跟他沒有什麼關係,聽劉公子說他只是在幾年前遠遠見過我一面。”

徐鳳年問道:“那個退了兩家親事的讀書人?”

徐寶藻冷哼一聲,“我年少時去道觀燒香,倒是見過一次,道貌岸然的僞君子罷了。”

徐鳳年輕輕搖頭道:“劉關山未必真俠義,那個讀書人未必僞君子。”

徐寶藻譏笑道:“你連這都知道?”

徐鳳年感慨道:“不能說劉關山是壞人,畢竟爲了救你出去,他是豁出了性命的,還要冒着惹惱一道副節度使的風險,所以不能說他不是真心喜歡你。至於你那個臨陣退縮的同鄉讀書人,在我看來是真的不容易,可謂孝義兩全,他的那種喜歡一個人,你年紀還小,估計要很久以後才能體會。”

徐寶藻惱火道:“你在胡說八道些什麼!”

徐鳳年擡頭望去,此時渡船所在歙江距離徽山還有一段距離,也正因爲此,才能遙望那座氣勢巍峨的牯牛大崗,世間高樓廣廈萬千,的確罕見如大雪坪缺月樓這般高聳入雲,尤其是高達九層樓,大概只有清涼山的聽潮閣和京城欽天監的摘星臺能夠與之媲美了。徐鳳年對於徽山頗有感情,此處不但是羊皮裘老頭重返陸地劍仙的地方,也是第一次看到三教聖人的絕世風采,當年儒聖軒轅敬城清理門戶,力撼徽山老祖軒轅大磐,那一戰可謂壯闊至極,讀書人一句“請老祖宗赴死”,何其豪邁!

徐鳳年趴在欄杆,自言自語道:“誰言書生無膽氣,敢叫天地沉入海。軒轅敬城用情之深,與李當心都到了一種止境的地步。”

徐寶藻豎起耳朵仔細聆聽,她的那張生根麪皮實在粗劣,稍稍留心,能發現她的臉龐膚色與整個人格格不入。聽潮閣死士舒羞精於此道,曾經說過製造麪皮,有三種層次,分別是通氣生根和入神,她當年爲了脫離北涼,不得不以耗費十年壽命的巨大代價製造了一張入神麪皮,跟徐鳳年交換,這纔去到靖安王趙珣身邊,至於她是否後悔將自己的命運與那位“一旬帝王”綁縛在一起,最終爲趙珣殉情而死,臨死之際她作何想,徐鳳年不得而知, 不過徐鳳年見她最後一面,是在廣陵江和陳芝豹江面一戰之前,女子跳入江救起了落水的年輕趙室藩王,那一刻,徐鳳年覺得舒羞大概是真的喜歡了心天高命紙薄的趙珣,只是不知趙珣在死前,到底知不知道身邊女子的真實身份,有無見過那張麪皮之下的真實容顏。至於那張入神麪皮,徐鳳年轉贈給了慕容桐皇,後者在永徽祥符之交進入北莽,成爲舊北莽太子耶律洪才最爲信任的體己人,在北涼鐵騎勢如破竹地北草原之後,徐鳳年試圖尋找過他,可惜始終沒有結果。世間緣分,大多如此聚散不定,心心念念,念念不忘。

徐寶藻突然憂心問道:“你帶着我這麼神出鬼沒,不怕高亭侯直接掉頭去追你徒弟?”

徐鳳年解釋道:“觀海郡城那邊來了一位不錯的練氣士宗師,我們第一次停步的時候,我流露出了一點蛛絲馬跡,有意吊着他們。”

徐寶藻眼睛一亮:“練氣士?是書那種餐霞飲露的神仙人嗎?”

徐鳳年笑道:“也可以這麼認爲。”

徐寶藻發現這個人本天然眼眸狹長,每當他笑的時候,愈發明顯了,像……春風裡的柳葉?但是她仍然不喜歡。

徐鳳年當下確實挺舒心,因爲舊離陽和舊北莽兩朝的練氣士,幾乎都折損在他手,如今退出江湖後回頭再看江湖,總算有了幾分鄧太阿騎驢看河山的閒情逸致,自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徐鳳年直起身猛然擡頭。

缺月樓樓頂,有一抹紫色,如高高在的仙人俯瞰人間。

第106章 疼第89章 破甲第424章 且待我伸伸懶腰第2章 白狐兒臉第4章 天下第二第三第323章 一杆梅子酒,白衣返北涼第398章 北涼無梟雄第7章 槐樹上有一隻鬼第25章 與南雁一起北歸第266章 俠客行(三)第52章 兩錠銀,買一春秋名將送一錚錚文臣番外第七章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181章 西北狼第19章 練刀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83章 這麼高第66章 一日千里第197章 新人牽驢入城,舊人乘劍入海第314章 收屍第34章 伸手低頭秀色皆是禪第141章 馬踏中門第146章 古謠第154章 西遊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第217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中)第209章 我從山中來,山風翻我書第40章 賣劍作畫睡青樓第101章 白衣觀世音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85章 鯉魚躍龍門第405章 拒馬第80章 洛陽還劍第126章 水落石出的密信第324章 滿院蓮第83章 救人第180章 遼東虎第171章 哥第80章 洛陽還劍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105章 賣官鬻爵第310章 君子第103章 大軍開拔和狹路相逢第381章 北涼鐵騎的脊樑第88章 上山入城進宮第325章 不姓徐,名知報第141章 以南第102章 自在不自在第120章 在等在念,願聞奇楠第204章 觀潮拋劍第118章 徐家年年有餘第162章 爐火純青第16章 呂祖遺言第141章 女子剎那第42章 賣炭爺孫賣炭妞第404章 大雁南飛,鐵蹄向北第141章 馬踏中門第163章 春秋是塊田,田邊有老農第330章 風景舊曾諳第一把一十九章 大奸大惡褚祿山第33章 山不在高第27章 無生離,唯死別第54章 該死第45章 新狼煙舊餘暉第39章 下酒菜第355章 不願老此江湖第50章 鬥雞眼老頭兒第53章 王旗魚龍鼓第374章 文武之爭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9章 戰馬暱稱,鐵鏽叮咚第69章 謀國之士第96章 等蟒袍第4章 天下第二第三第399章 屠龍和贗品第372章 子曰第60章 笑話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17章 公公第364章 解籤第110章 籠絡第71章 青羊宮上看神仙第255章 長繩懸空第149章 亭前青衣第383章 老子兒子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98章 去襄樊第162章 等待和希望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79章 馬背十四劍第139章 喝喝喝第204章 按馬頭第373章 初代儒聖第107章 星空下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18章 那些壇黃酒第7章 武媚娘望城頭第296章 我徐鳳年在第265章 俠客行(中)
第106章 疼第89章 破甲第424章 且待我伸伸懶腰第2章 白狐兒臉第4章 天下第二第三第323章 一杆梅子酒,白衣返北涼第398章 北涼無梟雄第7章 槐樹上有一隻鬼第25章 與南雁一起北歸第266章 俠客行(三)第52章 兩錠銀,買一春秋名將送一錚錚文臣番外第七章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181章 西北狼第19章 練刀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83章 這麼高第66章 一日千里第197章 新人牽驢入城,舊人乘劍入海第314章 收屍第34章 伸手低頭秀色皆是禪第141章 馬踏中門第146章 古謠第154章 西遊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第217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中)第209章 我從山中來,山風翻我書第40章 賣劍作畫睡青樓第101章 白衣觀世音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85章 鯉魚躍龍門第405章 拒馬第80章 洛陽還劍第126章 水落石出的密信第324章 滿院蓮第83章 救人第180章 遼東虎第171章 哥第80章 洛陽還劍第100章 父子並行第105章 賣官鬻爵第310章 君子第103章 大軍開拔和狹路相逢第381章 北涼鐵騎的脊樑第88章 上山入城進宮第325章 不姓徐,名知報第141章 以南第102章 自在不自在第120章 在等在念,願聞奇楠第204章 觀潮拋劍第118章 徐家年年有餘第162章 爐火純青第16章 呂祖遺言第141章 女子剎那第42章 賣炭爺孫賣炭妞第404章 大雁南飛,鐵蹄向北第141章 馬踏中門第163章 春秋是塊田,田邊有老農第330章 風景舊曾諳第一把一十九章 大奸大惡褚祿山第33章 山不在高第27章 無生離,唯死別第54章 該死第45章 新狼煙舊餘暉第39章 下酒菜第355章 不願老此江湖第50章 鬥雞眼老頭兒第53章 王旗魚龍鼓第374章 文武之爭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9章 戰馬暱稱,鐵鏽叮咚第69章 謀國之士第96章 等蟒袍第4章 天下第二第三第399章 屠龍和贗品第372章 子曰第60章 笑話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17章 公公第364章 解籤第110章 籠絡第71章 青羊宮上看神仙第255章 長繩懸空第149章 亭前青衣第383章 老子兒子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98章 去襄樊第162章 等待和希望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79章 馬背十四劍第139章 喝喝喝第204章 按馬頭第373章 初代儒聖第107章 星空下第159章 腳下有山河第18章 那些壇黃酒第7章 武媚娘望城頭第296章 我徐鳳年在第265章 俠客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