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難題

武威書院中的政經學院,就是李澤培養新一代大唐官員的搖藍,雖然現在還在進行科舉,但世人所公認的是,只要考進了政經學院,不出什麼大的漏子,便能妥妥兒得獲得一個進士身份,從而成爲正式的官員。而不是政經學院出身,即便名氣再大,學問再精深,也有很大的可能在科舉考試之中那些古怪的題目之中敗下陣來。

新式的科舉考試,已經完全顛覆了過去的規則,老派的讀書人,即便還想走科舉這條魚躍龍門的路子,也基本上行不通了,除非他們能重新學習從鄉學到縣學、府學再到武威書院的一整套新式的教材。

這樣的人,也不是沒有,也有人成功,但絕大多數的老派讀書人,還是無情地被這個時代拋棄了,他們也成爲了李澤治下最爲不滿的那一批人。

不過李澤不在乎。

俗語不就說了嗎?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舉只知道說酸話的傢伙,李澤才懶得理會他們呢。現在他所一力倡導的新學,正在源源不斷地爲他製造着他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思改變的那些老派讀書人,只能被滾滾的歷史車輪所輾碎,然後拋進時代的垃圾堆中。

他們很快就會變成極少數。

政經學院爲李澤培養着一批批的新式官員,而從這裡面也走出來了不少的優秀的官員。許子遠與徐想兩人絕對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

這兩人的經歷,已經成爲了書院之中的傳奇,被所有的學子們津津樂道。

不管是許子遠當年單騎說服張嘉,然後經營河套,還是後來徐想臥底數年,一舉逆轉對僞樑的戰略優勢,使得僞樑一蹶不振,這兩個人都在大唐復興的過程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現在這兩人,都成了大唐重臣,一個總督寧夏,一個施政浙江。

但李澤還沒有見過聲名赫赫的徐想。

當初徐想赴泰山臥底的時候,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李澤自然是沒有必要見他,到了後來,徐想名聲越來越響,在僞樑的官兒越做越大,先是泰安知府,再到武寧長史,隨着田國鳳倒戈一擊,徐想在武寧一把火燒了朱友貞的物資佇備然後潛逃揚州,最終又因爲柳如煙閃電般的拿下兩浙之後,他又被直接任命爲了浙江總督。

“見過李相!”不過三十出頭的徐想抱拳深深一揖,說起來他也是第一次如此的近距離地與李澤見面。以前他還是武威書院學子的時候,並不出挑拔尖兒的他,大概也就是坐在教室後排位置的角色。

“終於見着我們的大英雄了。”李澤放聲大笑,走過去雙手扶起徐想:“你的故事,在北地都被人編成了話本,在茶館酒肆裡傳唱了,你的那些學弟學妹,對你可是崇拜之極啊!”

徐想笑道:“當年李相給我們講課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徐想記憶猶深。”

“不知是哪一句?回去之後我讓章公寫了裱好,然後去掛在書院裡頭。”李澤道。

“李相說,就算是一頭豬,如果站在風口之上,也可以飛起來。”徐想芫爾一笑道:“所以,我不過就是那一隻豬而已,卻正好站在了風口之上,雖然沒有多大才能,卻也能因時,因勢而舞於九天之上。”

李澤頓時被自己的口水給嗆着了,連連乾咳道:“這句話啊,那還是算了,不用麻煩章公了。就算站在風口之上,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舞於九天之上的,還有不少人偏偏要逆風而行呢!”

“那最終都是會粉身碎骨。”徐想道。

徐想與許子遠兩人的辦事風格截然不同。許子遠更多的是採取懷柔、迂迴包抄等手段,不管是當初對張嘉,還是後來對薛平,抑或是在河套,在漠南漠北,他都是以一種溫和的姿態來理政。他的這種風格,對於李澤收復那些夷族,蠻人,野人或者長期遊離於大唐統治之外的人來說,無疑是最有效的。

但徐想就不同了。他不乏手段,但因爲經歷的關係,他兼具土匪的野蠻和軍人的幹練,做事絕不拖泥帶水。放在浙江這種地方,就非常合適了。而他主政浙江之後,迅速地將這片原本富庶的地方安靜了下來,社會秩序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恢復了正常,就可見他的手段。

“見過李相!”徐想身後,另外兩人同時拱手與李澤見禮,這兩人,卻是義興社的兩位絕對大佬,楊開與曹彰。

他們在浙江,卻是因爲義興社在浙江的推進遇到了極大的阻力,兩位大佬一齊駕臨浙江。

“楊開,你長胖了!”對於兩位老部下,李澤明顯就顯得輕鬆多了,“看來徐總督給你的伙食太好了,你倒不像是來解決問題的,倒像是來休養身體的了。”

楊開大笑:“問題很棘手,日夜不能安眠,所以每天要多吃好幾頓,徐督這裡供應的飯菜與北地大有不同,別有風味,不知不覺便吃胖了。”

曹彰卻是一個不苟言笑的傢伙,李澤也不與他開玩笑,只是轉頭看向自己身後,對緊跟着身後的李泌道:“李泌,放你一天假,與曹彰好生聚一聚吧。”

頂盔帶甲的李泌卻是搖了搖頭:“職責在身,不敢懈怠,大郎也有他的事情要做。”

“這是命令,不是與你商量!”李澤笑道:“防衛任務暫時交給李澎吧,總要給人戴罪立功的機會是不是?曹彰,帶你老婆走。”

曹彰乾咳了一聲,衝着李澤拱了拱手,轉身向着李泌走去。站在李泌跟前,卻又突然漲紅了臉,不知說什麼好了,倒是讓徐想瞧了一個西洋景兒。這位曹副社長在給浙江的義興社分部負責人們講課的時候,滔滔不絕,出口成章,一聽便知是滿腹文彩的人物,不過眼下這一幕,倒是證實了外界的傳聞,曹副社長是一個懼內的人。

李泌的傳聞徐想自然也知道不少。攤上這樣一個老婆,曹彰後院的葡萄樹架子只怕也是經常倒的。

公共場後,李泌自然也不能讓曹彰難堪,一轉頭看了一眼低眉順目的李澎一眼,又低聲吩咐了幾句,這才與曹彰兩人相偕離去。

徐想現在的總督府,是過去浙西節度使錢弘宗的節度使府,位於西子湖邊,造得美崙美煥,將江南園林的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是爲杭州有名的錢園。

一行人被迎進了佔地極廣的總督府,一衆隨從自然早有人去安排,只有李澤,楊開,田波以及還拄着拐的陳其亮被徐想迎到了他的公廳之中。

推開窗戶,便能看到煙波飄渺的西子湖,屋裡沒有安置降溫的冰塊,大開的窗戶之中習習湖風涌來,比起強行降溫,給人的感覺就要舒服多了。

屋裡的陳設,更是極盡奢華,這讓陳文亮瞪大了眼睛,像是劉佬佬進了大觀園一般左瞧瞧,右望望。

這可比李相的公廳要豪奢多了。

在武邑,李相的公廳比這裡其碼要小一半以上,裡頭除了書,卷宗,地圖之外,幾乎看不到別的東西。

“這裡原本是錢弘宗的公廳,柳大將軍打下這裡速度太快,所有一切,幾乎都是原樣保存。”徐想看着陳文亮道:“所以我也就毫不客氣的用上了。”

李澤倒不在乎這些東西,他在乎的是徐想治理地方的能力。至於徐想的官聲,那是監察官員的事情。既然有現成的,爲什麼不用呢?難不成爲了表示廉潔,就將這些東西束之高閣嗎?完全沒有必要。

“西湖的龍井!”僕從端上了一杯杯的香氣撲鼻的茶,徐想笑道:“得益於李相推廣的泡茶之法,卻是爲浙江之地開闢了一個新的財源,如今這龍井,因爲是貢品,所以價格飛漲,茶農因此受益不少啊!”

李澤微微一笑,喝了幾口茶,道:“成績呢,我們都知道,今天就說說問題,如今的浙江,什麼是你感到最難爲的?”

徐想點了點頭,道:“宗族。與北地不同,浙江這個地方,原本就是富庶之地,魚米之鄉,這些年因爲海貿的大發展,絲綢,茶葉,瓷器等大量地行銷海外,也使得本地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雖然說這些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但普通百姓也的確因此受益。他們的日子過得還算可以。都說窮則思變,既然他們的日子還過得不錯,自然就不思變。這一點,在浙東表現得更明顯。”

浙西錢弘宗因爲與柳如煙對抗,被柳如煙率軍打得灰飛煙滅,那些支持錢弘宗的大宗族也因此受創嚴重,而浙東則因爲節度使杜憲見勢不妙,立即投降,反而保全了浙東的大量豪族,也成爲了現在李澤所推行的國策,步步難行的原因所在。

對於這些投誠的人,你總不能隨意地喊打喊殺。

“雖然我們的土地政策在緩慢地推進,但很多地方,卻是明裡一套,暗裡一套,宗族的勢力在裡面起了極大的反作用,但在明面之上,卻又找不到他們的任何茬子,而義興社,也遇到了同樣的困難。加入了義興社的本地人,被視爲叛徒,在本地寸步難行。”楊開也道。

第七百八十二章:新大陸第一百二十八章:這可是機會第一千零三章:捨不得第三百四十章:長謀第六百七十七章:驚駭第六百七十章:準備戰鬥第一百零六章:失望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落荒而走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第七百七十六章:抓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吐蕃男兒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交底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政變(上)第六百一十九章:天火計劃第一千零一十八章:重回長安第六百五十章:卿本佳人奈何作賊?第九百六十章:士氣第三百二十章:讀書從來不是一件快活的事情第七百零一章:懷疑人生的一次進攻第八百三十四章:牽一而發動全身第九百六十四章:問詢第五百三十八章:處處碰壁第九百四十三章:領地(4)第一百零五章:逼宮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一戰第九百六十章:士氣第七百九十五章:困境第八百三十九章:激盪(2)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心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召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代表團第六百零七章:清醒的韓琦第一百八十一章:同一棋盤,各自落子第五百一十七章:交換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合格的外交家第三百九十六章:流動的火第八百五十章:激盪(1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你個瘋婆娘第九百章:另有深意第六百五十七章:一觸即發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做不做都一個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背信第一百零四章: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第九百三十三章:戰鬥吧,兄弟們(6)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第八百八十二章:不敢相信第七百二十一章:嶺南事(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變的開端第九百五十一章:對未來的考量(中)第一千二百零八章:抵達嶺南第九百八十章:計劃啓動的第一步第三百三十七章:政治經濟學第一千零二章:紅顏禍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小人物的日子(下)第八百零三章:荊南之戰(下)第五百六十一章:失敗者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百九十六章:柳成林的心聲第六百二十五章:騎兵突襲第七百五十九章:加快步伐第三百九十章:難得閒遐第二百九十二章:悄悄地伸手第一千零七章:我們可以立功第二十八章:震懾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大唐優先第四百九十章:市井間的大消息第四百八十五章:一路向北(下)第一百六十三章:遷徙第八百零一章:荊南之戰(上)第六百四十六章:長遠之計第六百四十六章:長遠之計第六百九十一章:南進之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背信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背叛者第三百五十三章:大戰將起第八百一十七章:絕不能內訌第六百七十九章:絕高的評價第八十七章:義興社第六百章:潛伏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培訓第一千零九十六章:封疆大吏第五章:一陣驚悚第九百八十六章:合適的人選第九百三十六章:我自海上來(2)第一千零一十五章:老頭子耍得,我就耍不得?第一百三十八章:誓死追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響應(下)第三百一十四章:回家第五百九十一章:吐蕃大論第七百一十八章:迎接第一百七十章:倒黴的柳老爺第九百二十四章:沒有第二條路可選第一千二百零五章:開放第六百零九章:收網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悽慘第一千一百二十章:講話第九百一十七章:雲涌(4)第八百四十一章:激盪(4)第六百三十章:有決斷的女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蓮花山大營(下)
第七百八十二章:新大陸第一百二十八章:這可是機會第一千零三章:捨不得第三百四十章:長謀第六百七十七章:驚駭第六百七十章:準備戰鬥第一百零六章:失望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落荒而走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第七百七十六章:抓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吐蕃男兒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交底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政變(上)第六百一十九章:天火計劃第一千零一十八章:重回長安第六百五十章:卿本佳人奈何作賊?第九百六十章:士氣第三百二十章:讀書從來不是一件快活的事情第七百零一章:懷疑人生的一次進攻第八百三十四章:牽一而發動全身第九百六十四章:問詢第五百三十八章:處處碰壁第九百四十三章:領地(4)第一百零五章:逼宮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一戰第九百六十章:士氣第七百九十五章:困境第八百三十九章:激盪(2)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心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召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代表團第六百零七章:清醒的韓琦第一百八十一章:同一棋盤,各自落子第五百一十七章:交換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合格的外交家第三百九十六章:流動的火第八百五十章:激盪(1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你個瘋婆娘第九百章:另有深意第六百五十七章:一觸即發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做不做都一個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背信第一百零四章: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第九百三十三章:戰鬥吧,兄弟們(6)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第八百八十二章:不敢相信第七百二十一章:嶺南事(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變的開端第九百五十一章:對未來的考量(中)第一千二百零八章:抵達嶺南第九百八十章:計劃啓動的第一步第三百三十七章:政治經濟學第一千零二章:紅顏禍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小人物的日子(下)第八百零三章:荊南之戰(下)第五百六十一章:失敗者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百九十六章:柳成林的心聲第六百二十五章:騎兵突襲第七百五十九章:加快步伐第三百九十章:難得閒遐第二百九十二章:悄悄地伸手第一千零七章:我們可以立功第二十八章:震懾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大唐優先第四百九十章:市井間的大消息第四百八十五章:一路向北(下)第一百六十三章:遷徙第八百零一章:荊南之戰(上)第六百四十六章:長遠之計第六百四十六章:長遠之計第六百九十一章:南進之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背信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背叛者第三百五十三章:大戰將起第八百一十七章:絕不能內訌第六百七十九章:絕高的評價第八十七章:義興社第六百章:潛伏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培訓第一千零九十六章:封疆大吏第五章:一陣驚悚第九百八十六章:合適的人選第九百三十六章:我自海上來(2)第一千零一十五章:老頭子耍得,我就耍不得?第一百三十八章:誓死追隨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響應(下)第三百一十四章:回家第五百九十一章:吐蕃大論第七百一十八章:迎接第一百七十章:倒黴的柳老爺第九百二十四章:沒有第二條路可選第一千二百零五章:開放第六百零九章:收網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悽慘第一千一百二十章:講話第九百一十七章:雲涌(4)第八百四十一章:激盪(4)第六百三十章:有決斷的女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蓮花山大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