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喪子之痛

薊縣大廳中,吳懿忍不住提起劉璋,劉焉身子一震,霍然擡起頭來。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兒子起兵的事兒,畢竟劉璋幾次出手,已然收復數城,名聲播於北地。

但在劉焉心中,卻極是不以爲然。劉璋全憑一己之力募集兵馬,便算天縱之才,也絕不成不了多大的勢力。雖說有消息說已然收復數城之地,多半不過是些小縣邑而已。

募集軍馬,決機於兩陣之間,這其中,不但取決於兵力多寡,主將的指揮才能,更重要的,還有糧秣物資的儲備,後勤的給養能力。

劉璋單槍匹馬,倉促之間拉起的隊伍,如何能具備這些要素?便算自己以一州之力,也斷不能眨眼間就籌備出一支能戰之軍,更遑論從未上過戰場的兒子了。

老頭壓根不知道自己那妖孽兒子,早在數年前便着手佈置,此番更是機緣巧合,得了顏家舉族相助之事。有這種想法,卻也怪他不得。

至於後面劉璋大破常山黃巾,勢力大增之事,更是因爲發生不久,隨後薊縣被圍,消息不通而完全不知道。此刻聽吳懿提起劉璋,心中不以爲然之際,卻也有些惱怒。

薊縣已成十死無生之地,別說根本無法確切把握兒子的動態,聯繫不上一說,便是能聯繫上,老頭也斷不容許兒子身涉險地。

這幾日鏖戰,三子劉瑁帶軍守城,已然身負重傷,如今尚不知能否安然脫險,這要再把小兒子牽扯進來,難道是嫌老劉家太過興旺嗎?

自家四個兒子,老三才能中庸,老大、老二身居京城,雖皆身有官職,但真要比起來,這三個兒子比之老四都是遠遠不及。

劉焉對自己這個小兒子寄予了無限的期望,哪裡肯將半分危險加諸其身?是故,對於吳懿這個提議,老頭雖明白是有些病急亂投醫,卻也大大不爽。

冷冷的橫了他一眼,卻是一句話也沒說。吳懿自己說完,也是有些慚慚。眼見主公不悅,只得將頭低下,心中卻是暗暗發苦。

自家妹子吳莧,打從上次與劉璋相見後,吳懿不止一次的發現,吳莧時不時的一個人發呆,眸光流轉之際,忽怨忽喜的。少女情動之態,便是傻子也看的出來。

眼下薊縣危如累卵,大戰過後,便是xing命能否留下都是未知,自家妹子一番姻緣,只怕更是如斷梗浮萍,不知散於何方了。想及妹妹從小悽苦,如今好要迎來幸福,卻生生的又化爲泡影,吳懿心中只覺堵得難受。

“使君,某聽說渤海郡已然爲袁公守住,究其起因,似是也與令郎劉璋有關。如今咱們薊縣有難,渤海與廣陽接界,何不派人往那邊求援試試?倘若袁家肯發兵來救,廣陽之圍也不見得便解不了。”就在吳懿與劉焉各自心思之時,一旁的鄒靖忽然開口說道。

這鄒靖乃原幽州刺史郭勳部下校尉,果毅剛勇,向來爲郭勳看重。前次郭勳輕身涉險,鄒靖也是極力勸阻,奈何郭勳自大慣了,根本聽不進去,只囑咐他謹守城池,這纔有了後面與吳懿合力,守住薊縣一事。

他爲人敦厚,但卻不傻,眼見吳懿進言受癟,心中念動,便即明白其中關竅。只是他對於將希望寄予劉璋身上,也是全不以爲然。但由此卻想到了渤海袁家身上,這纔出言獻策。

只是他若是知道,那個傳言幫助袁家收復渤海一郡的劉璋同學,臨走前一

記竹槓,幾乎將人家敲的骨髓都出來了。他還能不能有這種奢望,可就未知了。

“袁家?”劉焉聽鄒靖之言,停下步子,捻鬚皺眉沉吟。袁家四世三公,與他同朝爲官,他自是知道這個家族的根底。

只是,他固然知道袁隗、袁逄多有忠義之心,但袁家一系對於打擊異己卻也是毫不手軟。

當日自己主政冀州,袁家勢力總是伸展不開,對於他劉焉卻實在沒太大好感。如今,真要向袁家求援,且不說他們究竟有沒有這種能力,只怕那家人心中更巴不得自己就此死在幽州吧。

至於說什麼大義云云,到了劉焉這個高度,身處政局之中,卻是壓根都不會去相信。

一來,劉焉雖是漢室宗親,卻總不是皇帝。人家就算不來救,也跟忠義無關。

二來,雖說薊縣乃是大漢領土,但黃巾大亂遍及北地。人家要不想來救,只一個兵力有限,守土難離的藉口,就能封死所有人的嘴。

有着這兩個理由,想要袁家來救,嘿,還真是難說的緊呢。劉焉心中琢磨,面上卻是不露出分毫。這種事兒,只能自己有數,卻無法宣之於口。

不過,事情bi到頭上,走一遭總是有些希望。說不定袁家也會藉此有些其他訴求,從而能伸手也不一定。政治,原本就是平衡與妥協的產物,這一點,自上古乃至後世,從來就沒變過。

微微點點頭,劉焉輕嘆一聲,正要吩咐鄒靖選派死士,往渤海求援,卻聽廳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隨着腳步聲,一個劉府家人滿面慘然的奔了進來,見到劉焉,噗通跪倒大哭道:“使君…….三公子…….三公子他…..他去了…..”

此言入耳,劉焉渾身一震,定定的看着跪倒大哭的家人,霎那間面上全無表情。兩隻眼睛雖看着那家人,卻是半分焦距也無,一個人如傻了一般,呆站在那兒。

旁邊鄒靖與吳懿大吃一驚。他們都知道前些日子守城,爲了激起守城士卒和城中百姓的士氣,劉焉親自登上城樓督戰。這般結果,導致劉家三公子劉瑁,也身先士卒,率人加入了守城序列。

但是,也許是這位劉三公子實在命衰,他只是指揮民壯擔土挑石而已,哪知激動之下,站的太靠前了,竟被流矢射中,正中額頭。當時被人救下後,劉焉遍請名醫來救,好歹是沒當場死去。哪知只不過才拖了兩天,一條小命仍是沒能保住。

此刻,眼見劉焉傻傻呆呆的樣子,兩人如何不知老太常心中之痛?對望一眼,剛要上前安慰一番。卻聽劉焉長長的呼出一口氣,身子抖顫幾下,仰天就倒。

這一下,吳懿、鄒靖駭的是魂飛魄散。值此危急關頭,全城主心骨都在這位老太常身上,若是他一旦倒下,只怕這薊縣也不必守了。

那來報信的家人此時也嚇得慌了,和鄒靖吳懿一起,七手八腳的將劉焉扶了起來,又是掐人中,又是捶後背的一番。半響,劉焉終是長長的呻吟了一聲,緩緩醒了過來。

只是一睜開眼來,兩行渾濁的老淚便流了下來。老來喪子,實爲人倫之大慘事!劉焉如今年屆六旬,驟然聞聽此信,心中之痛,如何忍的?

鄒靖一邊扶着劉焉,只覺老人一個身子乾瘦如柴,輕飄飄的似能被風吹走,不由的大是難過。

這段時日來,劉焉日日CA

O勞,臉頰都凹了下去。如今兒子爲國捐軀,白髮人送黑髮人,其中之痛,只怕對老太常這身子骨大是不妙。

眼見劉焉神智仍有些昏然,當下對吳懿使個眼色,令那家人喊人來一起,將劉焉送往後面歇息。這守城之事,此刻便是再急,也是斷不能去煩擾他了。

劉焉昏昏然的被扶往後院。剛剛進的二院門,便聽得裡面一片聲的哭聲,身子一震,老淚再次流了下來。

“去,告知鄒校尉,速速派人往渤海求救,我身子不適一事,嚴禁泄露半分出去。若有膽敢胡言者,斬!令吳懿謹守城池,絕不可有一絲懈怠!蛾賊雖衆,卻不過烏合之衆,我薊縣城高牆厚,只要守禦得法,賊子卻也奈何不得。之後一切…….一切…..便憑天意吧。”

扶着家人肩膀,劉焉強忍心中悲痛,將方纔未來得及發出的指令,讓家人帶給鄒靖和吳懿。待得家人哭泣着應了,這才踉踉蹌蹌的往後而去。那裡,自己老妻還需他去安撫。

府衙後院,一片悽雲慘霧。前面大廳中,鄒靖吳懿得了家人傳話,又是感動又是嘆息。老太常一心爲國,遭此喪子之痛,還不忘囑咐守城之事,自己二人若是不能盡心竭力,真愧對人也!

當下,吳懿打起精神,帶着親兵往城頭巡視。鄒靖卻急急往後挑選敢戰死士,欲要往渤海求援。

便在薊縣城中,人心惶惶一片混亂之際,沒人發現。自冀州中山國往幽州廣陽郡的驛道上,一支雄壯的人馬,正加速靠近着。

“主公,前面再有二十里便是盧水了,過了盧水便進了幽州涿郡地界。由此往薊縣,直到淶水之畔,唯有這一條大道。但到了淶水後,主公之意當如何行止?”

橐橐的軍旅行進之中,一身輕袍緩帶的沮授向劉璋介紹着地形,隨即又問起了劉璋的安排。

這已是劉璋在接到幽州風部送來薊縣被圍的第十日了。當日得了拔都傳來的情報,劉璋頓時心中狂跳。

他打從起兵以來,一直也沒擔心過劉焉那兒。因爲歷史上,黃巾之亂時期,劉焉並沒遇上什麼危險之事。反而因爲黃巾之亂,終是得以割據一方,成就了西蜀之主的地位。所以,劉璋滿打滿算的,便是如何利用黃巾之亂爲自己鋪墊。

但是,從風部這次送來的情報看,薊縣實在已成了萬死之地。內無積粟外無援軍,城內不過萬把守卒,團團圍城的黃巾,卻有近十萬之衆。

歷史上廣陽郡雖在黃巾之亂初期,曾被黃巾攻打過,但規模不過兩三萬人,最終漢庭依靠城高牆厚,又得了北平太守公孫瓚在後邊牽制,不過數日便解了圍困。何曾有過今天這種危局?

劉璋拿着手中的密報,額頭上冷行涔涔而下,他知道,這又是該死的蝴蝶效應!這個情況,他根本無從把握。眼下什麼也顧不上了,必須要速速北上,援救老父纔是。

劉璋雖然和幾個兄弟沒什麼感情,但是對於老父劉焉和母親柳氏,卻是孺慕不已。從他來了這漢末時空,無論在家還是在外,總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那種溺愛。他雖思想意識早不是真正的劉璋,但卻絲毫不妨礙他接受這份沉甸甸的親情。

眼下得知親人危急,劉璋哪還有其他心思。當即傳令衆將到議事廳集合,將情況通報之後,一邊派出斥候打探消息,一邊令衆人收拾整束,剋日兵發薊縣。

(本章完)

第44章:政論(下)第263章:驚天之局(一)第328章:煙殺第128章:喀秋莎第277章:偷窺者殺第28章:溫雅端莊的趙小妹(下)第9章:兄弟第329章:雞犬不留第182章:名字第259章:撲朔迷離第329章:雞犬不留第115章:大婚第43章:象棋(上)第240章:陳登歸來第160章:“撿”馬第133章:軍事改革構思第152章:戰火再起第40章:拜師青州(上)第57章:密縣之行(下)第284章:馬、驢子、騾子第18章:比武(下)第285章:以你之名第287章:麻煩來了第342章:通羅之盟(七)第261章:怒火第283章:妖姬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上)第248章:緣,延續還是輪迴第135章:張角之死第112章:你非俗吏第218章:架樑子的第332章:藤田之野望第253章:皇室一家親第69章:智得兩城(上)第293章:雪崩(下)第300章:荊南之議第65章:秘辛(二下)第148章:二張第71章:月夜截殺(上)第29章:劉焉升官了(上)正文_第356章:戰荊州(六)第249章:公孫瓚的邀約請假申請第296章:劉焉之死第135章:張角之死第39章:山林風火(上)第149章:南下訪賢第82章:冀州問對第282章:交鋒第64章:秘辛(一上)第328章:煙殺第121章:蒲柳中的蒲柳第235章:廣陵之變第51章:偷雞者說(上)第317章:王者歸來第211章:定金川(二)第238章:陽謀VS陰謀第132章:殺俘第254章:變生肘腋第166章:兄弟重逢第133章:軍事改革構思第46章:你別怕,我是好人(下)第241章:袁術覆滅(一)第297章:江東之變(一)第144章:決戰廣宗(三)第98章:有內幕第300章:荊南之議第357章:程、郭論謀第361章:咱家的東西不給別人看第64章:秘辛(一下)第359章:醜鳳雛第170章:要忍耐第17章:安琪兒的心事(上)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上)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上)第120章:你太壞了第285章:以你之名第8章:終於來了第252章:角鬥第39章:山林風火(下)第68章:南皮攻略(上)第263章:驚天之局(一)第135章:張角之死第126章:七裡坪第74章:竹槓梆梆響第295章:諸葛初顯露第147章:把諸葛家一鍋端了第217章:拐兩個小弟當導遊第50章:提前畢業(下)第128章:喀秋莎第170章:要忍耐第6章:墨氏精義第170章:要忍耐第316章:不叫紅妝讓鬚眉第8章:終於來了第133章:軍事改革構思第257章:大耳朵犀利的出招第283章:妖姬第72章:袁氏中人(上)第26章:戰鬥吧,阿巴爾(下)
第44章:政論(下)第263章:驚天之局(一)第328章:煙殺第128章:喀秋莎第277章:偷窺者殺第28章:溫雅端莊的趙小妹(下)第9章:兄弟第329章:雞犬不留第182章:名字第259章:撲朔迷離第329章:雞犬不留第115章:大婚第43章:象棋(上)第240章:陳登歸來第160章:“撿”馬第133章:軍事改革構思第152章:戰火再起第40章:拜師青州(上)第57章:密縣之行(下)第284章:馬、驢子、騾子第18章:比武(下)第285章:以你之名第287章:麻煩來了第342章:通羅之盟(七)第261章:怒火第283章:妖姬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上)第248章:緣,延續還是輪迴第135章:張角之死第112章:你非俗吏第218章:架樑子的第332章:藤田之野望第253章:皇室一家親第69章:智得兩城(上)第293章:雪崩(下)第300章:荊南之議第65章:秘辛(二下)第148章:二張第71章:月夜截殺(上)第29章:劉焉升官了(上)正文_第356章:戰荊州(六)第249章:公孫瓚的邀約請假申請第296章:劉焉之死第135章:張角之死第39章:山林風火(上)第149章:南下訪賢第82章:冀州問對第282章:交鋒第64章:秘辛(一上)第328章:煙殺第121章:蒲柳中的蒲柳第235章:廣陵之變第51章:偷雞者說(上)第317章:王者歸來第211章:定金川(二)第238章:陽謀VS陰謀第132章:殺俘第254章:變生肘腋第166章:兄弟重逢第133章:軍事改革構思第46章:你別怕,我是好人(下)第241章:袁術覆滅(一)第297章:江東之變(一)第144章:決戰廣宗(三)第98章:有內幕第300章:荊南之議第357章:程、郭論謀第361章:咱家的東西不給別人看第64章:秘辛(一下)第359章:醜鳳雛第170章:要忍耐第17章:安琪兒的心事(上)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上)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上)第120章:你太壞了第285章:以你之名第8章:終於來了第252章:角鬥第39章:山林風火(下)第68章:南皮攻略(上)第263章:驚天之局(一)第135章:張角之死第126章:七裡坪第74章:竹槓梆梆響第295章:諸葛初顯露第147章:把諸葛家一鍋端了第217章:拐兩個小弟當導遊第50章:提前畢業(下)第128章:喀秋莎第170章:要忍耐第6章:墨氏精義第170章:要忍耐第316章:不叫紅妝讓鬚眉第8章:終於來了第133章:軍事改革構思第257章:大耳朵犀利的出招第283章:妖姬第72章:袁氏中人(上)第26章:戰鬥吧,阿巴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