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廣陵之變

沒有風,枝不搖,葉不動,烈日將大地烤的龜裂,許多地方,都可見一道道如同刀劈斧砍的豁口,徐州西南之地,便如一個將死的巨人,殘喘着卻發不出一聲呻吟。

宏大的浮屠寺裡,無數的人跪在堂閣裡,對着滿身金飾的佛像,虔誠的禱告着。木然而呆板的面容上,多有嘴脣起着燎泡,乾裂的口子不見鮮血流出,唯餘風乾的血跡隱然。

人們不知這大旱因何而來,他們質樸的心中,只以爲是自身的罪業,承被了上天的懲罰。喃喃的誦唸之中,絕望的眼神裡,偶有希冀的火焰跳躍,轉瞬又化作一派虔誠和機械的叩首。

昔日路旁延綿數十里的浴佛宴早已不見,長長的案几上,除了些乾癟的如同石頭的食物,再無他物。

遙想當日水陸俱陳,酒香飯足任人取用的繁華景象,於今相比,幾個身披袈裟的沙彌,都是滿面悲苦之色,暗暗嘆息着地低頌佛號。“彼使我之願力以解衆生之苦,當陷身地獄以承刀山火海,舍肉體成大般若,無相無我,般若波羅蜜……..”

低低的誦唸之音徘徊在浮屠寺上空,合着那案几上乾癟的乾糧,偶爾飛過的蠅蟲,別有一股蒼涼悲愴之氣。

熾陽不聞人間之苦,依舊將怒焰噴向下屆,高峨華麗的九鏡塔上,被日光照的彩光粼洵,無形蒸騰而起的熱浪,將一切都扭曲着,化作詭異的形狀。

這座九鏡塔乃是衆多信衆集資而建,塔高九層,上有金盤,下有重樓,九層八角,層層皆有飛檐,各以銅鏡鑲嵌,精緻華美。

此刻,塔內的二層密閣裡,一僧一俗相對而坐。僧者年逾六旬,滿面黯然慈悲之色,肥大的袈裟紅黃相間,自有一股威儀透出。

對面的人,身材瘦削,兩頰無肉,看其穿着打扮,卻是一副官身,正是此地身爲彭城相的乍融。

“唉,阿彌陀佛,使君,如今民衆悽苦,便這浴佛會也到了如此地步,老衲有心關停,稍減民負,不知使君以爲如何?”老僧法號如空,正是此地主持,眼見現下慘象,不由開口向乍融問道。

此時的佛教雖不如後世興盛,卻也已然據有一定的規模。昔日被漢明帝得以允諾,佛教東來,時至今日,在這徐州、吳越之地,漸成氣候。

此中得以發展,這爲彭城相乍融,卻是當得首功。是以,便似如空這般大德高僧,在遇上重大決策時,也要向其請示商議。

乍融眉頭微皺,有些晦暗的眼神望了望外面的炙陽,搖搖頭道:“主持差矣。信衆心慕佛法,此大善之事,豈可因苦而廢之?今日之局,雖因天災所致,然前些時日兵禍也是致由之因。如今要想於倉促間恢復昔日景象,只怕難爲。以我思之,不若舉衆向南。南方膏腴之地,佛道昌盛,更易於宣揚佛法。因食而就,並將佛法沿路而播,此一舉兩得的功德,不知主持以爲然否?”

如空一愣,不由雙手合什,低聲唱了聲佛號,不忍道:“使君,且不說這般長途而走,天乾物燥的,衆生如何支撐的住,便這大浮屠寺,難道就此荒廢於此?阿彌陀佛,我佛慈悲,非是弟子貪念之毒,衆生百姓性命,委實堪慮啊,阿彌陀佛。”

乍融雙眉軒了軒,緩緩站起身來,憑窗而立,淡淡的道:“若不早走,這許多信衆早晚往登極樂。與其等死,不如一拼。前日我與廣陵趙昱趙使君說起此事,他那邊大是歡迎。曾有言道,但

能過去,自當協助我等重起廟閣,將我佛大法弘揚,若能乘此善舉,想必信衆必欣而往之,何懼身入阿鼻?主持着相了!”

如空身子微震,目光復雜的擡頭看了他一眼,低聲連連誦唸佛號,半響,方纔長嘆一聲,艱難的點點頭。

乍融目光餘光見到,眼中閃過一抹喜色,轉身微笑道:“主持毋須多慮,只要咱們沿途多多宣揚佛法,多做些準備,佛祖有大神通,必將善佑我等。”

如空面上黯然,只是默默點頭,並不再多言。乍融目中閃過一絲戾色,隨即卻化爲一片平和,拂袖道:“既如此,便請主持宣佈下去,今日各自回去準備,明日,咱們皆往廣陵去。沿途,我自當以轉運之便,多做些準備就是。好了,就這樣吧。”說罷,轉身大步走出,不復回頭。

如空躬身相送,待到直起身子,望着空自搖曳的簾籠,久久不語,半響,才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嘆息之音。

第二日,浮屠寺鐘磬長鳴,如空並一衆僧侶,各自袈裟緇衣,芒鞋雲襪而出。

衆僧個個身後都負着一個小包裹,面上有着抑制不住的喜悅之色。隨在如空身後,躬身聆聽寺內鐘鼓,直至聲響隱沒不聞,這才轉身往外行去。

浮屠寺外,早已聚集無數百姓,推車拉驢者,扶老攜幼者,羊咩驢嘶之聲不絕,熙熙攘攘亂成一片。

但便如此,衆人也都同走出的衆僧一般,面上有着希冀歡愉之色。他們得了通知,如空大師和乍融使君,要帶所有信衆,前往一個美好的富裕之地去,那兒,佛祖已然爲所有信奉者,準備了華屋美食,只要大家努力弘揚佛法,誠心以奉佛祖,必能得佛祖庇佑。

隊伍中,如空雙目緩緩掃過衆人,看着一張張滿是歡喜的面孔,不由的心中深深嘆息。

引領着衆人慢慢走出城門,乍融早在城外等候,車龕箱籠的拉了長長一溜兒,如空目光掃過,低低喧聲佛號,兩眼微闔,上前合什拜了,卻並無一言而發。

乍融也不理會,亦合什見禮,登上車頂,振臂大呼道:“諸位居士、父老鄉親們,此次大夥兒一同往極善之地,當守望互助,結成一團。若有人欺我一人,便等若欺我衆生,若有人殺我一人,便等若殺我衆生。我等鄉親、兄弟、施主,必當同進同退,佛祖必佑!”

衆人聽的這話,俱各相應,一時間,同進同退,佛祖必佑之聲不絕,響遏雲端。

如空聽的皺眉不已,兩眼中憂色更重,只是眼見羣情激昂,也只得不停暗念佛號。

乍融眼見衆人相和,眼中大有得意之色,當即跳下車頂,登車喝令啓程。這一隊人浩浩蕩蕩而行,城門卒處,亦有相隨者,兼有乍融領着,哪會攔阻?逶迤而行者,竟有萬許人之多。

消息報至陶謙處,陶謙仍是昏昏噩噩,時而清醒時而昏沉,聽了此事,也只是艱難的擺擺手,長長嘆道:“由得他們去吧……”

昏暗的暖閣中,他低沉虛弱的聲音,如同搖曳的燭火一般,忽強忽弱,究不知何時而滅。

便在這些人踏上南下之路,遠在廣陵的城主府中,廣陵太守趙昱正一疊聲的吩咐着,令人清理整飭居第,爲即將到來的大德高僧一行安排駐地、飲食等物。

趙昱,漢末徐州名士也。自幼有閒名,少舉茂才。靈帝時,曾有國相檀謨、陳樽共同舉薦,相召爲官,皆辭不至。

初平時,陶謙以勢強闢之,不得已出任廣陵太守一職。上任之後,以高潔廉政、忠直見疏著稱。向來心慕佛法,這次得聞浮屠寺舉寺而來,自是歡喜激動不已。

等到第二日,得人來報,道是如空大師一行,已將不遠,忙沐浴更衣,領着廣陵一般世家、信徒,往城外來迎。

只是等他遠遠看到這浩大的場面,也是不由的愕然而呆,渾沒想到竟有如此大的陣容。

不說那相隨之人早已過了萬人,便只隊伍前,竟有近千騎軍開道,這讓趙昱簡直有些措手不及了。

只是事到臨頭,卻容不得他再去佈置,只得慌忙使人回去,圈出一塊空地,用以安扎軍馬。自己這裡上前接着,乍融滿面笑容,親自引他去見如空。

趙昱見着如空,這才心中安定。兩邊客套一番,趙昱引衆人進城。使軍校帶着乍融所帶軍馬往臨時駐地安排,又讓各書吏、從事一起,勸導附近民衆,安置相隨而來的萬多百姓。

待到諸多事務安置完畢,已是華燈滿城時分了,等到拖着疲憊的身子回了府,簡單洗漱一番,又在問過如空大師安置情況,這才往榻上小憩。

是夜,更敲兩響,驛館內,乍融滿面興奮之色,在屋中走來走去。坐在屋中的,尚有三個一身武裝打扮的軍士,燭火之下,個個滿面狠戾之色,眼中滿是貪婪。

乍融轉了幾圈,又再閉目沉思一會兒,這才上前,幾人湊在燈下,低低說了起來。

燭火搖曳下,將幾道身影拉的老長老長,映在牆上,越發的顯出幾分陰森凶煞之氣。

小屋中的會議並未持續多久,不過半個時辰功夫,便已各自散去。沒人知道他們說了什麼,也沒人料到,一場天大的災難,已然悄然臨近。

第二日,趙昱照例將府衙之事處理完後,這才喚來下人,問了午時宴請如空等人的事情,得知一切準備就緒,當即更衣,徑往偏廳宴席而來。

進到廳中,下人來報,乍融並一衆客人已至,趙昱大喜,連忙迎出。只是相迎之際,卻不見如空大師,不由愕然問起,乍融只說大師勞累一路,略有不適,又道來日方長,自當待大師歇息過來,再相聚說法不遲。

趙昱不疑有他,只得應了。將乍融一行讓進大廳,自有一番招待。只是飲宴過半,卻不料忽然變生肘腋。乍融等人忽然暴起發難,當場將趙昱斬殺,隨即,無數惡徒竄了進來,將整府上下屠戮一盡。

隨即,衆惡徒提刀而出,怒叱趙昱欲謀陷害佛徒,號召全體信衆同進同退,誓與兇徒不兩立。

衆人多有懵然,哪知其中關竅。乍融早將一顆光頭扔出,號哭說是趙昱欲要驅趕相隨百姓,如空大師不肯,這才爭執起來,如空大師被害云云。

衆人頓時炸了,昔日一個富裕繁華的廣陵郡,就此亂了起來。到得晚間,處處大火,血流成河,整個城中屍骸滿地。待至天明時分,乍融集合民衆,言道:“如今既殺了官,只怕徐州府必不相容,只是咱們皆爲佛徒,雖問心無愧,卻也不願與官府爲敵,自當遷往他處州郡暫避。”

衆人皆從,於是,乍融帶人將搜刮而來無數銀錢金珠,皆入私囊,棄了已是一片狼籍的廣陵,直往南去了。

這邊等到有人掙扎而起,將消息送往郯城,陶謙將將有了起色,乍聞這個消息,呆愣半響,大叫一聲,吐血便倒。

(本章完)

第78章:夫君來了第91章:收降請假申請第208章:南鄭決議第120章:你太壞了第164章:亂世來臨第83章:急迫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上)第258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下)第283章:妖姬第246章:巡視徐州第114章:密謀蜀中第381章:風起渤海第281章:正位上架感言第212章:定金川(三)第50章:提前畢業(下)第378章:反伏擊第401章:誰與爭鋒(下)第60章:血修羅(下)第205章:被阻第230章:謀父之戰第34章:晨練偶遇(下)第69章:智得兩城(下)第332章:藤田之野望第272章:試探第210章:定金川(一)第244章:河北風雲起第309章:朱儁之死(三)第390章:出人意料的變化(二)第72章:袁氏中人(下)第160章:“撿”馬第218章:架樑子的第103章:劉璋很豪爽第41章:好大一羣蝦米(下)第236章:入主徐州第194章:毒士來訪第269章:扶持第353章:戰荊州(三)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232章:謀士之爭第231章:賈詡論勢第205章:被阻第397章:受傷的曹操第395章:老大*第56章:再入孔府(下)第67章:旗揚(上)第298章:江東之變(二)第158章:戰機顯現第87章:束鹿之戰(三)第197章:大谷之戰第11章:神駒第322章:金爪銀翅第42章:比鬥(下)第5章:清韻居第45章:拜師鄭康成(下)第283章:妖姬後記:第30章:衙內出閘(下)第268章:扶余之亂第171章:酒宴風波起第133章:軍事改革構思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下)第72章:袁氏中人(下)第300章:荊南之議正文_第356章:戰荊州(六)第101章:被歷史湮沒的謀逆第241章:袁術覆滅(一)第327章:驚悚第107章:三………第380章:遼東之變第335章:聯合商會第197章:大谷之戰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239章:仲氏第338章:通羅之盟(三)第354章:戰荊州(四)第166章:兄弟重逢第120章:你太壞了第243章:袁術覆滅(三)第6章:墨氏精義第304章:乘雪破袁軍第26章:戰鬥吧,阿巴爾(上)第231章:賈詡論勢第38章:勵軍(下)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下)第128章:喀秋莎第398章:四方雲動第60章:血修羅(上)第397章:受傷的曹操第329章:雞犬不留第82章:冀州問對第289章:被拋棄了第98章:有內幕第127章:夜襲第181章:所謂貂蟬第68章:南皮攻略(下)第189章:蔡家有女初長成
第78章:夫君來了第91章:收降請假申請第208章:南鄭決議第120章:你太壞了第164章:亂世來臨第83章:急迫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上)第258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下)第283章:妖姬第246章:巡視徐州第114章:密謀蜀中第381章:風起渤海第281章:正位上架感言第212章:定金川(三)第50章:提前畢業(下)第378章:反伏擊第401章:誰與爭鋒(下)第60章:血修羅(下)第205章:被阻第230章:謀父之戰第34章:晨練偶遇(下)第69章:智得兩城(下)第332章:藤田之野望第272章:試探第210章:定金川(一)第244章:河北風雲起第309章:朱儁之死(三)第390章:出人意料的變化(二)第72章:袁氏中人(下)第160章:“撿”馬第218章:架樑子的第103章:劉璋很豪爽第41章:好大一羣蝦米(下)第236章:入主徐州第194章:毒士來訪第269章:扶持第353章:戰荊州(三)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232章:謀士之爭第231章:賈詡論勢第205章:被阻第397章:受傷的曹操第395章:老大*第56章:再入孔府(下)第67章:旗揚(上)第298章:江東之變(二)第158章:戰機顯現第87章:束鹿之戰(三)第197章:大谷之戰第11章:神駒第322章:金爪銀翅第42章:比鬥(下)第5章:清韻居第45章:拜師鄭康成(下)第283章:妖姬後記:第30章:衙內出閘(下)第268章:扶余之亂第171章:酒宴風波起第133章:軍事改革構思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下)第72章:袁氏中人(下)第300章:荊南之議正文_第356章:戰荊州(六)第101章:被歷史湮沒的謀逆第241章:袁術覆滅(一)第327章:驚悚第107章:三………第380章:遼東之變第335章:聯合商會第197章:大谷之戰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239章:仲氏第338章:通羅之盟(三)第354章:戰荊州(四)第166章:兄弟重逢第120章:你太壞了第243章:袁術覆滅(三)第6章:墨氏精義第304章:乘雪破袁軍第26章:戰鬥吧,阿巴爾(上)第231章:賈詡論勢第38章:勵軍(下)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下)第128章:喀秋莎第398章:四方雲動第60章:血修羅(上)第397章:受傷的曹操第329章:雞犬不留第82章:冀州問對第289章:被拋棄了第98章:有內幕第127章:夜襲第181章:所謂貂蟬第68章:南皮攻略(下)第189章:蔡家有女初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