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血修羅(上)

“…….千里無雞鳴,白骨盈於野。太平道所爲,天人共憤。她那個白癡老爹將事兒做絕,實在是一點也不爲家人留路啊。”

劉璋兩眼望着東去的大河之水,喃喃的低聲自語着。眼中有一抹兒苦惱之色閃過。

徐盛站在他身後,聽到他的低語,面色一動,嘴巴張了張,卻終是什麼也沒說。

在他心念中,那張鈺便再生的花容月貌,但既是反賊之女,便還是殺了乾淨。更不消說,去爲此煩憂多思了。

倆人當日離了密縣,隨即返回北海。劉璋既然在密縣見到了張角之女張鈺,已然知道大變必然是轉瞬將至。所以,將此行情況大體一說後,便帶着徐盛急急往回趕。

他籌備謀劃了這麼久,爲的就是這一刻。大亂乍起,張角準備了十多年,朝廷便算接受了老爹的警告,也不過最多有十幾天的準備。

這點時間,甚至連部署兵力都來不及,更何況,以靈帝與何進的脾xing和愚蠢,只怕老爹的奏章,多半是白費。

若如此,自己帶着一支部隊橫空出世,只要能稍稍抵制下,就能立刻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輕易攫取最豐碩的政治資本。

因爲,這個時候,朝廷必然是一片混亂。對於突然出現的能抗擊黃巾的人,又是宗室,必然不吝於封賞。

而這種混亂情況下,朝中各方勢力也必然都會暫時互相達成妥協,一致對外。而劉璋的崛起,就是各方矛盾的泄洪渠道,也是各方都欲要交好扶持的首要選擇。

如此一來,少了相互

掣肘,所有人共同擡舉,劉璋可以想象到,自己將會得到多麼大的利益了。所以,這個機會,那是無論如何都要以最快速度去掌握的,越早越有利!

但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速度,實在是比烏龜蝸牛都要慢的。便在劉璋二人出了北海不久,大亂便驀然爆發了。而那時,風部監視到唐周入京的消息,也剛剛送達劉璋手中。

一路自青州往冀州而行,沿途上少有沒被糟蹋的郡縣,大片的糧地被毀,難民一片一片的到處都是。

此刻站在黃河渡口,看着滿眼的扶老攜幼的難民,劉璋嘆息之餘,腦中卻閃過張鈺那張如花嬌靨,不由的感嘆出來。

由青州去冀州,一是自西線濟南郡通濟北,再到盧口。另一條路線就是眼下二人走的東線,從樂安連越濟水與黃河支流,自高唐入南皮。

大亂起後,各種營生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便是這渡口處的渡船這會兒也是極少,直到過了老半天后,才見一條小船搖晃着過來。

小船兒上滿是逃難的難民,船一靠岸,便亂哄哄的往岸上擠。一時間,呼爹喚娘之聲,招兒叫女之音不絕。

劉璋眼見有些虛弱的,險險都要被擠到河裡去了,急忙上前幫着扶住,後面徐盛也跟上一起。好容易,算是將滿船的人疏導下來。

這些人上了岸,有些便停也不停的繼續往南而去,還有些實在走不動的,便跟這邊岸上先前一些人一樣,兩眼無神的找個地兒一坐,那空洞洞的眼神與麻木灰暗的面色,讓人望之心酸。

劉璋不忍多

看,與徐盛牽着馬便要上船。船老大剛纔見他們幫着疏導衆人,極是感激。這會兒見二人上船,不由臉現驚色,出聲提醒道:“二公這是要去何處?須知北地那邊比這青州更是慘上百倍,到處都是賊人,你們若是躲禍,還是往南邊看看纔是道理。”

劉璋跟徐盛對望一眼,都是心中暗暗一嘆。劉璋才笑着道:“無妨,老丈只管擺渡就是。我等家人俱在河北,豈有拋棄親人獨生之理?”

那擺渡老者聞言,嘆口氣不再相勸。一邊用竹篙推動小舟往對岸駛去,一邊嘟囔道:“這年頭,便自己活下來留些血脈纔是,那顧得上許多喲……..”

劉璋只是苦笑,並不接言。老者見他神情堅決,這纔不再嘮叨,專心撐船,半刻鐘後,船頭便緩緩碰上對面堤頭。

將要到達之時,劉璋二人便被目光所及之處的景象震住。岸上一片哭嚎之聲,愁雲慘霧。不知多少人聚在那裡,竟都是等着南下逃離的。眼見小舟靠過來,頓時起了一陣的sao動,齊齊往堤頭靠來。

這南北兩岸,一河之隔,竟如天堂與地獄之別。劉璋、徐盛暗暗心驚,急忙拉着馬上岸。身邊衆難民亂哄哄的如潮擠過,旋踵,便聽到船老大驚怒焦急的呵斥聲。

那麼小的一條小舟,根本載不了多少人的。難民們爭先恐後的往上涌,不立即沉了那小船纔是幸理。

劉璋微微搖頭,招呼着徐盛翻身上馬。現在處處皆亂,他便是分身萬千,也是管不過來。當今之計,還是速速去和趙雲、太史慈匯合纔是正理兒。

(本章完)

第56章:再入孔府(下)第42章:比鬥(上)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上)第167章:初上朝堂第20章:火雲駒(下)第69章:智得兩城(上)第376章:冀州爭鋒第140章:倉亭大捷第360章:舊地重遊第28章:溫雅端莊的趙小妹(下)第384章:絕殺開始第275章:見面了第349章:青州指令第110章:王芬的鬱悶第18章:比武(上)第270章:金瓶可汗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上)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下)第73章:各逞心機(下)第371章:貪婪的佈局第113章:及冠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上)第67章:旗揚(下)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216章:治蜀之論第353章:戰荊州(三)第57章:密縣之行(上)第53章:被陰了(下)第15章:攻守降高順第315章:東萊鏖戰第282章:交鋒第165章:入京第38章:勵軍(下)第204章:計賺陽平關(二)第90章:會師束鹿第158章:戰機顯現第203章:計賺陽平關(一)第63章:河北顏家(上)第179章:你去殺董卓好不好第219章:做大買賣的第280章:窮途末路第391章:檄文第15章:攻守降高順第104章:黑馬有木有第144章:決戰廣宗(三)第392章:漢祚終滅第381章:風起渤海第217章:拐兩個小弟當導遊第370章:戲志才的分析第203章:計賺陽平關(一)正文_第358章:鬼手第44章:政論(下)第121章:蒲柳中的蒲柳第353章:戰荊州(三)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上)第56章:再入孔府(下)第277章:偷窺者殺第300章:荊南之議第58章:嫁人一定要嫁給我(上)第326章:封殺第185章:不務正業的劉璋第392章:漢祚終滅第334章:武士道的開山怪第38章:勵軍(上)第292章:雪崩(上)第180章:你很好色第118章:襲殺第86章:束鹿之戰(二)第27章:草原定計(下)第127章:夜襲第281章:正位第196章:李肅的自保之道第44章:政論(上)第24章:納古咆哮(上)第293章:雪崩(下)第383章:攻與退的奧妙第225章:收網第99章:受封亭侯第115章:大婚第240章:陳登歸來第205章:被阻第112章:你非俗吏第173章:埋下一根刺第225章:收網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149章:南下訪賢第52章:賣馬(下)第165章:入京第262章:變起第275章:見面了第201章:進漢中第44章:政論(上)第377章:誰偷襲了誰第324章:東渡第148章:二張第370章:戲志才的分析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下)第135章:張角之死第125章:制勝之機第8章:終於來了
第56章:再入孔府(下)第42章:比鬥(上)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上)第167章:初上朝堂第20章:火雲駒(下)第69章:智得兩城(上)第376章:冀州爭鋒第140章:倉亭大捷第360章:舊地重遊第28章:溫雅端莊的趙小妹(下)第384章:絕殺開始第275章:見面了第349章:青州指令第110章:王芬的鬱悶第18章:比武(上)第270章:金瓶可汗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上)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下)第73章:各逞心機(下)第371章:貪婪的佈局第113章:及冠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上)第67章:旗揚(下)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216章:治蜀之論第353章:戰荊州(三)第57章:密縣之行(上)第53章:被陰了(下)第15章:攻守降高順第315章:東萊鏖戰第282章:交鋒第165章:入京第38章:勵軍(下)第204章:計賺陽平關(二)第90章:會師束鹿第158章:戰機顯現第203章:計賺陽平關(一)第63章:河北顏家(上)第179章:你去殺董卓好不好第219章:做大買賣的第280章:窮途末路第391章:檄文第15章:攻守降高順第104章:黑馬有木有第144章:決戰廣宗(三)第392章:漢祚終滅第381章:風起渤海第217章:拐兩個小弟當導遊第370章:戲志才的分析第203章:計賺陽平關(一)正文_第358章:鬼手第44章:政論(下)第121章:蒲柳中的蒲柳第353章:戰荊州(三)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上)第56章:再入孔府(下)第277章:偷窺者殺第300章:荊南之議第58章:嫁人一定要嫁給我(上)第326章:封殺第185章:不務正業的劉璋第392章:漢祚終滅第334章:武士道的開山怪第38章:勵軍(上)第292章:雪崩(上)第180章:你很好色第118章:襲殺第86章:束鹿之戰(二)第27章:草原定計(下)第127章:夜襲第281章:正位第196章:李肅的自保之道第44章:政論(上)第24章:納古咆哮(上)第293章:雪崩(下)第383章:攻與退的奧妙第225章:收網第99章:受封亭侯第115章:大婚第240章:陳登歸來第205章:被阻第112章:你非俗吏第173章:埋下一根刺第225章:收網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149章:南下訪賢第52章:賣馬(下)第165章:入京第262章:變起第275章:見面了第201章:進漢中第44章:政論(上)第377章:誰偷襲了誰第324章:東渡第148章:二張第370章:戲志才的分析第31章:大鬧教坊司(下)第135章:張角之死第125章:制勝之機第8章: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