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良策

(第六更!)

王易雖然對歷史上的李世民瞭解甚多,但那是別人筆下記錄的李世民,行爲性格方面很可能經過美化,並不是現實中真實的人物形象,但今日這皇帝的表現卻真的如一些傳記小說裡寫的那般,放下架子套近乎,竟然要與他在宮中飲酒論事,這不是明顯不太合理的,讓人聽着不太相信的嗎?

當然這行爲任何人都能看的出來,是一種表示親近、恩寵的舉動!

作爲臣下的,能得此殊榮,自然會高興的屁顛屁顛,王易雖然一下子知道李世民如此做的原因,但也一樣很高興,也挺得意的,在高興得意之餘,王易也感嘆,這個皇帝,籠絡人心還真的有一套。

既然感覺李世民是在籠絡人心了,王易的擔心自然也隨之消除,一些事,原本可能真的過於擔心了,當皇帝的,雖然威嚴與多疑,但一些時候,坦蕩的表現會讓皇帝消除這些疑惑的。

“晨陽,與你聊事,朕覺得甚是愉悅,受益匪淺,今日朕也將事處理完了,你也不必急着出宮,我們一道喝點酒,慢慢聊些事!”李世民揮揮手,示意王易不要奇怪。

王易看到宮內的侍女們已經將酒菜端了上來,也沒再推託,按李世民的吩咐與已經變得一臉和善的這個皇帝同坐一案,“多謝陛下,那臣就不客氣了!”

李世民親自爲王易倒滿酒,舉杯道:“來,晨陽,朕敬你一杯!朕先替杭州的百姓感謝你,你爲他們謀了福祉!”

“陛下過獎了!”王易舉杯幹了,將杯子放下後,也順着李世民的意思說道,“陛下,此只是小民無意之舉!小民在遊覽西湖時候,看到湖中淤積嚴重,無法提供有效灌溉,再看到西湖邊上諸多的良田因爲受錢塘江潮水的影響而無法種植作物,杭州城內百姓所飲之水俱帶鹹味的時候,就突發奇想,想着若能將西湖疏浚,那沿湖一帶及稍遠處數十萬畝良田俱可受益…”

“哦?!繼續說,”李世民停了杯,示意王易繼續。這些事李世民只是從李弘節的奏摺中知道一些,但具體的細節卻並不太清楚,今日王易說起來,剛巧可以好好了解一下。

“陛下,臣當時想,若西湖邊的那些良田有充足的湖水可以灌溉,即使一畝田只增產幾十斤,那幾十萬畝田地增長的絕對數量,還是非常驚人的,年復一年,數量自然非常可觀,更不要說西湖中積滿水後,可以完全解決城內居民飲用水的問題,也可以消除集中性降水導致西湖一帶匯聚的洪水無處可去,產生的水患對杭州城的破壞和帶來的災害,因此小民在有幸與李刺史敘事時候,就提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李刺史就將此事放在了心上,以極快的速度上奏朝廷,終得陛下同意,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始了疏浚,並在幾個月內疏浚完工,如今西湖之功效已經大部體現出來,爲杭州的百姓帶來的福祉真的非常巨大…”

說起這事,王易還是很得意的,他爲西湖帶來了全新的生命,也爲杭州的百姓造福了!

“朕也是在看了李弘節所奏請的理由後,覺得甚是有理,因此馬上同意了!”李世民說話間臉上的神情已經比剛剛平和了許多,那份無形中的威嚴淡去,多了份隨和。

王易不知道李世民爲何會變得如此,但這樣的李世民更讓人覺得有親切感。

“陛下英明,能在這麼快的時間就將西湖疏浚完工,實是杭州數十萬百姓之福!”王易趕緊送上一記小小的馬屁,不過他確實是挺佩服李世民的,這樣的事,能這麼快批覆,並拔以錢糧,即使通訊手段比現在快捷百倍千倍的後世,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據李弘節去冬及今年所報,西湖疏浚後產生的作用還真的不小,粗粗估算一下,西湖附近的田地增產了近十萬石,這是非常巨大的數目,朝中原本那些一力阻止的官員,這下也沒得說了,哈哈!”李世民有些得意,大笑了兩聲。

“陛下,小民覺得,再過幾年,西湖邊的田地鹹鹼情況徹底改變了,收成還會進一步的好起來,杭州一帶的產出會更加的豐富。據臣在杭州這幾年觀察,杭州一帶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在這次小民從杭州出發來長安的途中,也察看了經過的杭、湖、蘇、楊等江南、江淮之地的土地情況,及至抵達長安後,也到城外走走,到田裡去看過,相比較關中之地,小民覺得江南一帶更適應種植作物,加上江南一帶天氣比長安近的關中熱,寒冷天氣相對少一些,適合作物生長的時間更多,因此小民以爲,朝廷應該加大對江南和南方其他地方的重視力度,只要各級官府重視,推廣種植水稻及稻麥複種技術,江南一定會成爲我大唐的糧倉的!”

“繼續往下說!”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杯子,催促王易道。

“陛下,正因爲水稻產量比粟米、小麥都高,且江南之地降水豐富,氣溫又高,非常適合水稻種植,田間種植水稻也不影響冬小麥的播種,稻麥複種還能有效調節田間的肥沃程度,一年收成遠比一年一熟的種植高上一倍都不只,因此臣就極力推薦李刺史在西湖附近的田間廣種水稻,事實也證明,當初小民的建議是不差的,去年秋收時候,杭州一帶的水稻獲得了豐收,頗爲頭疼的流民問題也初步解決了,今年杭州一帶廣泛推廣種植水稻及稻麥複種,從夏收情況來看,收成也是非常好的!但我大唐其他地方,大部都是一年只種植一熟,因此臣覺得,應該以朝廷名義推廣種植產量更高的水稻,並推行稻麥複種的種植方式!特別是氣溫相對更高,降水更多的江南及南方!那天下間的糧食產量必將成倍地增長的!”

剛剛在喝酒前王易提起這個問題,李世民並未置可否,今日反正說起了,王易想再進一步往下說,爭取把李世民當面說服,那樣水稻會早上很多年得到廣泛推廣,稻麥複種技術也可以早於歷史記載在民間推廣開來,這些舉措若真的能通過朝廷之手得到實施,那江南一帶可以早上很多年繁榮起來,因此王易又繞回到這個話題上。

對王易這煽動性的說法,李世民在考慮了一下後,依然沒有明確答覆,“說的甚是在理,但稻麥複種的方式並不被人熟知,朕也是瞭解不多,待李弘節回京後,朕細細瞭解一番,再與你相商!來,朕再敬你一杯,朕看你還有一些想法沒說出來,繼續說,朕洗耳恭聽!”

“是,陛下!”王易舉起杯,與李世民對飲了一杯,他當然明白作爲皇帝的李世民,基本不可能當場拍板說接受他的建議,這是一項牽涉面非常廣的提議,李世民即使被說動了,定然會派官員下去調查一番,有充分調查的依據後,再與百官商量後,纔會施行的。

李世民能把這些話聽進去,並回去考慮,王易覺得今日他所說的,就是非常值得了。

李世民的威嚴少去了很多,王易也感覺隨意多了,他很自然地拿着酒壺,替李世民斟滿,再將自己面前杯斟滿,這才繼續說道:“陛下,小民在細想幾番後,總結出幾點,增加糧食產量的方法有多種:一則開荒種地,增加可耕種的土地面積,勸課農桑,鼓勵百姓耕作,這是朝廷已經在推廣的;二是改變耕作方式,改善種植結構,推廣更好的耕作種植方式,選取優良的種子,這是剛纔小民所說的,但還有一項自覺更重要的提議,小民還沒說!”王易說着,猛地把面前的酒喝乾了。

“是何更重要的提議,你快說來!”李世民拿起酒壺,替王易斟滿了酒,催促道。

“小民覺得,朝廷應該加大開發南方力度,特別是江南地區的開發!”王易說的非常肯定。

唐初時候,統治階級依然抱着關中本位的思想,眼光都集中在關中、河南、河北一帶,對江淮之地都不太重視,更不要說江南及更南的南方了,這是統治階層認識不足,沒有想到南方一帶產出遠比關中、河南一帶豐富,南方之地,在很多人心裡,還是蠻荒之地,連江南都是如此。

“開發南方?爲何要開發江南,開發南方?晨陽,你莫停啊,繼續說!”李世民被吊住了胃口,看到王易停了下來,有些着急,拿着手中的筷子敲着王易面前的盤子催促。

“爲何要開發南方呢?因爲關中地區有效耕地面積已經沒有更多擴增的餘地,且這些地方土地不夠肥沃,相對於南方,氣候寒冷些,作物可生長時間短,雨水也不充裕,引水灌溉不太方便,許多田地是靠天吃飯,種植成本高,但產量不高…”

“而江南及比江南更南的南方,氣候溫暖,土地異常肥沃,且雨水充沛,河道密集,灌溉方便,非常適合大面積種植各種作物,大部分地方可以一年兩熟,甚至三熟…這個小民已經親自驗證過了,李刺史也有奏報上表過,陛下也應該知曉…再加上南方雨水多,最適合種植產量高的水稻,在推廣種植水稻,並施以稻麥複種的同時,再把中原成熟的種植經驗和耕作用具在南方推廣,如此幾管齊下,糧食產量定會穩定地增長,許會有這麼一日:江南熟,天下足…”

第64章 再見杭州第21章 慕容姑娘,我們又見面了第25章 這一刻,已經等的太久了第147章 朕現在很想殺了你第148章 你馬上給朕滾出去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106章 第一個請求第98章 直趨平壤第32章 意外的相請第113章 馬蹄踏處,即爲我大唐國土第41章 身世之迷(上)第91章 屠殺開始第101章 坐收漁翁之利第76章 一試第19章 面聖第57章 運作的很成功第112章 多提醒你兩句第31章 不知怎麼決定第35章 因爲三人奏言之故第22章 繁華未至第22章 我們不是故意騙你的第63章 別負了朕的期望第25章 天柱王被殺第59章 授官第145章 賜婚第129章 尷尬的相遇第84章 真是慚愧第13章 父子密議第52章 更多建議第80章 歷史真的如原來那般第63章 未雨綢繆第36章 人生得意需盡歡第18章 下次訴我你的真名第71章 學學老夫的樣第63章 千萬不能許婚第96章 很陰險的提議第31章 不知怎麼決定第114章 四處征伐第29章 就這麼簡單嗎第89章 意外的軍情變化第81章 來日不可限量啊第93章 朕一定要讓他做出儘快選擇第10章 姑娘未嫁第49章 蜀王李恪第101章 輝煌的勝利第12章 首戰告捷第77章 山雨欲來第36章 詔命送達第44章 讓皇帝處置吧第55章 疏浚完工第8章 怪人第12章 父愛,感傷第33章 色誘第8章 怪人第一三十一章 挑戰者竟是個女人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9章 等着我的好消息第79章 朕與你賭上了第60章 走馬上任第48章 你不覺得奇怪嗎第16章 要有作爲第147章 朕現在很想殺了你第30章 過年了第6章 再見可有期第142章 朕一定會讓你滿意的第39章 人熊大戰第17章 逛青樓第27章 後續手段第32章 命運還是眷顧我的第113章 馬蹄踏處,即爲我大唐國土第17章 突發的情況第15章 七個典故第46章 兩手準備第43章 吐谷渾內附第39章 進行時第2章 挺複雜的第一三十一章 挑戰者竟是個女人第32章 意外的相請第132章 鬱悶時候,就要找人出出氣第11章 這是怎麼一回事第53章 占城稻種第31章 不知怎麼決定第46章 看風景去第2章 不打不相識第46章 看風景去第6章 再見可有期第152章 唉,拐騙幼女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99章 願世代做大唐子民第59章 李靖的教誨第54章 我們打個賭第75章 要通過何種手段控制吐蕃第122章 許婚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25章 絕代佳人第117章 比老夫所想的還要長遠第84章 此戰最最關鍵的因素第37章 倦了,厭了第97章 飽受打擊第35章 因爲三人奏言之故
第64章 再見杭州第21章 慕容姑娘,我們又見面了第25章 這一刻,已經等的太久了第147章 朕現在很想殺了你第148章 你馬上給朕滾出去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106章 第一個請求第98章 直趨平壤第32章 意外的相請第113章 馬蹄踏處,即爲我大唐國土第41章 身世之迷(上)第91章 屠殺開始第101章 坐收漁翁之利第76章 一試第19章 面聖第57章 運作的很成功第112章 多提醒你兩句第31章 不知怎麼決定第35章 因爲三人奏言之故第22章 繁華未至第22章 我們不是故意騙你的第63章 別負了朕的期望第25章 天柱王被殺第59章 授官第145章 賜婚第129章 尷尬的相遇第84章 真是慚愧第13章 父子密議第52章 更多建議第80章 歷史真的如原來那般第63章 未雨綢繆第36章 人生得意需盡歡第18章 下次訴我你的真名第71章 學學老夫的樣第63章 千萬不能許婚第96章 很陰險的提議第31章 不知怎麼決定第114章 四處征伐第29章 就這麼簡單嗎第89章 意外的軍情變化第81章 來日不可限量啊第93章 朕一定要讓他做出儘快選擇第10章 姑娘未嫁第49章 蜀王李恪第101章 輝煌的勝利第12章 首戰告捷第77章 山雨欲來第36章 詔命送達第44章 讓皇帝處置吧第55章 疏浚完工第8章 怪人第12章 父愛,感傷第33章 色誘第8章 怪人第一三十一章 挑戰者竟是個女人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9章 等着我的好消息第79章 朕與你賭上了第60章 走馬上任第48章 你不覺得奇怪嗎第16章 要有作爲第147章 朕現在很想殺了你第30章 過年了第6章 再見可有期第142章 朕一定會讓你滿意的第39章 人熊大戰第17章 逛青樓第27章 後續手段第32章 命運還是眷顧我的第113章 馬蹄踏處,即爲我大唐國土第17章 突發的情況第15章 七個典故第46章 兩手準備第43章 吐谷渾內附第39章 進行時第2章 挺複雜的第一三十一章 挑戰者竟是個女人第32章 意外的相請第132章 鬱悶時候,就要找人出出氣第11章 這是怎麼一回事第53章 占城稻種第31章 不知怎麼決定第46章 看風景去第2章 不打不相識第46章 看風景去第6章 再見可有期第152章 唉,拐騙幼女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99章 願世代做大唐子民第59章 李靖的教誨第54章 我們打個賭第75章 要通過何種手段控制吐蕃第122章 許婚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25章 絕代佳人第117章 比老夫所想的還要長遠第84章 此戰最最關鍵的因素第37章 倦了,厭了第97章 飽受打擊第35章 因爲三人奏言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