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坐收漁翁之利

薩水邊,已經率部班師踏回京路程的李世民臨時大帳內,匆匆進帳的長孫無忌將一份剛剛接收的軍報呈給李世民,“陛下,遼州傳來的軍報,遼東諸城皆已經被我大唐佔領!”

這是李世勣從遼州發來的軍報,報告了最新的軍情。

我大軍攻佔了平壤,高麗權臣泉蓋蘇文被殺,皇帝李世民抵達平壤,宣佈了一系列的詔令,安東大都護府及下面的兩個大都督府及衆多的都督府、州設立,那些我大軍暫時還未攻至地方原本還在觀望的遼東諸州原高麗守將知道大勢已去,高麗覆滅已成定局,在得知消息後,大部派出使者,前往平壤向我大唐請降或者歸附,一些就近向我駐軍主將投誠,唯一例外的,是安市。

安市守將楊萬春拒絕了李世勣派出使者的招降,大怒的李世勣親自領軍攻打,在連續攻擊了五天,拋投了數百斤的炸藥,還動用士卒和民工在安市城的一側堆了一座比城牆還要高的土山後,終於登安市城頭,在我數量衆多的將士登城頭後,楊萬春這纔不得放棄抵抗,向我大唐軍隊投降。

安市被我大軍佔領後,原高麗境內的所有城池,都已經歸於我大唐的治下。除安市外,其餘諸城基本沒動用武力,就取得了,這其中高麗諸多降將的功勞不可沒,他們爲了立功,自願請命前去勸降,如高延壽、高惠貞這樣在高麗國內有非常高威望的部落頭人去勸降,那些曾經是他們的屬下,或者同僚的守將,在得知平壤陷入我大唐軍隊之手,泉蓋蘇文被殺後,也無奈地放棄了抵抗。

李世民認真地看完了李世勣發來的戰報,神情大悅,哈哈笑了兩聲後,從案前站起了身,走到長孫無忌面前,有些得意地說道:“輔機,看來朕戰前做出的決定,以一部人馬直取平壤,不讓他們在遼東登陸,是非常正確的,不然平壤不可能這麼快就被我軍攻下。遼東道的大軍在攻取遼東後,朕親領軍快速抵平壤,這也是一招妙棋,如此越加威服高麗諸部,纔有這麼多城守向我請降的事發生,幾十座城向我大唐請降,省卻諸多戰事,如此才能在年內將高麗平定,此番歸去,朕無憾也!”

長孫無忌忙作了一禮,“陛下的謀略,臣是萬萬不及,臣在遼東時候,陛下問詢臣接下來的安排,臣卻建議陛下穩紮穩打,幸好陛下沒有聽從臣的主意,不然此時遼東境內,戰事斷然沒有停歇!”

“輔機,其實,朕在遼東時候,也曾猶豫過,怕數萬人馬進入遼東腹地,遇到危險…哈哈!只能說,我們老了,沒有王易他們這些年輕人那般的銳氣和勇武了!”李世民笑了兩聲後,很鄭重地說道:“輔機,朕知道你原本對王易這位女婿還不太滿意,這麼幾年過去,是不是改變想法了?”

“陛下,臣一直對王易挺滿意的!以往時候,只是怕他年輕,又得陛下寵愛,生出輕狂之心,所以纔對他嚴厲了點,如今他也年歲不小了,做事也沉穩了,正是可以堪大任的時候,這次征戰中,他表現的又如此出色,臣沒有任何的不放心了!想必陛下對他也是挺滿意的?”

“哈哈!”李世民再大笑了兩聲,“朕當然滿意,正是因爲有他在朕的邊,提出那麼多利於朝政之道,我大唐,才能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變得如此強盛,此番王易又立下了大功,回朝後,朕自會有重賞,並有特別的重用!”

李世民這話卻讓長孫無忌心裡一揪,忙爲王易辯解起來,“陛下,王易年歲還小,如今已經居於高位了,陛下再委以更重的職,怕…”

“你怕什麼?”李世民眼神變得凌厲了!

李世民的眼神讓長孫無忌一凜,忙改口道:“陛下,臣是怕他再得陛下重賞後,變得張狂起來,目中無人了,那樣會遭人忌恨,也會讓陛下失望…”

李世民當然知道長孫無忌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卻沒道破,“朕知道他不會是個張狂之人,朕對他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這話讓長孫無忌稍稍的鬆了口氣,“陛下識人如炬,臣是多慮了…”

“好了,輔機,不說這事了,”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示意了個手勢,讓他伴着坐下,“快晚膳時間了,今就陪朕一道用膳,我們再聊一些事兒!”

“是,陛下!”長孫無忌沒有推辭!

正在這時,帳外有人來報,說王易求見。

“說曹操,曹操就到!”李世民對着長孫無忌呵呵笑了兩聲,馬吩咐讓王易進來。

進帳的王易看到長孫無忌也在,有點訝然。

李世民示意王易在一邊坐下,笑着說道:“賢婿,剛剛我們正在說你的事!馬就是晚膳時間了,你也一道和我們用膳,有什麼事就邊吃邊說!”

戰爭差不多結束了,李世民也料到王易沒有什麼緊急的事稟報,因此也沒立即問詢何事求見。

“是,陛下!”王易只得應令,很拘謹地在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身邊坐了下來。

酒菜很快就送來了,李世民親自爲長孫無忌和王易倒滿,舉杯敬道:“此次出征,我大軍無往不勝,如今終於踏班師路,朕甚是高興,來,朕敬你們一杯!”

“多謝陛下!”王易和長孫無忌趕緊舉杯,一飲而盡。

李世民放下杯子,這才慢條斯理地問王易:“賢婿,你來求見朕,有何事要稟報?”

王易猶豫了一下,也將他此來的目的說了出來,“陛下,臣想和陛下說說關於百濟和新羅的事!”

王易在平壤的時候,曾與李世民稍稍提過一下要針對百濟和新羅做出軍事佈署,準備將這兩個小國也吞併的事,但當時李世民未置可否,也沒說什麼意見。回程路,並沒什麼事要負責的王易,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這方面的事,他想了很多,並總結了一下,今日想找李世民說說。

“哦?!百濟新羅的事,”李世民一副意外的神色,放下了手中的杯子,追問道:“你與朕說說,對百濟和新羅,你有何新的想法?”

“陛下,百濟一向不願意聽服於我大唐,這次陛下讓扶余義慈進京任職,讓願意聽服於我大唐的扶余隆任百濟王,此舉雖然暫時消除了在百濟可能對我安東的威脅,但也會讓百濟臣民不服!扶余隆不足以號令百濟,難以威服扶余義慈留下的大臣,臣覺得,我駐守的大軍一定要爲此做好準備,萬一百濟有亂,馬就可以軍事幹預!”王易看了看李世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的眼神,也馬把後面的想法也說了出來,“還有新羅!新羅王金德曼雖然是個女人,但在國內很有威望,手下的幾位重臣都是很有謀略之輩,臣覺得他們對我大唐示好,是想借我大唐之威,謀求更多的利益,到時有可能會成爲我大唐的心腹之患!臣覺得,我們不能讓這兩國中的任何一國力量強大起來,即使是現在向我大唐示好的新羅!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臣覺得應該利用百濟與新羅之間不能消除的利益衝突,來達到我們更大的目的,臣以爲,應該挑起兩國之間的衝突,如此我大唐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這話讓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一顫,兩人都有點不可置信地看着王易,想不到王易竟然考慮的這麼長遠,想法還挺“惡毒”!

“賢婿,你所提的建議很不錯!”李世民在稍稍想了一下後就點頭認可,“朕將數萬軍隊留在遼東,就是提防百濟,防止這一帶再起亂事的,只是新羅一直對我示好,想對其動兵事,師出無名啊!”

李世民當然想把這兩個小國納入大唐的治下,但現在百濟和新羅都向我大唐稱臣了,就沒理由對他們開戰了,這是挺讓他煩惱的事。不過王易剛剛的提議還是讓他心頭一亮,挑起兩國爭鬥,消耗彼此的力量,兩國最終不能獨立生存下去的時候,肯定會選擇內附的。

“陛下,百濟和新羅兩國間有不可消除的仇恨,他們之間起磨擦是遲早的事,只要兩國間有爭鬥起來,我大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其境內,負起宗主國維持穩定的重任,到時可以威嚇其除國內附的,”王易說着,更詳細地把他的一些邪惡想法都講了出來。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聽了也不住地點頭。

王易其實挺不好理解李世民爲何這麼急着班師回朝的。

匆匆來一次平壤,就心急火燎地往回趕,這不太像李世民的性格和行事方式,他覺得李世民應該在平壤多呆一些時候,把所有事兒處置好,針對百濟和新羅的事佈置妥當後,再回長安。如今如何處置百濟和新羅都沒一個完全可行的方案制定出來,就急忙踏回程路了,實是有點不太妥當。

“賢婿,你所提的,朕非常贊同!”李世民撫着鬍鬚呵呵笑着,看着王易道:“看來朕沒讓你留在遼東,帶你回京,還真是個錯誤的決定,這個安東大都護的職,應該讓你來擔任的!”

“啊…”

第111章 惹下禍事了第36章 人生得意需盡歡第24章 吳山詩會第42章 警告加誘惑第107章 這是沒有料到的結局第12章 重逢日第35章 因爲三人奏言之故第18章 這些事竟然都知道第16章 改變計劃第80章 歷史真的如原來那般第21章 小善之舉第92章 爭論第90章 圍城打援第61章 好消息傳來第123章 讓人費解第118章 如願以償第29章 好事第96章 很陰險的提議第11章 夢裡長安第2章 挺複雜的第17章 奇第28章 你願意留下來嗎第9章 等着我的好消息第104章 稱病休養第25章 天柱王被殺第104章 稱病休養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95章 那樣會遺患無窮第14章 刮目相看第19章 伏俟城的情況第133章 各使手段第41章 誰是獵物第29章 就這麼簡單嗎第73章 長孫無忌的態度第30章 給他們機會第52章 你說要朕如何處罰你第70章 請戰未果第20章 沒想到的問題第100章 當我的妻子,好不好第156章 小子,你得爲朕好好做事第89章 對歷史的假設第41章 隨我去長安第158章 盛世已經來臨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75章 太讓人震驚了第29章 就這麼簡單嗎第19章 伏俟城的情況第4章 以示紀念第106章 父皇好似並不開心第57章 運作的很成功第147章 朕現在很想殺了你第24章 殺第73章 長孫無忌的態度第1章 大災的貞觀七年第18章 天冷,心更寒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4章 什麼地方不對勁第50章 我終於是你真正的妻了第32章 命運還是眷顧我的第84章 真是慚愧第150章 如願以償第97章 高麗滅亡了第18章 這些事竟然都知道第98章 直趨平壤第2章 二公子第91章 屠殺開始第62章 兵制改革進行時第32章 命運還是眷顧我的第110章 救命,救命第28章 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第56章 西湖之名第51章 小別勝新婚第2章 二公子第111章 惹下禍事了第142章 朕一定會讓你滿意的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6章 杭州刺史算不了什麼第59章 李靖的教誨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7章 雪天錢塘湖行第10章 他日定會重逢的第121章 升官了第13章 父子密議第69章 吐蕃大軍寇邊第18章 天冷,心更寒第37章 倦了,厭了第10章 姑娘未嫁第140章 爲了一個目標而努力戰鬥第156章 小子,你得爲朕好好做事第82章 自找晦氣者來也第26章 這一仗我們打贏了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82章 自找晦氣者來也第26章 精靈之舞第112章 多提醒你兩句第40章 找上門來第26章 低吟淺唱夜,美人如酒第87章 不會是龍陽之好吧第14章 安排周到
第111章 惹下禍事了第36章 人生得意需盡歡第24章 吳山詩會第42章 警告加誘惑第107章 這是沒有料到的結局第12章 重逢日第35章 因爲三人奏言之故第18章 這些事竟然都知道第16章 改變計劃第80章 歷史真的如原來那般第21章 小善之舉第92章 爭論第90章 圍城打援第61章 好消息傳來第123章 讓人費解第118章 如願以償第29章 好事第96章 很陰險的提議第11章 夢裡長安第2章 挺複雜的第17章 奇第28章 你願意留下來嗎第9章 等着我的好消息第104章 稱病休養第25章 天柱王被殺第104章 稱病休養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95章 那樣會遺患無窮第14章 刮目相看第19章 伏俟城的情況第133章 各使手段第41章 誰是獵物第29章 就這麼簡單嗎第73章 長孫無忌的態度第30章 給他們機會第52章 你說要朕如何處罰你第70章 請戰未果第20章 沒想到的問題第100章 當我的妻子,好不好第156章 小子,你得爲朕好好做事第89章 對歷史的假設第41章 隨我去長安第158章 盛世已經來臨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75章 太讓人震驚了第29章 就這麼簡單嗎第19章 伏俟城的情況第4章 以示紀念第106章 父皇好似並不開心第57章 運作的很成功第147章 朕現在很想殺了你第24章 殺第73章 長孫無忌的態度第1章 大災的貞觀七年第18章 天冷,心更寒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4章 什麼地方不對勁第50章 我終於是你真正的妻了第32章 命運還是眷顧我的第84章 真是慚愧第150章 如願以償第97章 高麗滅亡了第18章 這些事竟然都知道第98章 直趨平壤第2章 二公子第91章 屠殺開始第62章 兵制改革進行時第32章 命運還是眷顧我的第110章 救命,救命第28章 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第56章 西湖之名第51章 小別勝新婚第2章 二公子第111章 惹下禍事了第142章 朕一定會讓你滿意的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6章 杭州刺史算不了什麼第59章 李靖的教誨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7章 雪天錢塘湖行第10章 他日定會重逢的第121章 升官了第13章 父子密議第69章 吐蕃大軍寇邊第18章 天冷,心更寒第37章 倦了,厭了第10章 姑娘未嫁第140章 爲了一個目標而努力戰鬥第156章 小子,你得爲朕好好做事第82章 自找晦氣者來也第26章 這一仗我們打贏了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82章 自找晦氣者來也第26章 精靈之舞第112章 多提醒你兩句第40章 找上門來第26章 低吟淺唱夜,美人如酒第87章 不會是龍陽之好吧第14章 安排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