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巨大的勝利

大概在半個多時辰後,李靖要召的李道宗、薛萬徹、薛萬均、薛孤兒、蘇定芳等主要將領才先後到齊。因爲各部分散的較遠,像行在最前面的蘇定方部距李靖的本部有七十幾里路,派人去召要費不少的時間。

在趁諸將未到之際,李靖也向王易講了他的一些想法。

王易也從李靖所說中明白過來,李靖早有分兵出擊的打算,但擔心在與東南方向吐谷渾人馬遭遇時候,兵力處於劣勢的我方人馬會出現不利的局面,因此將主要的兵力放在消滅青海東南方向的吐谷渾軍隊上,在這一帶吐谷渾人未被殲滅之時,暫時不考慮分兵。

此戰最關鍵的戰役有三,一是取青海的門戶庫山,打開進入青海的通道,二是攻取慕容伏允親領人馬駐守的曼頭山及駐有重兵的牛心堆,三是佔領其國都伏俟城。

這三個目的中,佔領伏俟城,相比較並不是最重要的戰略目的,殲滅庫山與曼頭山、牛心堆的吐谷渾有生軍隊纔是最主要的。因爲吐谷渾國內占主導地位的鮮卑族人,也是逐草而居的民族,雖然他們以伏俟城爲國都,主要的貴族與頭人們都居住在那裡,但他們本質還是與突厥人一樣,是遊牧民族,可以逐草而居,人馬和財產轉移速度很快,連都城都隨時可以遷移。相比較,佔領伏俟城對吐谷渾人心理的打擊遠小於長安城被敵人佔領帶給大唐人帶來的打擊。

而斬殺與俘虜吐谷渾人,殲滅其有生力量,纔是對我人口數量不多的吐谷渾最致命的打擊,沒有人馬他們無力爲戰。庫山、曼頭山、牛心堆一帶集結了吐谷渾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馬,差不多有二十萬作戰人員,坐鎮指揮的是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若是將這二十萬左右的人馬殲滅,將慕容伏允及他手下的衆多名王俘虜或者斬殺,這對吐谷渾人造成的心理打擊纔是最大的。

慕容伏允沒有留在伏俟城,而是處在青海東南方向的曼頭山,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可以看出來,青海東南方向這幾個可以憑險而守的要塞,在吐谷渾人心目中的地位。他們正是寄希望這幾處要塞之地,攔截唐軍的進犯,阻敵與青海之外。

所以李靖也必須要在取得庫山之後,曼頭山、牛心堆一帶戰事無憂之際,才能下決心突襲伏俟城,將吐谷渾最後一點精銳的人馬,就是由天柱王所領的幾萬人馬殲滅。

如今庫山已經被我軍攻取,就在與王易喝酒商議之前,李靖已經接到了前方的軍報,說我大軍正在接近這兩處目標地,並將沿途的吐谷渾斥候全部捕獲,吐谷渾人暫時還未發現我大軍的行蹤,差不多現在,那兩處地方的戰事會分頭打響,或者有可能戰事已經進入白熱化中。

李靖完全相信他手下的將領能盡殲那兩處的人馬,所以纔有心情與王易喝酒了,順便想考考這位弟子對戰場情況的判斷。

讓李靖很欣喜的是,王易所講的,與他所想的不謀而合,甚至比他想的還要長遠,都考慮到了鼓動慕容順倒戈了。這遠出李靖的意外。李靖對王易越加的刮目相看起來,他爲了鼓勵王易,就在王易將判斷都說出來後,馬上宣佈召集諸將議事,這是想讓王易明白,他是聽取了王易的意見後,才最終如此決定的。在諸將到齊後,還當着衆將的面,稱讚了一番王易。

王易當然不明白李靖這般心思,當着衆將的面得到李靖的稱讚,讓他非常高興,李靖做出新的決定,更讓他興奮。

李靖宣佈了分兵的決定,他告訴諸將,據各地傳來的情報,青海東南方向的戰事基本無憂,集結在這一帶的吐谷渾最精銳的人馬,很快就會被全殲,因此他所率的本部人馬,及李道宗部,不再向南,而是折向西,直撲吐谷渾的國都伏俟城,要趁伏俟城防守空虛之時,將其取之。

李靖在新的作戰命令中,宣佈所有人馬,輕裝前行,沿青海湖南岸,直向西,到青海湖的那個大凹彎處,距離伏俟城約兩百里地,再分兵。由李道宗和薛萬徹兄弟,率兩萬五千人馬,轉向西面,從西側攻擊駐守在伏俟城外的天柱王所領的吐谷渾軍隊,並且不讓其西逃,而李靖領着薛孤兒、蘇定芳等將所屬人馬,共約一萬五千人,沿着西岸行進,目標直指伏俟城。

此戰的目的,不只要將伏俟城攻取,更主要的是要將天柱王所領的那幾萬人馬全部消滅。

這些年,慕容伏允對天柱王言聽計從,這幾年,吐谷渾常犯我大唐邊關,就是天柱王這位吐谷渾的權臣,鼓動慕容伏允之故。甚至連廢慕容順太子,改立尊王爲太子的事,也是天柱王一手策劃的。此人在吐谷渾國內的號召力僅次於慕容伏允,手下人也都是善戰之衆,必須要將其部盡殲,將其人俘虜或者擊斃。

小小的伏俟城是駐不下天柱王的數萬人馬的,據所得的情報,天柱王部居於伏俟城西五十里地,李道宗、薛萬徹兄弟的人馬,主要的任務就是攻擊天柱王的人馬,並與李靖親領的人馬左右合擊,殲滅這數萬人,順便取了伏俟城。

李靖宣佈完新的作戰命令後,除了蘇定方和王易諸將都各自去做準備。

李靖在單獨將兩人留下間,宣佈了對他們這兩個弟子的最新安排,王易不再行帥部長史職,而是以郎將身份直接領軍,李靖將他親領的一部人馬約兩千人,交給王易所領,並置於蘇定方部下。

李道宗那部人馬由李道宗總領,薛氏兄弟作爲副手,而李靖所領的這部人馬,前鋒軍五千人由蘇定方所領,後軍五千人由薛孤兒所領,其他李靖親領。

也就是說從明天開始,王易就不再跟隨在李靖身邊,而是跟在師弟蘇定方邊上,直接領兵了。

還沒來得及恭喜蘇定方在首戰中立下大功的王易,聽到接下來不能時時跟在李靖身邊,很是遺憾,但聽到是跟在蘇定方身邊,又很是高興,歷史上的蘇定方可是他挺敬佩的人物。

這次出征的將領中,除了李靖外,他就蘇定方最熟,他想着這有可能是李靖的特意安排,免得其他人對他這位駙馬爺照顧不周,出現意外。

李靖在細細吩咐兩人一陣後,馬上讓蘇定方先回駐地了,讓王易明日領着人馬,快馬趕上去。

在蘇定方走後,李靖親自帶着王易,去接收臨時交給他的人馬。

王易是右親衛郎將的武職,但這次李靖給他安排的手下也有兩名郎將,這兩名郎將一名叫做王忠,還有一名喚作吳恩,都是原江淮軍舊部的軍官。原本還擔心新交給他的人馬很可能不會聽服於他的王易,在看到這兩名對他和李靖恭敬行禮的部下後,也徹底放心下來。這兩位三十開外的郎將都是他父親的手下,是被大哥王昂招撫來的,他這個王雄誕的二公子,對他們當然有絕對的號召力。

王忠和吳恩手下所領的人馬,有很多都是江淮軍舊部,很有作戰經驗。

王易很感激於李靖這非常特殊的安排,事前他竟然並不知曉,很是驚喜。

李靖在吩咐完事情後,讓王易先熟悉一下軍務,就先回營了。

李靖走後,王忠和吳恩等人擁着王易進到帳裡面,並將手下的主要校尉、旅帥都召集過來,讓他們聽候王易的訓話。王易看到這些軍中的主官,竟然全部都是江淮軍的舊部,他已經明白,這肯定不只是李靖的特意安排,還應該是李世民戰前特別吩咐過的。

想着那位遠在長安的皇帝,王易真的有點感動於他的這位岳父對他這般體貼。

王易在簡單地講了幾句,希望弟兄們跟着他立下軍功,回長安領賞,隨後也宣佈了軍紀。

以往王雄誕所領的江淮軍一向以軍紀嚴明著稱,王易在再次強調軍紀後,所有的主官都齊聲應命,表示唯二公子馬首是瞻,他們會跟着二公子,衝鋒陷陣的。

當晚王易便帶着身邊的近兩百名親衛與手下的軍士住在一塊。

這些親衛都是經歷過戰事的健兒,對行軍打仗很有經驗,他們也以很快的速度,爲王易新搭了營帳,並將王易所有用物都取了過來。

作爲王易親衛頭目,在江淮軍中威望遠比王忠、吳恩等人高的王復,也揹着王易偷偷去吩咐了其他弟兄們一番,讓他們在戰場上一定要保證二公子的安全。

雜事手下的人都會去處理,王易也樂得安寧,很早就睡了,準備一早拔營出發,與蘇定方會合。

第二天一早王易起身去向李靖告辭時候,卻正遇到了李靖派來傳他的人。

預感到有大事發生的王易,馬上隨着來人快步進到李靖的大帳內。

進帳內的王易看到喜形於色的李靖,忙上前作禮問候,“恩師!是不是有新的戰報傳來了?!”

“正是!”李靖說着,將手中兩份戰報交給了王易,“段志玄部、李大亮部趁夜襲擊了曼頭山、牛心堆的吐谷渾大營,吐谷渾人沒有防備,潰不成軍,我大軍正在圍殲吐谷渾潰部的過程中…”

“恩師,真的?”王易接過戰報的手都有點顫抖了,巨大的勝利果然在期待中來臨,曼頭山、牛心堆這兩處青海東南的戰略重地,就如此被我軍偷襲了。

吐谷渾人既然沒有偵知我大軍的行蹤,沒有做出防備,那戰況可想而知,一定是一邊倒的…。

更多到,地址

第79章 朕與你賭上了第26章 吳山白雲裡第88章 陛下所用,真是對人也第2章 二公子第86章 朕輸了你一局第17章 曖昧第7章 身世如迷第89章 這對強人所難的兄妹第48章 你不覺得奇怪嗎第14章 等待第148章 你馬上給朕滾出去第52章 這是對你們的命令第43章 御前比試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105章 諸王回京第32章 希望朕授你何職第25章 天柱王被殺第57章 又一位名家第40章 找上門來第24章 各有心思第71章 學學老夫的樣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14章 等待第37章 準備班師第五三十章 長樂公主的寬容第82章 自找晦氣者來也第14章 刮目相看第一三十一章 挑戰者竟是個女人第52章 這是對你們的命令第4章 以示紀念第11章 夢裡長安第10章 姑娘未嫁第44章 讓皇帝處置吧第42章 身世之迷(中)第12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9章 就這麼簡單嗎第9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104章 舌戰羣臣第137章 青海之事第39章 伏俟城內的叛亂第2章 這是趁火打劫第47章 世事太神奇第4章 以示紀念第115章 該走的時候第59章 又是天災之年第157章 堅決不同意第60章 長安,非常向往的地方第48章 英雄的禮遇第68章 你們不怕被陛下和皇后娘娘責罵嗎第76章 一試第70章 女人真是奇怪的動物第17章 突發的情況第6章 苦口婆心第35章 到底是爲什麼第5章 春種計劃第109章 大軍凱旋第97章 飽受打擊第8章 怪人第67章 終得所願第10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45章 有可能嗎第99章 願世代做大唐子民第44章 小子,有兩手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81章 試探第32章 希望朕授你何職第85章 出征儀式上,惺惺作態的太子李治第5章 這是什麼意思第31章 不知怎麼決定第28章 就怕不問第49章 蜀王李恪第77章 有需要,你們可以隨時進宮第59章 李靖的教誨第53章 占城稻種第60章 家人的平安最重要第72章 王曇出嫁,王易的心傷第15章 七個典故第123章 讓人費解第45章 有可能嗎第8章 受打擊第86章 大戰馬上就要開始第39章 伏俟城內的叛亂第132章 鬱悶時候,就要找人出出氣第68章 初步成就第13章 父子密議第57章 運作的很成功第80章 歷史簡單地重複着第125章 興師問罪第92章 莫名其妙的病症第145章 賜婚第122章 許婚第110章 救命,救命第144章 超級豐收的貞觀五年第82章 自找晦氣者來也第100章 安東大都護府第109章 大軍凱旋第110章 這讓人如何接受第20章 相請第27章 意料之外第77章 山雨欲來
第79章 朕與你賭上了第26章 吳山白雲裡第88章 陛下所用,真是對人也第2章 二公子第86章 朕輸了你一局第17章 曖昧第7章 身世如迷第89章 這對強人所難的兄妹第48章 你不覺得奇怪嗎第14章 等待第148章 你馬上給朕滾出去第52章 這是對你們的命令第43章 御前比試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105章 諸王回京第32章 希望朕授你何職第25章 天柱王被殺第57章 又一位名家第40章 找上門來第24章 各有心思第71章 學學老夫的樣第40章 事兒不會這麼湊巧吧第14章 等待第37章 準備班師第五三十章 長樂公主的寬容第82章 自找晦氣者來也第14章 刮目相看第一三十一章 挑戰者竟是個女人第52章 這是對你們的命令第4章 以示紀念第11章 夢裡長安第10章 姑娘未嫁第44章 讓皇帝處置吧第42章 身世之迷(中)第12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9章 就這麼簡單嗎第9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104章 舌戰羣臣第137章 青海之事第39章 伏俟城內的叛亂第2章 這是趁火打劫第47章 世事太神奇第4章 以示紀念第115章 該走的時候第59章 又是天災之年第157章 堅決不同意第60章 長安,非常向往的地方第48章 英雄的禮遇第68章 你們不怕被陛下和皇后娘娘責罵嗎第76章 一試第70章 女人真是奇怪的動物第17章 突發的情況第6章 苦口婆心第35章 到底是爲什麼第5章 春種計劃第109章 大軍凱旋第97章 飽受打擊第8章 怪人第67章 終得所願第10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45章 有可能嗎第99章 願世代做大唐子民第44章 小子,有兩手第119章 鬼精靈的長樂公主第81章 試探第32章 希望朕授你何職第85章 出征儀式上,惺惺作態的太子李治第5章 這是什麼意思第31章 不知怎麼決定第28章 就怕不問第49章 蜀王李恪第77章 有需要,你們可以隨時進宮第59章 李靖的教誨第53章 占城稻種第60章 家人的平安最重要第72章 王曇出嫁,王易的心傷第15章 七個典故第123章 讓人費解第45章 有可能嗎第8章 受打擊第86章 大戰馬上就要開始第39章 伏俟城內的叛亂第132章 鬱悶時候,就要找人出出氣第68章 初步成就第13章 父子密議第57章 運作的很成功第80章 歷史簡單地重複着第125章 興師問罪第92章 莫名其妙的病症第145章 賜婚第122章 許婚第110章 救命,救命第144章 超級豐收的貞觀五年第82章 自找晦氣者來也第100章 安東大都護府第109章 大軍凱旋第110章 這讓人如何接受第20章 相請第27章 意料之外第77章 山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