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初步成就

祿東贊在得到吐蕃大軍接應前被不明身份的流匪所殺,此事讓大唐和吐蕃都受到極大的震動,爲防萬一,我青海一帶及鬆州、疊州一帶的邊軍做好了吐蕃入侵的準備,但吐蕃人卻沒有任何的動靜,再加上已經到了冬天,天寒地凍,李世民也下詔,解除了邊境的戰備狀態。

來年春後,一切都似乎如舊,彷彿吐蕃使團並未踏上大唐的土地,青海之地也未出現過血腥,吐蕃人沒有一點動靜,高原上的牧民們依舊在準備着春草萌芽時候轉場放牧。

但大唐的邊關,與比往年相比卻是稍稍加強了戒備,特別是與吐蕃接壤的各州城。

新的一年,又有新政實施,王易在年前所提的一些關乎軍事民生的建議都得到採納,包括王易琢磨許久,最終得到李世民認可,並在朝議上通過的科舉制度的改革,也逐步開始實行。

新的科舉制度與改革前相比較最大的變化,是自此開始的科舉考試,都採取糊名和謄錄,也就是考試時候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信息密封起來,考試結束後每名考生的試卷都由主持考試的禮部使人重新謄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

糊名制和謄錄一經提出,即得到李世民的認可,雖然在朝議時候被許多有世閥大家背景的官員反對,但經過大臣們長時間的辯論後,最終得到通過,並作爲制度確實下來。

新的科舉制度也確實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極科舉考試製度。州試就是各州每年舉行一次的應試;省試就是由尚書省舉行的考試,差不多就是以前一直實施的科舉考試,放在每年春天進行,也稱春試;殿試就是由皇帝直接主持的考試,但不是每年舉行。

殿試及弟的進士,不須再經吏部考試,即可直接授官。

王易所提的科舉制度的改革,基本上是依據現在的社會發展情況,再結合他所熟知的後來宋、明等朝代那些被後人稱道的科舉制度改革的措施,向李世民提出來的。原有的明經、進士等科同樣保留,但每科所要考的科業也不僅僅只詩賦、文章,還有許多關於民政軍事方面的東西,可以說與原來的已經有很大不同,知識面開闊了許多。

詩做的好,文章寫的不錯,不一定就能當個好官,還需要其他諸多的才能,這是王易提出這般改變的最主要理由,並以自身加以說明,李世民非常認可王易所提的,王易的另外一個丈人長孫無忌也很贊同他這番提議。

王易所提的諸多建議能被採納,除李世民認可外,長孫無忌的支持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因爲王易在這些年這麼多不平凡的表現,長孫無忌從最初對王易抱着本能的冷淡,到後來的認可,在到後來的非常賞識,到了近幾年,長孫無忌對王易可以說表現的很親密,許多大事不與幾個兒子商量,而找王易細談,並問詢王易的主意。

長孫無忌這般改變,讓王易驚喜的同時也有想法,也對長孫無忌的改變做出了積極的迴應,許多事做出決定前都會去問詢長孫無忌的主意,儘可能地表現出對這位權傾朝野的丈人的尊重,並進一步得到他的認可和欣賞。

長孫無忌的幾位兒子對王易的態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依然抱着敵視,只不過懾於長孫無忌的威嚴,平時不敢表露出來而已。

王易所提的除了科舉制度方面的改革外,賦稅徵收方面的一些改動也被採納了,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徵稅的主要方式改爲以田地多少計稅,而不以人頭計。

除了這些,王易提的更多的還是軍事方面的變革,包括軍隊的組成、建制、後勤供應、武器製造、武器的制式裝備、軍官的升遷等方面的,這些是王易在最大程度地問取了李靖等軍中大佬,結合他們的觀點,再問詢了長孫無忌後,得到長孫無忌的認可後才提出來的。

因醞釀之時就徵詢了許多朝中重臣的主意,還得到李世民的首肯,在朝議時候,基本沒遇到什麼阻力,就通過了,在他所提的諸多建議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採納並付諸實施後,王易都有一種錯覺,是他在主導了大唐往哪個方向發展。

這些新政的施行讓王易沾沾自喜,但其他一些新的政策推行卻讓他挺是鬱悶、

差不多在新的一年春後,李世民不顧衆臣的反對,下詔令荊州刺史荊王李元景等二十一王所任刺史,讓他們的子孫世襲,同時委長孫無忌、李靖、房玄齡等十四人爲各州刺史,也讓他們的子孫世襲,在世襲令下發的同時,改封了這些官員的封爵。

長孫無忌被封爲趙國公,李靖被改封爲衛國公,房玄齡改封樑國公等。

這件被許多大臣反對的事被強力推行,讓許多人感覺到的異常,差不多在同時,李世民推行的另外一件事讓朝中許多大臣感覺惶惶。由吏部尚書高士廉,黃門侍郎韋挺,禮部侍郎令狐德棻,中書侍郎岑文本撰的新《氏族志》成,這本新的《氏族志》重新劃分了姓氏的尊貴,專以今朝品軼爲高下,以皇族爲首,外戚次之,降原先最尊貴的崔、盧、李、鄭、王等諸族爲第三。

此志一公佈,朝中譁然,一些有世家大閥背景的大臣羣起反對,也遭到了民間許多人,主要是崔、盧、鄭、王等四大家族所分居之地士族的反對,不過李世民不聽任何人的勸諫,一力推行此志。

李世民的一些舉動讓王易挺是不解,不過他到底有着後世人的心境,再加上熟知歷史,知道無論什麼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再英明的皇帝都會有做出讓人無法理解事的時候,他們許多時候都是從皇權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從天下百姓角度考慮問題的。

這些遭到許多大臣反對的大事王易沒有表示任何意見。

他只提建議,勸諫這樣吃力不討好還會惹怒皇帝的事,還是讓魏徵、蕭瑀等不怕死的人去幹吧!

王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建議被李世民採納,那就是派遣一個使團前往吐蕃,以撫慰之名打探吐蕃國內情況,李世民在春天時候做出決定,派出了以鴻臚少卿馮德遐爲使者的由數百人組成的撫慰團,前往吐蕃邏些城,慰祭在歸國途中不幸身死的大論祿東贊。

這是一個雙重身份的使團,使團的大部成員可以說都是間諜身份,他們主要的任務是打探吐蕃的情況,有可能的話還在邏些城設立據點,隨時打探吐蕃國內的動向,並傳來長安來。

祿東贊當殿的威脅惹惱了李世民,也讓李世民對吐蕃產生了警惕,這些年吐蕃對外擴張的勢頭確實非常強勁,邊上的党項、白蘭等諸羌都臣服於吐蕃,只有一些離大唐境不遠的部落,因爲主動向大唐示好,吐蕃人懾於大唐的兵威,才暫時沒有對他們動手。

但暫時不動手不表明吐蕃人不會動手,被王易說動,認可了吐蕃是我大唐非常強大敵人的李世民,也去做一些未雨綢繆的事,派出使團是一項,加固與吐蕃接壤地城池,令邊軍加強戒備是第二項,當然軍備改革這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項手段,大唐軍力提高了,戰鬥力加強了,就不怕吐蕃人的入侵了,甚至可以先下手爲強,在吐蕃人進攻前,將他們的軍事力量消滅掉。

兩儀殿的偏殿內,李世民正和長孫無忌、王易聊事。

當着長孫無忌的面,王易向李世民報告了許多他經手的事。

可喜可賀的事還是很多,李世民聽了眉開眼笑,長孫無忌也是一副樂呵呵地神態。

王易看着樂呵呵地李世民道:“陛下,募兵制試行了一年多,所募集的兵員數量已經有十萬左右,這十萬軍士都得到了正規的訓練,在與其他軍伍對練、演習過程中,他們的各方面表現也是非常不錯,無論哪方面的表現,都不是以往以府兵組成爲主軍隊可以比的,相信在真正的戰爭中,他們會有更好的表現!”現在的王易希望有一場戰爭,來檢驗這些年他和侯君集及其他人員所做事的成就,他更希望試驗的對手是吐蕃人。

“唔!這些年軍中所發生的變動,朕都看在眼裡,朕也希望這些變動能讓人有更多的驚喜,特別是戰時,募兵所得新組建的軍隊能爲我大唐取得更多的勝績!”李世民撫着鬍鬚笑的很無恥。

一旁的長孫無忌也頜首贊同,“陛下,臣覺得,其他那些曾參加過戰事的軍伍,在演練時候都不能與新組建的軍隊對抗,那在戰時,這十萬新組建的軍隊會表現出更強大的戰鬥力!一定會所向披靡,爲陛下帶來更多的驚喜的!”

“陛下,蘇定方將軍訓練的特種作戰軍隊也已經有了戰鬥力,不過要真正驗證這支人馬的戰鬥力,還需要在實戰中!”蘇定方所領的被冠以特種作戰隊的新軍已經有三千人規模,他們在訓練與友軍的對抗中表現出讓人吃驚的戰鬥力,在與新組建的新軍模擬演練中,他們曾一夜徒步急行一百五十里,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對方的營地裡,將擁有一萬多人馬的這支對手軍隊的主官制服,糧草“燒燬”,取得完勝。

當了“俘虜”的新軍主將原本非常驕傲,但經此次演練後,自信心大受打擊,人也有點變態了,命部下進一步加強訓練,以免再遇到相似的情況。

“軍備改革有了初步的成就,朕希望在下一次戰事中,這些新軍能有上佳的表現…”

第41章 誰是獵物第54章 我們打個賭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133章 各使手段第68章 初步成就第五三十章 長樂公主的寬容第73章 長孫無忌的態度第73章 暴怒的邊緣第13章 操了回舊業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125章 興師問罪第72章 朕絕不饒你第68章 初步成就第39章 人熊大戰第98章 直趨平壤第3章 查清此人第155章 老婆不少,但…第77章 有需要,你們可以隨時進宮第50章 李世民的“內疚”第55章 你我是酒中仙第86章 大戰馬上就要開始第22章 我們不是故意騙你的第4章 請命出征第92章 莫名其妙的病症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101章 輝煌的勝利第16章 要有作爲第11章 夢裡長安第50章 我終於是你真正的妻了第55章 你我是酒中仙第1章 杭州新家第12章 再添疑慮第12章 首戰告捷第63章 千萬不能許婚第18章 下次訴我你的真名第145章 賜婚第21章 小善之舉第77章 有需要,你們可以隨時進宮第13章 操了回舊業第16章 改變計劃第65章 驚震朝堂(上)第26章 吳山白雲裡第64章 陛下,臣反對第148章 你馬上給朕滾出去第16章 改變計劃第51章 小別勝新婚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29章 就這麼簡單嗎第21章 慕容姑娘,我們又見面了第113章 馬蹄踏處,即爲我大唐國土第1章 抵達洛陽第52章 更多建議第30章 過年了第112章 多提醒你兩句第51章 王曇新的老師第46章 長安來使第19章 伏俟城的情況第44章 如何打算第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5章 有可能嗎第82章 自找晦氣者來也第107章 多謝陛下信任第148章 你馬上給朕滾出去第71章 才藝展示第80章 歷史真的如原來那般第5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21章 婉言謝絕第54章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第34章 無法想象了第38章 陛下,小心第135章 李世民太善解人意了第135章 李世民太善解人意了第62章 驚天的論斷第54章 封賞朝會上的風波第113章 馬蹄踏處,即爲我大唐國土第36章 人生得意需盡歡第144章 超級豐收的貞觀五年第25章 這一刻,已經等的太久了第22章 我們不是故意騙你的第92章 爭論第112章 登門道歉第9章 不能灰心第51章 王曇新的老師第134章 臣無顏領賞第13章 安排第92章 爭論第3章 殺雞駭猴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58章 夏種時節第9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14章 等待第158章 盛世已經來臨第77章 有需要,你們可以隨時進宮第134章 臣無顏領賞第40章 長安來使第71章 才藝展示第30章 過年了第56章 西湖之名第29章 好事
第41章 誰是獵物第54章 我們打個賭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133章 各使手段第68章 初步成就第五三十章 長樂公主的寬容第73章 長孫無忌的態度第73章 暴怒的邊緣第13章 操了回舊業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125章 興師問罪第72章 朕絕不饒你第68章 初步成就第39章 人熊大戰第98章 直趨平壤第3章 查清此人第155章 老婆不少,但…第77章 有需要,你們可以隨時進宮第50章 李世民的“內疚”第55章 你我是酒中仙第86章 大戰馬上就要開始第22章 我們不是故意騙你的第4章 請命出征第92章 莫名其妙的病症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101章 輝煌的勝利第16章 要有作爲第11章 夢裡長安第50章 我終於是你真正的妻了第55章 你我是酒中仙第1章 杭州新家第12章 再添疑慮第12章 首戰告捷第63章 千萬不能許婚第18章 下次訴我你的真名第145章 賜婚第21章 小善之舉第77章 有需要,你們可以隨時進宮第13章 操了回舊業第16章 改變計劃第65章 驚震朝堂(上)第26章 吳山白雲裡第64章 陛下,臣反對第148章 你馬上給朕滾出去第16章 改變計劃第51章 小別勝新婚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29章 就這麼簡單嗎第21章 慕容姑娘,我們又見面了第113章 馬蹄踏處,即爲我大唐國土第1章 抵達洛陽第52章 更多建議第30章 過年了第112章 多提醒你兩句第51章 王曇新的老師第46章 長安來使第19章 伏俟城的情況第44章 如何打算第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5章 有可能嗎第82章 自找晦氣者來也第107章 多謝陛下信任第148章 你馬上給朕滾出去第71章 才藝展示第80章 歷史真的如原來那般第5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21章 婉言謝絕第54章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第34章 無法想象了第38章 陛下,小心第135章 李世民太善解人意了第135章 李世民太善解人意了第62章 驚天的論斷第54章 封賞朝會上的風波第113章 馬蹄踏處,即爲我大唐國土第36章 人生得意需盡歡第144章 超級豐收的貞觀五年第25章 這一刻,已經等的太久了第22章 我們不是故意騙你的第92章 爭論第112章 登門道歉第9章 不能灰心第51章 王曇新的老師第134章 臣無顏領賞第13章 安排第92章 爭論第3章 殺雞駭猴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58章 夏種時節第9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14章 等待第158章 盛世已經來臨第77章 有需要,你們可以隨時進宮第134章 臣無顏領賞第40章 長安來使第71章 才藝展示第30章 過年了第56章 西湖之名第29章 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