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貝斯手

從西奧多的辦公室出來,羅傑又翻了一遍瑪格麗特傳真來的報告。

收購陽光海岸娛樂的工作,最爲關鍵的審計、評估階段已經完成,已經進入到了實質性的談判階段。

按照普華永道的建議,收購團隊採取的是協議收購的模式,即直接向陽光海岸的董事會發起正式的收購談判邀請,然後雙方坐下來好好商量。

但是爲了避免收購失敗,以及加快談判的進展,收購團隊私下聯繫了一批股東,以2253萬美元,拿下了大約百分之三十一點五的股份。

再加上不斷從股市上吸納的流通散股,總計持股比例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五。

這筆交易在上一個週五完成,按照證監會的要求,收購團隊以【搖滾控股集團】的名義,於本週一發佈了公開的收購聲明。

複雜的商業運作,不是三支樂隊所擅長的東西,也沒有在收購中玩例如分賬戶持股之類的騷操作。

收購團隊採取的策略很簡單,也很有效:用錢砸,砸到你願意賣爲止。

陽光海岸雖然前景不錯,但畢竟是一家長期處於虧損的公司,以溢價的方式,收購大部分股份並不困難。

三支樂隊也不是人傻錢多的白癡,溢價最高只肯給到百分之二十,再多就不肯談了。

這個程度的溢價,足以保證拿下絕大多數股份。

而隨着收購到手的股份越來越多,陽光海岸剩餘的股東手中的談判籌碼也越來越少。

雖然北美的法律不存在所謂的“強制收購”條款,但只要拿到絕對控股權,想要將小股東踢出局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有很多手段可以達到相應的效果。

例如不分紅、改組董事會等等。

要是狠一點,還可以故意做出鉅額的虧損,甚至直接拆分公司。

股東持有股份的目的大多是爲了賺錢,或者掌控公司,如果兩者都做不到,也很少有人願意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一邊是揮舞着支票拿錢砸人,另一邊是持續不斷的增持股份,強勢地威脅,再加上陽光海岸的董事會本身就願意甩掉這個不斷虧損的“累贅”,雙方的談判意願都很強烈。

儘管包括公司創始人在內的兩名小股東強烈反對,但收購談判仍然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達成協議只是時間問題。

“拿到絕對控股權,然後走私有化退市流程,再進行重組和整改,今年之內都未必能完成。”

羅傑自言自語地嘀咕着,對收購的進度有些不滿意。

不過涉及數千萬、上億美元的投資,能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有個結果,已經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再快不是不可能,只是風險會成倍地增加,從穩定性的角度來講,並不划算。

而且,這樣的進度已經完全足夠了。

樂隊起碼要到年底,巡演結束之後,才能擺脫現有的唱片合約的約束,就算現在立刻完成對陽光海岸的收購,也不可能馬上發行“自己的”新專輯。

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搞定,從時間上來說正好合適。

倒是【金屬猴子】樂隊,是三支樂隊裡唱片合約結束最早的一個。

想到這裡,羅傑翻到報告的最後一頁,再次確認了一下。

【金屬猴子】樂隊已經和華納唱片“和平分手”,投入到了收購的工作當中去。

——主要是監督,具體的工作還是由專業的收購團隊去做。

外行胡亂插手,無論是在哪一個行業,都是大忌。

有【金屬猴子】樂隊盯着,再加上瑪格麗特、豪斯曼律師以及普華永道的會計每週都會分別發一份報告過來,雖然羅傑沒有親自參與到收購行動當中,但也足夠的放心。

多重監督之下,無論是【金屬猴子】樂隊,還是收購團隊本身,想要違背協議,做什麼對樂隊不利的事情,羅傑能夠保證第一時間察覺到異常,這也就夠了。

一份不算長的報告,羅傑反覆看了五六遍,才找上依耶塔-哈森,讓她將報告複印兩份,分別交給理查森和安妮。

至於羅傑自己,則是去樂器庫房挑了一把貝斯,去錄製《信仰》中一首非常特殊的歌。

《湯姆貓(Tommy.The.Cat)》。

來自一個很神經、很另類、很反傳統的樂隊。

煤油爐樂隊(Primus)。

歌詞就不提了,主角就是《貓和老鼠》裡的那隻貓,嗯,魔改、黑化過的。

在搖滾音樂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支像煤油爐這樣,怪誕、瘋狂、激進而不可思議的樂隊。

這是搖滾史上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

他們的貝斯手兼主唱萊斯-克萊普爾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貝斯手之一,慣用的樂器是一把非傳統的六絃貝斯,而且沒有琴格。

在1986年,金屬之王樂隊(Metallica)在尋找一個合適的貝斯手,以替代離隊的克里夫-布爾頓,萊斯-克萊普爾是候選人之一,但他並沒有被選中。

金屬之王樂隊的核心詹姆斯-海斯菲爾德給出的理由是:萊斯-克萊普爾太牛逼了,應該自己做音樂。加入金屬之王,會埋沒他的才華。

到了十年之後,這一點已經是樂壇公認的。

然而在2008年左右,萊斯-克萊普爾接受VH1電視臺採訪的時候,被問及這件事時的答覆是這樣的:這不是真的,吉姆他們覺得我的打扮太非主流了。

“你們要知道,當初我去見他們的時候,我的髮型是個黃色的莫西幹雞冠頭,穿着時髦的鉛筆褲,腳上穿着兩種不同顏色的網球鞋,人家Metallica穿的完全是黑的,褲子都是緊身的。”

咳……

不管怎麼樣,幸好萊斯-克萊普爾沒有去金屬之王樂隊,否則當時才成立兩年的煤油爐就要面臨解散,也就不會再有這支被歌迷戲稱爲“只有瘋子和神經病纔會喜歡的樂隊”了。

煤油爐樂隊最大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他們的音樂最大的規律就是沒有規律。

如果說大部分樂隊的作品像是一塊完整的鏡面,煤油爐樂隊的作品就像是無數不同材料、不同形狀的碎片拼接起來的,不知道是什麼鬼東西的“玩意”。

煤油爐的作品,以及樂隊核心萊斯-克萊普爾,都是“無法歸類音樂”榜單上的常客。

絕大多數對煤油爐樂隊一知半解的人認爲,這支樂隊除了誇張的貝斯炫技以外毫無特點可言。

Emmm……變態的語速或許也可以算是特點之一吧,不過主唱和貝斯手都是同一個人……

事實上,煤油爐樂隊的鼓手提米-亞歷山大和吉他手拉里-拉隆都技術也是非常出色的,只是大多數時間裡風頭都被萊斯-克萊普爾搶走了。

但在這首《湯姆貓》裡,儘管貝斯音線非常引人矚目,但鼓手的發揮纔是最精彩的。

只不過,只有對樂器有足夠了解的人才能聽出來。

至於吉他……

至少在這一首歌裡,完全被貝斯和鼓壓制了。

在煤油爐樂隊的所有歌裡,《湯姆貓》的貝斯難度只能算是中等。

以羅傑的技術而言,完成《湯姆貓》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儘管六絃琴多少有些不那麼順手,但羅傑有過足夠多的練習,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問題,很容易解決。

或者說,已經解決了。

別看只是多了兩根琴絃,若是普通的輪指倒還罷了,但對擊、勾的Slap,難度提升可以說是從簡單飆升到地獄。

而煤油爐的歌……

有哪首是沒有用到Slap的嗎?

萊斯-克萊普爾可是一個比Flea還喜歡玩Slap的貝斯手,經常有人吐槽他“離了Slap就不會彈琴”。

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雖然萊斯-克萊普爾對Slap有種特殊的偏愛,但其他的指法技巧也絕對是最頂尖的那個級別。

扯遠了……

事實上,《湯姆貓》這首歌,或者說煤油爐樂隊的所有歌,對羅傑來說最大的難度都不在彈,也不在唱。

而是如何在快速Slap的同時,嘴巴還能像機關槍一樣“念”歌詞。

嗯,煤油爐樂隊的大部分歌都不是唱的,而是念,或者說讀的。

——不是說唱那種,就是像平時說話那樣把歌詞讀出來,只不過語速有些快得過分。

如果太平洋對岸的四六級考試,聽力部分直接放煤油爐樂隊的歌,恐怕絕大多數人都只能連蒙帶猜。

無論是彈還是唱,難度高一點,在錄音室專輯裡倒是沒什麼,分開來錄就是了。

但演出可不能分開來,格雷西的技術如何羅傑心裡有數,那傢伙肯定完成不了《湯姆貓》這首歌的彈奏,只能羅傑自己來。

爲了應付以後的演出,羅傑專門將這首歌的貝斯部分做出了修改,改編出了一個簡化的四絃琴版本,以便於能夠邊彈邊“念”,不至於忙不過來。

至於像萊斯-克萊普爾那樣……

這種騷操作,反正羅傑是沒這天賦,壓根不是正常人能玩得來的。

《湯姆貓》是《信仰》專輯中秀鼓的單曲,而不是貝斯。

雖然它的貝斯聲線確實很突出,也很秀,但在這一首歌裡,鼓的分量要更重一些,難度也更大。

同時,《湯姆貓》也是瞄準了2002年格萊美最佳器樂編排、最佳編曲獎的歌曲之一。

以一首另類搖滾單曲,想要拿到後者,難度很大,即使是前者,也不能說穩贏。

因此,在這張專輯中還有另一首歌,作爲雙保險。

一首真正的,貝斯炫技的歌,《信仰工廠(Factory.Of.Faith)》。

紅辣椒樂隊(Red.Hot.Chili.Peppers)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前世貝斯手進階必練曲目。

無論是傳唱度、知名度還是彈奏難度,《信仰工廠》都要比《怪胎》專輯中的《黑暗需求(Dark.Necessities)》更高。

在《怪胎》專輯之後,整整七張專輯(包括《1》、《2》),都沒有再用到貝斯Slap這個彈奏技巧。

直到樂隊第九張專輯的《信仰》,羅傑一下拿出了兩首歌來,補充這個類別的短板。

和《湯姆貓》相比,《信仰工廠》的速度偏慢,但riff卻更加出色,音色也更加飽滿、動聽。

至少以大多數人的審美而言,紅辣椒樂隊的風格要比煤油爐更加容易接受。

事實上,《湯姆貓》也不是給主流歌迷聽的,放進《信仰》專輯中,一方面是爲了補充樂隊的風格類型,以吸引少數小衆類別的歌迷。

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告訴格萊美:我們不是一支商業化的樂隊,我們很有自己的風格。

在羅傑的前世,雖然煤油爐樂隊的歌迷羣體一直不算多,但他們的作品永遠都會受到“專業人士”的好評,一直是各大專業獎項提名的常客。

嗯,也僅僅只是提名,獲獎的次數屈指可數。

貝斯類獎項除外。

在1991年到2000年的十年裡,萊斯-克萊普爾每年都是《貝斯手(Bass.Player)》雜誌的年度貝斯手提名人選之一,並且兩次獲獎。

《貝斯手》雜誌的年度貝斯手,可以說是一名貝斯手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了。

不過由於過去的專輯大多不太突出貝斯(貝斯單曲除外)的緣故,羅傑離這個獎項還很遙遠。

在《信仰》專輯中一次加入兩首貝斯難度極高的單曲,也有着想要獲得這一獎項的想法在裡邊,至少也要拿到提名。

作爲一個大師級的貝斯手,若是連一次提名都得不到,那也太丟人了點。

順帶一提,在羅傑的前世,1999年,《貝斯手》雜誌評選出的“九十年代十大貝斯手”中,煤油爐樂隊的萊斯-克萊普爾排在第一位。

紅辣椒樂隊的Flea排在第二位,

綠日樂隊的麥克-德特則憑藉着《Dookie》專輯中的表現排在第三位。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三人都可以算是朋克樂隊的貝斯手。

——儘管只有綠日纔是純正的朋克樂隊,紅辣椒嚴格意義上屬於朋克+放克(Funk)樂隊,而煤油爐則是一支“無法歸類”樂隊。

而在另一份類似的吉他手評選中,排名靠前的都是金屬界的知名樂手。

這也符合搖滾界的主流觀點,朋克玩貝斯,金屬玩吉他,鍵盤打醬油,鼓通吃。

第181章 美國夢都是騙人的第410章 第三方擔保第813章 屁股要坐正第246章 寫(chao)不出來的歌第279章 秘密結婚第184章 兩極分化的口碑第471章 我要一個破紀錄的銷量第806章 暗降票價第880章 一年第374章 尋找皇后樂隊第404章 就當是出來玩了第73章 吉姆?吉他手?第213章 槍手,瞭解一下?第525章 甜黨逆賊第764章第654章 《血腥統治》的宣發第389章 工會備案項目第224章 改編經典第517章 選擇困難症第230章 沒有派對就會死星人第721章 其它的計劃第528章 不,這是請求第684章 “順便幫個小忙”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576章 新專輯計劃第438章 交給歌迷們決定第470章 這波要虧?第536章 盲目的信任第53章 成功的關鍵第635章 激流金屬專輯?第431章 大新聞第517章 選擇困難症第387章 大項目第534章 雖然他不怎麼靠譜……第149章 華麗的音樂劇式搖滾第469章 理念衝突和內部矛盾第372章 是時候啓動這個項目了第42章 不歡而散第815章 我可是天才!第766章第776章 喪心病狂的提議第286章 財大氣粗和“窮人”第734章 大費周章第583章 第二次求婚第57章 貝斯與剁手第520章 迷你專輯第301章 最佳金屬樂演奏獎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758章 北美的傷疤第603章 另一個安妮?第245章 “幾萬美元的小錢”第838章 單調?第341章 我回來了第107章 單曲榜第17第666章 反擊第404章 就當是出來玩了第745章第799章 替補吉他手?第723章 Z方案第642章 那就給他們戰爭!第556章 內部隱患第308章 我們必須要快!第25章 專輯立項第867章 三方合作的提議第858章 《搖滾聖經》要結束了第462章 人情和籌碼第839章 半原創歌曲第850章 大手筆第868章 老鼠掉進米缸裡第317章 這章的標題又雙叒叕被我吃了第237章 《美國偶像》第743章 【Darkness】樂隊又回來了!第834章第571章 《迷途之家》第378章 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次?第581章 潘帕斯上的【狂暴之路】第145章 十年長約(五更)第650章 各取所需第504章 對老朋友的挖角第765章 安妮的反常第748章 疏漏?第667章 繼續合作?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676章 唯獨沒有環球的份第450章 “你牛嗶!”第657章 豪賭還是敗家?第243章 最受歌迷喜愛的歌手第210章 大胖子和小胖子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30章 錄音 下第728章 街頭演出第620章 中流砥柱第778章 【量子娛樂傳媒集團】第330章 十億美元的十分之一第417章 性格讓人頭痛的女孩第578章 大難臨頭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361章 最佳搖滾樂隊第744章 天價佣金第516章 浪費是可恥的行爲
第181章 美國夢都是騙人的第410章 第三方擔保第813章 屁股要坐正第246章 寫(chao)不出來的歌第279章 秘密結婚第184章 兩極分化的口碑第471章 我要一個破紀錄的銷量第806章 暗降票價第880章 一年第374章 尋找皇后樂隊第404章 就當是出來玩了第73章 吉姆?吉他手?第213章 槍手,瞭解一下?第525章 甜黨逆賊第764章第654章 《血腥統治》的宣發第389章 工會備案項目第224章 改編經典第517章 選擇困難症第230章 沒有派對就會死星人第721章 其它的計劃第528章 不,這是請求第684章 “順便幫個小忙”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576章 新專輯計劃第438章 交給歌迷們決定第470章 這波要虧?第536章 盲目的信任第53章 成功的關鍵第635章 激流金屬專輯?第431章 大新聞第517章 選擇困難症第387章 大項目第534章 雖然他不怎麼靠譜……第149章 華麗的音樂劇式搖滾第469章 理念衝突和內部矛盾第372章 是時候啓動這個項目了第42章 不歡而散第815章 我可是天才!第766章第776章 喪心病狂的提議第286章 財大氣粗和“窮人”第734章 大費周章第583章 第二次求婚第57章 貝斯與剁手第520章 迷你專輯第301章 最佳金屬樂演奏獎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758章 北美的傷疤第603章 另一個安妮?第245章 “幾萬美元的小錢”第838章 單調?第341章 我回來了第107章 單曲榜第17第666章 反擊第404章 就當是出來玩了第745章第799章 替補吉他手?第723章 Z方案第642章 那就給他們戰爭!第556章 內部隱患第308章 我們必須要快!第25章 專輯立項第867章 三方合作的提議第858章 《搖滾聖經》要結束了第462章 人情和籌碼第839章 半原創歌曲第850章 大手筆第868章 老鼠掉進米缸裡第317章 這章的標題又雙叒叕被我吃了第237章 《美國偶像》第743章 【Darkness】樂隊又回來了!第834章第571章 《迷途之家》第378章 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次?第581章 潘帕斯上的【狂暴之路】第145章 十年長約(五更)第650章 各取所需第504章 對老朋友的挖角第765章 安妮的反常第748章 疏漏?第667章 繼續合作?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676章 唯獨沒有環球的份第450章 “你牛嗶!”第657章 豪賭還是敗家?第243章 最受歌迷喜愛的歌手第210章 大胖子和小胖子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30章 錄音 下第728章 街頭演出第620章 中流砥柱第778章 【量子娛樂傳媒集團】第330章 十億美元的十分之一第417章 性格讓人頭痛的女孩第578章 大難臨頭第831章 死嗓+鄉村?第361章 最佳搖滾樂隊第744章 天價佣金第516章 浪費是可恥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