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早有準備

“願聞其詳。”

曹髦認真的說道:“首先是那個君王失其德,我倒是聽聞,非君王失其德,乃是治者失其德。”

“自夏商周以來,駕馭百姓的也絕非是君王一人,此稱治者。”

“天下滅亡,乃治者之過,絕非君王一個人的過錯,君王再昏庸,也不可能獨自霸佔所有百姓的耕地,讓百姓們無家可歸,君王再兇殘,也不可能去扣押百姓的糧種,私自提高稅賦,君王再無道,也無法獨自使天下寒門無出頭之日。”

“當然,衆人之智是勝於一人之智,但是這個衆人,卻並非是真正的衆人,他們依舊是一人之治,依舊是門戶私計,他們如何能稱之爲衆呢?”

“他們與君王有什麼區別呢?”

王祥嚴肅的說道:“有賢人說:大臣皆磨礪而出,才能非凡,少有昏庸之臣,外賊由羣臣而平,內患有羣臣來治,如何不能稱之爲衆?”

“哈哈哈,平定外賊的是那些甲士,開墾修水利的是農夫,往四處運輸物資的是商賈,倘若要說衆人之智,那應當是由甲士,農夫,商賈,匠人來治理天下,如此可稱爲衆。”

“不過一些利益薰心的人,眼裡滿是個人的得失,不顧天下的百姓,這樣的人,不稱爲衆,與那無道君王無二,甚至,他們會比無道君王更加兇殘,無道君王將天下視爲己物,而他們只是將己物視爲天下。”

“老師所說的賢人,會以天下爲代價來謀取自己的利益嗎?”

王祥笑了起來,“任何政策,都是可以進行調整的。”

“如中正之制,給家族定品不假,可定品並非不變。”

“爲謀取家族之高品,羣臣定然全力作爲,不敢怠慢,人人皆用功,爲提升家品而修習,不會有所害。”

“如刑法之制,免肉刑,輕責罰,天下人皆當受益,士人敢言,不會屈服,天下皆是直臣,定然大治。”

“如稅賦之制,高品宗族攢積錢財,使其子弟安心就讀,拉攏更多的黔首在身邊,選取其中好學者來培養,若有災害,則不必廟堂親治,若有外敵,則豪族先平之,天下怎麼不會興盛呢?”

“君王乃世襲,不可知其才,而臣者親爲,爲衆所好者,可知其德行。”

“陛下以爲有什麼不妥呢?”

曹髦看着面前的王祥,心裡有些驚訝,他這是準備說服自己??

是想讓自己投降?

爲什麼呢?

王祥的心裡同樣很是驚訝,他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跟皇帝去說這些事情,他明明還不想過早的去表明立場。

或許是因爲憐惜弟子的才能?又或者擔心不是他的對手?

無論怎麼說,王祥終於是第一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祥認爲,由羣臣來接管這個天下,一定會比皇帝獨斷專行更好,他甚至覺得那些政策都不會破壞天下,他完全可以將這些政策調整過來,讓其成爲仁政。

曹髦搖了搖頭。

“老師,這位賢人只看到了諸多政策好的那一面,看的並不全面,誠然,天下間不曾有過一無是處的政策,任何政策都是有其優點的,只是,這幾個優點卻並不能改變其弊政的特性。”

“那位賢人的想法其實很好,只是,他大概還不知道何謂衆。”

“羣臣來治理天下是不錯,可羣臣倘若都出自大族,那問題可就大了。”

王祥苦笑了起來,“陛下是這麼以爲的。”

“那老師的想法呢?”

王祥再次恢復到了原先的模樣,很是平靜的說道:“臣贊同陛下的話。”

他皺着眉頭,認真的說道:“如今的尚書檯,整日都是在商談如何對付陛下,老臣實在是無法忍受。”

“先前陛下將大事託付給臣,讓臣來對付這些人,臣準備今日就動手”

曹髦大喜,“好啊,這件事就交給老師了。”

“陛下,臣絕非短視之人,廟堂的大事,完全可以商談後進行,這絕非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去做決定的。”

“就如那些政策,也是需要謹慎,不能壞了天下的根本。”

“廟堂裡的諸公,他們是不知道這些道理的。”

“老臣要與他們理論,還望陛下能安心等待老臣的捷報。”

王祥的意思很明確,簡單來說,就是告訴曹髦,我跟那些人不同,政策我們可以一起商量,不會對你不利,不會對天下不利,我去對付他們的時候,你不要背刺我,停止你現在的活動。

曹髦再次模仿起了司馬炎的表情,一種高深的,似懂非懂的模樣。

王祥隨後就說起了他的一些應對辦法。

曹髦很是認真的聽着,心裡卻不以爲然。

自己這位老師大概不知道,在曹髦心裡,王老師的威脅程度跟司馬師是持平的,這不是因爲王祥的個人能力,而是因爲他所代表的思想和勢力。

其實高柔和司馬孚都還停留在上個版本,還沒完全意識到自己即將迎來什麼,只有王祥,他一直都是知道的,他比高柔什麼的要難纏多了。

當初司馬師爲什麼要對盧毓出手,卻對高柔無視呢?

因爲盧毓的威脅比高柔要大,倘若現在還是盧毓當朝,呵,只怕連軍權都被他給收走了。

如今曹髦也是如此,若是讓他在王祥跟高柔之間選一個敵人,他會義無反顧的選擇高柔。

在王祥離開之後,曹髦就找來了張華。

“去告知鍾君,王太常要對我們出手了,還不知道他會先對什麼事動手,讓士季當心,倘若遇到了突發情況,可以不等我的命令,直接行動!”

張華一愣,驚愕的問道:“太常爲何會對我們出手?”

“他不該利用我們來解決司馬孚等人嗎?”

曹髦笑了起來,“還不是因爲高柔這些人不給力,他們也不願意跟我對面廝殺,一直都在推卸責任,甚至想讓鍾會的哥哥來對付鍾會,我的老師要是想等我們自相殘殺後再掌權,只怕要等個好幾年了。”

“所以,他換了個策略。”

“我看他,是想要通過彰顯自己的能力,平定廟堂的混亂,來將羣臣拉到自己的身邊。”

“有什麼比收拾了鍾會更能讓羣臣歸心的呢?”

“尚書檯混亂對我們是最有利的,他們彼此拉後腿,在重要的事情上遲遲不能做出決定來,我們就可以積累更大的力量。”

“現在還不能讓老師將廟堂平定下來啊。”

張華皺起了眉頭,他遲疑着說道:“只怕不太容易,王太常跟其餘幾個大臣不同,他若是出手,鍾公就是再強,怕也不是那麼多人的對手,遲早會露出破綻。”

曹髦咧嘴笑了起來。

“我這位老師啊,可能是忘記了是誰讓他有了當太常的資本的。”

“我怎麼可能不做好反制的打算就讓他上來呢?”

“父親不能去!不能去啊!”

王愷擋在了王肅的面前,臉色很是急切。

“這道路上滿是賊寇,四處都有叛軍,再說了,大將軍都不在了,現在返回廟堂,是要惹上天大麻煩的”

王肅很是憤怒,一把推開了面前的兒子。

“怎麼不能去?連你姐姐都派人告知我可以回,就你在這裡說不能去!”

“當初,別人說我能當上三公!這絕對不是妄言!”

“我必須要回去!”

王肅的鬍鬚一顫一顫的,王愷很是頭疼,他無奈的說道:“父親不是最厭惡那位嗎?好不容易擺脫了他,爲什麼還要回去呢?”

“這次要是回去,可就很難再離開了”

說起那個人,王肅的臉色頓時變得通紅。

“你懂什麼?!”

“乃公一生的學問,就這麼被人所盜,居然還有人說是我借鑑了王祥狗賊的學問!那王祥狗賊也配談學問?!”

“老夫非要前往洛陽,將那狗賊的真面目公之於衆!”

“他跟皇帝勾結,盜走了我的學問,倘若就這麼待在洛陽不走,等我死了,那這學問就真成了他家的!”

“伱可知這經典有多重要?失此經典,我家如斷一臂!”

王肅怒氣衝衝的說着。

自從離開廟堂之後,王肅每天的日常都是在罵王祥,他再次拿起了自己的諸多經典,開始重新研究,並且迅速修補了很多的漏洞,他一直都咬着牙,滿腦子都是在想着要回洛陽,跟王祥算賬!

王愷起初還能攔住父親,不讓父親回去,可是王元姬的一封書信,卻是打破了這種現狀。

王肅看過書信之後,當即開始收拾東西,說什麼都要去洛陽。

王愷欲哭無淚,這司馬家的事情,我們跟着去摻和什麼啊,倘若出了事,他司馬昭能護住我們嗎?他怕不是連自己都護不住!

留在這裡,我們還是大家族,能在廟堂革新後得利。

去了洛陽,那可就是羣臣之敵了!

可看着面前這暴怒的父親,王愷覺得自己似乎攔不住他了。

王肅看了一眼兒子,冷冷的說道:“你勿要擔心,這次前往洛陽,也未必就不是我們的機會。”

“要真的論起來,我可比王祥之流要更適合擔任三公。”

“況且,衛將軍也不會反對我上位。”

第150章 說不出的變化第195章 平反!第115章 我們可以架空司馬師第227章 新的戰場第131章 書信第116章 凡事就怕對比第6章 大賢王老師第049章 怕是要血流成河第122章 長跪不起!第063章 造孽啊!第73章 勿爲太后,爲天子母第75章 二年,帝遊幸雍而連下詔第15章 鄭玄的孫子怎麼可能不懂第166章 生擒曹髦第47章 朝議第258章 自己人第59章 鍾會第76章 特定某人第253章 人善被人欺第155章 豐收?第145章 唯一死耳第5章 不可不防第146章 有教無類第140章 賢人安世第68章 能成否?第119章 號召天下第122章 不知中原已易主第147章 壞了,我成諸葛亮了!第045章 監聽是吧?第90章 當以公正第69章 勇冠三軍的名士第54章 耳聽爲虛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139章 開始動手第177章 變天第193章 找的就是你第78章 此謂羣臣之首也第71章 當有志向第162章 不可錯失第10章 誰避誰第63章 你可知錯?第83章 忠良之後第057章 還需要繼續監視嗎?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051章 伯父家的親弟弟第215章 你們是怎麼敢惹我的呀第197章 只要馬隆到來,一切都會好的第140章 以惡制惡!第126章 難以啓齒第179章 郭君子第118章 討高貴鄉公檄文第231章 道不同第69章 勇冠三軍的名士第175章 他來了第75章 大好爵位,何人繼之?第182章 三個方案第020章 螢光之火,豈敢與日月爭輝?第239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62章 成果第110章 爲什麼要跑?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9章 完美開局第116章 豪傑無後第46章 壯舉第88章 遠不如陳思!第49章 糟糕的受降者第104章 還你錢!第186章 煽風點火王老師第180章 獨掌朝綱第90章 南有義士第052章 將身家性命託付於您第145章 感恩戴德第126章 令人羨慕第101章 但使洛陽聖王在第069章 冤枉啊!!!第18章 豈能懼他?第129章 將軍百戰死第151章 考驗第108章 硬釣?第149章 人選第4章 正是時候第139章 裝的真像!第182章 三個方案第14章 不幹了第61章 治天下事如治家事第086章 咱們不虧!第139章 開始動手第112章 又來借?第063章 造孽啊!第76章 特定某人第27章 擒賊先擒王第108章 難民團第53章 大勝而歸第12章 真正的目的第265章 替換第150章 蒼天助賊不助我!第265章 替換第177章 劉禪的羨慕第57章 過往第071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
第150章 說不出的變化第195章 平反!第115章 我們可以架空司馬師第227章 新的戰場第131章 書信第116章 凡事就怕對比第6章 大賢王老師第049章 怕是要血流成河第122章 長跪不起!第063章 造孽啊!第73章 勿爲太后,爲天子母第75章 二年,帝遊幸雍而連下詔第15章 鄭玄的孫子怎麼可能不懂第166章 生擒曹髦第47章 朝議第258章 自己人第59章 鍾會第76章 特定某人第253章 人善被人欺第155章 豐收?第145章 唯一死耳第5章 不可不防第146章 有教無類第140章 賢人安世第68章 能成否?第119章 號召天下第122章 不知中原已易主第147章 壞了,我成諸葛亮了!第045章 監聽是吧?第90章 當以公正第69章 勇冠三軍的名士第54章 耳聽爲虛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139章 開始動手第177章 變天第193章 找的就是你第78章 此謂羣臣之首也第71章 當有志向第162章 不可錯失第10章 誰避誰第63章 你可知錯?第83章 忠良之後第057章 還需要繼續監視嗎?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051章 伯父家的親弟弟第215章 你們是怎麼敢惹我的呀第197章 只要馬隆到來,一切都會好的第140章 以惡制惡!第126章 難以啓齒第179章 郭君子第118章 討高貴鄉公檄文第231章 道不同第69章 勇冠三軍的名士第175章 他來了第75章 大好爵位,何人繼之?第182章 三個方案第020章 螢光之火,豈敢與日月爭輝?第239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62章 成果第110章 爲什麼要跑?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9章 完美開局第116章 豪傑無後第46章 壯舉第88章 遠不如陳思!第49章 糟糕的受降者第104章 還你錢!第186章 煽風點火王老師第180章 獨掌朝綱第90章 南有義士第052章 將身家性命託付於您第145章 感恩戴德第126章 令人羨慕第101章 但使洛陽聖王在第069章 冤枉啊!!!第18章 豈能懼他?第129章 將軍百戰死第151章 考驗第108章 硬釣?第149章 人選第4章 正是時候第139章 裝的真像!第182章 三個方案第14章 不幹了第61章 治天下事如治家事第086章 咱們不虧!第139章 開始動手第112章 又來借?第063章 造孽啊!第76章 特定某人第27章 擒賊先擒王第108章 難民團第53章 大勝而歸第12章 真正的目的第265章 替換第150章 蒼天助賊不助我!第265章 替換第177章 劉禪的羨慕第57章 過往第071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