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人選

王肅逝世了。

據說他走的很是平靜,跟自己的子嗣弟子們交代了很多的事情,說着說着便不動了。

他這應當是喜喪。

當曹髦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不由得心痛。

王肅這麼一走,曹髦身邊還真的就沒有能接替他的經學大家了。

勉強能治學的還有個鄭衝,鄭衝的經典水平很高,但是這只是因爲他對經典的鑽研足夠深刻,這不足以讓他成爲王肅那樣的大家,所謂大家,還是得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以及主張的。

無論這主張好壞,哪怕是鄭玄那樣要求天下人皆爲皇帝奴隸的這種主張,那也算是有自己的東西。

而鄭衝對前人的東西都很是瞭解,研究的很深,卻沒有創造力,沒有自己的東西。

下一個能創造出點東西來的,還是杜預。

但是,那是老年杜預,如今的杜預還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尚且沒有達到能成大家的地步。

至於竹林裡的那些兄臺們,他們倒是有主張,但是他們這主張,曹髦是不喜歡的,曹髦一直都在壓制他們的主張和思想,不可能將他們當作官方學說來用。

這讓曹髦很是頭疼。

不過,曹髦也沒有急着去搞這件事,他派人去爲王肅發喪,又對他進行了追封,希望羣臣能給予不錯的諡號,並且安撫了他那幾個比較當人的兒子。

至於王愷,曹髦是不準備再將他放出來了,這廝在王肅的兒子裡最不當人,而且沒什麼腦子,王肅逝世之前請求自己重罰兒子,赦免外孫,這並非是因爲他偏心。

而是因爲王肅心裡明白,外孫倘若犯罪,那肯定是被牽連進了司馬家的大事之中,是要誅族的罪行,可兒子們不同,除非是喝多了往曹髦的臉上吐口水,不然就不可能有誅族棄市這麼嚴重,因此就隱晦的告知曹髦一聲。

曹髦將王愷抓起來,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履行對王肅的諾言,王肅其餘幾個兒子還行,唯獨這個最小的,若是說他的宗族會出問題,那肯定是出在王愷的身上,那就將他關押起來,給吃給喝,圈養就是了。

反正這廝也是個胸無大志的東西,一輩子最喜歡的也就是享樂,有他幾個哥哥在,就算困在父親身邊想來也不會過的清貧。

曹髦覺得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很對得起王肅了,倘若這廝還不安分,那就是王肅也不能怪自己了。

幽州的書信還在不斷的被送到曹髦這裡來。

其中讓曹髦最爲在意的就是關於高句麗的那封書信了。

羊祜此刻只是覺得高句麗心懷不軌,而曹髦卻知道,他們在二三十年後,又會重新入寇遼地,應該就是當今這個高句麗王的兒子上位的時候。

就在曹髦一心撲向幽州事務的時候,鄧艾也開始做好了前往益州的準備。

而此時,鍾會卻迅速出現在了太極殿內。

「陛下竟還想要用鄧艾?!」

鍾會剛剛進了殿內,便是忍不住質問了起來。

倘若曹髦要較真,都可以治他大不敬之罪了。

但是,就連孫皓那樣的人都能容忍麾下的賢才,能原諒他們的無禮,何況是曹髦呢。

曹髦示意鍾會坐下來,隨即將手裡的書信遞給了鍾會。

「士季,且看看,這是羊鎮北所送來的。」

鍾會收起了不悅,拿起書信,認真的看了起來,看了片刻,他方纔開口說道:「羊祜攻打宇文部,一是爲了示威,二是爲了充實人口,三是爲了練兵,河北之兵許久不曾經歷戰事,第四是爲了挾制三方鮮卑」

鍾會洋洋灑灑的說出了一大堆理由,曹髦覺得,可能羊祜都沒想這麼多

鍾會說完之後,又說道:「宇文部的位置非常的關鍵,能在這裡修建堡壘,就能同時震懾四周的敵人,包括高句麗,高句麗人賊心不死,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對各部的應對戰略應該是不同的,高句麗所生活的地方,氣候比拓跋他們居所都要惡劣,而論教化,他們的教化程度遠不如鮮卑,故而,我們能擊敗他們,卻無法得到他們的土地,無法治理他們。」

「因此,對高句麗應該採取不同的政策,陛下可知秦國的范雎?」

曹髦當即搖頭,「不可。」

他知道鍾會想要說什麼,當初秦國的范雎,提出了一個比較可怕的政策,不斷的削弱其餘各國的有生力量,讓他們的抵抗越來越弱,最後完成了大一統。

鍾會這廝是要殺掉高句麗的有生力量,好讓他們儘快被淘汰掉。

鍾會看着堅決的曹髦,說道:「陛下,仁政可用以內治政者不可無取捨,不能遲疑。」

曹髦瞥了他一眼,「士季,先前阿鴦給朕送來了書信,講述了那邊的情況,那裡嚴重缺人,據說尚且不如涼州無論是要開墾,要修路,還是要做什麼的,都需要人來做。」

鍾會平靜的說道:「匈奴,鮮卑,羌胡等皆受王教久矣,陛下想讓他們變成中原之民,尚且可行,可這高句麗人,不過是野人而已,全然不知耕作,不明紡織,這樣的人,怎麼可能被教化呢?」

「這件事,羊將軍知道該怎麼去辦。」

鍾會頓時語塞,他沒有再繼續說羊祜的事情,又將話題引到了鄧艾的身上。

「聽聞陛下準備讓鄧艾來接替張華?」

曹髦不動聲色的說道:「朕聽人說,張華年幼,在巴蜀多造屠戮,使大族寒心,又提拔了很多寒門子弟,皆蜀人,讓中原的大臣們也很是不滿,有人說他行事任性,缺乏治理地方的才幹,既然完成了官吏的安排,就該換掉他。」

鍾會笑着點頭。

「陛下說的對啊!!」

「這張華有什麼才能可以去治理蜀地呢?陛下對他的恩寵太過,他對地方的政務一竅不通,此番若不是有諸葛太尉在身邊相助,他能治理好蜀地嗎?」

「此人缺乏做大事的膽魄,只能待在陛下身邊做個埋頭做事的小官吏,卻無法在地方上當一個執掌大局之人!」

鍾會對着張華就是一頓訓斥,「最令我不悅的,是此人提拔了太多的蜀人,說是提拔寒門,可這些寒門,哪個身後沒有蜀地大族呢?本來征服了蜀地之後,應該清除那裡的大族,趁着大勝的姿態來削弱他們,可張華卻沒有這樣的膽魄,往後再想要治理,就不知有多難了,陛下應該治他的罪行!!!」

聽到鍾會的話,曹髦笑着解釋道:「茂先也是因爲朕的詔令,無論是中原還是巴蜀,皆是朕的子民,要一視同仁啊。」

曹髦又說道:「但是就如士季所說的,他還是太年輕,不適合治理當地,故而,朕準備讓鄧艾去,您可是覺得不妥?」

鍾會臉上的笑容頓時就凝固了。

鄧艾跟張華之間選一個??

鍾會此刻的心情非常的複雜。

彷彿曹髦是讓他從兩堆矢裡選出一個好點的。

鍾會沉默了下來。

曹髦也不催他,只是很有耐心的等待着。

鍾會忽然問道:「陛下,大魏賢才何其多啊,何必非要從這兩堆個人裡選呢?」

曹髦笑着說道:「也好啊,那士季可有比他們更適合的人選呢?若是士季舉薦別人,那朕也是求之不得啊!」

鍾會迅速思考了起來,能代替這兩個人的,跟他們有差不多才能的,還得是空閒狀態的,不能耽

誤其餘事情的

鍾會這麼一想,腦海裡頓時空白。

且不提空閒之人,就是那些有重要工作在手的人裡,好像也找不出幾個能跟鄧艾張華相媲美的。

並非是每個人都有資格被鍾會所厭惡。

看着面前糾結的鐘會,曹髦只是輕笑着,等待他的回答。

鍾會呼出了一口氣,神色變得有些隨意,「這件事,還是陛下來選吧,臣一時間也不知該巨劍何人了!」

鍾會纔不會在這兩個人裡做出選擇,要選就讓曹髦自己去選。

曹髦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鍾會不願意再扯這件事,將話題帶到了逝世的王肅身上。

曹髦也忍不住感慨了起來,「失去了王公,朕在經學如斷一臂啊。」

「天下間再也找不到這般的經學大家了。」

「當然,士季肯定是可以的,但是士季如此忙碌,經學的事情又很耗時,也不敢讓士季來做。」

看着面前憂心忡忡的皇帝,鍾會的嘴角卻帶着一抹笑容。

щшш● ttκǎ n● co 「陛下,除了臣,天下當真沒有能接替王公的經學大家了嗎?」

聽到鍾會這問話,曹髦覺得他似乎有什麼人選。

他有些遲疑的問道:「難道還有什麼大家能繼續王學之推廣?」

鍾會笑了起來,「陛下方纔還與臣說,無論是中原或者蜀地之臣,您都一視同仁怎麼,偏偏此時就想不起蜀地的譙周了嗎?」

曹髦猛地驚醒,對啊!

蜀地的譙周也是經學大家啊,鑽研諸經,而且原先就曾表現出了對王學的吹捧和讚揚,而且,他還是跟王肅一樣骨頭不是太硬的大家,曹髦若是在經學上有什麼要求,他能幫着皇帝去完成的那種

他連忙看向了鍾會,「哈哈哈,若非士季提起,朕還忘了有這個人呢!」

第137章 你看看咱倆誰合適?第6章 虎豹騎第114章 我怎麼沒參與第159章 不如投魏第188章 合肥!合肥!第178章 新黃門第236章 中軍校場第10章 絕望第031章 都是你的錯!第159章 誰人可以?第16章 賞田令第13章 如趙括故事第197章 只要馬隆到來,一切都會好的第26章 藏丁第129章 將軍百戰死第110章 拿捏第4章 你瘋了吧?第47章 朝議第192章 司徒不好當第126章 難以啓齒第184章 種地第188章 校事府第176章 像我一樣第231章 道不同第195章 平反!第89章 這是不錯的第180章 獨掌朝綱第146章 交代第173章 開考第17章 欲何爲?第63章 五部帥第89章 北有聖王第113章 陰謀?第160章 丁奉老賊!第124章 汝妻子我教之第222章 請徵西將軍第265章 替換第92章 姜伯約,你可知罪?第208章 莫非他真的是個天才?第12章 郭氏第21章 離心離德第069章 冤枉啊!!!第170章 司馬家也配?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88章 緬懷古人第27章 擒賊先擒王第066章 鴞聲噪耳第34章 國之重臣第118章 攻其心!第33章 新祭酒第77章 發難第117章 胡遵將軍該多生氣啊第150章 蒼天助賊不助我!第090章 羣賢畢至第179章 偷襲第197章 有點不對第239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62章 鄧艾第93章 必討之第206章 糧食白借了第64章 我父親告訴我的第195章 無恥之尤第74章 彈劾第26章 除掉他第043章 封晉公!第220章 我拒絕第185章 奄奄一息第132章 是何來歷?第100章 最缺人才第54章 祭祀第77章 發難第095章 賢君能臣第101章 瘡孔第187章 你來除掉曹髦第092章 狂士第53章 許配第99章 內遷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114章 我怎麼沒參與第102章 走好第203章 威脅流說客(爆更求月票)第30章 歸還補齊第62章 鄧艾第155章 唯!第172章 箭在弦上第81章 質子第115章 皇家圖書第250章 如高平陵故事第172章 聞毌丘色變第102章 走好第30章 志向第157章 科舉第026章 司馬師第201章 盧毓出招第157章 科舉第40章 有志者第147章 壞了,我成諸葛亮了!第147章 工部之用第175章 他來了第137章 你看看咱倆誰合適?
第137章 你看看咱倆誰合適?第6章 虎豹騎第114章 我怎麼沒參與第159章 不如投魏第188章 合肥!合肥!第178章 新黃門第236章 中軍校場第10章 絕望第031章 都是你的錯!第159章 誰人可以?第16章 賞田令第13章 如趙括故事第197章 只要馬隆到來,一切都會好的第26章 藏丁第129章 將軍百戰死第110章 拿捏第4章 你瘋了吧?第47章 朝議第192章 司徒不好當第126章 難以啓齒第184章 種地第188章 校事府第176章 像我一樣第231章 道不同第195章 平反!第89章 這是不錯的第180章 獨掌朝綱第146章 交代第173章 開考第17章 欲何爲?第63章 五部帥第89章 北有聖王第113章 陰謀?第160章 丁奉老賊!第124章 汝妻子我教之第222章 請徵西將軍第265章 替換第92章 姜伯約,你可知罪?第208章 莫非他真的是個天才?第12章 郭氏第21章 離心離德第069章 冤枉啊!!!第170章 司馬家也配?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88章 緬懷古人第27章 擒賊先擒王第066章 鴞聲噪耳第34章 國之重臣第118章 攻其心!第33章 新祭酒第77章 發難第117章 胡遵將軍該多生氣啊第150章 蒼天助賊不助我!第090章 羣賢畢至第179章 偷襲第197章 有點不對第239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62章 鄧艾第93章 必討之第206章 糧食白借了第64章 我父親告訴我的第195章 無恥之尤第74章 彈劾第26章 除掉他第043章 封晉公!第220章 我拒絕第185章 奄奄一息第132章 是何來歷?第100章 最缺人才第54章 祭祀第77章 發難第095章 賢君能臣第101章 瘡孔第187章 你來除掉曹髦第092章 狂士第53章 許配第99章 內遷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114章 我怎麼沒參與第102章 走好第203章 威脅流說客(爆更求月票)第30章 歸還補齊第62章 鄧艾第155章 唯!第172章 箭在弦上第81章 質子第115章 皇家圖書第250章 如高平陵故事第172章 聞毌丘色變第102章 走好第30章 志向第157章 科舉第026章 司馬師第201章 盧毓出招第157章 科舉第40章 有志者第147章 壞了,我成諸葛亮了!第147章 工部之用第175章 他來了第137章 你看看咱倆誰合適?